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地震触发的岩崩是最危险的一种滑坡。在近年来发生的地震事件里,可能除了未固结土层的快速流动之外,这种岩崩比任何其它类型的滑坡造成更多的人死亡。1970年5月31日在秘鲁内华多斯瓦斯卡兰山,由地震引起的一次岩崩至少砸死了18,000人,这可能是本世纪破坏性最大的滑坡事件。岩崩时,较粘合的岩石块从陡峭的高坡上掉落或滑下来,然后分裂形成碎石流,这种碎石流通常夹带着河水、冰川和未固结的土壤物质。这些岩崩的破坏力是由于它们的体积是巨  相似文献   

2.
蓝颖春 《地球》2014,(4):42-45
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水库,全球70%的淡水被储存在冰川中。自1850年小冰期结束以来,全球冰川开始发生退缩,这种退缩属于正常气候变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1999年和2000年夏季分别在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不同区段表面融水、新近积雪和冰川补给河水内进行了采样, 得到了相似的氧同位素分析结果: δ18O值与温度以及降水量之间表现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指示出这个典型季风温冰川区域存在着很强的“降水量效应”. 在气候条件变化的情况下, 稳定同位素和其他化学信息也在时间上空间上呈现相应的变化. 各类冰川水体内δ18O值存在显著差异, 反映出雪-冰、冰-融水的相变以及地表径流过程中同位素分馏和化学离子渐变的特征. 冰川水化学的空间分布还反映出温冰川水化学溶解作用和物理活动性都比较强.  相似文献   

4.
冰川槽谷是一种常见的冰川侵蚀地貌.在冰川侵蚀地貌研究中,冰川槽谷占据着重要地位.与发育的河流呈蛇曲状成鲜明对照,发育的冰川槽谷往往比较宽直.这种比较直的冰川槽谷只是局部地区的特有现象还是普遍特征?控制冰川槽谷比较直的主因是什么?截至目前,学者暂未对这些科学问题展开研究.本文运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冰川侵蚀作用的数值模型,模拟了冰川槽谷的侵蚀演化过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1)弯曲蜿蜒的冰川在向深部侵蚀形成U形谷的同时还存在侧向侵蚀,迎冰坡的侵蚀速率大于背冰坡的侵蚀速率;(2)坡度越小(大),冰川侵蚀作用强度越小(大);(3)冰流量越小(大),冰川侵蚀作用强度越小(大).冰川在侵蚀过程中,由于迎冰坡的侵蚀速率始终较背冰坡的大,导致冰川谷始终向着更直的形态发展.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冰川槽谷的形状演化主要受冰川自身侵蚀机理的控制,冰川槽谷形态具有削弯取直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高蕊蕊 《地球》2009,(1):8-9
号称“关东第一山”的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她曾经被海水淹没,一片汪洋。后来由于地壳上升,海水退出,地表重新露出水面。在阳光、雨水的作用下,地面岩石遭受风化和破坏,最后还经历了冰川的雕刻,才形成今天奇特壮美的地貌景观。距今约8万~60万年间,长白山共经历了4次喷发。在地表形成了火山锥体地貌第1次喷发在距今60万年左右,  相似文献   

6.
土林揭秘     
苏德辰  田连捷 《地球》2023,(4):73-79
<正>20世纪60年代,为了研究元谋盆地的冰川和新构造活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的钱方多次到云南元谋盆地进行野外地质调查,他在元谋盆地的上新统—更新统地层分布区,发现多片被流水冲刷后形成的土柱,这些土柱“高低参差、密密层层,层见叠出,远看如一片森林”。1977年,钱方将这种地貌形态命名为“土林”并写进了他公开发表的一篇科研论文中。从此,“土林”才作为一种独立的地貌类型,逐渐被地学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对于有冰川发育的泥石流隐患点而言,获取冰川动态有助于分析泥石流触发成因.西藏波密县天摩沟是大型泥石流灾害隐患点,在过去二十年中多次暴发泥石流.本文利用Planet、TanDEM-X和Sentinel-2卫星数据估计了天摩沟冰川2016—2021年间的边界变化、2000—2016年间的表面高程变化,以及2016—2021年间的流速变化.冰川边界、表面高程和流速变化观测结果均表明天摩沟冰川在2018年7月11日大型泥石流暴发前未发生跃动或崩塌.通过分析高分辨光学影像和气象数据,认为冰川附近山体崩滑产生的岩屑,冰川前方的冰碛物和散冰,以及主沟中上游沟岸滑坡产生的松散物共同组成2018年7月11日泥石流的启动物源,灾前连续两天降水使得物源含水量达到饱和,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灾害当天持续小雨诱发高位物源启动,形成泥石流灾害.天摩沟冰川对泥石流发育的作用在于贡献了部分物源和水源.其流速明显高于周边冰川,主干峰值流速可达0.80±0.02 m·d-1.冰川高速流动使得高位冰碛物堆积速度快,而冰川融水使得泥石流降雨启动阈值更低.天摩沟在2018年7月之后没有再发生大规模泥石流,但是...  相似文献   

8.
高山冰川     
《地球》2013,(10):69-69
是指发育于山区、形态深受地形限制的冰川。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山地区域。其特点:规模较小、雪线较高,积累区不大,补给区和消融区界限明显,冰川以重力流方式向下运动.运动速度和能量较大,冰蚀作用强。分布在山地的不同部位,形成多种类型.如冰斗冰川、悬冰川、山谷冰川、山麓冰川等。中国是中纬度山岳冰川最多的国家。喀喇昆仓山是中.低纬度地带最大的山岳冰川区。  相似文献   

9.
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冰川物质亏损的加速趋势日益显著,而这种加速趋势将对全球海平面上升、流域水资源以及冰冻圈灾害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目前关于冰川物质亏损加速度的研究仍然比较贫乏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实测冰川物质平衡记录和最新的融合实测资料与大地测量法表面高程变化的冰川物质变化数据,对全球冰川物质亏损加速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6年全球冰川物质亏损经历了显著的加速过程.在全球尺度上,冰川物质亏损加速度分别为(5.76±1.35)Gt a-2(冰量损失加速度)和(0.0074±0.0016)m w.e.a-2(单位面积冰量损失加速度).在区域尺度上,冰川主要分布区(除南极冰盖边缘地区)的冰量损失加速度大于冰川储量较小的区域,其中阿拉斯加地区的冰量损失加速度最大((1.33±0.47)Gt a-2).对单位面积冰量变化而言,冰川分布面积较小的区域和几个主要冰川分布区都呈现出较大的冰川消融加速度,其中欧洲中部的冰川单位面积物质亏损的加速度最大((0.024±0.0088)m w.e.a-2).全球气候变暖是冰川物质亏损加速的主要驱动力.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对全球海平面上升贡献的加速度均大于冰川.本研究将有助于提升对冰川变化机理的认识,为应对冰川变化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冰川变化数值模拟及预测是全球变化的前沿领域,冰川平衡线高度(ELA)作为对气候状态的直接响应,其变化直接体现冰川的扩张和消融.本文基于能量物质平衡方程,由气象观测为输入数据,模拟了青藏高原东部冰川ELA的空间分布,模拟结果显示自1970年以来,高原东部冰川ELA以2~8m/a的速率升高,高原边缘,特别是在祁连山和藏东南,部分冰川的ELA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冰川顶部,意味着该地冰川处在消亡边缘.为预测ELA的变化趋势,以唐古拉山小冬克玛底冰川和祁连山七一冰川为例,采用IPCC给出的低、中、高三种碳排放路径下21世纪的气候变化情景,发现在采取大力减排措施的RCP2.6情景下,两冰川ELA都在2040年左右达到最大值且接近冰川顶部,冰川积累区大幅度缩小.在RCP4.5中排放路径下,两冰川ELA将在2045年左右超过冰川顶部,冰川积累区消失,冰川将强烈消融直至消亡.在RCP8.5高排放路径下,两冰川ELA将在2035年左右超过冰川顶部,冰川积累区消失,冰川将急剧消融直至消亡.从物质能量平衡角度证明在当前全球变暖背景下,不论在何种情景下,高原东部山地冰川将加剧退缩乃至消亡.  相似文献   

11.
冰川作为地球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和调节器.冰川运动的遥感监测也是进行冰川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采用偏移追踪的方法,利用2003-2010年期间7对雷达单视复数数据监测了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卓琼冰川运动情况.经验证,本研究获得的冰川流速结果可靠.卓琼冰川的流向自西向东,流速自冰川末端向上游积累区逐渐增加,流速大小主要来自距离向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卓琼冰川在2003-2005年期间流速较大,最大流速达到45 m·a~(-1),而在2005-2010年期间流速有所降低,最大流速在35~40 m·a~(-1)范围内波动;卓琼冰川年际间流速变化基本一致,冰川中部存在流速突变情况,突变幅度为3~7 m·a~(-1),但该尺度的突变并不会影响卓琼冰川的总体运动趋势.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气象以及地理位置因素对卓琼冰川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61~2006年塔里木河流域冰川融水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气象台站的月降水与月气温资料为驱动数据、90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第一次冰川编目的冰川分布矢量数据为基础,利用月尺度的度日模型重建了塔里木河流域各水系冰川物质平衡、融水径流序列,并应用冰川物质平衡、融水径流和平衡线高度等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表明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冰川物质平衡和融水径流的特征、变化趋势以及其对河流径流的贡献进行的分析表明,塔里木河流域1961~2006年平均冰川物质平衡为?139.2mm·a?1,46a冰川物质一直在加剧亏损,同期升温对冰川的影响超过降水增加的影响.塔里木河冰川融水径流的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流域内冰川的物质平衡波动,46a冰川融水径流的持续增加主要是由温度升高引起的.1961~2006年整个塔里木河流域年平均冰川融水径流量为144.16×108m3,冰川融水对河流径流的平均补给率为41.5%,并且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冰川融水对河流径流的贡献在1990年之后明显增大.塔里木河流域出山径流年际变化与冰川融水径流年际变化过程基本一致,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并且河流径流量的增加约3/4以上源于冰川退缩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冰川地震学结合了冰川学和地震学的综合优势,形成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冰震是指冰川运动和破裂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包括从微小的嘎吱声到相当于7级地震的突发性破裂或滑动.当前,根据冰震发生的位置以及发生机理的不同,将冰震大概分为五类:冰川表层破裂、冰川终端崩解、冰内水力压裂、冰腔水流震荡、冰层基底黏滑.冰震研究除了可以采用传统地震学方法外,也可以结合GPS、数值模拟、冰川物性等多学科综合方法来研究,进一步可以探究冰崩的发生过程及危险性评估.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冰川地震学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我国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的冰川地震研究工作,综合探讨了冰川地震对天然地震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断裂带形成的地质时代,活动的性质,应力场的分布及其变化等方面的初步讨论,得出川滇菱形地块运动的原因与印度洋板板块向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同时讨论了川滇菱形地块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地壳岩层具有一般物质所不同的弹性与塑性的特征,在重力的长期作用下,总是从高处向低处严生极其缓慢滑移的地质变动。作者称这种地质变动现象为地质冰川运动,地质冰川运动普遍存在于上层地壳的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8,(7)
正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河流径流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条件,我国河流的补给来源有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等,而以雨水补给为主要,有的河流冰雪融水能够形成春汛,但是一般不会成灾。各地由于降雨时间的差异,汛期并不一致。长江以南的河流,在初夏就能够形成水灾。在中东部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内流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得对本区域冰川体积变化的研究相比中国西部其他冰川发育区难度大很多.而作为本区域重要水源补给,同时又是区域气候变化重要指示器的冰川,其储量的变化又是迫切需要获知的信息.在此前提下,本文基于RS、GIS技术平台提取了本区域冰川面积变化数据,并结合冰川目录数据、本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研究资料,采用冰川体积与面积之间的统计关系模型,探讨了本区域冰川自1970年至2000年的体积变化.结果表明在这30年间,区域内冰川体积大约减少了36.25亿m3,相比整个高亚洲区域的冰川退缩速度,本区域冰川的退缩表现的更缓慢.然后,对内流区6个二级流域的冰川体积变化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发现整个内流区冰川体积变化有较大的区域差别:其中5Z3流域冰川体积的退缩率最大,年均退缩率达-11.19%,而变化最小的5Z1流域年均变化率仅为-0.79%.各二级流域在体积变化方面的相同点是,体积退缩率均大于面积退缩率.通过对冰川面积、体积变化特点及其原因的分析,认为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是该区域内各二级流域冰川变化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本文得到的结果,讨论了冰川体积变化对本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破城子冰期是天山地区第四纪冰期划分中最具代表性的冰期之一,其沉积地形为形态较清晰的多列终碛垅组成,呈扇形展布在最大的现代冰川作用中心托木尔峰东南坡的木扎尔特河河口与山麓带.冰碛地形记录了复杂的冰川进退史,包含着丰富的古环境变化信息,对它们进行研究有助于恢复这次冰期的冰川演化史与重建该地区的古环境.应用ESR测年技术,选用石英颗粒中对光照与研磨作用都较敏感的Ge心作为测年信号,对该处出露完整的沉积剖面Ⅰ层的冰川沉积、数列终碛垅与冰水沉积进行定年,获得3组年代分别为13.6~25.3,39.5~40.4与64.2~71.7ka.结合地貌地层学原理与其它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破城子多列终碛垅形成于末次冰期,在末次冰川作用过程中该处存在至少3次大的冰进,可分别对应于MIS2,MIS3b与MIS4.MIS2与MIS3b时的冰川为复合山谷冰川,MIS4时的冰川为山麓冰川.三次冰进规模最大时的冰川长度分别约为94,95与99km.  相似文献   

18.
冰川地震学结合了冰川学和地震学的综合优势,形成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冰震是指冰川运动和破裂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包括从微小的嘎吱声到相当于7级地震的突发性破裂或滑动.?当前,根据冰震发生的位置以及发生机理的不同,将冰震大概分为五类:冰川表层破裂、冰川终端崩解、冰内水力压裂、冰腔水流震荡、冰层基底黏滑.?冰震研究除了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19.
地球去气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质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资料进行约束,对地球的去气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太阳系的部分冷物质,通过吸积作用形成早期地球.在碰撞动能转变的热能作用下,造成了早期地球的表面熔融.在熔融状态的高温高压作用下,构成地球表面物质的结晶水排出地表进入原始大气;在高温高压下分解的碳酸盐、硫酸盐、卤化物等产生的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氯化氢、氟化氢等气体进入原始大气,和水蒸汽一道共同组成原始大气.当地球内部在重力势能和放射能的作用下继续熔融时,地球表面固化为原始岩石圈.后来,地球除表面岩石圈外,整个地球完全熔融.地球内部物质熔融形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被岩石圈圈闭.只有当冰川形成和消融,引起造海和造陆作用,导致火山喷发和地震时,这些气体才可能排出地表.这些气体的排出,受地球内部的熔融状态、冰川形成的位置(是在海洋或是在陆地)、生物的演化、太阳光的强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苏民 《湖泊科学》2007,19(4):F0003-F0003
施雅风先生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一书,于2006年3月正式出版,该书是施先生及其研究团队关于中国第四纪冰川和环境变化五十年研究工作的系统归纳和理论总结,是我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里程碑式的综合性论著,将在我国冰冻圈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创新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