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陶琦 《广西地质》2013,(9):48-51
在一些地方,如果有那么一座拥有几个山峰的山,往往会成为当地的名胜风景。而在广西大化县,有那么一嵝挨在一起的大山,它们加起来超过上万个山峰。  相似文献   

2.
七百弄地质公园位于广西大化县北部七百弄乡和板升乡境内,面积486km^2,地貌单元处于云贵高原南缘下斜坡及都阳山脉南段,2009年8月20日由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该公园主要地质遗迹为岩溶高峰丛深洼地,次为岩溶洞穴、谷地和水体景观。地质遗迹类型多,特色鲜明,是宝贵的自然遗产,是解读地球奥秘的重要档案。  相似文献   

3.
陶琦 《广西地质》2013,(12):41-45
在鹿寨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喀斯特个体形态丰富多彩。有人说,园区内其他景观也和香桥一般,不以规模取胜而以玲珑秀美引人。  相似文献   

4.
陶琦 《广西地质》2014,(1):54-58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美丽的地形地貌,是怎样影响鹿寨中渡人民的生活,又孕育出怎样的古镇千年文化?中渡古镇已有174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江苏宜兴是我国岩溶洞穴非常集中发育的地区之一,在不到80km2的范围内共有岩溶洞穴83个,其中已开发的有善卷洞、张公洞、玉泉洞、灵谷洞、慕蠡洞、西施洞等。这些岩溶洞穴遗迹经初步研究发现,属世界级地质遗迹的有1个,国家级5个,另外还有其他国家级地质遗迹2个。它们具有重要的科研与科普价值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具备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广西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高峰丛深洼地是最为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因其独特的地貌结构引起众多学者的研究。本文主要利用统计学的计量方法,选择洼底高程、洼地深度、峰顶高程及洼底面积来探讨峰丛洼地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旨在通过分析高峰丛深洼地的空间形态特征凸显该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价值,以促进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研究表明:(1)地质公园内洼地深度大,深洼地数量多,较为稀缺典型。洼底面积小,形态种类多,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2)洼底高程和洼地深度之间呈现反比关系,而洼底高程和峰顶高程、洼地深度和峰顶高程表现出正相关关系;(3)在气候、岩性、水文、构造运动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具有重要价值的高峰丛深洼地地质遗迹资源。其中,深洼地的形成与岩溶裂隙风化和地下河流坍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涠洲岛由距今2.6~32.3Ma的新近纪海底火山中心式爆发形成,火山岩形成后经历了剥蚀、再沉积、构造运动及海浪侵蚀,多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现象保存完好、生动多样。人文、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环境宜人,是科研、教学、科普、旅游度假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8.
陶琦 《广西地质》2014,(11):47-51
母年4月春暖花开之际,在广西都安地苏地下河中,一场原生态的演出开始了!在水色碧透的地下河出露的天窗群,数量庞大的桃花水母,舒展着它们那如粉白花瓣般的肢体,在水中蹁跹起舞.每年的7~9月,演出达到高潮.这是大自然对地苏地下河水质的肯定.地苏地下河系统是世界上枯水期流量最大的地下河系统.  相似文献   

9.
陶琦 《广西地质》2013,(3):42-46
三门海天窗群景区和大石围天坑景区一样,是广西乐业-风山世界地质公园最为核心的景区。  相似文献   

10.
陶琦 《广西地质》2013,(7):55-59
走上洞洲岛的西港码头,远远就可看到海边岩石平台上,有一个底部与平台相连,但又突兀独立的巨型岩石。这个巨型岩石高3米,宽6米,上部大,下部小,形似一个大蘑菇,这就是所谓的海蚀蘑菇。在涠洲岛,火山岩海蚀景观令人惊艳。  相似文献   

11.
陶琦 《广西地质》2013,(8):57-61
涠洲岛上的火山景观是如此的绚丽多彩,涠洲岛上的火山岩中可有什么珍稀的占生物化石的遗迹?意犹未尽的朋友问。很遗憾,答案是没有。在纯粹的火山喷出岩中,活的生物体和其印迹瞬间被高温岩浆熔化,没有机会留下来成为化石。  相似文献   

12.
陶琦 《广西地质》2014,(2):45-49
丹霞地貌是在中国发现并由中国专家命名的一种特殊地貌类型。目前在中国已发现780多处丹霞地貌,而广西资源国家地质公园的丹霞景观到底是凭借什么脱颖而出,并被人们称之为“丹霞之魂”?  相似文献   

13.
黎塘研究区塌陷脆弱性较高,为科学地开发该区的岩溶地下水,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生活需要,本文针对黎塘镇塌陷的主控触发因素为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这一特点,采用现场实时监测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和室内塌陷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监测结果与当地塌陷的临界条件进行对比来确定开发岩溶地下水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当前开采条件下,塌陷脆弱性分区与稳定分区并非完全重合:部分高脆弱和较高脆弱区,在目前开采条件下仍处于稳定状态,部分低脆弱区则处于危险状态,并为研究区十多年来塌陷的发育、分布特征所支持印证.据此认为,在塌陷脆弱性较高的地区未必就需要绝对禁止对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地下水的开发应以不增加当地塌陷的频率、加剧当地岩溶塌陷的危害为前提.  相似文献   

14.
岩溶区不同演替阶段的植被通过改变土壤环境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分布。本文采用稀释平板测数法和土壤常规分析对弄拉峰丛洼地5个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种群分布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分布随演替阶段和土壤深度显著变化,细菌约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90%以上,占绝对优势,微生物总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微生物总量在上层表现为顶级林>灌丛> 乔幼林> 灌草丛> 草丛,在中层则表现为灌丛> 乔幼林> 顶级林> 灌草丛> 草丛,在下层表现为灌丛> 顶级林> 乔幼林。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发现不同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与土壤有机碳、有效N、土壤空隙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88, 0. 74和0. 66,与土壤p H值、MgO、Al2O3等含量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7, - 0. 65, - 0. 65。   相似文献   

15.
常见的碳酸盐岩主要有灰岩和白云岩, 两者的岩溶作用机理不同, 因而常形成不同的地貌格局。在我国西南地区, 若在小范围内有灰岩和白云岩出露时, 往往在山体陡峭的部位出露质纯层厚的灰岩, 而山间平原多出露白云岩。这种地层组合结构致使表层岩溶带的发育具有独特的双重岩性结构。基于兰电堂表层岩溶系统的研究, 发现绝大部分水样的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Ca·Mg型, 其主要阳离子Ca2+和Mg2+质量浓度的季节动态变化趋势不明显, 但对短期降水稀释效应及森林植被CO2效应的响应则非常迅速。将降水量小且比较均匀的8、9、10及12月水样的ρ(Ca2+)和ρ(Mg2+)关系曲线定义为"同比例溶解线", 并用其判别不同降水条件下泉水化学成分差异的成因。另外, 为了研究次生森林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条件下岩溶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 对近10年来弄拉表层岩溶泉水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对比, 发现岩溶水化学中主要阴、阳离子浓度均有增加趋势, 也进一步佐证了森林植被的岩溶效应。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广西弄拉和弄岗自然保护区两种不同岩溶生态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特点,结果表明,弄拉、弄岗的成土过程都表现为Si和Fe相对累积,而其它化学元素则表现为相对淋失。弄岗与弄拉相比,其元素的淋失程度更为强烈,但在植物中两者表现出比较相似的元素地球化学特点。弄岗泉水p H比弄拉的低,水的溶蚀能力增大,水中可溶物增多,元素循环也比弄拉的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