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出生在地质世家,从小受家庭环境熏陶爱上了地质行业; 他1990年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从事地勘工作已20多年。  相似文献   

2.
杨成田教授,男,汉族,山东省潍县人,生于1927年7月2日,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杨成田教授1946年5月进入原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就读,1953年7月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地质矿产勘查系(后改为长春地质学院)留校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西安地质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生导师潘作枢教授,男,汉族,生于1932年7月,广州市人,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2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此后一直从事于地质教育事业.曾任长春地质学院航空物探教研室主任,物探教研室副主任,深部物探研究室副主任.曾任西安地质学院物探系重、磁教研室主任、应用地球物理系主任及区域物探研究室主任.筹建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并且担任第一届理事长.  相似文献   

4.
西安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主任、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朱光明教授,男,汉族,1935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朱光明同志1952年高中毕业后,曾在中学任教和在南京市委文教部工作。1956年进入长春地质学院物探系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成都地质学院任教,1980年调入西安地质学院物探系任教,并负责组建地震勘探教研室和研究室。  相似文献   

5.
刘国昌教授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是我国自己培养的地质学家,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地质学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研究室主任,曾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为名誉主任)、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前主任、西安地质学院前副院长。  相似文献   

6.
第四纪地质学家孙建中教授孙建中,男,汉族,1931年4月出生于陕西省潼关县,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于1949年考入西北工学院,1953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矿产系;1954~1956年在长春地质学院读研究生,随苏联专家学习工程地质,毕业后留校任教...  相似文献   

7.
冯军,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1982年,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毕业后,近30年来,一直工作在地质研究一线。黝黑的面庞,一副近视镜,外表拘谨严肃,内心丰富细腻,举手投足,典型的地质工作者作风。  相似文献   

8.
刘国昌教授,男,1912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饶阳县,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早年从事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解放后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转入地质教育事业,在我国最先创建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他曾先后长期担任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主任和西安地质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西安地质学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9.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28(3):F0002-F0002
李庆春教授 男,1961年12月生,山东郓城人。1982年2月获合肥工业大学勘探地球物理学士学位,1988年获西安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学位。1994年被原地质矿产部破格晋升副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2002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0.
黝黑的脸膛,睿智的目光,儒雅的气质,初见王亚民,记者便笃信他“石油勘探博士”的称谓名不虚传。 王亚民今年43岁,但从事地质工作却将近20年了。1983年,他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学习,毕业后到大庆石油学院勘探系任教,1990年就职于大庆物探公司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辽东前寒武纪大石桥组是由日人斋藤林次在1938年建立的辽河系大石桥统演化而来的。1958—1961年长春地质学院在本区开展了1:20万区测工作,提出了较系统的划分方案。把大石桥组置于太古界下辽河群的盖县组之下,浪子山组之上。此后至今二十余年,通过区域地质填图,普查找矿以及地层题研究和编制区域地层  相似文献   

12.
翟佑华     
翟佑华,1932年11月出生在安徽省县.1950年8月参加工作,1954年元月毕业于原东北地质学院(现长春科技大学),此后一直从事地质工作40多个春秋,与地质事业结下不解之缘,献出了毕生的年华,为广西地矿事业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翟裕生院士男,1930年生,河北文安人,著名矿床学与区域成矿学家、地质教育家;1952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毕业后被分配至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任教,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研究生毕业;先后任北京地质学院讲师、副教授、系主任,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副院长,地质矿产部北京地质教育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曾兼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  相似文献   

14.
山鄂、豫、皖三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发起组织的“大别山地区地质找矿问题研讨会”,于1986年11月中旬,在信阳市河南省地矿局笫三地质调查队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三省地矿局的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以及长期在大别山地区从事地质找矿与科研工作的各队、所主要地质、物探科技人员等共五十余人。会议还专门邀请了武汉地质学院游振东教授、长春地质学院张树业教授、北京大学马文璞副教授、以及南京地质矿产砾究所蒋志宏工程师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5.
关于胶西北玲珑花岗岩的成岩时代问题争议已久,各家意见很不一致,诸如太古宙(郭文魁,1949)、中生代(刘国昌,1950)、元古宙(长春地质学院,1962;山东省地质局原807地质队,1965;805地质队,1967)、燕山中期(湖北地质所,1974);在山东省地质图(1:50万)说明书中定为印支期。众所周知,规模特大、储量丰富的众多金矿床直接赋存于玲珑花岗岩内,因此对玲珑花岗  相似文献   

16.
@@ 门玉明教授,男,1957年2月生,陕西西安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师导师.1982年2月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力学师资班,1993年获西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2002年在西北工业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人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试论S状背斜的构造特征及其富水性…………………………谭以安(西安地质学院) 活断层工程地质分类及其评价…………………………………刘玉海(西安地质学院) 努力防止我国2000年以前可能出现的水资源危机…………王健民(建设部南京环科所) 黄河中游支流盆地新构造活动特征及工程地质环境…………………………李兴山(西北电力设计院勘测大队) 创城市水文地质学的纲目………………………………………何世铭(石家庄176信箱) 黄土高原区域山体稳定问题…………………………李兴山(西北电力设汁院勘测大队) 关于土的强度………………………………………………王清山(长春地质学院) 东北玄武岩地区修建水工建筑物应注意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云峰教授 ,男 ,1 945年出生于山东省垦利县 ,1 990年 2月西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 ,获理学博士学位 ;1 991年晋升为副教授 ;1 996年晋升为教授 ;1 999年遴选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 991年 6月~ 2 0 0 0年 1月担任西安地质学院 (西安工程学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副主任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5月担任西安工程学院 (长安大学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系主任 ;现任水科学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 ,兼任陕西省水利学会理事 ,西安水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西安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西安地球环境保护事业研究促进会副会长 ,陕西省…  相似文献   

19.
一、胶北隆起区变质地层划分沿革胶北隆起区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广泛发育,很多地质工作者,曾在这里进行过研究工作。1958—1962年长春地质学院师生在该区进行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首次将该区变质地层命名为“胶东群”,并自下而上划分为化山、旌旗山两个组,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从而为该区地质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1968年,省局八○五队通过对该区一比二十万区调的修测,将该区(桃村断裂以西,沂沭断裂以东)胶东群自下而上划分为蓬夼、民山、富阳三个岩组,并将招平断裂以东,  相似文献   

20.
1996年 6月 2 1日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地矿部发文批准 (地函 [1 996]1 76号 ) ,原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雁塔校区 )与德国土宾根大学共同成立了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 ,隶属原西安地质学院。中心中方主任由长安大学李佩成教授担任 ,外方主任由德国土宾根大学K .D .Balke教授担任 ,合作机构有土宾根大学国际环境中心、阿根廷沙尔塔国际环境中心、斯图加特Umweltwirtschaft环境工程公司、土宾根Deponieuberwachung水环境公司等。该中心的成立 ,标志着中、德两国校际间科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