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家庄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是我国以地下水作为唯一供水水源的几个大城市之一,随着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多,尤其是从60年代以来,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已导致该市主要含水层大面积疏干,地下水持续下降,水质不断恶化。水资源问题已成为阻碍、限制该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为此,寻求一个既要满足该市日益增长的用水要求,又要合理控制或消除因地下水过量开采所导致的上述一系列环境水文地质恶化现象的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方案,已经成为石家庄市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学英  贾立伟 《地下水》2007,29(4):80-81,137
地下水是银川市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阐述了银川市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下水模拟软件GMS,对寿光市自来水公司第三水厂水源地—寿西水源地地下水流进行数值模拟。寿西水源地地下水动态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域地下水动态和晨鸣集团等工业水源地开采影响。模拟考虑寿西水源地所在淄博—潍坊大型漏斗区的背景,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对晨鸣集团等工业开采井的逐步替代,按四个方案进行地下水动态预测,提出保障寿西水源地出水量及漏斗间干扰较轻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某污染的工业废物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应用水化学方法、环境同位素技术(地下水中氚及氢、氧稳定同位素)和同位素单孔示踪技术等同位素水文学领域中的新方法对区内地下水的活动条件以及填埋场场址区分布的第四系孔隙潜水和第三纪红层孔隙-裂隙水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测量并确定了填埋场下部地下水的流速及流向。研究结果表明场区地下水的运动与地表水无直接水力联系。污染的工业废物填埋后不会通过地下水的迁移造成对地表水的污染,进而证实填埋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处置污染的工业废物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张苗红  李峰  徐恒  眭素刚 《云南地质》2007,26(4):466-471
盆地大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经济发达、工业密集区乡镇受污染较为严重,水质显著恶化,论述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引起的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提出改善与保护地下水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7,(5)
当前,我国地下水过度开采现象较为严重,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与非饱和带现象日益严重,引发了地下水六价铬污染问题。六价铬因其致毒性严重,成为地下水安全的重要威胁因素。主要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净化功能降低、水位流动异常、地下水位补给源变化会与六价铬高度的迁移性相结合,使六价铬随着地下水的流动不断扩散,随地下水位下降而沉积。六价铬污染现象不仅发生在铬工业污染染区,非铬工业污染区也会因地下水位的下降、漏斗区域的出现、饱和带的变化等出现累积与扩散,因此地下水过度开采对于六价铬污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治理地下水六价铬污染问题,应将地下水位修复与污染修复相结合进行,同时治理,对治理效果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水力梯度科学合理,使地下水位流动科学,地下水的自动净化能力与六价铬的污染处理效果相结合,取得更好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金韬  金晓媚 《现代地质》1998,12(3):419-424
借用地下水动力学中贮水系数的概念,建立了一套利用贮水系数计算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产生的地面沉降量的方法,并利用唐山沿海地区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对这一地区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产生的地面沉降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8.
赵文敏  卫俊霞 《地下水》1999,21(3):103-105
本文通过对运城地区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引起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及工业、生活污水对地下水污染现状的探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了运城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济宁市地下水超采区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济宁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对地下水超采区进行了划定,并对因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超采现状,提出了治理地下水超采的规划目标和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一、城市环境水文地质工作的性质和任务随着城市建没和工业的发展,地下水作为工业和生活用水大规模地被开采利用。由于不合理开采而形成大面积水位下降,因水位大幅度下降而带来了松散地层分布区城市地面沉降,沿海地区的海水入侵,诱发地震等严重不良后果。另外,由于城市三废治理存在一定问题,使得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液、废碴和生活污水大量增加,造成城市范围内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一些城市已严重地影响到供水的质量,影响了人体健康。研究上述问题和提出防治措施就成了当前城市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胡建中  韦俊宏  郭超  谭发 《地下水》2022,(5):49-51+111
为进一步掌握韶关市浅层地下污染载荷情况,更科学指导韶关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本研究基于韶关市地下水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单个污染源的污染物毒性(T)、污染源释放的可能性(L)、可能释放污染物的量(Q)作为定量指标,采用评分指数法求出污染源荷载综合指数(PI),并通过ArcGIS软件进行污染载荷计算分析。计算分析结果将韶关市地下水污染源荷载分为5级。研究表明:韶关市地下水污染源以工业污染源、加油站和矿山开采区为主,其中矿山开采区和工业污染源对地下水污染源荷载等级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2.
洛阳市地下水位下降及防降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现国  王建力 《河南地质》2000,18(3):205-210
因大量开采地下水而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开采降落漏斗。诱发地面沉降,地下水资源枯竭,造成地质灾害发生。本文在论述了洛阳市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地下水下降的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阜新地区地下水水质特征及污染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下水水质特征和污染程度直接反映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好坏。由于受工业“三废”、地表水体以及矿山固体废弃物排放等因素的影响,阜新地区地下水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部分地下水化学指标已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文章综合分析该地区水文地质概况及水质特征,其中包括自然环境下地下水化学特征和人为环境下地下水化学特征,初步探讨了影响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和对策,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志卿  张贤良 《河南地质》1998,16(4):286-291
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降落漏斗形成并扩大,同时引发地面沉降,造成地质灾害发生。防治措施有:开发新的水源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引表回灌等。  相似文献   

15.
常州市是我省闻名的新兴的工业城市。建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建设工业生产迅猛发展,用水量与日俱增。由于过量的开采和不合理的利用地下水,以及工业“三废”的污染影响,导致了地下水水位大幅度的下降、水量减少、地面沉降、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以及工业布局也不甚合理等问题,影响了常州市城市建设的规划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为此,省地矿局应常州市的要求,责成  相似文献   

16.
水化学是研究天然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科学。地下水水化学是水化学中最主要,实际应用最广的一部分,它是与水文地质密切结合的专门科学。它的发展是与水文地质学,地球化学等科学的发展和理论相连系着白的。地下水的水化学对解决洪水(工业和民用),农田灌溉,确定地下水对水下部分的建筑物基础(包括工业、民用和巨大的水利工程)及其它材料的侵蚀性和研究地下水的形成与动态,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利用水化学方法寻找有益矿产(石油,金  相似文献   

17.
金鑫 《地下水》2011,33(5):21+120-21,120
随着基坑工程大量出现,再加上基坑规模和难度大幅度的增大,地下水对基坑工程质量的影响,导致事故频发。通过对基坑工程中由地下水造成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地下水对基坑中的影响提出对策,避免因地下水导致的质量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邱志勇  苏学云 《地下水》2007,29(6):7-10,39
我国许多地方因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地下采矿疏干排泄地下水而引发了多种地质灾害,同时,地下水污染趋势愈演愈烈,导致了大范围地下水环境恶化,已经到了威胁人类生存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程度,亟待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已经刻不容缓.分析了造成地下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操作难问题,提出了地下水资源保护立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思路,进一步完善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科学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促进地下水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豫西铝土矿的成矿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地构造演化角度所作的成矿学分析表明:豫西铝土矿具有多因复成成矿的演化特征,地台阶段经红土化在地台构造层中形成的低品位三水铝石或铝质页岩,经过地洼阶段地洼期构造-热动力的叠加改造和地下水淋滤富化作用,最终成为具工业价值的改造富化型铝土矿。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岩溶地下水质量的结果表明,徐州市广大地区水质较好,仅工业、生活污染源集中区较差。为该市地下水合理规划开采、择优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