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转眼间 ,原尊礼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一周年了。时至今日 ,每当我走进会长办公室 ,都会感到先生仿佛就在屏风对面的办公桌前阅读论文 ,或是在查看地震图 ;而我 ,时而向他请教 ,时而同他谈谈自已的想法 ,这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原尊礼先生 1 93 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地震系 ,1 944年晋升为教授。 3 0~ 40年代 ,正是包括内陆直下型地震在内的地震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在此期间 ,先生将自已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地震观测 ,以及地震仪观测技术和倾斜仪、伸缩仪连续观测系统等的研发之中。1 956年研制的。原式电磁地震仪 ( HES) ,在 1 …  相似文献   

2.
转眼间,原尊礼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一周年了.时至今日,每当我走进会长办公室,都会感到先生仿佛就在屏风对面的办公桌前阅读论文,或是在查看地震图;而我,时而向他请教,时而同他谈谈自已的想法,这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前言应该说 ,松代震群是在“上天”的关照下发生的。当年 ,即 1 965年的 8月 ,长野县松代町气象厅地震观测所 (现在的精密地震观测室 )开始采用世界标准地震计进行观测。 3天 ,仅仅观测了 3天就开始发生地震。你说巧不巧 ,把整个震群活动自始至终逮了个正着。不过 ,这也只能说是偶然 ,太走运了。不仅如此 ,1 965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 ,日本率先在世界上开始实施第一个地震预报计划。另外 ,原尊礼先生荣任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所长也正是这一年的 4月。在这万事具备的当儿 ,松代地震“亮相”了。这些偶然并未以单纯的巧合而告终 ,对后…  相似文献   

4.
日本《东京大学学报》1980年2月号刊登日本地震学家萩原尊礼发表的题为《地震学的开端》的文章,译载如下:明治10年(1877年)4月,正值西南战争之时,文部省创建了省属国立东京大学。为此,从国外聘请了近30名外籍教师来校任教。这些外籍教师大多是由西欧和北美招聘来的,他们在本国受过高等教育,都是年轻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地震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本刊编委周锡元教授因病于2011年5月29日溘然长逝。周院士毕生勤奋治学,为发展我国地震工程科学作出卓越的贡献。作为本刊的编委,他一向大力支持本刊的出版工作。他的逝世是我国地震工程界和本刊的一大损失。对于他  相似文献   

6.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至第七届代表顾功叙先生1月14日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病逝,终年84岁。顾功叙先生1908年7月生,浙江省嘉善县人。1929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理科。1933年秋被录取入清华大学特别研究生。1934年夏,赴美学习地球物理勘探,1936年获科罗拉多州矿业学院硕士学位。1938年回国,任当时已迁昆明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其间,曾在云南、贵州等省从事金属矿及煤矿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先后发表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岩石力学专家、《地震研究》主编陈宗基教授因心脏病于1991年9月25日在上海逝世,享年69岁。陈宗基先生祖籍福建安溪,1922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早年就读于印尼万隆工学院和荷兰德尔夫特科技大学,1954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工作。他治学严谨,知识渊  相似文献   

8.
正当全国人民满怀信心地向四个现代化奋勇迈进的时候,中国地震科学创始人之一的李善邦先生于1980年4月29日不幸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我们万分悲痛。李善邦先生是从事中国地震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现代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磁测量等工作的先驱。他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发展中国的地震科学事业贡献了一生。早在青年时代,李先生就参加了外国人在上海徐家汇设立的观象台工作,目睹了外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工程地质学家徐煜坚先生离开我们走了,可他的音容笑貌仍然不时萦绕脑际。回忆近30年来和徐先生的交往,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以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我是在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和徐先生相认的。1964年中,河北深县发生了一次有轻微破坏的强有感震。在李四光教授主持下,由地矿部和中科院的有关单位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前往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创刊人及首任主编、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郭增建先生因心力衰竭晚期并发多器官衰竭,于2017年12月11日22时在兰州家中安然辞世,享年87岁。郭增建1931年1月20日生于陕西商洛市商州区腰市镇李庙乡紫峪口秦家村。幼年丧母,家境贫寒,1950年考入西北大学(西安)物理系。1953年毕业后被分配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0月15日是赵九章先生的百年诞辰. 赵先生的光辉业绩再次激发了人们对他的怀念.  相似文献   

12.
13.
It has been more than a year since Don left us.He left us so suddenly.We planned to have a phone call after he settled down at his new house.However,it never ha...  相似文献   

14.
全球顶尖的地震学家安艺敬一教授的遗著"Seismology of Earthquake and Volcano Prediction"及其中译本"预测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地震学"已经由科学出版社在5月份出版.  相似文献   

15.
地电观测深井电缆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井下地电观测是在地电观测中规避地表环境干扰的手段之一。针对井下地电观测装置长期稳定性的迫切需求,本文介绍了适用于井下地电观测中室外线路的内部结构、制作工艺、制作材料和可靠性检测结果等。本文所述型号的电缆能适用于开展井下数百米深度的地电观测,可保障井下地电观测装置的长期稳定性,是今后发展井下地电观测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17.

边界识别是位场数据处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技术, 现有的边界识别方法属于无监督式机器运算, 其识别精度与地质体的空间分布存在很大关系, 尤其是对深部复杂异常体的识别存在边界模糊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边界识别的精度, 受深度学习卓越非线性映射能力和监督式学习优点的启发, 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位场边界识别方法, 深度学习网络结构是一种融合了多尺度特征和全局注意力机制的密集跳跃连接网络(PFD-Net).该网络结构首先以改进的U-net为骨干网络获取位场边界特征信息, 然后在嵌套的标准卷积模块之间进行密集跳跃连接来缩减编码阶段到解码阶段的语义鸿沟, 以及减少训练阶段梯度消失等问题, 随后再采用全局注意力机制模块将多尺度的高低层特征信息进行融合, 以此进一步加强边界的全局及细节定位.模型试验表明, PFD-Net网络能够准确识别出异常体的边界信息, 且对于含噪声数据, 其预测结果的质量不会降低, 该网络表现出较强的泛化性和鲁棒性.最后将本文方法应用于藏东南某铁路隧道西段的航空磁测数据, 取得了良好的边界识别结果并能够获得更多的构造信息.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