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介绍江苏省山景,水景,洞景,石文化,地学人文等5类旅游地学资源的基础上,对全省旅游地学资源进行了分区,指出了开发江苏省旅游地学资源的战略意义,分析了旅游地学市场的良好前景,提出了根据不同对象同不同的旅游地学产品,建设一支精干的旅游地学队伍,加强地矿与旅游部门的联合与协作等战略主张。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临城县白云山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笔者开展科技扶贫、开发河北省临城县白云山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成果。将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形成分为3个时期,即成岩期、成洞期和成景期,文中还进行了旅游市场分析及旅游效益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发临城风景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镇江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已迈入中国旅游城市行列,从地学旅游的角度,介绍了镇江的山景、水景、洞景、观赏石和地学人文学方面的景观资源,对镇江市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开发前景提出了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彭一民  赵华新 《地球科学》1994,19(2):262-272,T001
介绍了笔者开展科技扶贫、开发河北省临城县白云山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成果,将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形成分为3个时期,即成岩期、成洞期和成景期。文中还进行了旅游市场分析及旅游效益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发临城风景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地学资源是旅游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江苏省旅游地学资源主要是,山,石,水,洞等类型,着重介绍江苏省的旅游地学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在蓉召开1994年10月6-9日,“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暨全国第9届、四川省第5次旅游地学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四川省地矿局、四川省旅游局等9个单位共同倡议...  相似文献   

7.
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拥有6大类16类23亚类地质遗迹资源,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客源市场稳定,并体现出既层次较高、又雅俗共赏的特点。但随着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不断完善和全域旅游的发展,还需要再进一步开发地学旅游资源产品。通过昂普(RMP)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对策与措施,建议从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纪念品等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促进公园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公园科学价值与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黄万堂 《甘肃地质》2002,11(2):93-96,86
兰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地学旅游资源丰富 ,根据其形态特征、自然属性及成因 ,可分为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遗迹等几类。加强地学科普宣传 ,发展地学科普旅游 ,不仅可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打造地球科学文化 ,还可宣传兰州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什邡县、彭州市、都江堰市、汶川县等地,分布着诸多的旅游景点,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集山景、水景、生景、气景和文景的旅游片区。根据景点的开发情况和地质地貌景象特征,可以划分为已开发旅游景区、待开发旅游景区、地学景观资源区三大类。本文对待开发旅游景区、地学景观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地质学会基础地质学术委员会1992年3月25日举行地学旅游讨论会。会议由吕全荣付教授主持,学会秘书长余纪扬出席,参加会议的有华师大、地矿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局、地震局等单位共18人。胡永懋付教授作了“开发旅游资源、发展地学旅游”的报告。会上发言踊跃,大家认为,趁1992旅游年时机,发展旅游地质学和地学旅游,正是我们地质学学会责无旁贷的工作。与会者一致认为在上海发展地学旅游的有利条件是:1.上海是国际大城市,又是我国近代史的名城。在旅游设施、交通、通讯、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质学报》2022,(Z2):161-164
本文以"川渝·红色研学乡情五日游"为例,从产品设计、产品特色、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在乡村振兴重大战略背景下,以乡村地学旅游为主线,统筹自然生态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等乡村旅游资源,立足旅游资源整合、多主题融合的角度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组合优势,促进旅游产品配套升级,优化乡村生态地质环境,拓宽地学旅游发展空间,发挥地质技术优势,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洛阳市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详述了该市自然景观形成的机理及其主要演变阶段的特征。作者根据地学基础原理和研究成果,提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该市旅游资源、正确处理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科学规划景观(点)组合及运用地学成果寻找并评价开发新景点等4项建议。  相似文献   

13.
93’科技节期间,上海市地质学会基础地质学术委员会,于10月26日举行上海旅游地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李维显主持。出席研讨会的有学会秘书长余纪扬、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市地矿局、上海海洋地质局、上海地震局、上海市遥感办等20多位专家、学者。副教授、市科协科技活动积极分子胡永懋,在对上海地学旅游考察基础上,首先,作了开发上海地学旅游的学术报告。与会学者认为胡副教授的学术报告对发展上海地学旅游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可行性;对上海开发地学旅游的有利条件、地学旅游资源、地学旅游内容、  相似文献   

14.
旅游地学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积极作用至少可在不断发现更新旅游资源和对旅游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诸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为传播地学科普工作之重要性及加强广大社会对学会所属小洋岛科普教育基地的了解,在上海市科协支持及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的帮助下,学会今年已进行了两次宣传活动。 5月19日学会旅游地学及科普教育两专业委员会委派黄大信及景学立携带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及地质学会共同制作的“保护地质遗产、保护地学旅游资源”及小洋岛科普基地介绍等宣传图文版以  相似文献   

16.
自然风景资源是地球岩石圈,水圈与大气圈等各层圈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具特殊价值的国土资源;是一种供人们游览,观赏,度假,修学求知,探险猎奇和科学考察而具吸收力的土地资源,地学扩大服务领域,旅游地学要为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构筑大旅游体系作出贡献,由此,提出江苏旅游地学有待研究的3个方面:(1)全省旅游资源的系统调查,编制全省旅游资源分布,区划系列图件,旅游层圈线带大旅游发展的科学区划;(2)针对江苏旅  相似文献   

17.
石棉地区旅游资源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石棉地区的旅游资源划分为地学景观、地史遗迹、水文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景观、天象景观、民族风情、土特产品八类和草科、新民、西油房三个旅游资源区,并对该区的旅游资源作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8.
齐运铎  方强 《江苏地质》2002,26(2):95-100
徐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交通便利,景点众多,具有广阔的旅游发展前景。徐州旅游景点的基础大多与地质学有关,山,水,洞,石及地学人文资源分布广泛,内容丰富,独具特色。试从地学角度阐述徐州旅游资源的概况,分区,并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贵州旅游地学资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沛 《贵州地质》2000,17(3):213-217
根据贵州特点,将贵州旅游源分为9大类:地学景观类,地学遗迹类,水文景观类,运动、疗养、休闲、度假类,天象景观类,生物景观类,人文景观类,民族风性类和土特产品类。为合理开发和保护贵州旅游资源,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学旅行的核心诉求是要完成对学生的培育,但并不是所有的旅游资源都具备“研学性”,因此在以村镇旅游资源为基础开展研学旅游产品或线路设计之前,有必要首先对区域旅游资源的可供研学的价值即“研学性”进行评估。本文以贵州省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典型地学旅游资源为例,基于“内在价值-外在条件”的分析架构,建立以资源禀赋、教育价值、体验价值、外在条件为标准层的研学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研学性评价标准,为后期乡村地学旅游资源研学旅行开发潜力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