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渤海倾倒区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2年渤海6个海洋倾倒区沉积物重金属监测结果,采用富集系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Hg、Cd、Cu、Pb、Zn、As共6种重金属富集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渤海倾倒区沉积物中As、Zn、Hg、Pb富集度相对较高,Cu和Cd富集度较低。其中,黄骅倾倒区(C1区)和天津港倾倒区(C区)As富集显著,为较高和中等污染程度;葫芦岛港倾倒区Hg、Zn、锦州港倾倒区Zn富集达到中等污染程度。渤海倾倒区沉积物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较低水平,风险排序为AsCdHgPbCuZn。其中具有较高潜在生态风险的重金属为Hg、Cd和As,分布区域在葫芦岛港、锦州港和黄骅港倾倒区。 相似文献
3.
4.
5.
6.
东海三个倾倒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富积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根据2003年东海吴淞口北倾倒区、椒江口倾倒区和闽江口倾倒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监测资料,采用富积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其富积程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三个倾倒区表层沉积物所监测的重金属中,Cu和Pb元素的富积程度相对最高,As次之,Hg和Cd元素的富积程度较低。从空间上看,Cu和As元素的富积程度呈现吴淞口北倾倒区<闽江口倾倒区<椒江口倾倒区的特征;而Pb,Cd和Hg元素的富积程度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即:吴淞口北倾倒区<椒江口倾倒区<闽江口倾倒区。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评价结果显示,东海三个倾倒区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危害非常轻微,均属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范畴,其中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相对较重的是As,Cd和Hg元素,Cu和Pb元素的轻微生态危害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7.
大连湾和杭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和有机氯农药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连湾与杭州湾沉积物样品中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和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连湾和杭州湾沉积物中PCBs的含量为0.72~14.87 ng/g和0.76~3.86 ng/g,其中3、4、5氯联苯比例较高,其和超过总含量的70%;OCPs的含量为2.98~32.23 ng/g和1.61~4.71 ng/g,其中主要成分为六六六(Hexachlorocyclohexanes,HCHs)和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dichloroethylenes,DDTs)。大连湾和杭州湾表层沉积物中HCHs主要来自农业使用,而且大连湾有新的DDTs输入,杭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的DDTs则主要来自历史残留。生态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PCBs几乎不会对研究区域产生生态风险,OCPs对杭州湾也不会造成潜在的生态风险,但大连湾的OCPs处于中等风险水平,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8.
对2013年滦河口近岸海域33个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u、Pb、Zn、Cr、Cd和Hg)分析,研究了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重金属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等细粒沉积物覆盖的河口和南部区域,明显受粒径制约,与2007年相比,2013年的重金属含量要高得多,高值区中心更加靠近河口位置。富集因子结果表明,Cu、Zn和Cr主要来源于岩石的自然风化与侵蚀过程,Cd和Hg既有来自岩石的自然风化与侵蚀过程,也有一部分受人为影响,Pb主要受人为活动影响。河流输入和沿岸排放是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程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固相萃取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对闽江河口区域沉积物中8类54种抗生素的含量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并利用熵值法对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闽江河口区域24个站点共检出6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和苯并咪唑类)19种抗生素,总量范围在4.16~64.74 ng/g,平均值为17.35 ng/g;其中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抗生素检出频率达到100%。抗生素总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呈闽江河口上游>北港>南港>河口下游的趋势,人口密集区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排放是上游和北港沉积物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而海水养殖过程中的直接投放可能是河口下游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的主要来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抗生素的生态风险值RQ<1,然而替米考星和甲硝唑在研究区域的RQ>1,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可能会对该区域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部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源解析和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Yufeng WU Jinhao SONG Lun SONG Yonggang YANG Meng WANG Nianbin HAN Jiabo GUAN Daoming 《海洋学报(英文版)》2018,37(4):12-21
研究于2014年和2015年对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来源和生态风险状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估。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16种PAHs的含量范围为88.5-347 ng/g,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辽东湾中部海域。对辽东湾各站位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进行中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辽东湾的采样站位可分为两类,一类站位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沉积物中部海域,另一类站位主要分布在受陆源污染较为严重的近岸海域。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为燃烧源和石油源的混合来源,其中燃烧源为主要来源。萘、苊、苊烯、菲、二苯并[a,h]蒽可能偶尔会引发有害生物效应;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为低致癌风险;辽东湾中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生态风险和毒性污染水平高于辽东湾近岸海域。 相似文献
12.
同安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厦门同安湾表层沉积物7种重金属(Hg、Cd、Pb、As、Cu、Zn和Cr)、有机碳和硫化物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应用沉积物质量评价标准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u、Pb、Zn、Cd、Cr、Hg、As含量范围和均值分别为6.49~46.20,16.95;6.68~46.90,23.93;45.4~162.0,87.4;0.028 9~0.402 0,0.147 6;8.50~33.20,15.95;0.013~0.117,0.047和1.5~6.8,4.8mg/kg.除As之外,各重金属含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66~0.970),且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系数较高(相关系数为0.674~0.980).重金属元素及有机碳与硫化物含量的相关系数较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该海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毒性效应频繁发生的几率相对较小,生态危害程度也较低,尚属轻微生态危害.7种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大小依次为:Hg〉Cd〉Pb〉As〉Cu〉Zn〉Cr.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及废黄河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10月采集长江口及废黄河口51个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含量进行测定,探讨长江口及废黄河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分布组成、来源及潜在的生态风险评价。总PAHs的含量范围为4.23~292.39 ng/g,平均值含量为67.40 ng/g。研究区样品的PAHs含量呈现"北部低南部高"的空间分布特征,舟山群岛东部区域PAHs含量普遍偏高,长江口次之,废黄河口最低。与国内其他海区相比,研究区域PAHs总体处于中低等污染水平。运用统计分析和特征比值法对来源进行分析,研究区域沉积物中PAHs主要是以4环、5环为主,来源分析显示PAHs的主要来源为各类燃烧源及石油源的混合来源。根据效应区间低/中值法(ERL/ERM)评价结果显示,长江口及废黄河口海域的潜在生态风险很小,但对生态有一定的潜在威胁,也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2008年在珠江口荷包岛近岸海域的调查数据,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重金属与TOC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Cd,Hg,Cr和As四种元素分布基本呈现荷包岛近岸海域较高的特点,重金属Zn,Pb和Cu的分布没有明显规律;重金属富集顺序为Cd>Zn>Cu>Hg>As>Cr>Pb。相关性研究表明,重金属Cu与Zn显著相关,Hg,Cr,Cd和As极显著相关;有机质是影响沉积物重金属迁移和转化的重要因素。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荷包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总体潜在生态危害轻微;各重金属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为Cd>Hg>As>Pb>Cu>Cr>Zn;对荷包岛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生态危害的重金属主要是Cd和Hg。 相似文献
15.
以三门湾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5种重金属(Zn、Cr、Cd、Cu、Pb)的含量分布、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并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Risk Assessment Code(RAC)法、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对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门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分布整体表现为湾内高于湾外海域,人类活动是主要影响因素。运用BCR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分级提取,结果显示 Zn、Cd、Cr、Cu均以残渣态为主要赋存形态(Zn:79.20%~84.25%、Cr:93.24%~96.16%、Cd:34.71%~57.58%、Cu:66.06%~79.51%),而Pb以可还原态为主(56.58%~76.44%)。评价结果中,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均显示湾内的重金属污染比湾外严重,而RAC法指出Pb污染为湾外高于湾内海域;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RAC均指出Cd是主要污染元素;在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中Pb则是主要危害元素,Cd次之。 相似文献
16.
Arsenic(As) and mercury(Hg) are pollutants presented in marine environment. A process of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was propose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s and Hg in marine sediment samples(n =38) collected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East China Sea. The proposed method used an optimized pretreatment procedure in an aqua regia–H_2 O digestion system. Recoveries of As and Hg increased to97% and 98%, respectively, with suitable precisions(2.7%–4.1%) under optimized process conditions. As and Hg were widely presented in these samples, with the ranges of content values were 2.39–8.77 μg/g for As and48.03–410.8 ng/g for Hg.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thropogenic factors strongly influence the abundances of As and Hg in investigated samples. The preliminary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I_(geo)accumulation index(I_(geo)) and anthropogenic contribution rate(M). Findings reveal that Hg demonstrates a strong ecological risk(with average values of 1.3 and 72% for I_(geo) and M, respectively) in the sediments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East China Sea. Therefore, Hg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future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17.
灌河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变化及潜在生态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ICP-MS和 AFS对灌河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该海域重金属污染不断加重,尤其是Hg、Zn等浓度上升显著;同国内部分海域相比, Zn浓度最高、Hg浓度较高,其他5种重金属处于中等以上水平;Hg的富集系数达3.44,可能存在新的污染源;浓度分布受灌河口沙咀的影响,基本以H07等站位为高浓度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H?kanson生态危害指数法表明灌河口海域总体处于“轻微”生态危害水平; SQGs法表明,不同重金属在不同站位的潜在生物毒性效应均会偶尔发生,个别站位Zn的毒性效应会频繁发生;加拿大沉积物质量标准法表明Zn、Cu、As对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概率较高, Zn的不良效应可能发生甚至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清楚认识洋山海洋倾倒区海域沉积物的污染状况,测定了该海域倾倒前后表层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酸可提取重金属(SEM)的含量,并对AVS、ΣSEM及ΣSEM-AVS差值的平面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倾倒区及周边海域倾倒前、中、后表层沉积物中AVS含量分别为0.55~2.62,0.83~1.65和0.51~1.23 μmol·g-1,倾倒后AVS含量呈下降态势,倾倒区AVS含量高于周边海域;ΣSEM倾倒前、中、后平均含量分别为2.80,2.79和2.60 μmol·g-1,倾倒后ΣSEM含量略呈下降态势,往倾倒区方向富集;从单个重金属对ΣSEM的贡献率来看,Zn>Cr>Cu>Pb>Cd,SEMZn基本在35%以上,SEMCr基本在20%以上,而SEMCd均在1%以下,ΣSEM分布形态主要受Zn和Cr的控制;ΣSEM-AVS差值均大于0,且在倾倒区其ΣSEM-AVS值低于周边海域,说明倾倒区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对生物可能有一定毒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