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利用松原市境内四县一区气象站点1961—2008年资料,统计分析了松原市冰雹发生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松原市冰雹具有明显的年、季、月和日变化特征,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均为冰雹多发期,而从90年代开始冰雹明显减少;冰雹发生在夏季次数最多,尤以6月份最为频繁,秋季次之,春季最少;降雹主要发生在白天,在一天当中冰雹多出现在午后到傍晚,以16—17时出现次数最多,17—18时次之。冰雹的地理分布呈西少东多、南少北多的特征。同时提出4条防雹减灾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东营市冰雹天气气候特征分析及防御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1—-2006年东营市的气象观测资料,对东营市的冰雹天气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市的冰雹次数年均2.6d,最多达12d,主要集中在4-10月,5-6月较为集中,其中西部利津最多,南部广饶最少。就年代分布而言,70年代最多,80年代最少,进入21世纪又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从历年逐日冰雹发生频次最高的时间来看,主要出现在每天的13—21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冰雹预报预警服务平台,提出了防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冰雹时空分布及天气形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河南省121个气象台站1971—2010年共40a的冰雹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冰雹日的年际、月际和日变化特征,以及降雹的落区和范围等空间分布特征等,结果表明:河南省冰雹的年际变化较不稳定,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冰雹日出现较多,到21世纪初又出现一个小高峰,2006年之后则保持较低值;每年4—8月为河南省冰雹多发期,而冰雹在一天之内绝大部分发生在午后到傍晚,这是由形成冰雹的热力条件决定的。40a间冰雹主要发生在河南省中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而在东部和东南部的平原地区冰雹发生次数较少。通过对1999—2010年45个冰雹日天气形势的分析发现,河南省易产生冰雹的4种主要天气形势分别为西北气流型、东北冷涡型、华北冷涡型和低槽型,西北气流型造成的冰雹日为最多,低槽型冰雹日最少,不同天气形势背景下的降雹落区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延安宝塔区近10年冰雹时空分布与历史状况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延安宝塔区2004—2013年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历史统计资料(延安国家基本气象站资料为1951—2003年)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10a平均每年有降雹日8.4d,以单个冰雹日居多;4—10月降雹较多,6—8月更为集中;一日内冰雹发生时间主要在13—20时,密集降雹在15—17时;以直径为1~5mm的小冰雹为主;近10a冰雹造成的灾害损失远大于20世纪80—90年代。与历史资料相比:年平均冰雹日增加明显;降雹时间和冰雹移动路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最大冰雹直径变化较大,近年以小冰雹居多。冰雹日较历史有明显增多,主要由资料来源、通讯方式、冰雹灾害关注度等差异所造成。  相似文献   

5.
运用1960—2010年的冰雹天气资料,统计分析了吉林省冰雹天气的时间、地域分布特征,并针对2008—2010年间的冰雹天气过程中16个探空物理量的特征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冰雹天气多在春、夏季出现,并多集中在午后13—19时,冰雹在山区出现平均次数大于平原地区;适合的0℃层和一20℃层的高度、水汽条件、较好的对流不稳定条件和垂直上升运动都对冰雹的发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冰雹的时空变化与地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红彦  刘立兵 《气象科技》2015,43(3):503-505
利用成都市1984—2012年冰雹日志数据,分析了成都市近30年冰雹发生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和地形特征。结果表明:成都市冰雹主要集中在春夏之交的5月和受副高阻塞型系统影响的8月,发生时间集中在13:00—20:00。每年的冰雹日数在2004年前呈增加,最多时为8次,之后呈下降特点。东部的龙门山带降雹次数最多,受沱江水系的影响主要分布在官仓、柏合和书房,而北部和西南部降雹次数较少;主要受白马河水系影响,分布隆丰、安德和西崃区域。  相似文献   

7.
利用那曲市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建站至2015年的冰雹日数资料,分析了那曲市冰雹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突变情况,并分析了2012—2016年色尼区单站冰雹日、雷雨日个例,揭示了色尼区冰雹、雷暴发生前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那曲市年平均冰雹日数呈减少趋势,减少趋势最明显的是申扎县,每10 a减少4. 9天,减少趋势最弱的为色尼区和班戈县,每10 a减少1. 9天,减少趋势均通过了0. 01的显著性检验;不同区域各代表站均显示减少趋势且出现突变现象;那曲市冰雹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大多集中在6—9月;降雹时间多集中在14—20时,占全天的78%。对那曲市色尼区冰雹日和雷雨(无降雹)日个例分析表明,高原较强对流发生在0℃层高度低(多在1.5 km高度以下)、CAPE值小(多在500 J·kg~(-1)以下)、风垂直切变弱的环境下,与平原地区大冰雹环境差异显著,因而高原冰雹绝大部分为直径5 mm以下的小冰雹,严格意义上应称为霰;雷雨天气低层较雹日的更暖湿,其温度露点差略小于雹日的,露点比雹日的高,因而雹日抬升凝结高度高于雷雨日的。  相似文献   

8.
雷雨、大风、冰雹是强对流下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我省3—8月间都可以发生。我省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次数是相当多的。根据资料调查统计得知:从1955年—1980年我省出现飑雹天气影响范围在三个县或以上的就有27次,其中3月份2次,4月份10次,5月份7次,6月份2次,7月份5次,8月份1次,以4—5月份的机率最高。受灾特重的6次,严重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强对流性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2—2008年辽宁强对流性天气观测资料,对冰雹、龙卷、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雨4种强对流性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冰雹沿海少、内陆多,内陆又以东、西部山区为最多;6月和9月为其多发期; 15-16时出现最多;83.9%的冰雹持续时间为0—10 min。龙卷沿海多、内陆少;7月和9月为其多发期;13—14时和17—18时发生最多;75.0%的龙卷持续时间为5—20 min。雷雨大风沿海和内陆均存在多发区域;5—6月为雷雨大风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短时强降雨自西向东逐渐增加,主要出现在6—8月,21—22时出现次数最多;短时降水极值为26—105 mm/h。  相似文献   

10.
新疆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洪武  马禹  王旭  杨新林 《气象》2003,29(11):25-28
根据1961~1999年新疆90个气象观测站的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新疆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以分钟为单位给出冰雹的日变化和持续时间。新疆冰雹主要出现在西部和中部山区,集中出现在4~10月。降雹一般出现在下午,傍晚是高峰期,有60%的冰雹持续时间在6分钟以内。进一步普查39年冰雹天气资料,得到76次系统性冰雹天气过程和1279次局地冰雹天气过程,局地冰雹天气过程的发生远远多于系统性冰雹天气过程。冰雹天气过程与地形密切相关,主要发生在山区。冰雹天气过程以1天为主,多发生于夏季,系统性冰雹天气过程均由中尺度高压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