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2016,(1)
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5年12月24日上午举行"巴黎归来谈气变"中外媒体见面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介绍了中国代表团参加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情况,并介绍中国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巴黎协定》:动员全球各方应对气候变化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巴黎协定》,以及对今后国际社会之间的合作产生什么积极影响时,解振华说,《巴黎协定》是一个全面、均衡、有效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对各个国家和所有缔约方都提出了一些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7,(5)
<正>4月6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日报社共同主办的"2016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评选结果宣讲会在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举行。评选结果显示,"《巴黎协定》正式生效"位居十大环境热点首位。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在接受《地球》记者采访时指出,在长达30多年的能源环保事业谈判进程中,美国只有在《京都议定书》之前是积极的。《巴黎协定》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美国,是美国主导的,而其"自下而上"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7,(10)
<正>8月30日,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主办"维护《巴黎协定》工作方案进程:机遇与挑战"主题研讨会。《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APA)联合主席、新西兰外交和贸易部气候变化执行大使乔·廷德尔作了主题发言,并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滨进行了对话,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齐晔主持活动。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6,(10)
正在近期落幕的G20峰会上,气候变化成为重点议题。不仅G20历史上首次就气候变化问题专门发表声明,中国还率先批准《巴黎协定》,传递低碳转型信号,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榜样。城市作为中国实施国家气候和能源战略与政策的重要主体,其低碳可持续发展对中国落实气候承诺、实现长期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月20日,世界资源研究所在北京召开"可持续及宜居城市项目成果发布暨城市低碳转型研讨会",与来自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非营利组织的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7,(5)
<正>4月6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日报社共同主办的"2016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在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揭晓。《地球》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巴黎气候协定》正式生效"位居十大环境热点首位,标志着全球环境治理迈入新阶段。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成为全球环境十大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1)
正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隆重举行,184个国家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涵盖全球碳排放量的97.9%。超过150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了本次气候大会的开幕式。此次大会目的是促使196个缔约方(195个国家+欧盟)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6,(1)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11月30日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讲话全文如下:今天,我们齐聚巴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这表明,恐怖主义阻挡不了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借此机会,我愿向法国人民致以诚挚的慰问,同时对奥朗德总统和法国政府为这次大会召开所作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6,(1)
正经过长达两周的紧张谈判,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终于在2015年12月12日晚迎来收获硕果的时刻。当晚,负责主持会议的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对与会国代表宣布:"我环顾四周,看到各方反应积极,没有反对意见……我宣布《巴黎协定》正式通过。"他举起一把小木槌,打趣似地说:"槌子虽小,却能成就一番大事业。"随着木槌落定,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难以抑制激动情绪的与会代表欢呼、拥抱,一些人甚至喜极而泣。热烈的场面持续了长达数分钟。联合国秘书长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5,(11)
<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于9月25日发表。这一声明引起多国官员和专家的关注。他们认为,通过这份声明,中美两国发出了走低碳发展道路的强烈信号,中国还表明了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在低碳发展领域慷慨援助,以及推动全球气候谈判的真诚愿望。在评价这份声明时,一些国家官员、专家用得最多的词就是"领导力"——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议程的政治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5,(11)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5日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双方共同发表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这是继2014年11月12日中美发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后,时隔317天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达成的又一项历史性成果。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美两国凝聚最大共识,主动担责,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信号,一扫之前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笼罩的阴霾,照亮了全球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7,(5)
<正>气候和雾霾有什么关系?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着我们的世界?为什么一个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会成为全球环境治理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在近日举办的"2016年度全球十大环境热点"评选结果宣讲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作了题为《气候变暖放大了全球环境的风险》的报告,解读了关于气候变化背后的那些故事。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2月13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研究报告,建议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之际,尽快同步推进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以达成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减排的目标。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为中国落实《巴黎协定》承诺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这份题为《全国碳市场呼唤企业排放信息披露》的报告指出,根据经济学理论,产权明晰是市场交易能够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前提。碳排污权作为  相似文献   

13.
正不久前,科技部正式发布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连续第七次面向全球公开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这是科技部推进绿色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国遥感科技界对人类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行动。在保持前期继承性和强调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之上,科技部组织国内优势科技力量,完成了《全球碳源汇时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7,(12)
<正>著名国际环保组织十亿吨联盟(1 Gigaton Coalition)10月31日发布最新报告《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项目:全球减排贡献》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项目可以极大弥补《巴黎协定》的减排承诺缺口,同时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尤其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报告指出,2005年至2016年间,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由国际社会支持的各个减排项目,可保证在  相似文献   

15.
观点     
《地球》2010,(6):8-8
世行专家:旧发展模式若不改本世纪气温将升5℃ 10月17日在重庆举办的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世界银行高级能源专家王晓东发布了《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城市与气候变化》。《报告》称,全球正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变化现实,各国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通过政策、金融以及减排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臧敬 《地球》2012,(1):82-83
2010年4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与对策”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称《响应与对策》)。通知指出,在浅层地热能开发上,计划用三年时间查清我国浅层地温能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中国浅层地热能的分布状况与开发特点是什么?浅层地热资源推广与利用情况怎样?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9,(10)
正2018年1月1日,中格目贸协定生效并实施。中格自贸协定是我国与欧亚地区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协定的实施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具体举措,对推进自贸区战略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地球》全新改版后,推出"丝路画卷"栏目,将重点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发展最新状况。  相似文献   

18.
正5月30日,由来自政府智库、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环保组织的专家组成的"中国煤控项目"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1.5度温控下的能源情景分析及可行性》(以下简称《情景报告》)及《气候变化风险及碳排放的社会成本评估》(以下简称《成本评估报告》)。这两份报告分别由中国煤控项目1.5度能源情景课题组专家姜克隽的团队和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滕飞的团队完成。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7,(2)
<正>"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3年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企业积极跟进,沿线国家高度重视和响应,全球专家和学者随之关注并瞩目。在不久前《地球》记者参加的中国能源智库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发表题为"一带一路战略当中的能源投资机遇"的主旨演讲时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绝好的条件,也为中国能源"走出去"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5,(2):77
<正>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1971年2月2日,历时8年之久,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至1999年12月,有106个缔约国。中国于199年1月3日批准加入该公约,1992年3月31日递交加入书,1992年7月31日对中国生效。为纪念这一重要国际公约的签署,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