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库诱发地震作为一种因人类水利建设活动导致的地震,其地震机制多年来受到地震学界的广泛研究,目前基本认为库水渗漏降低断裂带岩石的摩擦阻力是导致发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地震能量来源自于板块运动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文中讨论了库水渗漏在水库诱发地震中的作用,经过分析研究现有的水库诱发地震资料及相关理论,类比蒸汽锅炉与重力热管的热工原理,提出了水库地震成因的超临界水二级相变孕震模型。模型在水库孕震的各阶段表现为:初始阶段,渗漏水在压力注射和重力作用下形成水塞密封盖层,在超临界温区的地层裂隙中引发二级相变循环对流;孕育阶段,地层原生裂隙在高围压条件下形成应力腐蚀、化学蚀变、温差应力破碎作用,从而原生裂隙更加发育,制造了更大的对流循环通道;临震突变阶段,在热管下部热交换区内的临界水热通量剧增,超临界水发生横向流动,向封盖层外部扩散;发震阶段,在超临界水重力热管的通量和热管上部交换区所形成的压力,超过地层或封盖层的破坏极限时,推动上部地层做活塞运动导致地震  相似文献   

3.
地下流体对地震孕育发生过程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流体对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地下流体影响地震的研究进展,对流体诱发地震的物理机制进行了深入介绍,主要有孔隙压的增加对有效应力的降低、流体受热膨胀扩容以及对岩石的润滑和软化作用;同时介绍了一些典型的流体触发地震模式,包括地震泵、断层阀、膨胀—扩散模式等,并讨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谈超临界流体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巍  杜建国  白利平 《地震地质》2000,22(4):439-444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 (SCF)的特性、来源和运移 ,探讨了SCF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地球深部流体主要来源于原始流体和板块俯冲带入的流体 ,一般以超临界状态存在。超临界流体始终与壳幔物质发生着反应 ,使岩石和熔浆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一系列改变 ,使岩石强度降低、断层和岩浆的活动性增强或发生相变致震。提出了若干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及采取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地震孕育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四清  张倬元 《中国地震》1994,10(3):223-229
本文提出了依据观测数据反演地震孕育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方法,给出了可预报时间尺度的确定方法及系统稳定性判别准则,对唐山地震的分析表明,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于水库诱发地震机理的认识仍存在很多盲区,水库地震事件不断引发社会的广泛争议。我国西部水能资源的大力开发面临一定水库诱发地震风险,需要对此有更为科学的认识和判断。本文介绍了利用现代监测手段,结合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震学、岩石力学等相关学科开展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最新成果。认为深入开展水库地震监测和监测资料分析,以科学地探索水库诱震机理,提炼水库诱震因素,揭示水库地震规律以及预测和识别水库诱发地震,为指导水库正确运行和灾后救援提供决策依据,是水电工程建设中急需开展的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众多大型水利枢纽的建设施工,在水利界逐步出现了“水库触发地震”之说。“水库诱发地震”和“水库触发地震”,虽只是一字之差,但涉及到水库地震的成因机制、水库地震预测等根本问题。统计了中外水库地震(Ms≥4.5)震例的3种地震响应时间△T1(水库蓄水至初震时间)、△T2(水库蓄水至主震时间)和△T3(初震至主震时间)的概率分布;并介绍了近几年现代大地测量学在监测水库蓄水环境变化和数字地震观测在揭示水库地震震源力学状态所取得的新进展。综合研究后认为水库蓄水局部改变了自然环境和地震孕育环境;在自然环境、地震孕育环境和地震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反馈机制,导致大约数年后具有更高震级的主震发生。因此,“水库诱发地震”是正确的,并非仅存在“触发地震”。  相似文献   

8.
唐山地震的孕育与强震的增震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山地震的孕震构造是唐山菱形块体,在NEE向的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最大剪应力集中在它的对角线上,正好与唐山断裂带相一致,因此成了唐山地震大破裂的始发点.唐山地震前兆演化过程中,有两个显著特点:在空间上有“震中→外围→震中+外围”的转移过程;在时间上有明显的阶段性,前兆异常频次的每一次加速都发生在外围强震发生之后,本文用强震的增、减震理论,推测外围强震的发生对唐山地震的孕育有强化作用,在一个大的区域,强地震的增、减震效应可以形成多个高应力集中区,这些高应力集中区多数都是未来发生强震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地震孕育发生的场源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耿鲁明  石耀霖 《中国地震》1993,9(4):310-319
场和源在地震学和地震预报研究中已成为两个最重要分友。本文应用计算机模型研究地震活动中的场源关系。模型以非线性元件构成的网络系统来模拟含有多个地震活动带的地震构造块体的地震活动。在模型边界上加以定常应变速率,则在模型中可产生高低起伏的轮回式地震活动,并形成应力场强度和应变能高低起伏的准周期变化,各地地震活动轮回有其主体活动地区,不同的轮回之间常显示出地震主体活动区的空间转移。同时,若将模型中达到一定  相似文献   

10.
玄武岩中发生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初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平  陈献程 《地震地质》1995,17(3):274-276
玄武岩中发生水库诱发地震问题初析胡平,陈献程(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1引言水库诱发地震是人类兴建水利水电工程后产生的地展现象。它所达到的最高烈度往往远超过相应工程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因而对工程及库区居民安全造成严重的灾害(如中国新丰江  相似文献   

11.
水库地震在发震机理和活动规律上表现出和普通天然地震不同的特征。通过研究和分析水库地震的活动特征,探寻水库地震应急管理和决策的有效途径,把水库地震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害降至最低点。  相似文献   

12.
构造型水库地震的断裂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见的水库地震有三种:断层破裂型(构造型)、浅表应力局部调整型(微破裂型)和岩溶型,构造型水库地震震级较高。本从地应力、库水压力、断层渗透水压力的分布规律着手,应用弹性断裂力学原理分析了三种应力产生的应力强度因子及总的应力强度因子,并从复合型应力强度因子的断裂判据,分析了水库地震的发震规律。  相似文献   

13.
涔天河水库,蓄水40年未纪录到水库诱发地震。拟扩建工程,坝高113m,库容15.1亿m3。增加蓄水14亿m3后,是否会发生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多大?依据地震构造背景、水库规模、水库蓄水后诱发最大震级的最大概率时间等,预测涔天河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不会大于4.7级。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水口库区及邻近地区的地震地质构造特征和库区蓄水前后的地震活动变化特点。重点分析了水库蓄水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古田ML4.8地震序列,并对库区地质与水文环境条件、诱发地震成因、机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口库区地震与水库蓄水有直接关系,诱发地震震中主要集中在古田县水口镇湾口—前洋一带,范围约13km2。库区地震活动还将持续较长时间,且库区水位的升降与地震之间的相关性将越来越弱。最后对水口库区地震预测方法和最大震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文安地震孕育、发生的应力场动态图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数字地震记录反演了河北地区ML≥2.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通过对震源机制解各参数的统计分析,发现应力轴的优势取向和华北构造应力场完全吻合,反映它们受到大区域动力因素的制约。进行震源机制解一致性参数计算,并对一致性参数进行空间平面插值,得到了2006年文安地震前震源机制解一致性参数空间动态的变化特征。文安地震前在震源区附近出现了大范围的一致性参数低值区域,并且低值区域面积随时间增长逐渐扩大,这可能是中强震前的一种具有动力学意义的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16.
对1991—2000年中国震例提供的前兆观测异常和首都圈地区前兆观测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对2005年11月黑龙江前兆异常进行了介绍,也对开展前兆异常研究提出了一些想法。根据对地震前兆观测项目预测效能初步研究,作者建议“十一五”期间应该建设两种地震预测试验场。地震频发地区的试验场,用于验证观测项目效果;无震地区试验场,用于试验仪器的抗干扰性能和确定背景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以地震多、震级大、损失惨重为特征。介绍了西太平洋与欧亚大陆间的洋-陆俯冲带型地震;印度次大陆与喜马拉雅陆-陆碰撞型地震和华北地幔亚热柱拆离滑脱型地震等3种地震基本类型,并侧重探讨了华北地幔亚热柱外围拆离滑脱带型地震的发震构造、形成机制和地震模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各类已发表的文献和历史资料,收集了1960~2009年期间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ML≥2.9级的40次水库诱发地震,8分析了40次地震与坝高、库容、蓄水时间、最高水位时间、最大诱发地震强度和发生时间的统计关系,并得出了各个参数之间的统计结论,此结论可为中国大陆地区水库最大诱发地震强度和发生时间的预测以及后续发展趋势的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资深专家、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组顾问车用太研究员与鱼金子、王基华、刘五洲、孙君秀、林元武等合作编著的《地震地下流体学》,在地震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