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星宇 《地球》2015,(3):20-21
<正>虽然在国际能源消费市场,煤炭曾经的霸主地位早已被石油所取代,但作为三大主要化石燃料之一,煤炭依然占据着全球能源市场近三成的份额,体面地维持着能源消费第二把交椅的威严。不过,近年来煤炭在全球能源消费市场的境遇却江河日下,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4年,全球煤炭行业的步伐异常艰难,煤炭价格一路走低,让国际上几个重要煤炭生产国的煤炭企业叫苦不迭,有人更是用"全球煤炭行业遭遇了暴风雪般的洗礼"来形容全球煤炭产业当前的窘境。在国际市场需求萎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7,(5)
<正>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在能源消费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一直占到70%左右,尽管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出现多元化趋势,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缓慢下降到了64%,但主体能源的地位仍不可撼动。然而,自2012年以来,全国反复出现的大面积重度雾霾,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入推进,控煤、限煤、清洁用煤也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那么,在此背景下,煤炭产业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3.
桂春雷  王振兴  高明 《地球》2023,(6):53-56
<正>水——生命孕育之源,浩渺宇宙之结晶。我国作为全球人均水资源贫乏国之一,水资源南丰北枯,分布不均的特点尤为明显。1952年10月30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视察黄河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由此,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开始孕育规划。  相似文献   

4.
日益绿化的地球无疑有利于减缓大气中CO2浓度的上升,但其对水资源的影响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工植被恢复最大、最成功的国家,自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和流域特征对水资源影响的机理,解释了各种与水文有关的结果和现象,建议了降低水资源消耗的人工植被恢复途径;同时,从水资源可持续性的角度提出了流域尺度人工植被恢复的指导性原则,强调在探讨“林水”机制时,需要更多的“自上而下”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时间序列分析在工业及水文、气象、地球物理等自然科学领域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用非线性门限自回归及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年最大震级和全球年地震能量释放序列。最大熵谱分析具有分辨率高、周期偏移小的突出优点。对1897年至1983年的我国最大震级和全球年地震能量序列进行了最大熵谱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年最大震级的周期为3.9年,全球年地震能量的显著周期为7.7年、4.4年、2.9年、及2.3年。对上述序列进行了门限自回归分析,并对我国分区年最大震级序列进行了门限自回归分析。在门限延迟值d=4,8,10时相应的AIC值为谷值。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5,(11)
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提出了如何保障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冰川物质亏损的加速趋势日益显著,而这种加速趋势将对全球海平面上升、流域水资源以及冰冻圈灾害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目前关于冰川物质亏损加速度的研究仍然比较贫乏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实测冰川物质平衡记录和最新的融合实测资料与大地测量法表面高程变化的冰川物质变化数据,对全球冰川物质亏损加速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6年全球冰川物质亏损经历了显著的加速过程.在全球尺度上,冰川物质亏损加速度分别为(5.76±1.35)Gt a-2(冰量损失加速度)和(0.0074±0.0016)m w.e.a-2(单位面积冰量损失加速度).在区域尺度上,冰川主要分布区(除南极冰盖边缘地区)的冰量损失加速度大于冰川储量较小的区域,其中阿拉斯加地区的冰量损失加速度最大((1.33±0.47)Gt a-2).对单位面积冰量变化而言,冰川分布面积较小的区域和几个主要冰川分布区都呈现出较大的冰川消融加速度,其中欧洲中部的冰川单位面积物质亏损的加速度最大((0.024±0.0088)m w.e.a-2).全球气候变暖是冰川物质亏损加速的主要驱动力.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对全球海平面上升贡献的加速度均大于冰川.本研究将有助于提升对冰川变化机理的认识,为应对冰川变化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球》2021,(3)
正碳减排需要清洁能源在过去的200年里,人类向大气层排放了数万亿吨的二氧化碳,如同给地球建造了一个大棚,让地球无法散热。遏制全球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人类的气候危机,使用清洁能源是一个重要举措。人类能源使用历史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主要有三大转换:第一次是煤炭取代木材等成为主要能源;第二次是石油取代煤炭而居主导地位;第三次是20世纪后半叶开始出现的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转换。化石能源在人类能源的利用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库生态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33  
韩博平 《湖泊科学》2010,22(2):151-160
水库是通过人工筑坝形成的水体,其早期功能主要是防洪、发电、灌溉和航运等,但随着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水库供水成为缓解供水压力的最主要途径.水坝是人类影响地球表面水体最重要的工程建筑,筑坝修建水库利用水资源对全球水环境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库供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水库的建成也对我国水环境系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刘建康先生在1955年发表了我国水库生态学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揭开了我国水库生态学研究的序幕.我国水库生态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55-1975年的起步阶段、1976-2000年以水库渔业生产为目标的研究阶段和2001年至今以水库水质管理为目标的研究阶段.当前,水质、水质模拟、富营养化、环境容量和生态调度等已成水库生态学研究中的关键词.我国水库研究主要集中在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大型供水水库为对象.在水利学科领域,有大量有关水库水文、水动力学和调度的研究论文,这些工作还未能被以生物和化学为研究基础的生态或环境科学的学者所重视.多数以水库为对象的生态学研究还没有很好地体现水库作为人工湖泊的特殊性.近10年来,中国水库生态学经历了从任务导向到学科导向的生态学研究过渡,有不断增加学科交流的趋势.有理由相信,作为水库大国,中国水库生态学和湖沼学今后将会有一很大的发展,并对我国淡水生态学和湖沼学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蓝颖春 《地球》2013,(10):10-13
正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44%,而年均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8%,可利用量不足1200亿立方米。该地区天然气、石油、煤炭的远景预测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脆弱的生态系统特别是贫乏的水资源,构成了西北地区资源优势发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关键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炭需求、探查潜力与高效利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能源结构中全球大多数国家的主体能源是石油,而我国以富煤、贫油、少气为本土资源特点,煤炭是主体能源.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这使得对煤炭资源的勘探与开采必须不断深入,进入到第二深度空间日益紧迫.在开采过程中的难度随之增大,故必须引入当代高、新技术,防范灾害并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率.基于对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存储与需求的分析,本文将研讨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面临的能源形势与国策;2)当今对化石能源的需求、煤炭资源的生产和消费特点;3)全球和我国煤炭资源的生产、利用、需求、潜能和存在的问题;4)煤炭深部勘探、开采和高新技术的应用;5)我国煤炭的高效利用与其在能源结构中的不可替代;6)我国在发展进程中第二深度空间的煤炭需求乃必然轨迹.  相似文献   

12.
湖泊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动态预测与调控是维护湖泊生态安全、保障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本文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湖泊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动态预测技术和试验优化调控方法.首先以县(市)为基本单元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与动态预测模型;再从空间上将各县(市)耦合为流域系统整体模型,并通过敏感性分析筛选量质要素调控指标;最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优化调控方案.结果表明:由于流域内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化率的提升,20172050年巢湖流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值整体呈恶化趋势,并于2030年以后将长期处于超载状态,通过对影响要素针对性优化调控后,20172050年流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均达到临界或可载.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和改善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韩朝 《地球》2014,(5):74-77
中国拥有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是新兴经济体中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对全球的生态影响也呈现这一趋势。中国能否转型,走上公平且环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不仅决定了中国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整个人类星球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全球地震活动的周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历史地震资料按最大熵谱方法对全球及全球各地震区强震活动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是:全球整体的巨大地震能量释放谱的最高峰值周期为10.53年,环太平洋地震系和大陆地震区的最高峰值周期分别是8.16年与10.25年。同时给出了全球各区强震活动的谱分析结果,对各区的周期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周期相近的有关地区。最后讨论了产生这种周期的原因,认为不应局限于地球的封闭系统中而应在宇宙环境中探讨地震成因和动力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的气候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约发生于1000年前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对全球气候产生过非常显著的影响,本文用一二维能量平衡模式模拟了天地火山的那次喷发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天池火山喷发形成的平流层气溶胶可维持3年长的时间,并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有非常明显的削弱。引起的北半球平均最大降温可达0.85℃。天池火山大喷发对全球气候影响的时间超过6年。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变化科学卫星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变化正在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形成严峻挑战,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宏观、快速、准确特点使其成为全球变化现象观测的一种关键技术手段.我国是影响全球变化及受其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目前尚无专门针对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卫星.发展全球变化科学卫星是我国的重要需求,也是对国际的贡献.在全球变化敏感因子的空间观测机理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全球变化科学卫星概念,继而提出发展由7类卫星组成的全球变化系列科学卫星的构想,以便从空间高度对全球环境变化现象实施科学观测.  相似文献   

17.
蓝颖春 《地球》2014,(4):42-45
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水库,全球70%的淡水被储存在冰川中。自1850年小冰期结束以来,全球冰川开始发生退缩,这种退缩属于正常气候变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吴进丽 《地球》2023,(6):28-31
<正>煤炭被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是中国的基础能源,是战略性矿产资源,是我制造业大国不可或缺的物质支撑,也是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的重要矿种。我国煤炭资源赋存量大、分布范围广、种类齐全,在已探明的化石能源中,煤炭占比达到90%以上。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征决定了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是我国能源的基本特征,煤炭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1引言全球变化水文学是全球变化研究与水文学交叉的一门新兴前沿学科.全球变化水文学综合水文学、气候学和地理学,研究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陆地水循环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其核心目标是理解陆地水循环演变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及其影响与反馈.随着地球演化进入人类主导的新地质时代——"人类世",在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人类用水活动等因素影响下,陆地水循环系统正在发生快速变化,水文过程呈现非稳态特征,对水文学的更新与发展提出了新需求(Abbott等, 2019).在此背景下,全球变化水文学(Global Change Hydrology)应运而生,试图厘清水循环变化的自然波动和人类"印记",以更好地理解水循环变化,为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6,(2)
正在近年来全球经济放缓、金价低迷、资源环境约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下,我国黄金产业逆流而上,仍然取得了勘探、开采、选冶、交易、设计、加工、消费、投资全产业链的跨越式发展。据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黄金协会会长宋鑫介绍,2014年我国黄金产量达到451.80吨,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全年黄金消费量达到886.09吨,再次成为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