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0月12日,中、英、澳、加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发现了世界上首例保存了触角等软组织的白垩纪蜗牛琥珀,该研究成果在专业学术刊物《白垩纪研究》在线发表。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领衔,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安德鲁·罗斯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杰弗里·史迪威教授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瑞安·麦凯勒教授等学者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2.
信息在线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鸟类学者,于7月2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在我国辽宁朝阳发现了一种新的原始鸟类化石,这件化石据称是我国境内迄今所发现的最原始的一种鸟类,学者们已将这种鸟类命名为“原始热河鸟”。  相似文献   

3.
化石是地球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对于研究古地理、古环境 ,研究各种生物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地球及其周围环境的变化,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辽宁化石,特别是辽西中生代化石,正处在生物进化的关键时期——恐龙还没有灭绝,鸟类和被子植物开始出现,哺乳类动物正在进行早期演化,这些生物的遗体、遗物和生活遗迹石化成化石。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 鸟类起源是古生物学界的四大难题之一。 1861年,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地区首次发现了始祖鸟化石, 100多年来,鸟类起…  相似文献   

4.
80年代末期以来,在辽宁省西部北票、凌源、义县、喀左、朝阳、建昌、阜新等地中生代地层中相继发现古鸟类化石,这一发现引起了世界地层古生物界的广泛重视。但是,鸟类化石及产地也遭到了严重破坏。1996年,辽宁省地质矿产厅立题辽西鸟化石及保护、开发研究,并决...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15日,中国古生物学者与航空专冢披露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翼龙飞行方式。这种名为夜翼龙(Nyctosaurus)利用高耸于头上的脊冠,充当帆的功用,具有高超的飞行能力。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青年学者邢立达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吴江浩副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在近期出版的《地质学报》英文版2009年第1期上撰文介绍了这个研究成果。翼龙是恐龙的近亲,是最早飞向蓝天的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6.
正"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咏琥珀》,描写的是一块内含有蚊蚋的琥珀。在李白的诗句中也有"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很久以前琥珀就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辽宁省西部北票、朝阳、凌源、义县等地区晚中生代(130亿年)地层中,相继出土了一大批世界罕见的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的主要特点是珍、稀、奇。其中有以孔子鸟和华亘鸟为主的两大古鸟类群化石标本,发现了近10种的带羽毛恐龙化石标本。此前,尽  相似文献   

8.
自孔子鸟、中华龙鸟发现以来,冷寂了好长时间的关于鸟类起源的话题又爆热起来,古生物学家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似乎看到了解决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这一困扰古生物学界一百余年的世界性难题的曙光。1999年2月在美国耶鲁大学举行的奥斯特罗姆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国际学...  相似文献   

9.
日前,河南省汝阳县刘店乡沙坪村发现一古脊椎动物化石群,经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深专家及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勘验后,初步认为这种被当地人称为"龙骨"的化石极有可能是有着近6000万年历史的大型古脊椎动物化石--古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10.
正辽宁抚顺,历史文化悠久,早在7 000多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活动。明成祖朱棣賜名"抚顺",取"抚绥边疆,顺导夷民"之意。这里不但蕴藏了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而且出产世界著名的琥珀。琥珀的由来琥珀是珍贵的树脂在历经漫长地质作用后形成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湿地,本应是天鹅、野鸭等鸟类的栖息地和越冬地,现在却成了它们的葬身之地。仅在新安闸外水域西侧,死伤的天鹅和其他珍稀鸟类共48只,这也是十几年来在洞庭湖上发生的最严重的伤害鸟类事件。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中国项目官员康大虎说:"按照小天鹅的习性,明年它们可能会放弃这个伤心地,另寻栖息地。"  相似文献   

12.
初雪后的宝丰县石桥镇邢庄村,苍山掩映中的民居错落有致,在皑皑白雾笼罩下更显美丽.然而,3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农房破旧不堪,几乎到处是断壁残垣,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垃圾成堆. 2019年,宝丰县自然资源局立足部门职责,将邢庄村纳入"乡村规划千村试点",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规划保障.  相似文献   

13.
季强 《国土资源》2004,(1):42-45
中国热河生物群以产古鸟类、带毛恐龙、早期被子植物等而闻名于世,哺乳动物化石并不多见,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五尖张和兽(Zhangheotherium quinquecuspidens)、毛兽(Maotherium sinensis)、金氏热河兽(Jeholodens jenkinsi)、攀援始祖兽(Eomaia scansoria)和沙氏中国袋兽(Sinodelphys szalayi)等。但这些仅有的哺乳动物化  相似文献   

14.
1985年,当古爬行动物学家 吴肖春博士在中国禄丰盆地发现 一块小型化石时,他当时认为是 一件类似蜥蜴的生物的化石碎 片。但是三年后,当他开始修理 那块微型化石标本时,吴博士惊 奇地发现,包裹在岩石中的是一 个完整的头颅化石。十多年的研究表明,那块头颅化石属于一  相似文献   

15.
辽宁北票鸟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层主要包括金岭寺群上部土城子组和热河群下部义县组。保护区鸟类化石群保存完好,仅“核心区”2km2就共采出鸟化石约800枚,已鉴定出6属8种,创下了古鸟类研究史上鸟化石数量最多、鸟化石层位最多、埋藏密度最大的纪录,同时它们与7门18纲27类化石共存。保护区的鸟类化石、被子植物化石对其起源和早期演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国家有关方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辽宁北票鸟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世界文化遗产或重要科学遗址。  相似文献   

16.
正5月13日,山西地质博物馆举行古生物研究成果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亮相的是"晋地甲龙"化石、山西主龙形类爬行动物化石和保德锯齿龙化石。其中,"晋地甲龙"于2011年发现于大同市左云县白垩纪的地层中,是一个新的属种,化石保存了一具近乎完整的甲龙骨架。山西三叠纪主龙形类"择义王氏鳄"以化石集群式保存于同一个化石坑中,一个坑中完整挖掘出11条"择义王氏鳄",这是目前世界上首次发现的集群式保存数量最多的一组化石。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对我们来说是值得回味和庆贺的一年。因为在那一年,我们这个刚刚组建不久的从事古生物研究的年轻科学集体,在辽西朝阳县大平房挖掘到第一枚属于我们自己的古鸟类化石。它的意义暂且不论,至少过去没有见过这样怪异的鸟化石标本。我记得十分清楚,那是在秋天。朝阳地区属于干旱气候区,秋天来得早, 少雨而干燥,草已经枯了,挂满黄丝的  相似文献   

18.
赵静 《国土资源》2012,(9):63-63
日前,在深圳大鹏发现一批距今1.8亿年到2亿年的早侏罗纪卉植物化石,其中一块保存非常完好的本内苏铁“花”在国际古生物界广受关注。该标本整体形态为卵圆形呈开放式的花蕾,大小为5厘米×3.5厘米,有完整的花朵外部结构,经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专家测定,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2016,(12):30-31
正一个浑身长毛、世界上最小的恐龙(非鸟恐龙)被中国、加拿大等国科学家发现。这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在琥珀中发现恐龙。12月9日凌晨,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细胞》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杂志)的论文《白垩纪中期琥珀中一个长着原始羽毛的恐龙尾》(A Feathered Dinosaur Tail with Primitive Plumage Trapped in MidCretaceous Amber)显示,人类在琥珀中发现的第一件恐龙标本是一条长约3.85厘米、长满毛的尾巴。根据同类恐龙的体型,研究人员推断,这一  相似文献   

20.
河南舞阳铁矿铁古坑矿区太古代地层中古断裂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舞阳铁矿铁古坑矿区古断裂于1983年发现。共有5条,偏号为F_1、F_2、F_3、F_4 、F_5,古断裂发育于太古代太华群变质—混合岩化地层中,古断裂被其上覆的前中元古界不整合面所蚀切,且在其断裂带中发现有混合岩的角砾,表明其形成时代是在区域混合岩化阶段发生之后,中元古代地层沉积之前,从古断裂的相互关系可判断出从老到新的相对序次为:F_1→F_3→ F_2、F_4、F_5,古断裂的发现不仅深化了对该区断裂构造运动的认识,也为进一步研究古断裂构造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一个良好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