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在印度,主要地震带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和库奇兰恩地区延伸。该地震带过去曾发生过非常强烈的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建筑质量差和居住集中的楼房的倒塌是这次地震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没有人则谈不上地震灾害。早先,喜马拉雅山脚下人口相对稀少,但是,由于人口成倍增长,造成人口密度集中以及近几年的土地滥用,所以,现有的新旧建筑物,尤其是不抗震的住房,使人口的伤亡和健康危害在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2.
张桂芳  单新建  尹京苑 《地震》2007,27(1):47-54
人口主要分布在居住区内, 而以人工建筑物为主要特征的居住区正是人类生命财产受地震灾害威胁最大的区域, 所以人口在居住区内的空间分布模拟对震害调查与评估具有独特的作用。 该文利用上海地区TM影像提取出居住区影像, 然后对其进行1 km的格网重采样, 并统计每个格网内的居住面积; 同时根据城镇人口距离衰减加幂指数模型生成人口分布影响参数, 最后生成人口密度图。 结果表明, 上海地区农村区域的人口密度小于5000人/ km2, 城镇区域人口密度大于5000人/km2, 上海中心区人口密度呈现从1023人/km2到49159人/km2的非均匀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3.
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人口424万,城区人口超过120万,旧城区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6万人.1996年国务院把南昌市列为全国13个地震监视防御城市之一.1999年在南昌市开展的遥感遥测工作资料成果显示:南昌市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断裂纵横交错,存在发生地震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4.
熵模型和理论为城市土地利用及人口空间分布定量描述提供了新的思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发展定量研究中.然而,最初的空间熵模型并未能体现出城市地理空间异质性,并且大多数相关模型并未将空间离散化,也即距离,这一基本地理要素考虑在内.基于此,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综合重力和空间离散分布理论的熵模型,以体现距离及空间分布结构对于城市人口和土地利用熵值的影响.模型以相对人口密度空间分布为起点,定义其对总体熵的贡献随距城市中心距离增加而增加,从而使模型能够体现跳跃式土地利用对熵值的影响.此外,人口密度的引入也避免了原模型熵值为负的可能,从而使模型能够区分同样规模土地利用下不同利用模式对熵值的影响.模型分析验证表明改进的重力-空间熵模型较原模型更为合理.研究采用上海市城市建设用地及人口统计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上海市的土地利用和人口空间分布熵值在过去的30年稳步增长,这与上海市的人口和城市用地变化统计数据变化一致.此外,分区熵值贡献地图显示模型熵值计算结果与各区县城市发展政策及进程一致.  相似文献   

5.
蓝颖春 《地球》2014,(4):58-61
中国有浓重的家庭观念,这让房子在国人眼中意义特别重大。无论在一座城市生活了多久,只有在这个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似乎才在这个城市生了“根”。蜗居、蚁族、胶囊公寓……这些新生词,无一不透露着人们对房子的向往。而在城市,尤其是人口聚集的大城市,长期高涨的房价又让不少人黯然神伤。  相似文献   

6.
负责制定救灾计划的官员们说,使农业富裕的圣华金山谷许多地区受到震灾的1983年5月2日的地震,猛然地提醒人们,加利福尼亚l的防震准备工作是多么不充分。地质学家们早就说过“大地震”是不可避免的。官员们说,如果一个类似强度的地震发生在象洛杉矶、圣何塞、旧金山或其它城市的人口稠密区,而不是在一个人口稀少的  相似文献   

7.
前言 破坏性地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数地震灾害的事实说明,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是当前地震科学的首要目标。目前地震预报还不过关,而预报的社会影响很强,尤其是对于大工业城市、人口稠密地区影响就更大。因此,大震对策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当地震预报发布后,政府领导机关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是疏散人口加固房屋,还是加固房屋与疏散人口选择其一,还是不采取任何措施?在地震预报还未达到实用  相似文献   

8.
震害评估系统中的宏观经济指标的网格化技术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当前的地震灾害应急评估系统基础数据库以具有空间面属性的乡镇级行政区为最小统计单元,乡镇人口及各类房屋建筑面积在评估时一般按照行政区面积进行了平均化处理,而未考虑实际人口分布的差异.本文采用前人在人口密度与城乡空间分布及城乡GDP分布之间的统计模型,以及基于宏观经济指标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思路,深入探讨了以乡镇行政区为...  相似文献   

9.
任轶青 《地球》2012,(6):98-99
北海道由日本第二大岛屿(世界上第21大岛)的北海道岛和利尻、礼文、天卖、烧尻、奥尻等小岛构成日本行政单位"道",介于北纬40度33分至45度33分,东经139度20分至148度53分之间;南北宽420公里,东西长540公里,面积占全日本的五分之一,而人口只有东京的一半,人口密度约70人/平方公里,多集中于以札幌为中心的小樽与旭川之间。我是今年2月份去的,几天前还在南边的冲绳抱着棕榈树合影呢,从花衬衫到白雪皑皑,起初还真有些不适应。冯小刚导演一部《非诚勿扰》,激起了国人对北海道的无限向往。电影中给人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得到甘肃省村级居民点密度后,运用基于居民点密度的人口密度空间化计算公式获得甘肃省1 000m×1 000m的人口密度空间格网图。经检验,格网化结果达到了较高的精度,可满足防震减灾工作对高精度人口分布信息的需求。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甘肃境内Ⅵ度区为例,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将格网人口数据和统计单元人口数据分别与地震烈度进行叠加,对比受灾人口估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公里格网的受灾人口估算方法避免了行政区划分割造成的数据分配错误,能够合理反映行政单元内部的人口分布,从而保证灾情快速评估结果的实际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抗震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抗震能力评价是进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方面,但社区抗震能力强弱是一个模糊概念,它不仅与社区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有关,而且与社区的空间因素(如人口分布情况和建筑物分布情况)有关。为了科学度量该模糊量,本研究选用破坏度、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嵌入ArcGIS9.0平台,开发了城市社区抗震能力评价系统,实现了快速评价和评价结果的可视化,提高了决策的效能,为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利用现代人口和环境因子数据,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辨识了人口分布的显著影响因子,进而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型,最后以史学界考订的历史人口数据为基础,重建了1776~1953年6个时间断面中国传统农区10km×10km分辨率的人口空间分布,并分析了人口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农区县域之间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地势起伏度、距地区(州、府)级城市与省会城市的远近、距河流远近及气候湿润指数.(2)利用2000年传统农区1934个县级人口及上述环境因子数据,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构建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型的方差解释量(R2)为0.81,88.4%的县(区)的模型预测误差小于50%.(3)1776~1953年研究区人口总体呈增加趋势,1851年之前主要表现为长三角地区人口持续增长,该地区500人/km2以上的网格数由292增至683个;1851~1953年则以多地区人口普遍增加为主要特征,华北平原500人/km2以上的网格数由36增至88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由4增至35个.各时期人口分布的空间聚集特征不一,其成因涉及经济重心转移、传统观念、战乱、灾荒、移民政策等多方面.(4)本文重建与HYDE数据集在数据源、环境因子遴选和建模方法上均有所不同,与本文重建结果相比,1776~1851年HYDE的人口总体上东部偏少,西部偏多,1851年后城镇偏多,乡村偏少.  相似文献   

13.
自贡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1939年因盐设市,是川南重镇。全市面积4300多km^2,常住人口320多万人,城区人口密度高。自贡属城市直下型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活动具有震源浅、烈度高、破坏性强、地震灾害损失大的特点,被列为全国抗震设防的重点城市和全国大中城市防震减灾示范区。1985年3月29日发生在自贡城区的4.8级地震,造成2人死亡,279人受伤,经济损失逾1亿元。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和国务院[2004]25号文件、省政府[2005]6号文件精神,开拓开展城市防震减灾的新思路、新办法,在自贡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局的具体指导帮助下,我们积极探索了开展城市社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陈侠仁 《地球》2010,(6):47-48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环境污染、水源匮乏、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城市中生活着的人们感受到水危机了吗?  相似文献   

15.
入口是地震灾害的重要受灾体,准确的入口空问分布信息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将人口统计数据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相结合,应用基于居民地的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模拟人口空间分布.首先根据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模型的分形几何意义,推导出城乡人口一面积统一模型;进而以2007年宁洱地震灾区为例,在建立居民地分类体系和遥感解译标志的基础上,目视解译获得准确的居民地信息;最后应用城乡人口—面积统一模型获得网格人口密度矢量数据.经检验,本文的结果达到了较高的精度.同时在人口数据空间化完成的基础上,以地震受灾人口估算为例,探讨了人口数据空间化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网格人口矢量数据的受灾人口估算结果更能客观反映地震灾情,可以为防震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震研究》2021,44(2)
针对已有的人口空间化研究多采用静态数据、时空分辨率较低、在应急救援等方面实用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高时空分辨率数据,结合城市圈层结构理论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建筑物尺度人口估算方法。以成都市为例,利用腾讯位置大数据,通过计算不同城市圈层的定位率,得到了成都市不同时段1 km×1 km的人口分布数据。在此基础上,以基于建筑物中心点的泰森多边形为人口分配基本单元,结合宜出行热力数据和POI数据,分别计算其对人口分布的贡献值并赋予计算权值,得到了成都市青羊区建筑物尺度人口分布数据。街道尺度统计数据回归分析的决定系数R~2为0.926 4,总体精度较高,模拟人口分布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大,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变得越来越大,做好建筑物震害预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合肥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合肥市中市区底层框架砖房的抗震调查资料,用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对该类房屋的未来震害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都江堰市人员伤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江堰市在汶川地震中人员伤亡严重,文中主要研究了该市所辖地区人员伤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人员伤亡数的各种因素,希望对城市防震减灾具有参考意义。根据都江堰地区各乡镇的烈度及人员伤亡数据,分析了地震烈度及人口密度对人员死亡率的影响,并给出了死亡率与烈度及人口密度的经验关系式,结果表明死亡率与烈度具有较明显的正相关性。研究了死亡率随断层距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死亡率与断层距的相关性比与烈度的相关性更明显。采用断层距估计人口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烈度评定中人为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因而更具客观性。定量分析了报道死亡人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定性讨论了救援效率与报道死亡人数的关系,报道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与救援效率成正比。总结了造成人员伤亡的几种因素,认为房屋破坏和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而且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率相差甚大,这是在人员伤亡评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文娟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4):1066-1071,1097
针对现有评估系统存在评估准确性低、耗时长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并设计基于移动通信大数据的地震灾害人口伤亡评估系统。给出系统总体架构,结合移动通信大数据,设计震害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人口伤亡评估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硬件模块,完成地震灾害人口伤亡数据的采集和数据统计。将第一次定位数据与经过震中烈度和当地人口密度系数修正后,得到的地震数据相比较,基于前后两次定位,若定位后数据不变,可以认定为受伤或者受困,甚至死亡,将第二次定位数据根据键-值的模式排列在表格之内,实现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运用线性回归的原理,构建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模型,完成地震灾害人口伤亡评估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评估结果较为准确,与实际评估结果拟合度较高,且该系统评估时效性较好,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稿     
《地球》2016,(5)
正清明小长假来到了"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正是婺源最美的季节,梯田式的油菜花和徽派的乡村风格独具特色。感觉这里的风都是柔润的,人们不急不躁的过着平静而平实的日子,让我们这些来自城市的习惯了浮躁与拥挤的人多少有些心生温暖与眷恋。走在乡间小道上,就像是沉浸在金黄色的海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