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皖南构造带的组成、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地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在该区的工作,以新的锆石U-Pb年龄为依据,论述了皖南构造带的组成、前南华纪基底形成的时代和构造背景。以构造变形特征为依据,将皖南构造带分为3个构造分区,论述了各个分区的总体构造特征和不同方向断裂构造的变形特征。最后,概述了皖南构造带从晋宁期到燕山期的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2.
湘南区域构造应力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有林  林舸 《湖南地质》1996,15(3):134-136
该文应用构造应力解析的方法,对湘南地区地槽,地台,地台期后活化作用三个阶段地质演化过程中所发育的构造,岩石,地层等特征进行了讨论,并简略地分析了影响湘南地区构造应力格局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样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俊君  黄太柱 《地球科学》1995,20(3):264-270
塔里木盆地北部发育5种典型的构造样式;基底卷入型压性逆冲构造组成、盖层滑脱型逆冲-褶皱构造组合、隐刺穿刺底檗同幅度褶皱构造组合及张性正断层组合,无论是构造变形时间还是组合分布,在塔北均呈现规律变化,其变形特征及发布受如下3个地质因素控制:(1)区域挤压作用;(2)岩性条件的差异:(2)先期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4.
运用现代构造地质研究方法,对蔚县矿区构造特征及断裂构造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揭示了矿区构造成因机制及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四纪的构造事件与应力场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早、中更新世之间(0.73MaB.P.)我国存在一次重要的构造事件,由此第四纪便分属两个构造期:喜马拉雅期(23.3—0.73MaB.P.)和新构造期(0.73Ma以来)。在这两个时期内,具有截然不同的构造应力场、不同的形成机制、不同的构造变形方式、方向、不同的扩张或缩短速度、不同类型的火山喷发、不同方向和不同位置的火山喷发带,并且也造成完全不同的构造地貌特征。  相似文献   

6.
依据龙门山中段映秀断裂带构造岩的宏观地质特征、显微构造及组构特征,论证了构造岩具有脆性和韧性两大类型,形成序次上为先韧性后脆性。映秀断裂带是在长期持续推覆作用下形成的一条脆、韧性逆冲构造、文章还讨论了断裂带形成的构造环境和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7.
甘肃侵入岩及岩石构造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叙述了甘肃侵入岩的时空分布、构造岩浆旋回和构造岩浆岩带划分,将甘肃侵入岩划分为4个构造岩浆旋回、5个构造岩浆岩省、10个构造岩浆岩带,简述了各构造岩浆岩省侵入岩基本特征和岩石构造组合特征,探讨了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利用现有资料初步建立了甘肃侵入岩年代格架。  相似文献   

8.
西天山东段的构造变形分为三个构造层次。即:深部构造层次、中部构造层次和浅部构造层次。深部构造层次以韧性剪切,塑性压扁,顶界劈理发育为特征,应变强度平均为1.03.压缩量平均为63%。中部构造层次以等厚褶皱,同斜倒转褶皱和逆冲推覆断层为主的脆韧性变形为特征,断层总体为叠瓦扇状逆冲断层系。该层次的应变强度平均为0.67,压缩量平均为44%。浅部构造层以宽缓的断层转折褶皱,断层传播褶皱及造山带向盆地仰冲为主的脆性变形为特征,断层伴有大量的水平走滑。该层次的应变强度平均为0.28,压缩量平均为24%。  相似文献   

9.
黔东南地区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黔东南地区构造复杂,发育有多期次,不同组合类型的构造形迹,通过构造解析划分出了顺层韧性剪切带,阿尔卑斯式褶皱,侏罗山式褶皱,过渡性剪切带,逆冲推覆构造及地垒-地式构造等组合类型,它们分别产出于造山前期伸展背景,造山带,造山带前陆和造山后地壳隆升背景,反映了该区不同时期构造类型及构造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准中地区构造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准噶尔盆地中部现今呈南倾的大单斜构造背景,中1、3区块中生代曾发育一大型正向构造单元,分析认为属低幅背斜构造.中3、中1区块位于该背斜构造的南、北两翼,受背斜构造的影响较大,而中2、中4区块位于该背斜构造的东侧,受背斜构造的影响较小,中1、中3区块与中2、中4区块分属两个不同的构造单元.准中区块中生界侏罗、白垩系之间存在明显的角度不整合,应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构造层.研究还发现,准中地区中、新生界具有明显的负反转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1.
倒转构造是指早期的张性构造后经挤压作用改造而形成的一类压性构造.倒转构造的特征与先存的张性构造休戚相关.本文介绍了阶梯状正断层组合、地垒-地堑组合、简单犁式正断层及其相关断层组合和断坪-断坡状犁式正断层及其相关断层组合等四种倒转构造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倒转构造对四川构造地质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顺北5号走滑断裂带,以独特的“纵向分层、走向分段、多期构造叠加”为典型的宏观构造特征.因其构造变形的复杂性,准确掌握其构造特征,进而重建其构造叠加演化历史仍然是一个关键命题,这对于理解走滑断裂带时-空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深钻井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剖面、层面构造解析与剖面构造回剥反演,对顺北5号带北-中段构造变形特征与多期构造叠加变形时-空序列进行精细、全面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深部(震旦系至中奥陶统)主剪切带内,不同层系构造特征差异显著,沿断裂带走向构造变形显著分段,在纵向、走向两个维度都表现出显著的应力-应变局部化特征.(2)浅部碎屑岩层内(上奥陶统至石炭系),发育走滑相关褶皱变形和三套雁列正断层组.三套雁列正断层组上下叠置、多期叠加变形.其中,第一、第二雁列正断层组与发育在同一层系的走滑相关压扭背斜分别同期耦合变形.(3)顺北5号带北-中段经历了初始破裂期(中奥陶世末-晚奥陶世初)、构造雏形期(桑塔木组沉积早-中期)、构造大发展期(柯坪塔格组沉积期)、构造继承性活动期(塔塔埃尔塔格组沉积中后期至东河塘组沉积前)、剪切方向反转期(晚石炭世-二叠纪)等5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构造地质研究中,以下4个方面值得编图时注意。①构造形态的分析从“二维”转向“三维”,也就是说从平面形迹转向立体位态。当今,平面图上描绘出来的构造形迹,只是地质构造在地表出露的痕迹,是二维图象,它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该构造的立体形状、位态和性质。而三维空间表示各构造的形态及相互关系,并能正确查明构造性状。②从“定性”描述进入“定量”分析。常规地质图上的有限资料分析构造,是一种概略性的定性描述,常常有偏面性或以偏概全之虞。大量专门性构造测量工作,才能更客观地反映构造特征,因此,构造图上应该突出专门性的构造工作成果。③从构造的“形态研究”深入到“形成机制”的研究。构造形成时的应力、应变状况,应适当的表示在地质图上。④对构造的变形研究从“一次性概括”深化到“多期性筛分”。构造图上应将不同时代的构造群层次分明地表达出来;将先后不同构造的叠加现象有条不紊地反映清楚。  相似文献   

14.
严城民  邓仁宏 《云南地质》2003,22(2):152-160
霞若地区的构造形迹可划分为6个构造群落。吕梁期构造群落(D1)属中深构造相,变形机制不明。华力西期构造群落(D2)属中浅构造相,形成于伸展机制。印支期构造群落(D3)属中浅构造相,形成于挤压机制。喜马拉雅早期构造群落(D4)具浅表构造相特征,仍形成于挤压机制。喜马拉雅中期构造群落(D5)亦为浅表构造相,系水平剪切的产物。喜马拉雅晚期构造群落(D6)属表部构造相,由差异升降形成。  相似文献   

15.
贵州泥堡金矿区矿床构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陶平  李沛刚  李克庆 《贵州地质》2002,19(4):221-227
作者在总结了泥堡金矿产出特征和矿田构造特征的基础上,从褶皱、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容矿部位、地层原始层状构造及次生层次构造特征,以及构造期次分析等方面入手,对泥堡金矿区的矿床构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故对黔西南金矿勘查工作及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边界构造、滑动形态特征与力学性质、滑动系统、下伏系统、运动方向等方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了新密大平=超化滑动构造的总体特征,新密大平-超化滑动构造南北以背斜为界,东西受断层切割;滑面具有穿层现象且次级滑面发育;其力学性质为压扭性,南翼还兼有张性;滑动系统总体表现为向斜构造;滑动方向晚期呈现出先南后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地貌构造分析或叫新构造分析,是大地构造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新构造学探讨地貌及相关的沉积特征,以阐明岩石圈近地表部分的新构造作用。由于S.S.Schultz、V.A.O-bruchev、N.I.Nikolaev、N.A.Florensov等人的工作,新构造学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苏联地学界。新构造学理论的基础是年轻内生作用的速率和特征与地球表面地貌的相关性。区域和应用新构造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依据地貌资料编汇新构造图及进行各类地质预测。本文以中亚、东亚及整个地球为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吐木休克构造带构造模型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永  刘长磊 《地质科学》2018,(1):115-132
吐木休克构造带位于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北缘,为巴楚隆起和北部阿瓦提凹陷的分界,其形成与巴楚隆起的成因密切相关,作为克拉通内部发育的大型断裂,其构造活动一直持续至现今,探讨其形成过程及成因机制对于研究克拉通内部构造变形样式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前人研究成果和认识,以近垂直于吐木休克断裂带走向的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对相应剖面进行了轴面及等倾角域划分及断层识别,刻画了吐木休克构造带的二维几何学特征,并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其三维几何学形态;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了吐木休克构造带的构造演化,揭示了其运动学特征;结合其运动特征及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研究认为吐木休克构造带具有多层滑脱的特征,整体上具有西段构造活动强烈,向东逐渐减弱的特征;吐木休克断裂带在各段其构造样式较为一致,为由基底两套滑脱层及反冲断层组成的复合构造楔;构造带初始形成于中晚奥陶世并长期继承性活动,生长地层及地层的缺失情况指示构造带的形成过程可主要分为3 个期次,其中以中晚二叠-白垩纪的构造活动最为强烈,为吐木休克构造带的主要形成期,新生代的构造活动具有走滑性质。  相似文献   

19.
反转构造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反转构造近年来已成为盆地和造山带构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已成为许多油气田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在介绍反转构造的几何学特征,形成风制,鉴别特征等基础上,讨论了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的关系以及在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对反转构造概念和研究方法的正确领会和掌握,将为中国含油气盆地和造山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构造特征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晓东  刘纲 《黄金地质》1996,2(2):16-21
以构造层次的观点剖析了乌拉山塑性变形构造,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构造的特征及其演化,认为东西向浅层次的脆性断裂-山前大断裂是乌拉山金矿的导矿构造,其后期(加里东-海西)活动派生的近东西向呈右行雁列的一组剪切断裂是容矿构造,并认为容矿断裂是经历了先压后张2个阶段的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