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2.
茅志昌 《海洋科学》2001,25(4):31-34
长江年平均入海水量近10×1011m3 ,占全国水资源的35% [1]。长江口为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 ,进潮量枯季小潮为13×108m3 ,洪季大潮达53×108m3。长江入海流量的丰枯及其变化过程除了受其流域的大气环流、地质、植被等自然因素制约外 ,同时还受到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影响 ,下世纪初主要有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和沿江引水等。1人类活动对入海流量的影响1 1三峡工程三峡水库位于长江干流上、中游的交界处 ,坝址在宜昌上游40km处的三斗坪 ,距河口约1800km ,属峡谷河道型水库 ,总库容393×108…  相似文献   

3.
2019年8月受风暴潮“利奇马”影响期间,唐山沿海出现持续强降雨,根据唐山市近岸海域2个浮标站位对风暴潮前后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个浮标观测海域水温均下降3.0℃左右,浊度日均值最高达38.6、50.3 ntu,为风暴潮前3.17、12.89倍;同时pH、叶绿素a、溶解氧、盐度均有小幅波动,且浮标2#海域水质波动幅度均高于浮标1#海域,pH、叶绿素a、溶解氧日均值最高达8.25、2.882 ug/L、7.7 mg/L,盐度日均最低值为23.96。数据表明:风暴潮期间持续强降雨带来了大量陆源物质及强风浪导致水体垂直混合加剧,底层物质上升的双重因素,导致观测海域风暴潮前后水质参数不同幅度变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长江宜昌段多年水质资料和葛洲坝兴建前后该江段之水质的变化,以及该江段污染负荷现状,预测了三峡工程的兴建将对长江宜昌段水质的影响。本文认为,兴建三峡大坝后,宜昌段上游将成为一季节性调节水库,坝下溶解氧可能出现过饱和现象,这可能影响江中生物群体的组成与分布。三峡建坝后,由于枯季供水量增加,将使宜昌段水质略有改善。目前,宜昌段污染负荷绝对量较大,必须控制污染。  相似文献   

5.
在连云港近岸海域计算潮流场基础上建立拉格朗日余流模型,并对连云港市两大堤建成前后的拉格朗日余流变化进行了分析,且选择有代表性的排污口进行了数值跟踪。  相似文献   

6.
    
Influenc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especially that of four large avulsions in recent years 1953, 1960, 1964 and 1976 on the lower reach was discussed. From this some measure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edimentation at river mouth we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7.
三峡大坝运行和海平面上升对河口水文动力变化的影响广受国内外关注.本文选取长江感潮河段沿程6个站(芜湖、马鞍山、南京、镇江、江阴和天生港)1963-1985年(其中1970年和1971年数据缺失)和2003-2013年(其中2008年和2012年数据缺失)共30个年份的1月和7月的月均高潮位资料,以及相应月份上游大通站的流量(1950-2013年)、长江河口吴淞站潮位资料,通过肯德尔趋势分析、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长江感潮河段潮位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峡建坝后:(1)枯季流量和海平面的增加,导致上下段(以江阴为界)的潮位分别上升了0.33 m和0.20 m;洪季流量减少和海平面增加,导致上段潮位减小0.19 m、下段潮位增加0.04 m.(2)感潮河段洪季海平面与潮位回归方程的斜率均增加,表现为建坝后洪季洪涝灾害增加.(3)上下段流量和海平面对潮位贡献率的显著变化是导致上下段潮位呈现不同演变趋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吴碧君 《海岸工程》2001,20(1):9-13
护岸工程在建造和运营中 ,经常会遇到各种风险。为了保护胜利油田陆上的油气开发设施 ,应用风险分析技术对黄河口附近护岸 (海堤 )工程的风险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该海区护岸工程防范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九龙江河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九龙江河口水域的沉积物为对象,以地质累计指数法、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水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可能的来源。地质累积指数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水域沉积物中Zn、Cr均属无污染,大部分站位的Cu、Pb、Hg、As为无污染或轻度污染,大部分站位的Cd则为轻度或中度污染;生态危害指数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水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顺序为Cd>Hg>As>Pb>Cu>Cr>Zn;总体上九龙江河口水域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属于中等生态危害;该水域重金属可能来源于有机质的降解以及工业排污和生活污水对沉积物的污染,其中前者为主要的可能来源。  相似文献   

10.
-The groyne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bank protection and river regulation.The plane layoutand structural style of groyn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groyne itself and the effect of bankprotection.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summary of the design of bank protection in the boresurging area of Qiantang River,some problems regarding the structure of groyne are pointed out and animproved plan is put forward.Sit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combined with an emergency repair.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indicate that the improved project is reliable and successful.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方大陆海岸线时空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线变迁对于海岸带生态环境变化乃至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5个时相TM影像的人机交互解译,获取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中国南方大陆海岸线信息,分析了各时段岸线变迁特征及变迁原因。结果表明:(1)中国南方大陆海岸线的长度和分形维度保持相对稳定,但岸线长度存在总体缩短和局部增长的演化趋势。(2)岸线海向推进的岸段占据主要部分,陆向缩退岸线仅发生在少部分岸段。(3)长江口—杭州湾南岸和珠江三角洲两个典型岸段的分析表明中国南方大陆岸线的时空变化速率与强度在不断加强。(4)在1990—2010年期间,引起中国南方大陆海岸线时空变迁的人为因素的作用比自然因素显著,并导致人工岸线比重不断增大,自然岸线比重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2.
鸭绿江洪季的河口最大混浊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 1 994年 8月在鸭绿江河口的水文和悬浮泥沙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洪季鸭绿江河口的最大混浊带 ,出现在第一个河口锋面内侧。它的核心处盐度小于 1 ,从上游带入河口的细颗粒泥沙多数被河口第一锋面截留 ,还有一部分上游来沙穿过该锋面 ,聚集在河口第一和第二锋面之间。垂向密度环流作用和絮凝作用在鸭绿江洪季最大混浊带的维持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0月对灌河口及其入海河段中潮带进行了11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0种,均为软体动物。潮间带优势种为光滑河篮蛤(Potamocorbulalaevis),总平均丰度为92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20.9g/m2;入海河段优势种为中华拟蟹守螺(Cerithideasinensis),总平均丰度为180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52.5g/m2。与邻近海域相比,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丰度、H’等都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污染物敌敌畏、OCPs、SVOCs和重金属镉、汞、锌和总铬的浓度对生物量、丰度和H’有着显著或较大影响。研究表明,灌河沿岸4个化学工业园的排污及沿岸码头建设等对该海域产生了较大的人为扰动,已不适宜部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存,需进行跟踪调查监测及时制定该海域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相似文献   

14.
丁坚  张弛  童朝峰 《海洋通报》2005,24(1):56-61
建立了深圳河非恒定流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过闸水头突变的计算方法,采用拉格朗日法研究深圳河上游的罗芳污水处理厂和滨河污水处理厂所排出污水沿深圳河的运动过程,计算分析了利用潮汐动力减轻深圳河污染的水力条件。结果表明,深圳河口建闸3种不同调控方案下污水运移至深圳河口的总时间有所增加,这对于减轻深圳河的污染情况不利;从大鹏湾抽调清水以增加上游来水量则会大大缩短污水运移至深圳河口的时间,从而减轻深圳河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5.
现代黄河口南岸海洋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在现代黄河口南岸采集的4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与5个柱状沉积物样品的粒度测试结果,研究了现代黄河口南岸沉积物的类型与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粒度参数计算和聚类分析方法绘制了粒度概率累积曲线,探讨了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与物源和沉积动力环境间的关系。现代黄河口至广利河河口的沉积物颗粒呈“粗—细—粗”分布,表层沉积物分为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2种类型。通过分析对比柱状沉积物不同深度粒度频率曲线与概率累积曲线,结合对沉积环境和沉积速率的分析,认为黄河河道摆动是影响沉积环境的主导因素。通过对比典型潮滩剖面丰枯季节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发现,广利河在局部区域对沉积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黄河改道是影响沉积环境的主导因素,同时,广利河等沿岸河流在河口局部区域对原有沉积环境有一定的改造作用,至莱州湾南岸,沿岸小清河、弥河等河流取代黄河成为影响沉积环境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