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藏高原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全球自然地理环境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受限于严酷的自然环境,青藏高原的自然资源要素观测数据较为缺乏.在青藏高原组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综合观测专业队伍,开展全要素、多尺度、持续性的系统观测,是一项十分必要且紧迫的工作.从站网布设思路、观测指标体系、重...  相似文献   

2.
彭令  殷志强  金爱芳  杨贵才  李展辉 《地质通报》2023,42(12):2156-2164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监测与观测地球系统各圈层及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要素对自然资源管理决策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梳理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自然资源相关网络的建设思路及站点部署、监测与观测内容指标、技术方法、新型装备等,总结国际经验与启示,即注重地球系统科学框架下的系统监测与综合观测,提升标准化长期连续监测与观测能力,加强天-空-地立体化协同式监测与观测。分析中国自然资源相关监测网络的发展现状和存在不足,提出建设国家自然资源监测网络的初步构想,以期为中国自然资源监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的长期稳定运行并确保观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一套适合综合观测体系的运维模式和保障体系意义重大.在分析国内外观测站网运维模式和保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试点站网的建设、运营情况,提出了领导层+业务执行层+咨询层的运维模式,以及由经费保障、通信网络保障、基建装备保障、数据质量控制保障、野外观测台站日常管理与制度及人才队伍保障构成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保障体系框架.构建的运维模式层级清晰、职责明确,保障体系框架涵盖面广、重点突出,基本能满足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长期、稳定、连续运行和定位观测的运维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的长期稳定运行并确保观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一套适合综合观测体系的运维模式和保障体系意义重大。在分析国内外观测站网运维模式和保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试点站网的建设、运营情况,提出了领导层+业务执行层+咨询层的运维模式,以及由经费保障、通信网络保障、基建装备保障、数据质量控制保障、野外观测台站日常管理与制度及人才队伍保障构成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保障体系框架。构建的运维模式层级清晰、职责明确,保障体系框架涵盖面广、重点突出,基本能满足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长期、稳定、连续运行和定位观测的运维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尤其是空间应用技术较发达的国家,充分利用地球观测卫星等遥感技术,对核设施及其运行状况和周围相应辅助设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核安全防护监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些国家用于监测核设施的观测卫星的发展,以及在核安全监测活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一体化平台是集站网运维管理和观测数据采集、传输、保存、挖掘、共享及成果产品于一体的平台,是观测站网的核心.从总体框架、管理系统、特点及优势3方面介绍了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一体化平台的建设情况;结合开展项目,通过数据集成、多源数据融合和模型加载应用阐述了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实践;最后,对一体化平台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和技术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程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展开,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紧迫性的系统工程,合理分析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构建的各项需求,进一步明确建设思路,厘清目前发展动态,有利于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程下一步工作的开展.通过需求分析,明确了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建设的各项需求,并...  相似文献   

8.
卫星测高仪能快速、全天候、全球进行观测,因此成为海洋观测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叙述卫星测高仪的发展规况和工作原理, 着重介绍了该技术在测定大地水准面、反演地球内部构造、海洋面测量、海流探测以及海洋雨图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自然资源调查是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自然资源分类体系、调查方案和数据库组织的研究,构建了以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各类专项调查数据为基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提出了新的数据库组织和更新方法,并在江苏省徐州市进行了实践验证,形成了地市级调查成果,旨在为全国范围内地级市自然资源调查工作提供参考,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调查体系.  相似文献   

10.
11.
彭令  王英男  殷志强  李展辉  杨贵才 《地质通报》2022,41(12):2106-2113
科学合理地划分自然资源类型是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也是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的前提。在分析研究国内外自然资源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已有自然资源分类体系,通过研究认为,围绕自然资源的属性、分布、用途等特征进行的分类依然是国际上采用的主流分类方式,自然资源分类与资源管理联系越发紧密,服务实践管理的分类是目前各国较实用的分类形式,中国自然资源分类正在向理论与实践、学理与管理相结合的统一分类发展。面对中国当前及未来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新需求,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理论指导,探索性地提出自然资源统一分类的原则与思路,初步建立了8个一级类和34个二级类的自然资源分类系统,以期为中国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地研究领域知名学者,原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现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院长、党委书记,曾担任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的黄小虎研究员,应邀于2020年11月21日在清华大学土地利用与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后疫情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作主题报告。他在发言中指出:传统规划体系存在多类型规划矛盾冲突的问题,多规合一为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十八大以后,中央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路线方针等陆续做出重大调整,国家发展内涵发生转变,要求突出发展质量,强调环境保护、农业农村优先。在体制机制上明确由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负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其他部门不再编制涉及空间布局的规划,“多规合一”得到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国土利用和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这也是用途管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统一各类自然资源的内涵、构建自然资源统一分类体系是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前提.利用文献综述法,概述了自然资源的基本内涵,列举了已明确的自然资源种类,系统分析了现有自然资源分类体系的不足,并提出了推动面向统一管理的自然资源系统分类方案研究的完善建议.研究发现,现有自然资源系统分类主要存在偏重于学术分类、部分分类体系不健全、缺少全面系统的列举3个方面问题.针对未来自然资源分类体系,提出以下3条建议:一是建立覆盖土地、地质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自然资源分类体系;二是加强自然资源分类体系理论研究;三是建立面向三维立体调查下的自然资源分类层级.研究成果可为构建服务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自然资源分类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新安  刘丽  郭文华  张迎新 《地质通报》2009,28(2-3):166-170
分析了加强国土资源综合调查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探讨了中国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对国际经验和国内探索实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中国国土资源综合调查评价的战略构想,即先易后难,循序推进;综合权衡,选准切入口。  相似文献   

15.
张新安  刘丽  郭文华  张迎新 《地质通报》2009,28(203):166-170
分析了加强国土资源综合调查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探讨了中国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对国际经验和国内探索实践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中国国土资源综合调查评价的战略构想,即先易后难,循序推进;综合权衡,选准切入口。  相似文献   

16.
丁华  代笠  舒悦  郎婷 《地质论评》2024,70(4):2024040004-2024040004
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本文基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提出背景及“五级三类四体系”框架,提出地质文化村是城镇开发边界以外的特色村庄,地质文化村规划属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镇开发边界外村庄详细规划,是“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是具有地质特色的村庄建设规划。规划体系应包括以保护为导向的地质生态体系规划、以功能为导向的村庄建设体系规划、以效益为导向的融合产业体系规划、以持续为导向的运管保障体系规划等内容。为了促进地质文化村规划体系科学编制与实施,提出未来应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坚持“多规合一”;强化规划体系重要性,编制规划体系技术标准;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规划机制,提高规划体系编制水平;监测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开展评估。  相似文献   

17.
为积极探索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新举措、新机制,丰富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201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组织实施了"承德市生态文明示范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和工程.通过需求对接、野外调查与勘察、室内评价与编图等系列工作,初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①基本查清了承德市水、土、地质遗迹、生态等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和环境本底条件,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林草湿地等地质问题及潜在风险;②从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综合调查评价、全域生态文化旅游新格局打造和林果业种植结构优化等方面,探索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地质支撑服务模式;③基本查明了地质建造对农业和生态格局的控制关系,据此提出了耕地资源和植树造林的优选区域;④以双滦区为例,探索了地表基质层的分布特征,为宜林、宜耕、宜草提供了理论基础;⑤提出了基岩山区矿泉水成因模型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调查评价工作方法.该工程取得的初步进展及成果为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与系统修复、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桦甸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多年来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较低,并存在资源浪费和矿山生态环境失衡的现象。为使桦甸市矿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必须对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实行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