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第一次国情普查数据,融合经济社会数据,从城镇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人居环境状况、空间交通发展水平4个方面对江都区的城镇发展进行了地理国情专项监测,构建了城镇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实际评价.通过开展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对江都区的规划实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综合交通网络设施进行... 相似文献
2.
江都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东部,全区总面积1332平方公里,人口107万,下辖13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荣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等称号,位列全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第40位. 相似文献
3.
“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架构设计——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规合一"是党和国家近年来积极推进的改革措施,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是科学开展"多规合一"工作,促进部门规划数据共享共建、加强各规划编制过程衔接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当今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天地图""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政府改革措施大力推进的背景下,"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应当如何构建,如何有效衔接既有智慧城市成果,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在深入梳理国内典型城市"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数据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4个方面全面开展"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架构设计,以期为后续其他城市信息平台的建设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5.
以"天地图·浙江"省市数据融合为例,重点阐述了数据融合中的增量要素提取、矢量要素变化检测、道路立体交叉可视化表达等关键技术,提升了数据融合的效率,加快了数据融合的进程,可为其他省市的数据融合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7)
为落实新型城镇化工作要求,需要通过统一全市空间坐标体系和数据标准,搭建由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规合一”服务平台,将规划信息、建设项目信息、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地理信息等纳入平台,以信息化为手段,着力推动空间布局和利用的有序平衡,实现全市各部门之间空间信息共享,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本文以大连市“多规合一”服务建设平台为例,重点探讨“多规合一”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7.
李一波;丁婕玉;徐德军;王明军;杜清运;刘小情;李栩滨 《测绘地理信息》2023,48(1):112-117
县域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基本单元和落脚点,其建设模式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和推广尤为重要。从模式特色、技术框架、部门应用和综合成效4个方面对县域“地灾智治”模式进行了总结。该模式以数据为基础,以平台为支撑,以应用为导向,打造了浙江省临海市“整体智治”的新格局,切实提升了地质灾害风险识别、监测预警、防范管理的能力,有效减少了由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满足国家政策和地灾防治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全国县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以甘肃省53个气象台站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分别采用指数模型和球状模型对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半变异函数进行了拟合,并且应用克立格插值生成了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的空间分布图,直观分析了研究对象的空间变异规律。 相似文献
12.
惠民多赢的助推器——广东省佛山市“三旧”改造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调研组 《国土资源通讯》2011,(4):34-41
2010年,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积极响应部党组的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紧紧围绕部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改革举措的推出、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监管和服务的重点,选择领导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一些长期困扰国土资源工作的深层次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许多调研报告不仅质量上乘,而且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直接或间接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案、修改完善法规政策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在国土资源管理和决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加强调研成果的交流共享,进一步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应用,部组织专家对有关部门选送的81篇调研报告分土地、地矿和综合三类进行打分测评,评出27篇优秀调研报告,并决定对27篇优秀调研报告报送单位和调研组成;员通报表扬。为了进一步加强调研报告成果交流共享,本刊特开设《走进基层了解实情》专栏,选登部分优秀调研报告,供全国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学习、借鉴。同时,欢迎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将优秀的调研报告赐给我们,调研报告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相似文献
13.
遥感尺度效应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限制了定量遥感应用的发展,制约了定量遥感反演精度的提高,成为定量遥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总体而言,对尺度效应从数学上的泰勒级数展开规律分析的理论较多,然而从遥感数据直观模拟的角度较少。为此,本文从叶面积指数出发,利用机载航空WIDAS数据,引入洛仑兹曲线表达了地表变量的异质性。结合不同非线性程度的LAI反演模型及尺度上推聚合方法分析了尺度效应的成因,结果发现,尺度效应是空间异质性和反演函数非线性的综合体现,空间异质性和反演函数非线性程度的增加均会造成尺度效应的增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TM图像,采用灰度图像分割算法,自动提取南京市中心城区的不透水面、植被及水体;并用单窗算法反演了地表温度;依据离市中心的距离将中心城区分为45级缓冲区,依次统计分析每一级缓冲区内的平均温度、不透水面温度、植被温度、水体温度及各类地物的面积比例等;建立了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比例、植被比例、水体比例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离市中心距离的增大,地表温度降低;植被、水体具有降温效应,水体的降温效应是植被的2.43倍;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比例、植被比例、水体比例的综合关系模型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休闲农庄拥有充足客流量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对影响因素与客流量的关系进行量化,能够为休闲农庄的发展规划、经营决策、选址和集群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持。针对现有研究采用定性的方法探讨休闲农庄规划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该文通过专家访谈法获取影响农庄客流量的两个关键因素为特色和交通,基于空间句法和GIS集成分析长沙市空间形态特征;通过集成度量化星级休闲农庄的交通条件,分析其与农庄的客流量的关系,并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对农庄的持续发展提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休闲农庄的集成度与因交通而产生的客流量具有相关关系,集成度越高,客流量越大;结合空间句法分析结果和休闲农庄的经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发现城市各星级休闲农庄的优劣势,以引导其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开发格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依据,是顺利完成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试点任务的重要保障,而开发适宜性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测算和评价可利用土地资源,其测算和评价的准确性是决定适宜性评价科学合理性重要因素之一,从而决定"多规合一"试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本文以永安市各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利用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永安市可利用土地资源进行了评价,为"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自发地理信息和中文地址要素切分技术的发展,地址要素的质量有待评价。本文针对中文地址文本切分产生的地址要素质量难以有效评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源数据和网络检索支持下的地址要素可信度评估方法。首先利用中文分词工具对地址要素进行分词与词性标注,通过分析词频和词性组合模式,对地址要素的命名结构进行可信度计算。其次基于大规模的地址样本、道路数据及POI数据,挖掘多源数据对地址要素的数据支撑,计算数据支持度。然后利用搜索引擎对地址要素进行快速检索,分析搜索结果与数量,对地址要素的网络可信度进行计算。最后提出一种地址要素综合可信度计算模型,实现地址要素的综合可信度计算。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方法不仅能够高效快速地计算中文地址文本中地址要素的可信度,还能够有效发现地址要素中存在的偏僻、虚假等相关问题,为地址要素的自动化检测与标准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污染日益严重,其治理工作刻不容缓。为实现治水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高效化,本文通过调研"五水共治"前期的"清三河"专项行动对测绘地理信息的需求,在建设浙江省"清三河"行动地理空间数据库和开展全省典型河流无人机遥感监测的基础上,开发了浙江省"清三河"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省"三河"的"显示、分析、监测",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和应用反响。 相似文献
19.
矿物光谱指数是利用比值的方法增强Fe和含OH矿物在可见光、短波红外区间的吸收特征,进而提取蚀变矿物信息的一种方法。由于斑岩型矿床的蚀变分带特征明显,西藏多龙矿集区中集中了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等铜、金矿床,通过矿物光谱指数的计算提取相关蚀变信息,对该区域的下一步找矿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矿物光谱指数(5+7)/6、(6+9)/8等方法提取了镁、铝两类羟基及铝羟基类下的高岭石等蚀变信息,采用5/4、2/1的方法提取了二价铁、三价铁的蚀变信息。经过与OLI影像采用PCA方法及野外实地勘查采样,证实了利用本文方法所提取的蚀变信息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