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珊瑚礁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底栖贝类是该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群。为了解北部湾涠洲岛珊瑚礁底栖贝类的群落现状及特征,于2015年秋季(10月)与2018年春季(5月)采用水肺潜水截线样条定量调查法对涠洲岛珊瑚礁区6个断面的底栖贝类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物种组成、丰度、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综合两次调查结果显示涠洲岛珊瑚礁区共有底栖贝类128种,分别属于多板纲1科1属3种,腹足纲25科46属68种,双壳纲22科31属57种。优势种为斑顶拟舌骨牡蛎、粗衣蛤、刺荔枝螺、马蹄螺、杂色牙螺、青蚶、旗江珧、甲虫螺、蕾丝蟹守螺、珠母爱尔螺。2018年春季定量断面采集到的样品为2纲14科43种,各断面的丰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值分别为3.39个/m2、86.94 g/m2、3.31、3.50、0.37。通过对两年的调查数据比较,发现2015-2018年涠洲岛珊瑚礁区的贝类生物群落呈现良好演替发育趋势。南海珊瑚礁区贝类群落结构可能受到了人为干扰强度和纬度的双重影响。本研究全面掌握了涠洲岛珊瑚礁底栖贝类的种类、分布区及群落的结构与变化,可为该地区海洋生物资源开...  相似文献   

2.
广西北海涠洲岛海岸侵蚀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6-2013年布设在涠洲岛的15条岸滩剖面3次重复测量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涠洲岛岸线整体遭受侵蚀.岸滩剖面长期变化特征表明,涠洲岛东部与西南部海岸侵蚀较为严重,西南部岸段年均下蚀可达0.18 m;正北部岸滩海岸侵蚀程度相对较轻,南湾段海岸整体变化较小,呈现弱侵蚀弱淤积变化.在短期强热带风暴影响下,冬季至夏季岸滩下蚀明显.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近20年的环境监测数据的梳理,结合前人研究,分析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水质、生态和地貌特征以及极端天气过程(台风和暴雨)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水质、生态和地貌现状均健康良好,适宜珊瑚礁的生长发育,但总体呈现衰退趋势。极端天气过程的影响会给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短时间内的毁灭性打击。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环境质量有所降低,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长期的监测和研究,不仅可以为保护和开发管理海岛珊瑚礁提供科学支撑,也为验证达尔文的环礁成因学说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4.
北部湾涠洲岛地貌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涠洲岛由第四纪玄武岩浆喷发时在水下堆积而形成。该岛经受长期的地质作用和演变过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据调查、分析,该岛地貌可分为火山地貌、流水地貌、海蚀地貌、海积地貌、珊瑚岸礁地貌、海积一冲积地貌、重力地貌、人工地貌等八大类型。其中,海蚀地貌、海积地貌、珊瑚礁地貌,火山遗迹地貌等较为明显。岛的南部沿岸海蚀地貌发育,海蚀崖高达30~50m,海蚀平台宽20~70m,有35个大小不等海蚀洞。岛的北部沿岸海成沙堤十分发育,呈条带状、牛轭状分布,长100~2000m,宽40~700m。按其形成的年代,形态,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分为老、中、新沙堤。老沙堤形成于距今6900-4000a前,中沙堤形成于距今3100-2200a前,新沙堤形成于距今2000~1200a前。岛屿北部、东部沿岸珊瑚岸礁相当发育,礁坪宽400~1025m,珊瑚生长带宽200~660m;西南部发育较差,礁坪宽20~475m,珊瑚生长带宽50~215m。南部沿岸没有珊瑚礁存在,其珊瑚礁形成于6900a前。涠洲岛总的地貌特征是南部沿岸以海蚀地貌为主,北部沿岸以海积地貌和珊瑚礁地貌为主,岛上不同程度地保存有火山活动的遗迹。总的地势则为南高北低,自南向北缓缓倾斜。  相似文献   

5.
涠洲岛石珊瑚在属级组成中以角蜂巢珊瑚属(Favites)、滨珊瑚属(Porites)、蔷薇珊瑚属(Montipora)为优势类群,在科级的组成上,以蜂巢珊瑚科(Faviidae)、滨珊瑚科(Poritidae)、鹿角珊瑚科(Acroporidae)为优势类群。西南部的主剖面W2、东北部的W5的石珊瑚属种最多,说明了两个剖面海域石珊瑚生物多样性程度相对较高,这与涠洲岛历年来的珊瑚礁分布有关;涠洲岛6条主剖面的多样性指数均呈现一致的规律:W5W2W6W1W3W4,W2、W5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珊瑚属种数量、优势属种数量、优势属种相对优势程度(最大的重要值百分比)、优势属重要值百分比之和分别与多样性指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珊瑚属种数量、优势属种数量对多样性指数有促进作用,珊瑚属种数量对多样性指数的贡献率更大;Simpson多样性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E)差异不显著,Shannon-Wienner多样性指数(H′)差异显著;整个岛区珊瑚属种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6.
20 年来涠洲岛珊瑚礁物种多样性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2007年10~11月、2008年4~5月布置的6条主剖面20条分断面的调查结果,涠洲岛珊瑚礁共出现石珊瑚10科22属46种,9个未定种,该调查区以角蜂巢珊瑚属(Favites)、滨珊瑚属(Porites)、蔷薇珊瑚属(Montipora)为优势类群,各主剖面的优势类群分布各有差异,以西南部的W2主剖面、东北部的W5主剖面的珊瑚礁属种最多,均为8科13属;涠洲岛珊瑚礁属级多样性指数H′值和均匀度指数E值均呈现东北部W5西南部W2东南部W6西南部W1西北部W3北部W4的规律,H′值差异明显,E值变化不大;其珊瑚礁群落近20 a来受到全球气候事件及区域人为活动的影响,整体呈现出衰退迹象,处于缓慢恢复状态。衰退表现在: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的珊瑚礁优势种群的组合变化,由较多的优势属种组合演化到相对少的优势属种组合。一直占据优势的鹿角珊瑚种群出现退化,从顶级优势类群降级更替;珊瑚礁属种的多形态组合向相对简单形态组合的演变;历年来珊瑚礁伴生生物的资料(主要是鱼群数量、海参等)显示,涠洲岛珊瑚礁群落生物多样性呈现衰退态势;从2001年至今连续的珊瑚礁健康调查(Reef Check)资料显示,该区石珊瑚礁曾大面积死亡尚未完全恢复。从涠洲岛20 a珊瑚礁多样性演变过程研究发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全球性极端气候、区域性气候变化及不合理的破坏性人类活动影响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保护涠洲岛珊瑚礁海洋公园的海洋环境,促进其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根据2013—2017年该区9个站位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选取化学需氧量(COD)、石油类(Oil)、溶解氧(DO)、无机氮(DIN)和无机磷(DIP)5种海水因子,分别采用污染因子分类评价、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有机污染指数评价和水质综合指数评价的方法,对海水因子的含量和分类以及海水水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因子的平均含量大部分符合海水水质一类标准;COD和DIP未对海水环境造成污染,Oil从常态因子迅速上升为关键因子又逐渐下降为常态因子,DO从关键因子迅速下降为常态因子,DIN从常态因子迅速上升为关键因子;海水中DO超标,基本未受有机污染,水质整体状况为清洁。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3~2016年9月(夏季)涠洲岛珊瑚礁海洋公园海域水质指标的监测结果,分析了涠洲岛珊瑚礁海洋公园的水质状况、营养盐的组成及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涠洲岛珊瑚礁海洋公园海域夏季海水环境因子(水温T、盐度S、pH和溶解氧DO)相对稳定,适合珊瑚的生长和繁衍;整体水质质量状况较好,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溶解态无机氮中NO-3-N、NO-2-N和NH+4-N含量变化差别不大,DIN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NO-3-N与DIN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且对DIN的贡献最大;受陆源输入及海水交换作用的影响,PO3-4-P呈轻微下降趋势;海水富营养化指数在0.03~0.21之间变化,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N/P比值偏大,平均值为54.5,呈逐年下降趋势;涠洲岛珊瑚礁海洋公园海域主要属于磷限制,整个海域处于贫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广西涠洲岛地处世界珊瑚礁分布的北缘,其造礁石珊瑚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然而近30年来涠洲岛的造礁石珊瑚资源呈逐年下降趋势,正面临生物多样性衰退和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的威胁。本研究针对涠洲岛珊瑚礁生态衰退区域,参照珊瑚礁生态恢复潜力评估决策流程进行恢复可行性评估和恢复策略探讨。结果显示,该区域有造礁石珊瑚5科10属21种;表征海水水质质量的6项指标均在I类水质标准范围,且常年处于贫营养化;大型海藻覆盖率不足1.00%,90.00%以上的珊瑚礁鱼类为杂食性,且该鱼类种群结构有利于调控大型海藻的暴发性生长,与大型藻类和浮游动植物的多样性相适应,适宜珊瑚生长。但该区域造礁石珊瑚平均覆盖率仅有5.60%,底质类型57.27%为礁石,34.30%的底质为非稳定的碎石和砂,珊瑚幼体补充量平均为3.17 ind/m2,珊瑚幼体更新缓慢。以上结果表明,涠洲岛珊瑚礁具有一定的自然恢复潜力,但珊瑚覆盖率低、幼体补充量少以及部分底质结构不稳定是限制涠洲岛珊瑚礁自然恢复的主要因素,需要加强人工干预。在减少人类活动干扰的前提下,适时进行园艺式培育珊瑚苗种、批量珊瑚原位种植和构建人工珊...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弄清北部湾涠洲岛6株疑似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株的种类,作者采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并对藻株SSU rDNA、LSU rDNA和ITS序列测序,利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北部湾涠洲岛6株藻与红色赤潮藻形态特征基本符合;3种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均发现北部湾涠洲岛6株藻与不同海域来源的红色赤潮藻聚在同一大分支上,自展值高达99、100、100;与来自亚洲海域的韩国安山株、新加坡株、中国厦门港株序列差异最小,亲缘关系最近,而与其他地理来源的红色赤潮藻序列差异大,亲缘关系较远。红色赤潮藻SSU、LSU、ITS种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001~0.008、0.003~0.025和0.045~0.406,明显小于该藻与其他裸甲藻科(Gymnodiniaceae)藻属下的种间遗传距离0.032~0.072、0.165~0.222和0.589~1.559,因此可确定北部湾涠洲岛6株藻均为红色赤潮藻。研究结果将为北部湾海域赤潮生物来源与组成、赤潮的发生与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1.
永兴岛珊瑚礁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永兴岛珊瑚礁是我国西沙群岛中发育最好的生物礁之一。礁顶呈椭圆形,可分出四个沉积相带;各相带呈环状分布,但受季风和海流的控制,其东、西向发育不对称。礁组合是上部被一圈原地礁岩和粘结岩包箍着的碳酸盐丘状体,属台礁型。原地礁岩和粘结岩是高能带的产物,具抗浪功能,但松散碎屑沉积物占优势。沉积组分中珊瑚骨屑占绝对优势,有别于太平洋礁区以藻屑为主。本区珊瑚生长带的槽沟的成因是侵蚀型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1990年4月、10月间的理化分析数据,结合2002年9月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环境的调查状况,首次从珊瑚礁生态系的角度初步探讨该岛区浮游动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岛区浮游动植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既体现了珊瑚礁生态系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特征,也体现了浮游动植物具有显著的季节交替现象。相关分析显示,水温、盐度、N,P,Si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动均有明显影响,但对浮游动物的影响不大;N是该生态系中浮游植物的限制因子,P限制状况只有在珊瑚礁生长带较深的海域出现,Si呈相对富足状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调查区现代石英砂表面的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亚热带海域中的石英颗粒表面化学溶蚀痕迹最为发育。  相似文献   

14.
珊瑚礁海岸海滩和礁坪是海岸作用是活跃的部分,也是近几十年来与海岸发育,海岸侵蚀联系最密切的部分,这一部分高潮时被淹没,低潮时完全出露或大部分出露,使得在此进行地质填图成为可能,这样的地质图可以提供许多信息,如沉积物粒度分布规律,沉积物来源和搬运方向,海滩岩所指示的古海岸线位置,人类活动特别是海岸工程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以及海岸线的变化过程和趋势,在礁坪上开挖的人工水道内测流,能够了解水流的性质以及是否有足够的速度搬运沉积物,从而了解人工水道对海岸的影响和预测海岸的状态,这些方法也可以用于大陆泥质和砂质第岸侵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应用现代地表不同环境的碳酸盐成岩特征,分析“南永1井”井深152m的珊瑚礁岩心的成岩变化,发现这152m珊瑚礁层中有3个沉积间断面(分别位于井深17,90和142m处),分为4个沉积旋回,分属4次海平面上升期建造,3个沉积间断面是3次海平面下降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沿岸及邻近海区细粒沉积物中的碳酸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良彪 《海洋科学》1991,15(3):41-45
本文用X-射线衍射法直接计算了来自黄河三角洲沿岸及邻近海区80个沉积样的细粒组分(<2μm)中的碳酸盐含量。计算结果与全样的容量法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细粒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变化受沉积物来源、海区水动力作用、海底地貌特征和碳酸盐的地球化学行为等因素所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沉积微相研究和测井精细解释数据统计分析,开展了涠西南凹陷W区古近系始新统流沙港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W区储层为流一段和流三段,沉积微相研究表明,流沙港组主要为正常三角洲相和扇三角洲相沉积。储层夹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主要成因为分流水道间、水下分流河道与砂坝、砂坝与砂坝、辫流坝与辫状水道、辫状水道间的泥质沉积物。非均质性研究以沉积微相为基础进行,通过比较不同沉积微相的非均质性差别,分析储层的空间物性变化。非均质性研究表明,WA油田流一段夹层厚度>5 m的占51.4%,单层夹层层数>5个的占27.4%,变异系数平均值>1.2,整体上非均质性很强;WB油田流三段夹层分布均匀,东南部平面非均质性弱,西北部平面非均质强;WC和WD油田流三段整体上夹层多,但平面非均质性弱。依据非均质研究成果,对密井网的WA油田主力层进行了剩余油分布预测,并部署了2口调整井挖潜,实施后累增油4.2×104 t,采收率提高了2.3%。表明储层夹层分布和平面非均质性研究可以为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对油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鹿回头珊瑚礁与全新世高海平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海南岛南部全新世以来以沉降活动为主要特征,鹿回头珊瑚礁能够反映全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鹿回头岸礁礁坪面上的原生珊瑚礁是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的产物.全新世以来南海北部至少存在过4期相对高海平面阶段:7 300~6 000、4 800~4 700、4 300~4 200和3 100~2 900 cal.aBP.其中7 300~6 000 aBP是整个全新世最高海平面时期,也是鹿回头珊瑚礁发育的繁盛期,基本形成了现代珊瑚礁的地貌格局,后来不同时期发育的珊瑚礁是在此时期形成的礁塘或礁坑等低洼地中形成,并在鹿回头半岛两侧向外发展,现代珊瑚礁则发育于全新世珊瑚礁的外礁坪和礁前斜坡带.另外,鹿回头珊瑚礁反映的南海北部全新世高海平面时间与南海其他地区高海平面时间可以衔接或对应,说明南海地区全新世高海平面具有全球背景,至少在南海是一致的,且与气候变暖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9.
海南岛珊瑚礁垂直分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珊瑚礁一直是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以往有不少学者对大洋典型的珊瑚礁曾进行过详细的研究,然而对分布在世界珊瑚礁地理分布边缘地区的非典型的珊瑚礁,直到最近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海南岛就是一个例子。对于这个海岛的珊瑚礁,马廷英,颜京松,纳乌莫夫,纳乌莫夫、颜京松等,蔡爱智、李星元,黄金森、汪国栋,齐钟彦、邹仁林和邹仁林、宋善文、马江虎等都曾做过一些工作,但涉及它的垂直分带问题的却很少。我们于1962年3—5月对海南岛的珊瑚礁进行了调查,以后于1964年4—6月和1965年5月又进行了更细致、更广泛的调查。本文根据调查的资料,选三亚的鹿迴头和西瑁洲岛两个比较典型的区域的珊瑚礁分布和垂直分带情况作如下的初步报导。  相似文献   

20.
南海北部湾海洋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地球物理、声学探测及海底取样等实测资料详细分析,发现北部湾油气勘探开发区具有近岸、水浅等优越自然条件以及复杂的海洋工程地质特征。海底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存在潮流沙脊与潮沟、海底沙坡、埋藏古河道、浅层气、埋藏古陡坡、滑塌断层及可能的砂土液化层等潜在灾害地质因素,对海上构筑物存在直接或潜在的危险性。尤其在东部,海底坎坷不平,活动性的潮流消脊、侵蚀沟槽、海底沙波及浅层气等很发育,是海底工程建设的危险区,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