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底部剪力法对结构进行抗震计算的重要一步就是确定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抗震设计规范为此提供了自振周期计算和相应的折减方法。对于新建结构,规范经验公式是合理的,但对于地震受损结构,当需要进行抗震加固设计计算时,针对完好建筑结构给出的规范经验公式就不再适用。由于缺乏实测资料,无论是抗震鉴定标准还是加固技术规程,都没有给出可以参考的方法。作者在玉树地震后,利用环境脉动测试方法,对在玉树地震中受到破坏的20余栋不同结构类型的房屋建筑结构进行了现场测试,获得了这些受损房屋结构的实测基本自振特性,给出了对结构震害程度与结构自振周期变化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为震损结构鉴定与加固设计提供了可参考数据,同时,实测结果也可为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的发展和结果的验证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外电气设备抗震设防标准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比分析国内外电气设备的抗震设防标准,对提高我国电气设备的抗震能力和相关规范的修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简要介绍目前美国、日本、IEC系列标准及我国电气设备相关规范的基本情况后,从抗震设防目标、设防水准、抗震设计反应谱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电气设备抗震设防标准之间的差异,指出了我国相关规范的优缺点。通过借鉴国外电气设备抗震设防标准确定的经验,提出了改进我国电气设备抗震设防及规范修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建筑规范及专家学者提出的关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竖向齿槽接缝的抗剪机理及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指出各种计算公式的可取与不足之处,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设计公式,从而加速我国建筑规范的发展,促进我国规范与国际规范的接轨。  相似文献   

4.
典型砖木结构农居地震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农居结构中比例最高的砖木结构,选取典型结构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态和地震时程弹塑性分析。给出M0.5和M5两种砌筑强度砖木结构农居的前三阶特征周期和振型,并与经验周期公式值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后者存在的问题和修改建议。选取天津波作为地震动时程输入,分别计算不同峰值加速度下两种砖木结构农居弹塑性地震反应,给出相应的拉损伤云图,并对结构的破坏特征进行分析,给出结构抗震薄弱部位。结果表明,砌筑强度是决定结构抗震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收集整理了世界主要地震国家(如中国、美国、日本等)最新修订的建筑结构规范中关于建筑结构基础隔震的设计标准的情况及具体规定,做了相互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认为,我国在结构体系方面,应开展层间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结构设计方面,应进一步研究考虑P-△效应、竖向地震作用对隔震建筑的影响,以保证隔震建筑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在对规范和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超)高层建筑、巨型储油罐、大跨桥梁工程等重大建设工程基本自振周期的估算方法.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可采用本文提供的重大建设工程基本自振周期估算的公式.同时,本文为长周期地震动对工程结构作用的相关参数的合理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美国建筑抗震设计的法规体系与设计地震动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美国建筑抗震设计法规体系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代表性的规范、标准与技术文档;分析了美国当前建筑法规中设计地震动参数的重要技术见解,设计地震动的不同层次与作用,基于目标风险的最大考虑地震概念等技术的进展,同时,也总结了美国抗震设计相关法规中设计地震动确定的基本规定。本文旨在从美国庞大复杂的建筑设计法规体系中,梳理出清晰的建筑抗震设计的法规体系脉络与设计地震动的要求,为我国建筑抗震设计中设计地震动的相关研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水平地震作用下梁铰型屈服RC框架模型结构的楼层屈服剪力系数、基本自振周期、楼层数3个因素对弹塑性位移增大系数的影响,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给出了弹塑性层间位移增大系数经验公式;通过分析滞回耗能沿楼层高度的分布,初步确定了梁铰型屈服RC框架结构的薄弱楼层位置;基于结构损伤分析,讨论了抗震规范中RC框架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水准。  相似文献   

9.
作为建筑抗震的第一道防线,阻尼器在建筑结构抗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规范消能减震行业的发展,我国制定了有关阻尼器检测的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但在具体的检测内容如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和不清晰的地方。本文针对速度型阻尼器和位移型阻尼器,在检测参数、检测方法、判定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对比分析指出不同行业和地方检测标准的异同点,并通过试验验证和理论分析给出了推荐的阻尼器加载制度和参数定义,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环境振动测试的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环境振动测试数据,采用随机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确定了高层结构的自振频率;基于不同测点在固有频率处的响应比及零迟时互相关函数确定了结构的振型;运用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采用半功率点法计算了各阶振型的阻尼比.结果表明,环境振动测试能够较好地识别高层结构的1~3阶振型.对实测自振周期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公式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结构的层数小于20层时,实测值与<规范>规定的值最接近;结构超过20层时,实测值小于<规范>规定的值和数值模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整理了世界主要国家(如中国、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国家)最新修订的建筑结构规范中对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标准化研究的情况及具体规定,并做了相互的对比分析,内容包括:基础隔震的设计标准、产品标准与维护标准等。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标准化进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下辽河平原区剪切波速与土层埋深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齐鑫  丁浩 《世界地震工程》2012,28(3):151-156
土体剪切波速是岩土工程勘察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应用最广的参量之一。依据下辽河平原区大量的钻孔实测剪切波速数据,探讨了不同土类剪切波速与埋深间的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分别采用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一元二次多项式模型建立了按土性分类的土体剪切波速与埋深间的统计公式,以拟合优度为评价指标进行对比选择,并与《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经验公式及工程场地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推荐的剪切波速与埋深间的统计公式优于规范的经验公式;采用推荐公式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两者计算结果差别不大,均可用于下辽河平原区一般建筑的工程勘察与地震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3.
裴强  郭航  丁彧 《地震研究》2022,45(1):26-35
结构的连续性倒塌一直是土木工程领域关注的焦点,现阶段各个国家关于连续倒塌的规范在设计方法以及具体规定上均有所差异。回顾了抗连续倒塌研究的发展历史,梳理了国内外抗连续倒塌设计规范中的不同规定,对国内外抗连续倒塌规范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比较了各国规范安全等级划分方式以及验算时荷载组合的异同,并对破坏发生范围的界定做了详细对比,为将来形成统一的规范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筑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地震易损性是指在不同强度水平的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发生各种破坏的条件概率。本文对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介绍了地震易损性的相关概念、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5个表达工具。随后,针对国内外学者对建筑结构的易损性分析方法开展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特别是从基于震害调查的经验分析法和基于数值模拟的理论计算法方面展开了重点综述,并简单介绍了一些不常用的方法。最后指出了国内外对建筑结构易损性分析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前,底部剪力法是各国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基本方法,应用该方法时需要使用各自国家的抗震设计反应谱。本文汇总了中、美、欧抗震设计规范的反应谱和底部剪力法,在相同重现期和场地条件的基础上,对比了不同烈度下3本规范反应谱的异同,并通过算例对比了分别采用3本规范的底部剪力法算出的不同设防烈度下同一结构的底部地震剪力和层间地震剪力。对比结果表明,3本规范的反应谱和底部剪力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在表达形式和参数设置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针对结构弹性时程分析时无法考虑周期折减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比结构时程分析的过程中,地震波的选取是否考虑周期折减的差异,提出采用增大系数放大时程分析法输入地震波有效峰值加速度以及地震响应;考虑弹性时程分析过程中,周期折减对结构地震作用的增大效应。理论分析增大系数取值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单自由度体系对比两种调整方法的效果及差异,采用实际算例以验证所提出弹性时程分析中考虑周期折减调整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增大系数的取值与周期折减系数、结构自振周期及场地特征周期等因素有关;对于单自由度体系,两种调整方法具有完全相同的调整效果;按文章提出方法考虑周期折减的算例结构,弹性时程分析所得各楼层地震剪力及层间位移角与考虑周期折减的反应谱(CQC)计算结果均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7.
剪切波速在判定石河子市某建设场地类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帅  赵纯青  唐丽华 《内陆地震》2012,26(2):180-186
场地类别是结构抗震设计中确定地震动参数的重要依据.相关规范允许在土类原位测试的基础上结合经验判定场地类别.但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场地中,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偏差.通过对比分析石河子某建筑场地根据地基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地基承载力等条件确定的场地类别与使用剪切波速判定的场地类别,说明经验方法存在的局限性,实测剪切波速依然是判定场地类别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现行国家规范中规定的现浇板厚度较大,湿作业太多,这不仅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拖延工期,而且使结构自身由于自重较大,刚度也随之增加。在地震力作用下,容易造成结构自身的地震作用力大,结构的自振频率加快,自振周期减小等不利因素。所以基于现行国家抗震规范,对现浇楼板和装配式空心楼板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比现浇板和装配板的结构位移、层间位移角等分析,得出:装配式结构的整体刚度与现浇整体式的结构的刚度接近,基本符合国家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跨断层桥梁结构所面临的地震破坏风险;总结了国内外历次地震中跨断层桥梁的震害案例;结合本领域国内外新近研究成果,对我国现行抗震规范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相关内容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设防策略、组织架构、设计参数、后续研究内容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跨断层桥梁抗震研究发展和相关规范完善。  相似文献   

20.
浅谈欧洲规范Eurocode 8-结构抗震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欧洲规范(Eurocodes)的基本情况,概括给出了欧洲规范8-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进而在抗震设计基本要求、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原则两个方面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进行了比较和评述,然后在场地类别、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等几个方面对两规范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