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祁连党河南山花岗岩类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河南山地区地处南祁连重要成矿带,区内花岗岩类岩体包括扎子沟岩体、鸡叫沟岩体及贾公台岩体,伴有不同程度的金、铜矿化。扎子沟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组成,侵位于震旦纪火山岩系。鸡叫沟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组成,贾公台岩体主要由斜长花岗岩组成,两者侵位于奥陶纪碎屑岩系。3个岩体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510.85±14)Ma、(395.06±51)Ma及(355±91)Ma,前者对应于早-中寒武世,后二者对应于志留纪-泥盆纪。3个岩体均属于钙碱性花岗岩系列,其中扎子沟岩体属于该系列的中钾花岗闪长岩系列,鸡叫沟岩体属于高钾二长岩系列,贾公台岩体属于低钾奥长花岗岩系列。综合岩相学、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区内3个岩体均形成于I型活动陆缘环境,为中南祁连造山带加里东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南祁连党河南山北坡两个不同特征的金矿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研究甘肃南祁连党河南山北坡金铜矿产的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笔者采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首次对区内黑刺沟和贾公台两个金矿床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它们的成矿特征有很大差异:黑刺沟金矿床以富As,Sb的微细浸染蚀变岩型金矿化为主,其次为辉锑矿石英脉型金矿化;而贾公台金矿床则以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化和蚀变岩型金矿化为特征,As,Sb含量不高。研究认为黑刺沟金矿床与矿区石英正长闪长岩类有成因联系,贾公台金矿床与矿区斜长花岗岩有成因联系,不同的岩浆活动造成了金矿化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党河南山位于南祁连地块北缘,以党河断裂为界,北邻中祁连,属南祁连Au、Pb、Zn、Cu、Ni、W、Cr成矿带。金矿为该成矿带的主要矿种,素有72道金沟之称,目前已发现贾公台、黑刺沟等大中型金矿床2处,小型金矿床及金矿点10余处。乌兰达坂沟—扎子沟地区位于党河南山中段,小比例尺化探显示金异常强烈,且区内可见大量的砂金采矿点及民采坑硐,显示了该地区良好的找矿地质条件。本文是在对区内开展调查研究基础上,利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对区内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相关性及异常元素组合特征等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并结合异常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化蚀变特征等成矿地质条件,圈定成矿远景区。通过本次工作在该地区圈出11处金的成矿远景区,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排序。一类成矿远景区有扎子沟南、钓鱼沟脑、钓鱼沟、红庙沟、背架子—乌兰达坂沟成矿远景区,对一类成矿远景区内地质成矿条件进行了概略论述,并对其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成矿远景区的圈定为该地区下一步继续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豫西南内乡地区金矿成矿与花岗岩、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产在河南省内乡地区五朵山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的金矿床(点)的地质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及成矿流体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认为花岗岩与金矿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构造对金矿的控制是第一位的,区内所有的矿化都受断裂构造的控制.五朵山岩体周围,尤其是西南部的岩体内外接触带、断裂构造发育区、富含黄铁矿和金属硫化物的地段为金矿的有利找矿区.  相似文献   

5.
甘肃北山拾金坡花岗岩特征及其与金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国堡 《甘肃地质》2007,16(3):19-25
通过对拾金坡岩体宏观地质特征、岩石矿物学、岩石化学以及地球化学成果的全面分析,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总结了该区金矿的控制因素。区内金成矿主要受岩体和构造控制。岩体是成矿的最主要因素,矿化与岩体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区内大多数金矿床产在拾金坡岩体的边缘。拾金坡复式花岗岩由早期到晚期可分出闪长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共3期岩浆活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为下地壳或上地幔源,属Ⅰ型或同熔型;岩体相对富集轻稀土,δEu值为0.45~0.99。加里东晚期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提供了成矿物质,海西早期钾长花岗岩对含矿热液的运移起到了积极作用。处于深处的钾长花岗岩在上升过程中产生了含矿热液,并且在似斑状花岗岩中形成了一系列断层,这些断层为成矿流体的运移和富集提供了空间。海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不但为含金热液在二长花岗岩中的上升运移开辟了通道,而且为金矿化提供了热源,在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形成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江西大湖塘地区近年发现了一批大-特大型钨铜多金属矿矿床,矿床类型均为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型,成矿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基底中的成矿元素被活化并参与成矿;矿化受燕山期断裂及其岩体与围岩接触面的控制,根据岩体形成时代、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与矿化的关系判断,细粒花岗岩及花岗斑岩为成矿岩体或成矿地质体;该区的成矿作用与区域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直接相关,并受深部作用过程和浅部构造环境的双重控制;其成矿机理是基于成矿系统内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耦合,成矿实际上是深部过程背景与表层岩石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碱性系列岩浆岩和埃达克岩是通常产生于汇聚板块边缘的特殊岩石类型,记录了俯冲物质与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的过程.笔者对中祁连南缘党河南山地区贾公台杂岩体和鸡叫沟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鸡叫沟岩体中的二长闪长岩形成于(467±4.7)Ma,贾公台岩体花岗闪长岩...  相似文献   

8.
新疆南天山地区构造活动剧烈,岩浆活动频繁,花岗岩具有期次多、分布广、面积大的特点。文章着重介绍了位于南天山褶皱带的乌什塔拉岩体,从区域地质背景、花岗岩的含铀性、构造控矿、热液蚀变特征和遥感影像特征等方面,对该岩体的铀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其具备形成花岗岩型铀矿的基本地质条件,找矿工作应以隐性构造与显性构造的交汇部位作为突破点。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岫岩县香炉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香炉沟金矿为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NW向棒棰沟-苏子沟-长甸断裂带与NE向卧龙泉-抚顺构造-岩浆活动带交汇部位、牧牛-东胜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的中部.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聚矿构造环境,位于韩家岭岩体最佳成矿空间位置,地球化学异常范围大、强度高、并与已发现的金矿化带吻合良好.预测香炉沟金矿资源前景可达到中-大型规模.  相似文献   

10.
乌力沟金矿位于甘肃省肃北县盐池湾乡。大地构造属中南祁连山弧盆系之党河南山—拉脊山弧间裂谷;秦祁昆成矿域南祁连加里东期Cu-Pb-Zn-Ag-Gr-石棉带党河南山加里东期Au-Cu-Pb成矿带。矿床赋存于乌力沟二长花岗岩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中,矿床严格受NWW向断裂带构造控制,矿化带长2 000m,矿体在矿化带中具有分段赋存特征,矿床中成矿元素具中、低温元素富集特征。该矿床是党河南山地区继贾公台、黑刺沟后,又一新的找矿突破,初步分析属中低温热液作用下形成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的讨论,有助于推动该区金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王宝华 《甘肃地质》2013,22(2):50-55
党河南山贾公台金矿位于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中祁连隆起和南祁连弧后盆地接触部位的南祁连区。金矿体赋存于中下奥陶统上岩组碎屑岩中,含矿岩性为构造角砾岩及碎裂黑云母斜长花岗岩。本文对成矿条件、控矿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中、低温热液蚀变碎裂岩型金矿床成矿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黑刺沟金矿床以富As和Sb的微细浸染蚀变岩型金矿化和部分石英脉型锑-金矿化为特征,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石英;贾公台金矿床以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化和蚀变岩型金矿化为特征,As和Sb的质量分数不高,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自然金(方铅矿)-石英-钾长石;鸡叫沟金矿床以蚀变岩型金矿化为主,次之为石英脉型金矿化,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黄铜矿-石英.3个金矿床的成因均与岩浆岩有密切联系,但各矿区的岩浆岩在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具有差异,表明其成因不尽相同.这可能是造成3个金矿床地质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及主要矿床的地质特征,重点阐述了控矿因素,分析了区内下古生界五道沟群变质岩系、华力西晚期至燕山期侵入岩以及主要断裂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通过对大东南岔金铜矿床控矿条件进行分析、评价,为区内及外围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集安市大石湖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石湖多金属矿区处于鸭绿江裂谷边缘的辽东—吉南成矿带之中,其间分布着集安市前石岭铅锌矿点、集安市杨木林子铅锌矿点、集安市大关门砬子铅锌矿点、集安市望江楼铅锌矿点、集安市秋皮沟铜矿点等,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环境,找矿标志明显,通过对铅锌等矿种成矿地质条件、成矿作用、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的全面总结研究和重新认识,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并对区域成矿潜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西天山位于中亚增生型造山带的西南缘,夹于准噶尔地块和塔里木克拉通之间.西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与天山洋的俯冲?关闭过程密切相关.西天山地质构造复杂,成矿作用独特,既可形成与活动陆缘有关的斑岩铜金矿和火山?沉积岩型铁锰矿,也可发育与伸展构造有关的海底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等多个集中区.西天山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作用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地质找矿和基础研究工作也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沉积建造、岩浆演化、成矿地质特征与物质来源、控矿因素等方面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西天山造山带从前寒武纪到晚古生代经历了古陆边缘裂解、洋?陆俯冲增生、陆?陆碰撞及后造山伸展等地质过程;与此相应形成了多个成矿区带,主要包括:(1)哈尔达坂前寒武纪古陆边缘裂陷盆地环境的铅锌成矿带,(2)与博罗科努古生代洋?陆俯冲、碰撞?碰撞后伸展环境有关的金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3)与阿吾拉勒晚古生代岛弧?弧后盆地有关的铁多金属成矿带,(4)那拉提古生代岛弧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西天山主要成矿区带的成矿模式,厘定了与西天山沉积建造?构造活动?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序列,总结了西天山铁铜铅锌金等优势矿产时空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6.
范家山铜金矿位于西秦岭北成矿亚带,温泉复式花岗岩天水斑岩夕卡岩钼铜金矿带的核心位置。矿床地质特征表明:范家山铜金矿体主要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以及岩体附近的断裂破碎带的控制,以金铜矿化为主,围岩蚀变为夕卡岩化、角岩化及硅化、绢英岩化等。范家山铜金矿床主矿脉包裹体温度、盐度及H-O同位素研究显示,主成矿流体的盐度(S)为2.0%~11.0%(w(NaCl)eq),均一温度为120~345 ℃,主要集中在150~280 ℃范围,具有中温和中低盐度的特征,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为(248.3±1.9) Ma(MSWD=0.67, N=9),表明成矿活动发生在印支早期。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范家山铜金矿为印支期早期陆陆碰撞导致地壳加厚背景下的夕卡岩型矿床,深部具有斑岩型成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