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地体概念的某些内容,在大地构造的客观分析和地质单元的精确组合方面,已明显地暴露出一些问题。举例说,“地体”(构造地层地体或岩相构造地体的简称)和所谓“增生的”、“外来的”地体在使用上的互相矛盾。这种语义分歧,乃地体基本术语的含糊定义和地体思想的内在缺陷所致。滥用地体名称已严重地影响到了地体理论本身。  相似文献   

2.
地体是指以深大断裂为边界的,具有区域规模的地质实体,以不同于毗邻地体的地质发展史为特征。地体之间地质面貌截然不同,不存在任何过渡岩相带。这一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滨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地质现象。笔者依据在大别山地区多年工作所积累的资料,认为这一地区实际上是一个地体拼合区,在地史时期发生过复杂的地体运动。依据区域沉积特征、古生物面貌,构造特征、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其它特征的不同,可以判定本区存在着三个独立地体:大别地体、随应地体和北淮阳地体。它们以深大断裂为界,拼贴于华北地体,扬子地体和皖东地体之间。  相似文献   

3.
王铠元 《矿产与地质》1992,6(6):425-430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流域通称西南三江,位居青藏高原东部,地质极复杂。现从本区断裂构造总格局探讨地体构造。确定地体构造的基本原则:(1)两个地体之间以断裂为边界;(2)两个相邻地体在发展演化上有本质差异;(3)两个相邻或全区的地体群可以是“远源的”、“近源的”或“准原地的”,甚至是“原地的”;(4)地体本身或相互之间的构成较为复杂。按上述原则,三江地区可划分6个较大的,8个中小规模的地体。即较大地体为腾冲-波密地体、唐古拉-昌都地体、杂多-吉塘地体、保山-掸邦地体、玉树-稻城地体和兰坪-江城地体;中小地体为石鼓-苍山-哀牢山、嘉玉桥-高黎贡、崇山-临沧、察隅-槟榔江、巴塘-义敦、宁蒗-宾川、柯街-耿马和扬子西缘等。  相似文献   

4.
李景平 《湖南地质》1996,15(3):129-133
建立地体群的标志有边界断裂,沉积特征,岩浆活动以及构造变形等标志。据此,湖南省可以厘定出五个性质不相同的地体:湘西北稳定大陆边缘型原地地体,湘东北活动陆缘弧形异地地体,湘中大陆岛弧型异地地体,湘东大陆岛弧型异地地体以及湘南活动陆缘弧形异地地体。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地体概念的由来、地体构造实例、地体研究的方法及研究地体的意义做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6.
那丹哈达地体与东亚大陆边缘中生代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中国黑龙江省境内的那丹哈达地体属于侏罗纪裂解的地体,主要由石炭、二叠纪灰岩和绿片岩、三叠纪层状燧石以及中侏罗世的硅质页岩组成。它们都被包裹在较年轻(晚侏罗世-白垩纪的)碎屑岩中。该地体的地层古生物、岩石以及构造特征完全与日本列岛的美浓地体相同。在日本海形成之前,两个地体曾与西锡霍特阿林地体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超地体。与那丹哈达地体和美浓地体十分类似的构造地层地体在琉球岛弧,菲律宾以及婆罗洲也能找到。三叠纪中国大陆拚贴作用完成之后,所有这些地体在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期间沿着亚洲大陆东缘组成了一个增生杂岩带。  相似文献   

7.
由多个地体拼接而成的青藏高原,有着世界上最厚的地壳。在高原中部,从拉萨地体到羌塘地体,穿过班公湖—怒江缝合带(BNS)的地壳厚度变化长期存在争议。本文主要论述从拉萨地体北端横跨BNS到达羌塘地体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的结果。探测发现了清晰的Moho反射,揭示了拉萨地体—羌塘地体Moho深度和地壳厚度的变化。探测结果表明,在BNS下方Moho深度由南至北出现了6.2 km的急剧减小,并且与BNS向北28 km处的羌塘地体南部比较,地壳厚度变浅了12.5 km。否定了前人对BNS下方Moho存在20 km显著变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从板块构造到地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板块构造的发生、发展到地体概念的提出,论述了地体解析和拼贴构造,并根据中国东部的地体研究,特别是中国东北那丹哈达地体和日本美浓地体的对比研究,论述了亚洲东部中生代构造发展史,认为在侏罗纪时,亚洲大陆边缘的地体拼贴活动已经开始,形成了拼贴沉积的复合地体;白垩纪时由于大陆边缘的侧向挤压和离散作用,这些地体产生左行运动和变形;早第三纪晚期由于日本海的扩张,形成了弧形的日本列岛。  相似文献   

9.
我确信地体概念的某些方面已经造成客观的构造分析及进行准确交流的问题。就表面上看,最显然的问题是对“地体”这一术语使用上的混乱(构造地层地体或岩石构造地体的简称),而且这些地体都赋以“增生”及“外来”的含义。但问题远非语义上的错误,它们源于对地体基本术语的不恰当定义及基本地体观念上的谬误,加上地体术语的过分使用及过分扩展,这些问题最终导致有关地体概念本身的一些疑问。 1 “地体”的描述性含义与成因含义关于地本的最基本问题即为它们是描述性的还是具成因含义。一方面,现行美国地质研究院(AGI)地质辞典(Butes及Jackson,1987),根据Jones等(1983)的定义,把“地体”与“增生地体”作为同义语。与此相应,在北美科迪勒拉岩石构造地体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大别山地区地体构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国柱 《地质论评》1988,34(4):334-342
本文依据大别山地区沉积特征、古生物特征、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及构造特征的不同,认为本区存在有各自独立的大别地体、随县-应山地体和北淮阳地体,这些地体之间以巨大的深断裂为界,它们拼贴于华北古陆和扬子古陆之间。本文初步探讨了这三个地体各自的构造演化历史,认为大别地体和随-应地体可能属外来地体,而北淮阳地体属残留地体。它们共生于于古淮阳海中。从加里东运动开始,到燕山运动为止,随着古淮阳海的消失,先后拼合、增生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古地磁研究新结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学斌  王忠民 《地质论评》1991,37(2):160-164
本文给出了青藏高原主要地体古生代至中生代的27个古地磁新数据,并综合前人资料,分析和探讨了青藏高原主要地体的古地理分布、地体边界、地体拼合时代及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等地质问题,并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主要地体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胶北地体中金矿密集区带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山东胶北地区成为金矿最密集和最富集的地区,与其地体的构造环境密切有关。 山东属于华北地台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四个独立的地体——鲁西地体、胶北地体、胶南地体和胶东南—苏东北—黄海地体所构成;它们之间都有明确的边界断层。胶北地体与鲁西地体的边界断层,即NNE向的著名的郯庐断裂(或沂沭断裂);与胶南地体之间的边界断裂为EW走向的平度一莱西断裂;前者为长期隆起区,后者为强烈的中生代拗陷区。胶北地体和胶南地体与胶东南—苏东北—黄海地体的边界断裂即是世界上规模最  相似文献   

13.
北美西部,大部分科迪勒拉是由增生的地壳碎块或地体所组成的构造拼贴体(collage).在组成地体的岩石形成时代不清楚时,地体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Coney,Jones和Mon-ger,1980).这些岩石圈碎块可以通过地体解析区别开来.在这篇短文里,我们要说明地体的解析方法,包括地体是怎样鉴别的,以及它们的边界是如何确定的.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主要地体地壳短缩作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喜马拉雅、拉萨和羌塘3个地体已有的有关地壳短缩研究成果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3个地体进行了平衡剖面恢复:北羌塘侏罗系短缩率为25.18%.南羌塘短缩率为33.57%;对拉萨地体南段(措勤盆地南部坳褶带)上白垩统恢复得出其短缩率为20.68%北段中部坳褶带到班公湖一怒江缝合带南缘短缩率为25.3%;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东段的郎杰学地体三叠系短缩率达75%.大于前人研究的特提斯喜马拉雅56%~6O%的短缩率.通过对比,对3个地体短缩变形的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各地体内部短缩作用并不是一个连续均匀的过程,陆内变形主要是通过稳定地体边界和大型逆冲构造带来吸收的;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新生代内部变形较小.  相似文献   

15.
西太平洋岛弧研究动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廷栋 《地学前缘》1999,6(3):20-20
板块汇聚带和岛弧带是最重要的造山带类型,西太平洋板块汇聚带和岛抓带是最典型的地区,近年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1)日本列岛是一个地体集合体。Ichikawa(1992)厘定出3组18个地体:①前件罗纪地体,主要分布于西南日本北带,包括飞弹-隐岐地体,飞弹外带构造带,Akiyoshi,Suo,舞鹤及Ultra-Tamba6个地体;②侏罗纪-早白垩世地体,分布于中带,包括Chizu与Mino、三波川、北Chichibu、南Chichibu、北北上川、黑濑川等9个地体;③白垩纪一中新生代地体,由西南日本的四万十地体群、中北海道的日高地体群和东北海道的根室地体…  相似文献   

16.
山东半岛的地体构造及金矿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冰  胡受奚 《地质论评》1995,41(1):7-14
本文以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同位素年龄为依据,重新厘定了本区早前寒武纪的地层,从而搞清了本区的大地构造格架,认为它类似于加拿大地盾的“洋葱构造”。本文将山东半岛划分为4个地体:胶北地体,鲁西地体,胶南地体,胶东南-苏东北-黄海地体。认为胶北地体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与南克拉通成矿背景十分相似。胶南地体,黄海地体对胶北地体的俯冲作用为胶北地体提供了成岩成矿物质。根据胶北群和齐山群的地质及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胶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主要地体地壳短缩作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美凤  李亚林  黄继钧 《地质通报》2010,29(203):286-296
在对喜马拉雅、拉萨和羌塘3个地体已有的有关地壳短缩研究成果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3个地体进行了平衡剖面恢复:北羌塘侏罗系短缩率为25.18%,南羌塘短缩率为33.57%;对拉萨地体南段(措勤盆地南部坳褶带)上白垩统恢复得出其短缩率为20.68%,北段中部坳褶带到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缘短缩率为25.3%;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东段的郎杰学地体三叠系短缩率达75%,大于前人研究的特提斯喜马拉雅56%~60%的短缩率。通过对比,对3个地体短缩变形的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各地体内部短缩作用并不是一个连续均匀的过程,陆内变形主要是通过稳定地体边界和大型逆冲构造带来吸收的;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新生代内部变形较小。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分析新进展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6  
准噶尔盆地由准噶尔地体演化而来。准噶尔地体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至少形成于800Ma前。准噶尔盆地基底具有“双层结构”,局部存在强烈减薄现象,整个下古生界,准噶尔地体一直存在稳定的地体演化机制,它经历了地体与板块并存、前缘推覆-洋壳消减和地体与板块拼贴的三个阶段后演化为盆地。根据准噶尔盆地构造分层,并结合盆地地质研究的进展,将准噶尔盆地形成及演化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1)地体形成阶段;(2)地体发展演化阶段;(3)地体、板块拼贴、准噶尔盆地雏形形成阶段;(4)前陆盆地阶段;(5)陆内坳陷阶段;(6)再生前陆盆地阶段。后三阶段与油气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安徽石马超高压变质地体构造演化的流体包裹体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安徽石马超高压变质地体经历 5次构造变形 ,其特征是由深层次挤压韧性变形到浅层次的伸展脆性变形。相应地发育有 5期流体 ,它们的演化规律为 :早期以硅酸盐熔体和流体熔融体为主 ,随后富CO2 流体占优势 ,后期H2 O溶液起主导作用。总体而言 ,从老到新流体均一温度和含盐度均由高变低。在构造作用和流体作用的共同推动下 ,石马超高压变质地体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 :洋壳俯冲 ,超高压榴辉岩形成与形变→陆壳碰撞 ,榴辉岩折返→地体构造分异 ,榴辉岩就位→地体均衡隆起 ,榴辉岩抬升→地体差异隆起 ,榴辉岩剥露。因此 ,流体作用在研究超高压变质地体中占有重要地位。流体直接影响超高压变质地体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 ,在分析其形成深度时 ,应充分考虑流体超压问题。总之 ,在超高压地体演化过程中 ,流体一直是积极推动其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对上、中、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属性的研究,来分析内蒙古高原岩石圈的三维构造和物质运动。地体拼合属于岩石圈挤压力较小而作用期较长的造陆作用,以内蒙古中部地区为典型代表。此区域现今包括南阿穆尔- 兴安地体西南部和锡林浩特两个元古宙地体,以及形成于太古宙的华北克拉通地体。索伦山- 西拉木伦河断裂是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地体的缝合带。发生在二叠纪的锡林浩特和华北克拉通两个地体的碰撞拼合,造成古亚洲洋南支的封闭,同时也在两个地体之间,形成了索伦山- 西拉木伦缝合带和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古亚洲洋封闭后,华北克拉通地体继续向锡林浩特地体下方陆- 岛俯冲,形成了宽度为60~120 km的华北克拉通北缘俯冲带。此俯冲带地层向北倾斜,上地壳变形严重,岩石圈地幔破裂充水。锡林浩特地体在石炭纪处于南阿穆尔- 兴安地体南方古亚洲洋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在二叠纪和华北拼合时又处于华南克拉通北方古亚洲洋南支俯冲的岛弧带位置,幔源岩浆侵入频繁。在中生代拼合后又处于地壳转变为拉张的阶段,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有增无减。由于幔源岩浆侵入作用时间长久,岩浆化学分异会更加彻底,锡林浩特地体及其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