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古村落成为景区的时候——保护村落景观建设景观村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悠久的农耕文明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中国广大的山野乡村,在那些聚族而居的地方,至今还保存着许多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通常把那些地方称为古村落。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已经经历了有近二十个年头了。“古村落”也形成了自己特定内涵和外延的概念性群体.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他们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在不同的民族民情和经济基础条件下,开始着自己各具特色的保护与开发。显然,这些分布在中华大地上的古村落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的时候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他们共同面临着发展的机遇、时代的挑战、生存的危机。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与人类的共同的作品”,古村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至今富有顽强的生命活力的文化景观,使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与共、协调发展。时值第三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召开前夕,本刊编辑部组织了一组专家的文章。这些专家从各自不同的学术领域和文化视角,或以丰富翔实的社会素材、或以严谨缜密的学术观点、或以敏锐犀利的针砭,对当前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中的问题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特别令本刊荣幸的是我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收到了国家文物与古建筑学方面的专家罗哲文先生的来信,并欣然为中国景观村落题词。我们在情真意切的墨宝中感受到了一个对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人,对中国古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炽热期待!本刊隆重首发罗老的信函和题词手迹,并将积极酝酿和筹备中国景观村落的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2.
徽州古村落在世界文化遗产联合申报和保护中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支撑,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正日益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徽州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目前面临的困境,研究了在徽州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理论实践,努力结合实践探讨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古村落是中国数十万个行政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遗存。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如果不是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如果不是全社会关于保护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理念,我想古村落将面临的冲击和毁灭或许是不可避免的。而现在古村落因其特有的文  相似文献   

4.
继2002、2004年,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已经是第三次为中国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组织举办研讨会了。不同的是,这次与会的嘉宾,不仅有来自国内的权威专家学者、还有来自岳阳县张谷英管理处、诸葛村等中国古村落保护较好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研讨会更加注重了国际化,这些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文化与传播部、日本九州大学、德国援华规划专家等国际嘉宾的演讲,对于放在世界的视角,来探讨和推动中国古村落的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现编发一组与会专家关于中国古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上一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中国古村落(镇)保护与开发热,迄今已颇具大观争先恐后地“申报”;一哄而上的“造古”;村村寨寨地“收费”;摇旗呐喊地“招商”,古村落成为资产被商家承包经营已不再鲜见,甚至成为地方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的重要业绩。“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孰是孰非? 孰主孰次?孰轻孰重?在学者与学者之间、学者与行政官员之间、在官员与官员之间、在百姓与学者与官员之间……是众口一词、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本刊将在此开辟论坛,欢迎百家争鸣。今天刊登的是本刊记者张安蒙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的访谈。陈志华教授自1988年开始研究乡土建筑与乡土建筑群落,踏查勘测了上百个民居村落,写下了《乡土建筑保护十议》、《抢救乡土建筑优秀遗产》、《楠溪江中上游的古村落》以及《诸葛村》、《福宝场》、《新叶村》、《张壁村》、《碛口》等村落专著达数百万字的文章书籍,吐字如泣血一般地呼吁呐喊抢救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在《抢救乡土建筑的优秀遗产》一文中他指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生态占统治地位的是帝王将相和士大夫的文化,民间的乡土文化不在历史的关怀之下。一幅隋人仿晋的字,一只永乐年间的青花烛台,可以卖到7千万元,而有些不愧为无价之宝的村落,连花5万元测一幅平面图的钱都没有。有多少本来应该当作国宝的村落在泪眼模糊中永远地消失了。”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城市经济学会、国家文物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上海建桥飞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屋脊与根文化工作室等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暨江南第一家文化经济研讨会”于2002年12月9日在浙江省浦江县召开。来自全国经济、历史、文物、建筑等方面的专家及其古村落乡镇代表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进行了认真地研讨。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原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现将其主要内容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7.
《地图》2001,(1):59
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城市凯恩斯作出决定,将中国的4个项目列为新的世界遗产。中国的这4处新的世界遗产项目是洛阳龙门石窟;青城山和都江堰;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中国于1985年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迄今,中国共有27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相似文献   

8.
(记者红岩) 11月9日至12日,第三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江西省婺源县隆重召开。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已经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古村落”也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与外延性的社会群体。在这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古村落也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地理条件、民族民情与不同的政治经济基础上开始了各具特色的保护与开发。虽然,东  相似文献   

9.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的中国景观村落评选活动终于揭晓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批极富民族特色,极具文物价值的古村落被冠以"中国景观村落"或"经典村落景观"的品牌。无疑,这道光环不仅有利于这些古村落的建设与发展,更有利于保护这些古村落所蕴涵的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张红岩 《今日国土》2008,(10):39-42
本刊讯(张红岩)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暨08年年会,于2008年10月17日至21日在上海同济大学文远楼召开。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秘书长兼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会长柳忠勤致开幕词,著名中国文物学界泰斗、"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委员会名誉主任罗哲文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来自全国政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林业局、中国文物  相似文献   

11.
沉重的使命     
"古村落"的概念,我是在十年前才接触到的;十年的时间,"古村落"或为我生命与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古村落,一个鲜活的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社会博物馆。透视一个古村落,可  相似文献   

12.
王心源  骆磊 《遥感学报》2020,24(7):837-841
基于遥感考古发展历程与主要进展分析,提出从遥感考古走向空间考古的认识,构划空间考古内涵、主要研究内容与实验区选择。空间考古既是适应文化遗产保护需求的新任务、新发展与新使命,也是文化、科学与技术融合发展的一支新学科,将促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并为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软实力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诸葛村文物保护与旅游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葛村的古村落保护和旅游管理在体制上走过的路也是坎坎坷坷的,经过十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如今村落保护和旅游管理已趋于良性循环,形成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以旅游的收益促使了古村落的有效保护。诸葛村在旅游管理体制上也几经周折,反反复复,也是摸着石子走过来的。在1996年市政府为了旅游开发,认为诸葛村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改变了诸葛村原有  相似文献   

14.
《地图》2007,(3):10-11
中国的长城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近年来.各方面对长城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每年都会发生长城遭受破坏的事件。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未对长城进行整体测绘与调查,很多细节还未被政府与文物保护部门掌握。这是造成对长城保护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想加强对长城的保护,首先必须摸清长城家底,准确地测出长城的长度,普查出长城保护中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一苇  赵红蕊 《测绘通报》2018,(8):131-135,149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厚重载体,更是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如何利用现代新技术让更多人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长城、认识长城、感受长城,是长城保护与宣传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地理信息、互联网、全景摄影、多媒体和虚拟场景等多种技术,综合展示长城文化遗产、历史遗迹、环境景观和文化价值等的展示方案,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体验,推进长城文化宣传和展示,为长城资源旅游推介、价值探索、保护利用探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崔婷 《今日国土》2009,(11):1-1
古村落特指民国以前建村,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古村落是昔日文化、经济和社会的见证,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作为一种文化和自然遗产,古村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村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在巨大旅游需求的强力拉动下得到了迅速发展。顺应旅游市场的需求,我国旅游产品的种类也不断得到丰富,而随着近年来山西平遥古城、安徽西递、宏村等古城、古村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使古村镇在旅游发展中的价值也逐渐显现出来,古村镇旅游作为文化旅游产品重要的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和游客的青睐。古村镇作为承载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宝贵的财富,正逐渐引起国人的巨大关注,如何合理保护和持续利用古村镇旅游资源,也渐渐成为业界所关注的课题。一、我…  相似文献   

18.
李青松 《今日国土》2008,(10):43-43
今天这个会议在同济大学召开,具有特别的意义。大学的影响力固然取决于拥有多少大师,培养了多少人才,产生了怎样的学术思想,但做了哪些大事也是一所大学影响力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同济大学在用现代理念设计和绘制城市建筑蓝图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偏远的中国古村落,从事了积极的保护和  相似文献   

19.
德国的村庄发展和保护简介谈及德国的村落发展,很少会涉及到“古村落”,因为在现在的德国村落中,很少有能够称之为“古村落”的了,数百年的沧桑让德国几乎所有的村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大多数变化始于300年前,也就是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始和农业走向衰落之时,与城镇相反,村落由于规模太小而不能形成一  相似文献   

20.
(北京2007年12月23日)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12月23日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