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段雯娟 《地球》2012,(11):84-87
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10月4日,云南省彝良县龙海乡镇河村油房村民小组发生山体滑坡。突如其来的灾难带走了19条宝贵的生命。灾害发生后,当地国土局等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人。目前抢险救灾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但人们的思考却没有停止,这一次次的灾害,难道就是不可预防和避免的吗?我们究竟如何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呢?灾前:其实可以做得更好顷刻间的灾难,带给了遇难者亲人难以抹去的哀痛。灾难发生后,遇难学生的家长始终想不通,为什么相关部门在灾难发生前不事先检查滑坡山体?就这一问题彝良县国土资源局、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世界日”愈来愈多。除却卫生日、野生动物日、气象日、地球母亲日、环境日、减灾日(10 月13 日)等几十项外,近两年又增加了一项?海啸意识日。海啸并不常有,却是致命的。根据联合国2018 年公布的数据[1](http://www.un.org/en/events/tsunamiday/),在过去100 年里,58 场海啸夺走逾26 万人的生命,平均每场海啸丧生4 600 人,超过其他任何自然灾害,尤以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死亡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3.
1987年12月17日上午11时8分左右,以日本关东地区为中心,在由东北地区至中国地区的很大范围内发生了强烈地震。据日本气象厅的观测,此次地震震级为里氏6.6级,震源区在千叶县东部近海,震源深度为70公里。警方说,这次地震是日本1987年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之一,造成2人死亡,53人受伤,在整个日本震毁或破坏了16座建筑物,并引起3处滑坡。受灾最重的地区是东京东面的千叶、铫子及胜浦,有2人丧生,43人受伤,9座建筑物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1月 1 3日 ,科科斯和加勒比两板块与萨尔瓦多在玩拔河游戏。当均衡状态被打破时 ,发生了 M 7.6的地震 ,该震震动了沿泛美公路的巴尔萨摩山脉之下的大地。松散的碎石夹带着树木滚下山脊。据报道 ,湮没了拉斯科利纳斯的圣萨尔瓦多近郊部分地段的一处滑坡 ,至少造成 450人死亡 ,1 2 0 0人失踪。另一处滑坡困住了乘公共汽车沿圣维森特附近的泛美公路旅行的人 ,而且有 1 0人丧生。沿路的许多其他滑坡阻碍了救援工作约在 1年前 ,台湾车笼埔断层破裂产生的M7.6地震震毁了台北的建筑物 ,造成 1 80 0人死亡。同最近发生的萨尔瓦多地震一样 …  相似文献   

5.
由地震触发的岩崩是最危险的一种滑坡。在近年来发生的地震事件里,可能除了未固结土层的快速流动之外,这种岩崩比任何其它类型的滑坡造成更多的人死亡。1970年5月31日在秘鲁内华多斯瓦斯卡兰山,由地震引起的一次岩崩至少砸死了18,000人,这可能是本世纪破坏性最大的滑坡事件。岩崩时,较粘合的岩石块从陡峭的高坡上掉落或滑下来,然后分裂形成碎石流,这种碎石流通常夹带着河水、冰川和未固结的土壤物质。这些岩崩的破坏力是由于它们的体积是巨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1)
正从2005年11月下旬开始,华北地区共发生3次大范围雾霾天气,当全国各地相继发布红色预警时,11月27日至12月1日,北京市却迟迟没有等来雾霾红色预警,而是空气重污染、重霾、大雾三个橙色预警齐发。对此,很多市民感到疑惑:为何连续五天的重污染天气却没有发布红色预警?然而几天后,当又一场很多人感觉不如这次严重的雾霾来临时,红色预警又忽然拉响了。也许是亡羊补牢,也许是官方衡量标准与民众直观感受之间的差异,对于红色预警的种种质疑,暴露了当下雾霾应急机制的缺陷和不足,也显示出沟通力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 8万多人在这次地震中死亡或失踪. 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 包括钢筋框架楼房的损毁, 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铁路多次受损中断, 电力、通信和供水等系统大面积瘫痪. 地震还引发了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等严重的次生灾害, 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较大堰塞湖35处, 这在地震灾害史上是极为少见的.  相似文献   

8.
2009年5月16日兰州市九州石峡口小区西侧山体发生滑坡灾害,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本文对石峡口滑坡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滑坡区高陡的地形、不合理的绿化灌溉和不良的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是诱发该滑坡的主要因素。在分析石峡口滑坡成因的基础上对与该滑坡相邻的西侧高边坡进行了稳定性研究,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出潜在滑面的位置和稳定系数,并和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做比较,结果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与传统极限平衡法计算的稳定性系数很接近,增强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H.  Roeder  T.  Braun  W.  Schuhmann  E.  Boschi  R.  Büttner  B.  Zimanowski  李文静 《世界地震译丛》2006,(5):27-30
国际标准时间2004年12月26日00时58分50.7秒,在印度尼西亚北部的苏门答腊岛以西近海发生了Mw9.3级地震。对此在意大利的一个地震台站用于监测近震对滑坡监测系统影响的静电传感器(观测地球静电场的短周期变化的设备)同时记录到了很强的电信号。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5日下午15时许,重庆市武隆县铁矿乡鸡尾山山体发生一次特大型岩质滑坡,能量相当于ML 2.7地震,与该市辖区内构造地震、爆破、岩溶塌陷等波形进行对比,得到不同类型地震事件的波形特征和频谱特征,此次滑坡波形特点为:波形初动不清晰,在滑坡过程中波形振幅变化不大;由于地表吸收,高频衰减快;0—4 Hz低频段近台波形丰富,优势频率为0.6 Hz。  相似文献   

11.
许冲  徐锡伟 《地震地质》2014,36(1):90-104
自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地震发生以来,针对地震滑坡与光学遥感影像的特点,制定了地震滑坡编录新原则、遥感影像选取新原则及地震滑坡属性库建立原则。文中介绍了21世纪初4次大地震事件触发滑坡基础数据建设成果:包括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地震,此次地震触发了至少197 481处滑坡;2010年4月14日玉树MW6.9地震至少触发2 036处滑坡;2010年1月12日海地MW7.0地震至少触发30 828处滑坡;2007年4月21日智利艾森峡湾MW6.2地震至少触发1 000处滑坡。分析了地震触发滑坡基础数据建设成果与以往研究的不同。最后从地震滑坡基础数据建设成果对地震滑坡分布规律与危险性评价的影响,对震区滑坡与泥石流防灾减灾的意义,对地震震级、活动断层运动习性、地震烈度等的反馈,对震区河流与地貌演化研究的基础意义,对全球地震震级与触发滑坡关系研究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地震滑坡基础数据建设的实际应用价值与科学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3月 2 4日下午 3时 2 8分 (格林尼治时间 6时 2 8分 )在日本西部地区发生 6 .4级地震 ,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这是自 6年前兵库县南部地震以来 ,发生在日本的最致命地震。日本气象厅称 ,这次地震发生在广岛附近地下约 6 0 km处 ,在东京西南约 6 87km处。地震持续了 30 s,主震后又发生 15次余震 ,其中最大的一次余震为 4.7级。根据日本警察厅统计 ,这次地震已造成 2人死亡 ,广岛、岛根、高知、爱媛和山口 5个县在这次地震中受伤的人数已经增加到 172人。另外 ,广岛县有 6 1栋楼房、山口县有 5栋楼房在地震中被毁 ;广岛和其周边城市有…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月11日,一次Mw9.0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东北的太平洋沿岸,随后沿着500kin长的海岸线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性海啸。此后,在2011年4月11日发生了一次M7.0内陆余震,这次余震造成了陆地上地表断层出现破裂。这些地震在日本本州岛东北部造成了各种类型的滑坡灾害。地震造成的全部滑坡灾害尚在调查统计之中。这份简短的报告介绍了日本滑坡学会迄今为止调查到的一些滑坡现象。这些滑坡包括:(1)福岛县须贺川水库堤坝的失稳;(2)4月11日福岛县磐城镇余震造成的滑坡及地震地表破裂;(3)宫城县松岛湾密集分布的浅表破坏;(4)仙台市周边居民区一些人工改造斜坡上发育的小滑坡。  相似文献   

14.
S.  Stein  E.  A.  Okal  赵京凤 《世界地震译丛》2006,(5):1-9
2004年12月26日世界再次见证了一次由构造板块缓慢、几乎是无法察觉的运动积蓄了的数百年的应变释放所造成的巨大破坏。这次来自印尼苏门答腊岛地下的巨大地震掀起的巨浪数小时内横扫了印度洋,给沿岸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夺走了30多万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一些地质学家们说,如果充分利用现有的预测和防备诸如滑坡、洪水、地震和火山等自然灾害的情报,则每年可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科学家们说,虽然尚没有很可靠的方法准确预报诸如大地震之类的灾害,但在大大减轻灾害对生命和财产的威胁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他们说,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按照这一大大落后的认识行动是人们的愿望和力所能及的。在最近召开的纪念美国地质学会成立一百周年的大会上,地质学家们说,目前已能非常准确地预测火山喷发和较大的滑坡,但却常常被忽视。最近,联合国大会宣布1990—2000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目的在于大大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霍尔泽(Thomas Holzer)说:“在了解灾害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他又补充说,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却在增加,这是因为新的认识尚未得到利用,并且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长,使居住在易遭灾害地区的人口数量大大增加。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德克尔(Robert Decker)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数字化遥测地震台网比较完整地记录下了2001年5月27日发生在崇州苟家的特大山体滑坡主体滑动的地面振动过程,其记录波形明显不同于地震及爆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记录结果推断出滑坡主体滑动的起始时间是5月27日0时23分。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时间3月30日20时30分至21时30分,2019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分别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成都等地同时举行熄灯仪式。北京奥林匹克塔、上海东方明珠、武汉黄鹤楼、深圳印力广场等地标建筑准时熄灭景观灯。"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全球规模最大的环保公益运动。自2007年起,该活动已经覆盖超过180个国家与  相似文献   

18.
1982年12月8日至1983年3月8日,在内蒙古包头至乌拉特前旗之间一度出现了频度、强度均较高的震群活动,分别在12月8日、2月9日、2月12日发生了Ms=4.6、4.2、4.4级三次中等地震,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在此之前,1982年1月至11月,阴山地震带出现了自唐山大震后未曾有过的长达11个月的平静。12月8日4.6级地震突然发生后,紧接着,12月10日北京马道峪发生4.5级地震,12月24日丰镇发生4.2级地震,1983年1月17日磴口发生5.2级地震,2月9日、2月12日又在上述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南地区地震滑坡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本文总结了中国云南、川西地区1970年以来M≥6.7级强震的滑坡资料,归纳了该区地震诱发滑坡的地质地貌特征。认为把地震滑坡按其运动方式而划分为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溜滑性滑坡和崩塌性滑坡这四种类型有利于对地震滑坡灾害的评估。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滑坡体的体积小于50000m ̄3,滑坡体的厚度以0.5-5m为主,因而西南地区的地震滑坡以浅层小型滑坡为主;滑坡均发生于第四系堆积层中,其中又以残积层中最为发育;这些滑坡主要沿四种结构软弱面发生;边坡的坡度对滑坡亦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一般来说,滑坡主要发生在坡度为30°-50°的斜坡上,其中最有利的坡度为35一40;地震滑坡的分布面积则主要取决于震级的大小,虽然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随震级的加大,地震滑坡的最大震中距和最大分布面积大致是增加的。一般来说,产生新的滑坡所需的最小地震烈度为7度,而诱发老滑坡所需的最小烈度则为6度,二者相差约1度左右。此外,滑坡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地震断层的控制,其分布主方向和地震断层的方向大致相同。最后,本文在归纳了西南地区地震滑坡灾害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西南地区进行地震滑坡灾害评价的若干要点。  相似文献   

20.
李秋香 《地球》2012,(4):142-143
1952年12月5日,伦敦遭遇大雾,歌剧院里正在上演的《茶花女》因观众看不见舞台而中止,电影院里的人也被迫散场。观众们出来才发现,大白天的伸手不见五指,水陆交通几近瘫痪。大雾持续到12月10日才渐渐散去,同时逝去的还有约4000名死于呼吸道疾病和心脏病的人。数据表明,大雾期间空气里的二氧化硫含量增加了7倍,烟尘增加3倍。在随后数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于这次大雾的后遗症。而在2011年秋冬之际,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接连发生大雾、雾霾天气,按照美国大使馆的空气质量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