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2017,(5)
网络科普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以网民为对象开展科学传播活动。随着新形势、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科普在科普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网络科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网络科普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地区差异性很大,存在着不同的烈度衰减关系。本文根据鞍山市区域地震地质资料,采用我国东北部烈度衰减关系模型与国家标准第四代区划图,以地表峰值加速度来代替地震烈度,然后以ArcGIS为平台,二次开发对鞍山市的设定地震影响场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地区差异性很大,存在着不同的烈度衰减关系。根据鞍山市区域地震地质资料,采用我国东北部烈度衰减关系模型与国家标准第四代区划图,以地表峰值加速度来代替地震烈度,然后以Arc GIS为平台,二次开发对鞍山市的设定地震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物联网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射频识别、无线通信和全球定位等技术的融合,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共享,在防震减灾领域巨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归纳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技术,从地震预警、灾后救援和救灾物资日常管理3个环节,分别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对人员和物资进行识别、定位、跟踪和监控,通过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社会网络服务,为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地震信息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回顾了中国地震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1966年3月在我国河北邢台发生的灾害性地震的抗震救灾行动,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预报的先河,而且产生了中国地震信息系统.中国地震信息通信系统的前期是以传递地震观测信号和实时传递地震信号为起始,现在已经为地震观测服务发展成为具有全国规模的行业地震信息平台.全球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地震信息系统在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基础上,同样发展迅速.信息网络通达地震行业各个角落,地震各项工作无不以信息平台为基础.地震信息系统已经彻底改变了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的工作方式、科研方式,同时促进了人们传统观念的变革,使我国地震事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是信息的最大和最广泛应用的载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地震灾情快速获取的一个重要渠道.本文介绍了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获取与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技术流程和功能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的GIS开发平台是ArcEngine,数据库是SQLServer,互联网数据服务平台采用开源的天地图.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短视频平台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满足公众需求,地震系统纷纷开设抖音号。以目前地震系统开设的抖音号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布内容,总结运营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对其运营和传播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网站数量急剧增长,互联网信息体量的增长呈现井喷态势。本文主要基于地震门户网站,从用户体验分析出发,探讨当前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并对地震门户网站栏目体系架构、信息服务功能、板块布局和站内搜索功能等提出若干建议对策,以期地震门户网站向用户提供更好的地震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除了传统的地震观测数据以外,各种新型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出现,积累了大量来自于社会群体的震情反馈数据,为开展智能化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与此同时,诸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大数据技术也为高效地处理地震学相关数据、开发新型防震减灾应用技术提供了支撑。基于以上背景,整理了近年来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和会议上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若干防震减灾相关前沿成果,并结合实时地震监测、应急管理及震后舆情监控等3个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与讨论。最后,对大数据技术在防震减灾领域的其他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市县防震减灾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研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建立C/S系统,将地震宏观异常信息和灾损信息(宏观异常/灾损等级、地点、图片、视频、语音等)以移动互联网方式快速采集、报送至信息平台,并通过相应平台,对报送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判定、导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地震"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为实现及时、高效、随时随地获取地震信息,项目设计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地震前兆数据观测系统。按照软件开发流程,对平台进行需求分析、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及编码实现。文章阐述了实现过程中的系统架构、关键技术、Android客户端和基于SSH框架的服务器端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资讯,新媒体在给人们带来全新生活模式和理念的同时,也为防震减灾科普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发展机遇。本文主要通过认知新媒体时代网络的传播特点:瞬时性、碎片化传播方式、双向性传播渠道及形象化传播特性,分析新媒体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影响,对地震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建设进行了思考。本文对如何利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新形式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通过移动App、门户网站等来获取信息。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防震减灾宣传平台也需要转变宣传工作形式,更加注重碎片化、即时性、形象化的传播。结合“互联网+”时代信息通讯的实际特点,在分析当前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存在的重要问题基础上,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技术为主要发展特点,提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泛在化宣传新模式,并根据泛在化宣传模式的特征,设计开发基于iOS系统的泛在化宣传资源,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供基于移动设备的数字化资源支持。该研究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地震科普宣传作了新的探讨与尝试,对于当前及未来全民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接口技术和第三方代码托管技术,设计湖北省震情速报微信公众平台。该系统对EQIM数据库时时监听,产出权威地震信息;实现地震查询、科普宣传等功能,为地震工作者和普通大众提供交互平台;地震自救、灾情上报等功能可为防震减灾工作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15.
地震标准化是集研究、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基于互联网的工作平台有利于整合系统资源,规范和优化系统的运转过程。本文参考地震标准化工作平台的建设经验,讨论该平台建设的一般原则、需求、框架、功能和实现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赵安 《湖泊科学》1999,11(2):189-192
本文阐述了中国湖泊数据库原有基础与特点,结合近年来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进展,提出了英特网时代中国湖泊信息系统的新概念,探讨以万维网为平台的湖泊信息系统组织模型与客户机-服务器为基础的服务模型,并解决了基于万维网的湖泊信息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上OA办公系统的推广应用,文书档案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分析地震文书档案管理的现状和特点,结合多年来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提出加快制度建设、加强内部交流、推进O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融合、夯实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等提升文书档案电子文件归档的措施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多地震国家,而云南省又是一个地震多发省份,仅1970年通海7.8级大地震就造成过万的死伤人员。近些年来政府部门在地震科普方面也加大了宣传力度,地震部门在防震减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一代代地震人的长期摸索和发展,地震台作为地震监测系统的基层单位,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探讨云南地震台站如何更好地拓展和发挥好以分析研究为主、服务好社会经济发展,充分在防震减灾工作中以及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敬海  聂高众 《地震地质》2014,36(1):196-205
地震应急预案作为地震应急的核心文件之一,存在操作性不强,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在分析地震应急预案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技术。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是地震发生后,为指导地震应急救援,针对具体应急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方案。阐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特点及其与地震应急预案的关系。论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组成,包括:处置方案框架、应急决策知识和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介绍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上应用地震应急决策知识修正应急处置方案框架并动态生成处置方案。以地市级为例论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框架,并介绍地震应急决策知识的组成。从而为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生成与应用奠定基础,该方案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地震应急预案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地震站网全流程一体化监控平台是基于微服务框架,应用数据库、通信、并行计算等传统信息技术,结合新兴的云计算、大数据进行建设的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采用Hadoop分布式处理方案,应用Spring Cloud框架搭建,进行Docker容器封装,以标准RESTful API作为服务接口的微服务架构,实现了各应用服务模块之间的高内聚、低耦合及灵活、可扩展的特性,最终实现对地震台站运行的实时监测、高效运维和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