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2002年8月4日辽南地区特大暴雨降水过程特征 ,并对暴雨产生时的高空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和各种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2年8月4日辽南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2002年8月4日辽南地区特大暴雨降水过程特征,并对暴雨产生时的高空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和各种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1°×1°的HLAFS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我省1997年6月7~9日暴雨过程0h部分物理量的分布特征。通过物理量0h实时场与12~48h预报场的对比分析,指出预报场的误差及对这次暴雨过程预报有较好指示意义的物理量场。  相似文献   

4.
云南雨季开始的大雨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1961~2002年4~7月云南125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分析资料,确定了云南进入初夏后第一场全省性大雨过程日期,合成分析了云南初夏第一场大雨过程发生前后对流层低层(850hPa)、高层(200hPa)流场及热带对流活动(OLR场)特征,提取了云南初夏第一场大雨过程发生前后的强信号,为云南初夏第一场大雨过程(透地雨)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2年6月22~23日商丘市大到暴雨过程的高度场、总温度和e-t等物理量的分析发现此次降水过程是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的,并且强度在逐渐减弱;高度场、总温度和e-t都较明显地预示了此次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6.
飞机报资料在0506华南致灾暴雨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05年6月18~24日华南地区的一次致灾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18~19日的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由于常规观测资料的分析对于描述暴雨的系统结构等方面尚显不足,因此利用GRAPES模式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采用不同资料,利用模式同化系统经过12小时的同化,将得出的不同的同化分析场作为模式的初始场,对此次过程进行24小时的数值模拟做对比模拟试验,来对比分析飞机报同化场对于模式预报的改进作用。试验证明,利用有飞机报加入的同化分析场做初始场的模拟结果不仅能够模拟出主要的降水区域,而且降水强度与实况更加吻合,比未加入飞机报的控制试验结果的准确率提高了。飞机报资料的使用对于提高此次暴雨过程模拟效果是可行的、必要的,而且也为该资料用于华南暴雨的预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叠加的地面至500hPa平均温度场的欧洲数值预报图分析了1989~1997年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的寒潮天气过程,总结出寒潮预报的经验指标。这项工作是对数值预报产品深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从影响系统和单站要素等方面分析了2003年8月29日开封区域性暴雨过程的成因,并与T213的12~24 h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213预报场比实况场滞后8~10 h.  相似文献   

9.
熊坤  庞昕 《河南气象》2003,(4):16-17
通过对2002年6月22~23日商丘市大到暴雨过程的高度场、总温度和e-t等物理量的分析发现:此次降水过程是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的,并且强度在逐渐减弱;高度场、总温度和e-t都较明显地预示了此次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影响系统和单站要素等方面分析了2003年8月29日开封区域性暴雨过程的成因,并与T213的12~24h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213预报场比实况场滞后8~10h。  相似文献   

11.
海西州一次历史罕见连阴雨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6月14~22日海西州出现了一次罕见连阴雨天气过程。本文通过分析过程的高空环流背景形势,降水区附近的散度场、涡度场、水汽通量、总能量分布、大气层结稳定度、数值预报等总结了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17次大雪过程物理量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2003~2006年17次大雪或暴雪过程的物理量场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大雪或暴雪出现时物理量场的变化情况,找出了各种物理量的变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对2002年6月13~16日吉安市连续暴雨天气过程的形势场特征及天气系统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发现稳定的天气形势场使得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持续在江南上空交汇是造成这次连续暴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1995年7月7~8日产生贵阳地区大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着重考查了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特征,指出了直接造成该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系统是低空冷涡和急流;并结合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该次大暴雨过程的成因及其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李海红  戴升  史津梅  裴少阳 《气象》2000,26(10):53-55
对 1 98 0~ 1 999年造成青藏高原东部 1 7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演变特征及 1 999年 9月 9~ 1 0日出现的大到暴雨过程形成的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形成暴雨云带的影响系统模型和物理量场变化规律 ,对预报高原暴雨天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上饶市2003年4月10~12日的暴雨过程,对形势场和物理量场进行了粗浅的诊断分析,力图寻找出预报着眼点,为今后的预报工作提供一定的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中用500 hPa信号场研究了长江中游地区暴雨发生的气候异常环境,并提出用信号场合成图的检验方法来分析暴雨规律.结果表明,暴雨过程与无雨过程在500 hPa信号场中异常信号显著区的出现及分布形势有明显不同.分析14次暴雨过程的合成图,发现在发生暴雨过程第1天,正异常区常常出现在贝加尔湖附近地区(40°~50°N,80°~100°E)和中国华南地区(20°~25°N,100°~130°E),负异常区出现在中国长江中游北部地区.暴雨过程出现的主要特征是在110°E附近,形成南北向的"+-+"分布形势和波列.  相似文献   

18.
1998年6月28日~7月2日,由于高原低值系统和低空急流等系统的触发作用,在三峡库区出现了一次连续性的区域暴雨大气过程,本文通过对产生这次过程的影响系统、中尺度流场和物理量场的分析,揭示了该场过程发生、发展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从天气系统和物理场对2002年6月28~29日袁河流域的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本次过程的主导系统及其物理量场的特征,这将对本流域今后的暴雨、连续性暴雨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98年6月28日~7月2日,由于高原低值系统和低空急流等系统的触发作用,在三峡库区出现了一次连竣性的区域暴雨大气过程,本文通过对产生这次过程的影响系统、中尺度流场和物理量场的分析,揭示了该场过程发生、发展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