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略论汕头海洋科技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汕头是一个依托海洋发展起来的港口城市,海洋是汕头的生命线。根据汕头的区位特点,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海洋活市”的战略方针和“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战略目标,其基本内涵是以海洋为依托,以国际市场为舞台,以科技为先导,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把汕头带向繁荣发达的ZI世纪。科学技术,特别是直接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海洋科技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环。探讨汕头海洋科技的发展问题,是汕头科技和海洋工作的重要课题。汕头海岸线长达289千米,大小岛屿63个,附近海域水深200米,大陆架3.61万平方千米,水深100米以内渔场3.2万平…  相似文献   

2.
经过5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海洋科技工作已基本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加强基础研究三个层次的战略格局,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海洋科技在海洋事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在逐步增长,海洋科技改造了传统的海洋产业,引领了新兴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支撑了海洋强国建设。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海洋国家相比,我国的海洋科技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国虽然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未来15年是我国全面建…  相似文献   

3.
海洋经济与海洋经济科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质斌 《海洋科学》1995,19(2):21-23
随着我国现代海洋开发活动的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科学”这两个名词已不再是陌生的了。但是,它所代表的概念,一直缺乏明确的界空,因而对其理解存在着若明若暗、见仁见智的情况。这不但影响着学科理论建设的进展,而且在海洋经济工作实际中,制定不出适于该领域的统计指标[1],给经济分析和评估带来困惑。因此,弄清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非常必要的。1海洋经济1.1海洋经济的概念和分类所谓海洋经济,是产品的投入与产出、需求和供给,与海洋资源、海洋空间、海洋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从多种角…  相似文献   

4.
推进海洋经济建设是实现浙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海洋经济建设必须依托并大力发展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技.  相似文献   

5.
推进海洋经济建设是实现浙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海洋经济建设必须依托并大力发展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技。  相似文献   

6.
7.
金秋九月,秋风送爽,首届全国海洋科技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此次大会的召开恰逢我国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的第一年,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以“海洋科技”为主题的海洋会议,会议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2006-2010)》为指导,研究讨论了《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与《关于加快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若干意见》,部署了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重点,明确了我国今后海洋科技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为共同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福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强化海域综合管理.实现了开发和保护并举;坚持服务大局观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以港兴市”的战略部署,实现了海洋经济各部门,尤其是港口和临港工业同渔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坚持为民服务宗旨,在加快海洋开发过程中,保护好广大渔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快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加强海洋执法能力建设和执法工作力度,实现了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有序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福州市在推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理论实践与探索成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福州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强化海域综合管理,实现了开发和保护并举;坚持服务大局观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以港兴市"的战略部署,实现了海洋经济各部门,尤其是港口和临港工业同渔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坚持为民服务宗旨,在加快海洋开发过程中,保护好广大渔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快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加强海洋执法能力建设和执法工作力度,实现了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有序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福州市在推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理论实践与探索成果.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洋科技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近几年,我国成功地开展了数次大规模的海洋科学调查活动;完成了海洋环境数值预报、海洋信息自动查询系统、膜法水处理技术和海洋资料浮标技术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完成了海洋功能区划;制定了《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并在海洋石油钻探、海港工程、海水增养殖、深潜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海洋科技战线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  相似文献   

11.
海洋问题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亡。文章围绕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挑战和新形式,提出了我们的重要任务是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有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制,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科技兴海和海洋强国的技术支撑体系,提高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创新能力,加大重点海洋科技项目的投入力度,科学合理地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坚持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使我国的海洋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以来,福建省科技兴海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7年海洋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56%.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合理评价区域海洋科技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区域海洋经济增长,文章以东部海洋经济圈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海洋科技发展水平综合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海洋科技发展等因素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发展水平综合指标包括海洋科技支撑、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海洋科技投入3个主要素及其11个指标,2006—2015年东部海洋经济圈各地海洋科技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且差距较小;除政府支持力度外,海洋科技发展水平、海洋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工业污染程度等变量均与海洋生产总值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海洋科技发展水平为正相关;未来应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减少区域壁垒制约以及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相似文献   

14.
推动海岛开发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12次全国海岛市、县(区)长联席会议于2002年10月21日在浙江省岱山县隆重召开了。全国海岛联席会议是拓宽海岛市县之间横向联系,传递信息,加强协作,共谋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展示海岛特色和建设成就的重要舞台。自1990年召开首次会议以来,已经分别在我国沿海海岛市县(区)连续召开了11次联席会议。在这11年中,通过对海岛经济、产业发展和海岛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全方位探讨、研究和交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推动我国海岛的开发与保护,促进沿海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文章运用系统GMM实证检验海洋科技创新路径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海洋科技创新的联动显著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且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海洋劳动力投入对海洋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显著;环境规制与海洋科技创新的联动显著促进东部和北部海洋经济圈的海洋经济发展且促进作用东部大于北部,但对南部海洋经济圈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制政策、加快海洋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建设海洋人才队伍以及升级对外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探究海洋科技创新对于海洋经济的影响成为实现海洋强国目标的重要推动力。文章基于2008—2019年中国11个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在金融发展视角下探讨海洋科技创新对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节效应以及门槛非线性作用。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对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过程中,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表现出正向调节效应,而金融发展结构的调节效应暂不显著;在海洋科技创新作用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发展规模存在双门槛效应以及最佳金融发展水平区间,金融发展结构和效率均存在单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结构大于单一门槛值时,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增长表现显著正向作用,当金融发展效率大于单一门槛值时,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信用档案体现诚信特征的角度,提出建立海洋信用档案,并狠抓管理和有效利用,为全面落实《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2):18-19
2007年海洋科技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2007年全国海洋厅局  相似文献   

19.
全国科技兴海工作会议的召开,既是一次在新形势下全面促进科技兴海工作的动员大会,也是一次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创新能力,推动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誓师大会,对于引领我国的海洋开发尽快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轨道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