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铁矿勘查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永基 《江苏地质》2007,31(3):161-164
50年来,我国铁矿勘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经历了露头矿到隐伏矿的找矿、从经验找矿到理论指导找矿的过程。在勘查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总结,对沉积变质型铁矿提出了向斜控矿模式及斜磁化模型;对接触交代型铁矿提出了"邯邢式"模式和低缓磁异常模型,以及"大冶式"模式和次级磁异常模型;对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铁矿提出了"玢岩型"模式及磁异常模型。同时在勘查过程中提出了综合找矿,综合评价的认识。这些勘查理论的建立对我国铁矿勘查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初步统计,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发现了多个超大型和大中型铁矿,新增储量达150亿t以上,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第四系覆盖区如何辨别基性岩体与铁矿引起的重磁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矿勘查工作采用重、磁手段一般非常有效,但在第四系覆盖区有基性岩体存在情况下,就会产生较强的重磁干扰,往往造成误判,因此,区分基性岩体与铁矿引起的重磁异常成为勘查工作的关键。以滦南杜蒿坨铁矿勘查为例,通过对磁法资料和重力资料的处理、解释,分析了基性岩体重磁异常特征及对铁矿异常的掩盖作用,总结了辨别铁矿异常的方法。并经钻探验证这些方法可靠和适用,在今后铁矿勘查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冀东地区航磁异常的验证,磁测资料对于寻找埋深不大磁铁矿效果甚佳,对于铁矿埋深较大或者有赤铁矿的风化壳存在时,仅根据磁异常推断铁矿体的产状、埋深有很大的误差;在铁矿勘查工作时应用重磁综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取得很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跃进山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两种方法的联合勘查,达到了最终的勘查目的。本区的地质、物探实际勘查工作表明,针对地形困难和地质特殊的测区,选择适合指导本区地质找矿的物探工作方法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勘查效果。实践证明,在本区综合运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通过深入研究综合物探异常,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对矿床的找矿前景做出了综合评价,建立了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可为成因类型相似或相同地区找矿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邯邢式铁矿是中国著名的铁矿类型之一.近年来,在邯邢地区采用深钻对白涧铁矿低缓磁异常区进行了验证,在孔深592.74~1 040.52 m处发现了厚度大、埋藏深、规模大、品位高的隐伏邯邢式铁矿,表明该区具有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通过对白涧矿区的综合找矿探测方法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对白涧铁矿深部隐伏铁矿的预测分析,证实了高精度重、磁方法相结合是寻找该类铁矿最有效的方法.EH-4电磁测深方法通过探测深部隐伏岩体的起伏变化,进而预测和发现盲矿体,是一种间接预测隐伏矿分布的有效方法.针对邯邢地区地表及地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磁、电干扰,该研究加强了实地干扰源的详细调查和室内资料的相关滤波、圆滑处理、位场的转换、异常正反演解释的研究工作,认为加强赋矿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和重、磁综合异常"五位一体"的深部综合找矿模式,是寻找邯邢式铁矿深部矿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江西赣中铁矿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围岩均不具有磁性,具备磁法勘探找矿的物性基础。赣中铁矿矿体具有薄且深的特点,以往对矿区磁法勘探的资料解释工作未取得较好效果,勘探工作多以地质勘查和钻探为主。在充分了解研究区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杨家桥矿区磁异常进行了多尺度分解,提取了深部场并加以解释;将重磁异常边界识别技术应用到磁测资料的解释中,划分了深部找矿远景区;最后,应用井中三分量磁测资料解释技术对松山工区62勘探线进行了精细反演解释,提供了定量解释结果,指出井中三分量磁测是寻找深部矿的有效方法,为赣中铁矿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柬埔寨属于南海-印支地块中部,受发育广泛的中酸性岩浆喷发和侵入的影响,形成了以罗文真穹隆为中心的暹—柏威夏—上丁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区内铁矿点分布较多,植被发育,第四系分布面积广,是找矿勘查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在总结了铁矿床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针对罗文真穹隆构造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运用遥感、低空磁法、地面高精度磁法、激电中梯等技术,建立罗文真地区铁矿资源快速评价准则及找矿勘查技术集成系统;通过对罗文真地区进行找矿预测,圈定找矿远景区并优选评价;同时将总结出来有效的探查技术组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邯邢式铁矿是河北省重要的铁矿成因类型,已经探明资源储量达到8.7亿吨。以往在该地区经过了由高磁异常验证-复杂异常查证-低缓异常查证的过程,实践证明磁法找矿为邯邢式铁矿找矿的基本方法。随着找矿难度的逐步加大,对地质控矿条件的分析越来越重要。目前,该地区浅部铁矿资源基本探明,正在该地区开展邯邢式铁矿的深部找矿工作。回顾原来的找矿方法,对今后开展工作是十分有益的。本文以邯邢式铁矿的岩矿石物性(磁化率、密度、电阻率等)特点为主要依据,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是今后邯邢式铁矿的找矿方法的发展方向,加强物探数据的综合处理和地质成矿条件相结合是该地区进行深部找矿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鲁西南单县地区赋存沉积变质型铁矿,近年来,该地区铁矿找矿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了更好地指导区内铁矿勘查工作,通过介绍单县地区铁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剖析大刘庄铁矿床、龙王庙铁矿的矿床特征,建立找矿标志,并对今后铁矿找矿方向进行研究。单县大刘庄、龙王庙铁矿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铁矿体总体呈层状、似层状,局部呈透镜状,铁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通过分析认为,区内的铁矿总体受山草峪组控制,构造、侵入岩对铁矿有破坏作用。经过对重磁测量成果分析,总体认为磁异常及其化极明显部位是区内铁矿勘查中最重要的指示标志,重力梯度带是铁矿赋存的重点位置。通过对以往勘查成果的综合分析认为,辛羊庙异常区应为今后铁矿勘查工作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我国加大了对深部矿山的勘查。笔者通过分析四川省攀枝花市红格地区的地质环境和成矿条件,以及对航磁异常、地面高精度磁测和地质钻探工作的研究,根据磁异常特征准确预测了红格岩盆存在大型的钒钛磁铁矿,阐述了该说明磁异常特征是预测岩盆底部大型铁矿一种找矿模式,是解决深部铁矿勘查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is report details the result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for iron ore; which involved vertical magnetic intensity (?Z) and gravity measurements, to delineate the geometry and depth extent of the deposit and acquir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for pre-drilling purposes in Agbado-Okudu. It is located about 3 km from Jakura along Lokoja-Jakura marble quarry and within low latitude precambrian basement complex district of Kogi State, Nigeria. A total of 517 magnetic measurement points along 16 traverses and 330 gravity reading along 11 profiles on the deposit in northeast–southwest azimuth were undertaken. The magnetic and gravity data enhancement involved linear regression curve fitting and fast Fourier transform, which were used to construct residual magnetic (RM) and gravity (RG) anomalies, analytic signal amplitude, Euler deconvolution at varying spectral indices (SI), power spectrum, and source parameter image (SPI), using the submenu of Geosoft Oasis Montaj softwar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M and RG anomalies revealed a primary causative body which perfectly correlates the positive anomalies and iron ore deposit, in form of a horizontal or gently dipping dyke with strike length of 600 m and average width of 110–130 m, within the gneiss complex in the north and trending south of the area. A secondary causative body associated with the negative anomalies and inferred as a vertical/near vertical thin sheet striking northeast–southwest coincided with the granitic and quartzitic intrusion. The NW–SE and E–W lineament trend conformed Kibarian and Liberian orogeny cycles of generally known structural trends in Nigeria, which shows that the iron ore deposit is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Depths to sources were estimated within range ≤ 2–24 m and 37.5–60 m, regarded as shallow and relatively deep depths, respectively. Ten vertical boreholes ranging in depth between 50 and 100 m are recommended, five of which require a priority attention to ascertain the thickness of the primary causative body.  相似文献   

12.
钟姑地区位于宁芜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南段,已发现有白象山铁矿等多个大型铁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以玢岩型铁矿为主的矿集区。本文以钟姑地区实测岩石物性参数为桥梁,以实测重磁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区白象山铁矿、钟九铁矿和云楼铁矿的重磁场分布特征,并根据典型矿区已知地质条件,运用成熟的2.5D重磁联合反演技术进行计算,从定量角度认识铁矿体深部发育形态、位置与重磁异常之间对应关系,建立钟姑地区白象山铁矿等典型矿床的重磁找矿模式,为该区进一步找矿突破提供地球物理场信息。  相似文献   

13.
那西郭勒铁-石墨矿床位于伯喀里克-香日德印支期金、铅、锌(铜、稀有、稀土)成矿带(Ⅲ12)的西端。铁、石墨矿体主要赋存于金水口岩群地层中的条带状磁铁石英岩、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中。矿体产出受地层岩性控制,成矿经历了热水喷流沉积期、变质作用期和构造-岩浆变形-改造期三个阶段,矿区地磁异常明显,并具带状分布特征,同时分布有规模较大的激电异常,槽探揭露和钻探验证表明,激电异常与石墨矿带具有一定的对应性,铁、石墨矿体表现为明显的低阻高极化特征。在矿床发现及勘查过程中,磁法测量、激电测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东昆仑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石墨矿床有效的勘查方法组合为:①通过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模型的研究,确定找矿远景区;②开展1∶50 000高精度磁测圈定磁异常并划分成矿有利地段;③进行1∶10 000地面高精度磁测和激电剖面测量工作,进一步缩小靶区;④进一步开展1∶2 000磁电剖面测量,详细了解异常特征,进行磁异常的2.5D反演解释;⑤利用钻探进行验证,确定矿体或矿床。该方法组合经济有效并能够提高找矿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惠民铁矿床所在区域、地区、位置三个不同层次的重、磁场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了澜沧惠民铁矿床的地球物理找矿模型.结合已验证的钻孔资料及矿石参数,用磁异常拟合体积法求取了76线C1、C2磁异常的资源量,用类比法对矿区其他磁异常进行了资源量估算,与已探明的资源量相比,该矿区尚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高新宇  王登红  黄凡  王岩  郭唯明 《地质学报》2022,96(7):2494-2505
司家营铁矿是冀东最大的单体铁矿床,其资源量约占冀东铁矿资源总量的六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资源战略地位。司家营铁矿自1914年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有悠久的勘查和研究历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晚期;矿质初始来源于海底高温热液与海水混合;矿区内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对矿体的最终定位有控制作用;矿床的原始成矿地质背景可能为弧后盆地;矿区有原生沉积和热液改造贫矿而成的富铁矿,后期构造运动可以导致进一步的富集。通过对司家营铁矿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综述,本文认为:滦县岩群的中上层是后续深部找矿的目标层位,而富铁矿应在厚大的贫矿体中找;辨别断裂的性质有助于推断深部矿体位置,褶皱的转折端和断裂的交汇处有助于赋存富铁矿;磁异常和重力异常是找大矿、找富矿的重要标志;混合岩化和热液蚀变作用发育的位置更利于找富铁矿;后续的找矿工作建议在矿区西侧矿体延深方向上开展;随着埋藏深度的加大,弱小的磁异常也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高精度磁测在单县龙王庙地区铁矿调查评价中的应用,高精度磁测的目的是分解早期1∶5万航磁异常,细致反映龙王庙地区磁异常的分布,为该区的铁矿调查评价和成矿预测提供了基础资料。以近年来的高精度磁测工作为基础,该区铁矿深部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勘查发现了大刘庄大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并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成矿预测,显示出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位于山东省南部苍山-枣庄地区的苍峄铁矿带是一条大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带,其铁矿储量巨大。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铁矿勘查工作,建立了该区的铁矿预测找矿模型,以期提高区内铁矿勘查效率。简要介绍了区内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并详细阐明了南山村地区铁矿床特征:该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铁矿体的产状呈层状、似层状;矿石为磁铁角闪石英岩和磁铁石英岩,属需选弱磁性铁矿石,为“鞍山式”贫铁矿。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类型,工程地质属简单类型,环境地质属中等类型。区内的勘查工作证实,明显的磁异常部位是该铁矿带最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从岩石类型、成矿时代、含矿地层、含矿建造、控矿构造、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矿体产状、磁异常、重力异常和地形地貌方面建立了苍峄铁矿带的区域综合预测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