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嵩县前河金矿矿化特征、成矿时代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河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属于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熊耳群鸡蛋坪组流纹斑岩、英安岩及安山岩和马家河组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夹凝灰岩.区域构造以近EW向断裂为主,局部有NE和NNE向断裂发育.  相似文献   

2.
南云  柳益群  周鼎武  周宁超  焦鑫  周鹏 《岩石学报》2016,32(6):1901-1913
火山岩气孔和裂缝填充物作为热液流体活动的产物,携带着流体沉淀时的物理化学环境信息。本文通过钻井岩芯、岩石薄片观察,结合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手段,对新疆三塘湖盆地晚石炭世火山岩气孔和裂缝填充物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区发育两类气孔填充物:一类气孔填充物的矿物类型多样,包括绿泥石、绿鳞石、片沸石、柱沸石、浊沸石、丝光沸石、方解石、赤铁矿,矿物填充序列为绿泥石/绿鳞石→沸石→方解石,主要赋存于熔岩层上部蚀变较为强烈的灰褐色安山岩中;另一类气孔填充物主要为蒙脱石,局部可见石英,矿物填充序列为蒙脱石→石英,常赋存于熔岩层中下部蚀变较弱的深灰色安山岩中。裂缝填充物分布具明显的分带性,其中由沸石、方解石、绿鳞石填充的脉体主要发育于灰褐色安山岩中,而石英脉仅见于深灰色安山岩中。根据气孔和裂缝填充物的沉淀序列及特定矿物稳定范围,结合岩石蚀变程度,笔者认为灰褐色安山岩火山岩气孔和裂缝填充物为低温碱性流体沉淀的产物,而深灰色安山岩气孔填充物为火山物质水化蚀变的产物,局部受到后期硅质流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东昆仑祁漫塔格山西段鸭子泉志留纪火山岩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爱芳 《陕西地质》2005,23(2):50-60
在新疆阿牙克库木湖幅一比二十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中,于东昆仑祁漫塔格山鸭子泉构造混杂岩带中发现大量以蚀变玄武岩、蚀变玄武安山岩、蚀变安山岩及蚀变辉长岩、蚀变闪长岩为主的中基性火成岩,其呈大小不一的岩片岩块存在于构造混杂岩带内。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其属钙碱性岩系的玄武岩-安山岩;具有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弱富集、重稀土分馏不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Nb、Ti等元素亏损的特征,显示其形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岛弧环境;依据同位素测年资料和地质构造演化确定该岛弧火山岩就位于志留纪,这对东昆仑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腾冲地热区出露有众多热泉泉群,地热活动频繁,岩石发生强烈蚀变,形成的主要蚀变矿物包括高岭石、绢云母、蒙脱石、I/M间层矿物、石英和蛋白石。主要蚀变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受蚀变母岩性质的控制,花岗质砂砾岩和花岗岩形成高岭石,玄武岩形成伊利石和蒙托石,安山岩中发育硅化作用。泥化作用增强的趋势是安山岩→花岗岩→玄武岩→花岗质砂砾岩。由于花岗质砂砾岩在热区内广泛分布,通过蚀变作用形成了有经济价值的高岭土矿床。  相似文献   

5.
上宫金矿区有大断裂贯穿矿体赋存干断裂带内,裂隙发育,蚀变强烈,岩矿破碎、酥散、松软,断裂构造组成的岩石有安山岩、糜粒岩等。矿层的孔壁坍塌掉块现象与漏失都比较严重。围岩主要为杏仁状安山岩及大斑安山岩,可钻性多为8级,少部分达9—11级。围岩由于受构造影响,裂隙发育,漏失时有发生,但岩石坚硬,孔壁较稳定,此层采用金刚石钻进。地表为堆积层或各类安山岩风化裂隙带。堆积层主要由砾石、卵石及粘土组成,无胶结,钻进此层极易垮塌且漏失严重。风化裂隙带深度约100m左右,裂隙发育由于地表堆积之泥砂,石粒顺雨水流入裂隙充填,  相似文献   

6.
甚低频电磁法对含金断裂破碎带的追踪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富有 《物探与化探》1991,15(4):320-320
工作区位于大青山破火山口南缘。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产于中侏罗系的安山岩、安山质角砾岩、太古代混合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中,受东西的明水塘至土门子大断裂旁侧的次级断裂破碎带控制。对区内各类岩石参数测定表明(表1),各类岩石的电阻率变化范围较大,混合岩的电阻率最高,次为花岗岩和安山岩。蚀变破碎带中电阻率最低,与围岩相比呈现明显的低阻。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同仁县夏布浪铜铅锌矿是近年来在秦祁昆结合部新发现的VMS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该矿床为小型铜铅锌矿, 矿体规模变化较大, 呈浸染状、网脉状、条带状赋存于三叠系火山岩中;主要的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辉锑矿、方铅矿、闪锌矿;围岩蚀变有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等, 其中硅化蚀变与成矿作用关系最为密切, 且蚀变带范围随矿体厚度变化而变化。含矿安山岩SHRIMP 锆石U-Pb年龄为240.1±2.4 Ma(MSWD=0.31), 说明夏布浪矿区内安山岩形成时代为中三叠世。结合前人对区域内三叠纪岩浆活动的研究成果, 认为该矿的形成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 其成矿时代与安山岩形成时代一致, 且该矿床形成于古特提斯洋在中三叠世向北俯冲过程中的大陆边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8.
雄关地区的倭勒根岩群大网子岩组主要为变碎屑岩夹变流纹岩和变粗面安山岩.利用ICP-MS仪器对变粗面安山岩进行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显示变粗面安山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443.8~783.8 Ma,获得ICP-MS锆石U-Pb同位素谐和年龄为463.7±2.1 Ma,加权平均年龄为463.6±6.4 Ma(n=10,MSWD=0.073).所测锆石振荡环带较发育,Th/U值一般为0.42~1.76,具有岩浆成因特征.该年龄代表粗面安山岩形成年龄,认为其形成于中奥陶世,与区域大网子岩组形成时代(寒武纪-早志留世)一致.大网子岩组粗面安山岩属碱钙系列准铝质岩石,铕异常不显著,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岩石具有壳幔混源特征,形成于陆缘环境,与古亚洲洋壳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9.
对内蒙古科右中旗地区梅勒图组安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梅勒图组安山岩形成时代约为早白垩世中期(123~125 Ma)。锆石εHf(t)=(+5.84~+9.34),一阶段Hf模式年龄为412~553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安山岩K2O含量较高,SiO2含量和Mg#值中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Nb、Ta、Ti等明显亏损。这些特征反映出梅勒图组安山岩的源区为新形成的富集地幔。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研究区梅勒图组安山岩的形成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后的陆内伸展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中岙细碧岩类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人长期将中岙金矿体的围岩误定为陆相安山岩、蚀变安山岩、安山玢岩、熔结凝灰岩等。1982年至今我们在野外和室内对中岙金矿床的地层和岩石进行了系统地岩石学、岩石化学研究,对这套以细碧岩类为主体的古火山岩系进行了重新命名和分层。并提出了细碧岩的成因。我们认为这可能有利于阐明金矿脉的成因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尾亚车站以东的中元古界长城系星星峡岩群,由云山岩组、菊花山岩组和剑峰山岩组组成。其中菊花山岩组为一套古蛇绿岩,按有序排列为:变安山岩、玄武岩(阳起石片岩)-变辉绿岩-变花岗间长斑岩、变暗色堆晶闪长岩-变辉长岩、变堆晶辉长岩-变橄榄辉石岩、斜长岩。通过对菊花山岩组古蛇绿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和构造环境的探讨,认为星星峡岩群的古构造环境为裂谷环境,并建立构造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西准噶尔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内谢米斯台山西缘沙尔布尔组出露一套安山岩-辉石安山岩组合,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其中的辉石安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年龄为(428.7±2.7)Ma(n=17,MSWD=0.07,95%置信度)。据此确定该辉石安山岩形成于中志留温洛克世霍姆期,为沙尔布尔组年龄时限提供了科学依据,证实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的岛弧建造起始时间可能至少提前至中志留世,而非晚志留世。  相似文献   

13.
西秦岭郎木寺地区发育了大量的火山岩,是探讨秦岭造山带印支期岩浆作用的重要窗口。目前,关于郎木寺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尚未有很好的约束。据此,笔者对郎木寺组角闪安山岩开展了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CL图像显示,郎木寺组角闪安山岩的锆石结构表现出典型的岩浆成因特征。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角闪安山岩具略有差异的两组年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21.8±1.2)Ma和(210.6±2.1)Ma。因此,郎木寺组角闪安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结合前人已有成果,笔者认为郎木寺组火山岩代表了秦岭印支期造山作用重要的岩浆事件产物,形成于同碰撞挤压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4.
王晰  薛昊日  赵东升 《世界地质》2016,35(3):628-640
为确定延边地区明月沟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成因及构造背景,对明月沟组中的安山岩开展了岩石学、SI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明月沟组安山岩中的锆石为岩浆成因锆石。代表安山岩形成时代的两件样品中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11±4)Ma(n=6,MSWD=3.2)和(113±3)Ma(n=6,MSWD=1.4),属早白垩世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明月沟组安山岩相对富钠,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Ba)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Ta、Nb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结合其Hf同位素组成特征,暗示明月沟组安山岩的源岩应为受俯冲板片流体成份参与的亏损地幔。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明月沟组安山岩的形成应与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斜向俯冲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5.
已发表的实验相平衡资料提出,造山安山岩的四个岩石成因模式都能再造安山岩的相应主要元素总成分。这些模式是:(1)含水橄榄岩的部分熔融;(2)角闪岩的部分熔融;(3)角闪石从拉斑玄武质熔体中的分离结晶作用;(4)铁的氧化物和橄榄石从拉斑玄武质熔融体中的分离结晶作用。橄榄石从拉斑玄武岩中分离结晶以及石英榴辉岩的部分熔融的岩石成因模式,已根据相平衡予以否认,而且还说明后两个模式与造山安山岩的痕量元素模型是矛盾的。四个被采纳的模式用新近在高压和低压条件下获得的痕量元素分配的资料做了评价。在高温高压下,S在硅酸熔体中的溶解度以及实验资料均与岛弧区安山岩源岩的交代蚀变有关。假如原始部分熔融源岩是拉斑质玄武岩成分的下降板块或者是覆于下降板块之上的未蚀变的橄榄岩,那么,在这些模式中,没有一个模式与造山安山岩的所有地球化学资料和地球物理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李海艳 《山西地质》2012,(3):111-113,115
芦家坪铜矿产在中元古界西洋河群许山组中基性一中酸性火山岩及沉积岩夹层分布区内。区内岩浆岩活动强烈,以晋宁起岩浆喷发,绛县期、中条期岩浆侵入为主,火山作用为铜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区内构造断裂发育为成矿物质的运移和沉淀提供了空间。铜矿体主要赋存于安山岩构造破碎带中的石英脉或石英一方解石碳酸盐脉以及石英脉接触的蚀变安山岩中,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次为赤铁矿、孔雀石。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斜长石、碳酸盐矿物。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赤铁矿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矿床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认为区内铜矿体类型为中温热液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铜矿。此区找矿无论从岩性、构造、蚀变、物探、化探都具有明显的标志,所以研究此区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对同类矿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烟筒山镇碱场膨润土矿床赋存于白垩系下统营城子组流纹岩顶部及安山岩底部的层间接触带部位,为后期热液蚀变层控型矿床。矿石可用于机械铸造和干燥剂等。矿石质量较好,易选,易加工并且开发经济效益好。因此,总结该矿床地质特征,对区域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镁安山岩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唐功建  王强 《岩石学报》2010,26(8):2495-2512
高镁安山岩是当前国际地质研究的一个热点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高镁安山岩的分类、成因、成矿和地球动力学意义。高镁安山岩主要包括高镁埃达克岩、巴哈岩、赞岐岩和玻安岩等四类。高镁安山岩的成分复杂,可以包含地幔源区组分,以及俯冲大洋板片(玄武质洋壳或洋壳沉积物)或俯冲陆壳沉积物熔体或流体组分,有时也可能包含拆沉下地壳熔体组分。高镁安山岩可以通过地幔橄榄岩的直接熔融形成,也可通过熔体与地幔的相互作用形成。高镁安山岩的形成环境特殊:除青藏高原中部的一些新生代高镁安山岩外,几乎所有其它新生代的高镁安山岩都形成在会聚板块边界,且大都与年轻的、热的洋壳或洋脊的俯冲有关。高镁安山岩对揭示大陆地壳的形成以及金属矿化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对当前高镁安山岩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松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赋存于下白垩统安山岩等中基性火山岩中。矿体受围岩中断裂破碎带的控制,呈脉状产出。矿区围岩蚀变主要发育硅化、黄铁矿化、冰长石化、伊利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等。根据蚀变矿物组合和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可将围岩蚀变由近矿至远矿分为3个带:强硅化-冰长石化带、硅化-伊利石化-冰长石化带、伊利石化-青磐岩化带。对各蚀变带进行了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利用元素迁移定量计算和图解等方法详细估算和拟定了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规律及其与蚀变矿物学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安山岩蚀变过程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特别是硅化、冰长石化和黄铁矿化蚀变阶段。根据围岩蚀变形成过程与成矿之间的联系,探讨了高松山金矿床围岩蚀变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双峰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峰山金矿产于双峰山背斜核部下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第二亚组陆相火山岩内。即金矿化赋存于次生石英岩及蚀变安山岩中。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矿床具有Au、Ag、As、Sb、Hg等元素组合异常,表现出浅成低温热液矿化蚀变特征。提出了双峰山金矿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冰长石—绢云母金矿亚型矿床的成因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