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1989-1990年在室内条件下,用牺牲阳极保护浸泡于海水中的多种钢筋凝土试件测试不同试件中钢筋极化与阳极布局、涂层质量,涂层厚度及试件浸水情况的关系。结果表明,牺牲阳极能有效地保护全浸海水中的混凝土试件,对间断浸淋海水的试件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改善阳极安装工艺,保护作用可望提高;电偶电流在各阴阳极上的分布将随涂层质量,涂层厚度和试件浸水情况不同而异,回路中电阻和电极极化情况是影响电流分布的  相似文献   

2.
朱锡昶  陈辉 《海洋工程》2000,18(3):79-83
介绍了嘏基斯坦卡西姆港化学码头钢管桩实施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所进行的钢桩保护面积计算和保护电位测量,以及根据涂层状况经设计计算,安装牺牲的阳极的型号、数量和阳极材料的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河流入海口处盐度周期变化时铝牺牲阳极对钢结构的保护效果,测试对比了盐度固定与盐度循环条件下Q235钢有无阳极保护时的腐蚀失重和电位变化、铝牺牲阳极的电流效率。结果表明盐度循环会造成Q235钢的严重腐蚀,盐度差越大腐蚀越严重,甚至可能超过天然海水的腐蚀程度;在盐度循环条件下铝牺牲阳极对Q235钢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但与稳定的盐度相比,阳极的消耗量增加、电流效率降低;在稳定的低盐度条件(0.5%)下,虽然铝牺牲阳极的电流效率较高,被保护的Q235钢电位足够负,但是保护效果不理想。本文通过Q235钢腐蚀失重数据检验铝牺牲阳极的保护效果,得到了不同盐度循环条件下铝牺牲阳极的初步性能数据,为河流入海口处钢结构设施的阴极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洋平台阴极保护监测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海洋平台阴极保护监测系统,它由双电极电位测量探头,牺牲阳极输出电流测量探头,信号传输电缆系统和微机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并结合近10a其在南海北部近海石油开发区的应用和运行状况,对阴极保护监测系统的性能,作用及意义进行了系统论述,以期为进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相似论和因次分析,用钢丝来模拟实际海底管道.通过实验,研究了牺牲阳极及被保护钢丝的极化性能,从而得到了在阴极保护中进行数值计算的边界条件;对于从实验基础上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证明确定的边界条件是合理的,可以将建立的数学模型用于实际海底管道的阴极保护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铝(Al)基牺牲阳极在青岛中港海鸥浮码头超期服役五年半的阴极保护情况。现场勘查结果发现少部分Al阳极是以"苞"状出现,暂命名为"阳极苞"。其外层为以苔藓虫(Bryozoa/Polyzoa)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生物硬壳,内层为白色膏状物,暂命名为"阳极泥"。对生物硬壳进行了生物鉴定,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测试其微观结构,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测定其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该生物硬壳由复杂的有机混合物组成,并且具有微米级多孔结构;对"阳极泥"进行了酸碱性测定、能谱分析(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及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分析,结果表明"阳极泥"主要由铝的水合氧化物和污损生物的代谢产物及机体分解产物组成。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了"阳极苞"的形成过程及其对阴极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许多工厂的热交换器多年来一直采用海水冷却。但由于海水含盐量高,浸蚀性强,冷凝塔的腐蚀损坏是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一些工厂多年来的使用经验表明,腐蚀损坏最严重处,主要在管端附近。由于管端的腐  相似文献   

8.
应用电流梯度检测技术在滨海条件下进行了牺牲阳极保护下的海底管线外防腐层破损检测,并根据海洋环境的腐蚀特性设计了海底管线防腐涂层现场检测的有效实施方案.结果表明,该技术的检测方案可行,可以通过电流梯度法进行海底管线牺牲阳极和涂层破损检测.  相似文献   

9.
南海A平台导管架阴极保护监测结果讨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海A平台导管架阴极保护监测结果的分析,研究了该平台下水一年后导管架的阴极保护状态。结果表明,该平台下水后,导管架各节点电位及牺牲阳极电位均达到保护,阴极保护状态良好。阴极保护监测系统运行稳定,双电极探头未发现损坏,所得监测结果翔实可靠,对该海域新建平台导管架监测系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培元 《海岸工程》2008,27(3):59-64
在胜利油田孤东海堤堤前滩地的保滩促淤工程中,目前普遍使用的丁坝结构形式,要么容易被破坏,要么造价高昂、施工难度极大,为此,我们引入了新型双排管桩丁坝。双排管桩丁坝是以管桩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新型丁坝结构形式,详细介绍了它的结构,以及在保滩促淤工程中的实施过程,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它的改进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ound the first offshore HZ 21- 1 steel wellhead platform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characterized by deep water, frequent typhoons, rough waves, high water temperature, severely corrosive seawater, and thick fouling organism attachments. The design and effectiveness of galvanic anode protection system are presented, and several methods are described, which are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protective current density considering the variation of water depth, 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protection parameters considering various factors, the arrangement of anodes based on potential distribution and current requirements at different water depths, and the method of anode installation. Finally the effect of the accuracy of selected cathodic protection parameters on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offshore projects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Platforms Ⅰ and Ⅱ are steel structures located in offshore areas southeast of the Zhujiang(Pearl) River Delta,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n about 110 m water depth. The jackets, with aluminum sacrificial anodes for cathodic protection (CP) of the immersed zone, were launched in March 1995. In May 1996 a CP survey showed that, after almost one year of service, a low polarization level had been achieved and some extended unprotected zones existed, mainly in the deepest part of the Platform Ⅱ. Further to this, a joint activity was decided in order to assess the need of a possible retrofitting of the CP systems. The results of the activity carried out are dealt with, including technical and economical comparisons amongst several retrofitting options, both with sacrificial anodes and with impressed current systems. The adopted solution is illustrated and data are reported on the level of protection presently achieved.  相似文献   

13.
三维I型超长管线阴极保护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超长管线阴极保护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并将介质电阻、金属面电阻及金属自身电阻作了系统处理。通过数值试验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肯定了所提出的数学模型及所用边界元法在处理此类问题时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齐建涛  李焰 《海洋科学》2012,36(11):79-84
采用边界元方法对石脑油储罐罐底水相区的阴极保护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传统设计方案中电场参数分布不均匀、过保护现象明显;通过适当减少牺牲阳极数量并调整其布设位置,可对其阴极保护设计进行优化,过保护现象明显减小,且电位和电流密度分布也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15.
海洋钢结构阴极保护初始极化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海洋钢结构阴极保护中的初期极化问题,介绍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建立模型,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既可保证防护效果,又可节约大量阳极材料,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利用正交试验的配比方法炼制了不同Zn、In、Mg、Ti含量Al-Zn-In-Mg-Ti牺牲阳极9组,采用恒电流和极化曲线方法评价了牺牲阳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电流效率随着钛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随着铟含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随着锌、镁含量的增加先下降后升高。阳极为均匀溶解,未出现钝化现象,溶解过程表现出2种放电过程。最佳阳极配比(wt%)为:Zn 6.0,In 0.020,Mg 1.5,Ti 0.080,余量为Al。  相似文献   

17.
在铝中添加合金元素Zn,Mg,In,Ga,Ca,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研制出一种高效的铝合金牺牲阳极,它在海水中的电流效率达95.6%,电位为-1.09V(SCE)。并研究了合金元素In,Ga,Ca对铝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阳极活化机理。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广西海域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生境数据,在系统保护规划理论框架下,利用Marxan软件构建了广西海域优先保护格局以识别保护空缺.结果 表明:广西海域优先保护区集中在三娘湾、合浦、涠洲岛海域,部分区域游离在现有保护体系外.与广西海洋生态红线对比,保护空缺主要分布在沿岸滩涂分布区、红树林分布区和涠洲岛珊瑚礁分布区.本...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W114A平台在南海服役15年的水下钢结构的腐蚀与防护特检报告.检测表明,生物污损严重,最大附着厚度可达20 cm,阴极保护系统正常,保护效果良好.对检测方法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电位测量程序不妥,牺牲阳极物理尺寸的测量方法不准确,测厚点的基面清理不干净,不能准确地对平台的阴极防护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此提出了修改意...  相似文献   

20.
海洋钢结构浪溅区、潮差区防腐蚀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研究腐蚀角度来看,钢桩式构筑物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一般被划分为五个区带,即海洋大气区、浪花飞溅区、潮差区、海水全浸区和海底泥土区。为减轻其腐蚀,必须对不同部位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在海洋大气区和海水全浸区目前所采用的保护方法,可得到满意的保护效果。潮差区平均中潮位以下的部位,可以得到同全浸区基本相同的阴极保护效果,不须采取其他特殊的防腐蚀措施。而浪花飞溅区和潮差区平均中潮位以上部位腐蚀最为严重,采取防腐蚀措施也比较困难。为此,不少学者特别对浪溅区、潮差区的防腐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