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以广东省为例乔玉楼匡耀求谭建军郭国章(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地球化学资源环境是维持人类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则是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淮南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存在着经济和产业结构单一、后备资源不足、职工就业难等问题,同时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和地质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是其实现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淮南发展生态旅游优势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浅析贵州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涤 《贵州地质》2003,20(3):150-153,144
本文研究认为,贵州省矿产资源开发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和完善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配套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资源环境保护、监督和管理体系,形成有效、协调、创新的持续发展机制,使环境保护、资源保护、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绿色矿业”之路。  相似文献   

4.
关于开展西北干旱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协调和持续发展研究的建议从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到1992年里约会议,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关注的焦点已从单纯的环境保护转移到环境与发展的结合,即持续发展上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得...  相似文献   

5.
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要素综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资源环境安全问题始终是世界各国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和基本诉求。考虑到单要素和整体两大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针对性很强的要素综合分析方法。根据世界上10个人口超过 1亿以上国家的抽样分析表明,土地、水资源、矿产及生态环境的整体状态是决定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基本所在。与此同时,为了改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 资源环境脆弱状态和提高其稳定程度,第一是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第二是努力推进本国资源环境开发的国际化进程;第三是增大智力投入以提高资源深度化加工;第四是加大本国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6.
马力  张大伟 《吉林地质》2001,20(4):67-71
全球有许多国家面临着水资源危机,我省有些地区也严重缺水。长白山地区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矿泉水资源,并且质优量大,分布分区。其水化学指标和口感可与欧洲名牌矿泉水相媲美,有极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能极大地促进白山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张荣华,上官铁梁(山西省晋中环境监测站)(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1自然资源环境及其类型自然资源环境是资源形成、发展、存储和开发利用的场所,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基础,是提供人类食物、能源、材料以及生活活动等...  相似文献   

8.
我校承办“东北亚地区潜在矿物资源评价”国际研讨会由联合国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经济与社会委员会组织实施的为支持海岸和近海岸地区持续发展的“东北亚地区潜在矿物资源评价”国际研讨会,经我国政府和韩国政府资助,于1997年2月26~28日在长春举行,会议由我校承...  相似文献   

9.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相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持续发展战略国际背景与中国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制约我国未来发展的诸多重要因素,并从国情出发,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长江岸带、杭州湾岸带及众多河口岛屿是上海市重要的岸带资源。它集航运、养殖、旅游、土地质量等诸多功能,给上海市的持续发展,营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因此对岸带的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是重要的课题。文章从遥感角度对460km的岩线解释与调查中,逐段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今后岸线的趋势和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下水资源与首都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北京市地下水资源与首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关系, 提出了科学适度地开采地下水、全面提高北京市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环境研究程度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与重要支柱。能源利用的每一次突破,都会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抓住我国能源战略西移的大好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确立并实施新疆能源工业发展战略,是促进全疆国民经济快速、高效、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当今人类社会 ,经济高速发展和生活方式快速变更 ,正在加剧环境质量的急剧退化 ,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环境质量是评判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好坏的尺度和表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地区环境质量演变及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跨世纪的前沿课题。近年来 ,我国科学界从人类活动与地球表层系统相互作用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 ,对长江、珠江三角洲等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进行的研究表明 ,对该地区有关人类活动、经济过程与环境质量演变 ,以及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耦合关系尚有待深入认识和阐明。因此 ,以…  相似文献   

14.
高明红 《云南地质》2004,23(3):402-408
优选云南水泥原料矿山,对水泥工业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多年从事地质档案管理经历,充分利用、发掘地质档案资源信息,整理、研究、统计了云南水泥原料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优选部分水泥原料矿山,为本省水泥原料矿产资源规划、水泥工业持续发展和投资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5.
铝土矿主要赋于石炭系本溪组中,在河南省西部分布较广,资源量较大。随着近年我国铝工业的快速发展,本地浅部及中深部的矿产资源已得到快速的开发和利用,为了缓解当前资源瓶颈的约束、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河南省西部煤层深部铝土矿床将是近期及未来主要勘查和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李运怀  彭苗枝  杨潘 《城市地质》2021,16(3):241-247
桐城作为合肥经济圈成员之一、长江经济协作区腹地,地质资源丰富,地质环境复杂,城市地质资源与城市地质环境统筹协调发展是城市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查明桐城市地质资源、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结合地方发展建设需求,按照均衡桐城市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综合统筹桐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思路,将桐城市划分生态保护区、特色农业区和工程建设区,并提出地质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生态保护区以保护为主,建议发展桐城小花等特色农业,合理开发地质遗迹与矿产资源;特色农业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对湿地资源开展保护;工程建设区是桐城市城镇和工程建设最适宜区.  相似文献   

17.
绿洲防护林系统的最优控制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河西地区绿洲防护林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防护林资源分布的时空特征及建群种的增长动态,运用生物控制理论,构建了防护林区生物资源管理的最大持续产量模型、生态经济意义下的最优控制模型及多资源种群控制模型。根据有关模型和试验观测结果,确定了防护林建群种的资源保护指标、生态经济意义下的最优种群水平和人工调控措施。该防护林主要建群种二白杨胸径的保护指标为 k/2=18.22cm,在不同成本与价格比下计算了主要建群种二白杨胸径指标的个最优控制量。估算了防护林系统的生态需水量,其中农田生态需水量为 1 796 m3/hm2,固沙林和阻沙防护林生态需水量为57 100m3/hm2,并提出了相应的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安徽地质》2006,16(2):139-139
2006年4月22日是第37个“世界地球日”。中国地质学会和国土资源部分别下文,在全国统一部署隆重开展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省地质学会认真布置和安排了今年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的内容和计划。主要是在城市街头设立宣传点。  相似文献   

19.
第25届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大会概况合理使用、综合省理水上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在澳大利亚阿得雷德(Adelaide)会议中心举行的WaterDownUnder’94国际会议,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而召开的.该会议...  相似文献   

20.
沧州市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决定,所以咸水资源比较丰富,应该积极开发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实践证明,咸水用于农业灌溉同样可以增产,尤其在干旱年份效果更为突出。同时,咸水利用后可以降低地下水位,有利于盐碱地的改良;咸水利用后可以节约深层淡水,缓解市区的地面沉降。如此形成良性循环,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经济将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