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冬小麦 虽然 1999年秋,冬麦播期偏晚,但由于播种后,光照条件良好,冬前≥ 0℃积温仍较充足。冬季偏高的气温、偏厚的积雪及冬末稳步回升的温度,使冬麦越冬状况良好。幼穗分化期一直比适宜温度偏高的气温,虽促进了弱苗升级转化,提高了有效穗数,但也造成了幼穗分化时间过短,使单株穗粒数少于常年。灌浆期温度及水分状况适宜,有利于籽粒充分灌浆,千粒重明显提高。综观 2000年度,冬麦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对冬麦生长利略多于弊。 1.1冬前生长期 (播种—越冬开始期 ) 由于 1999年秋季秋收任务 (尤其是棉花 )繁重及 9月中旬气温高于常年…  相似文献   

2.
杨淞  杨文彬 《内蒙古气象》1996,(2):17-20,10
温光生态因子及时间对春小麦幼穗分化影响的研究杨淞,杨文彬(巴盟农业气象研究所)每穗小麦的小穗数、小花数和小花的发育程度,取决于本身形成的早晚、发育时间的长短等。一般认为,穗部某些器官形成越早,分化发育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多粒大穗。而器官形成的早晚和...  相似文献   

3.
2001年秋季虽然全疆大部冬麦播期偏晚,但播种后大部冬麦区光热条件良好,冬前≥0℃积温达到了冬前壮苗所需的积温水平,绝大部分冬麦带蘖越冬。越冬期间天气异常,气温骤冷骤热,变幅剧烈,但冬季偏厚的积雪及大部麦区偏高的气温使冬麦越冬状况良好。冬末初春持续偏高的气温使冬麦提早返青。幼穗分化期间,北疆麦区气温正常略偏低,麦田墒情  相似文献   

4.
根据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指标,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影响2010年冬小麦产量构成的有利气象因素是:底墒水充足,各生育阶段降水分布适宜,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在分(蘖)一越冬开始期平均气温偏低,冬前积温不足,不利于晚播小麦分集成穗.春季低温冷害对小麦小花分化有一定影响,但幼穗分化时间长,灌浆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灌浆时间...  相似文献   

5.
1冬小麦2000年秋季,全疆大部冬麦播种期较常年偏晚。播种后,北疆麦区气温持续偏低,冬前≥0℃积温明显不足,大部地区冬麦还未分蘖就进入越冬期,苗情较差;南疆麦区气温正常,冬前≥0℃积温基本达到冬前形成壮苗所需的积温水平,大部冬麦带蘖越冬,苗情长势较好。入冬后,全疆冬麦区气温明显偏高,北疆麦区日最低气温≤-24℃时,已有5cm以上稳定积雪,冬季积雪略厚于常年,塔额盆地异常偏厚,冬末初春偏高的气温,使积雪融化较快,冬麦越冬条件良好。拔节—抽穗期间,大部麦区气温较此阶段的适宜温度偏高,使幼穗分化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6.
1冬小麦1998年度全疆各小麦生长期大部麦区无较严重的干热风、冰雹、病虫等危害,使冬麦单产创历史最高记录,单产比前一年增产10.9%;总产比前一年增产1.7%。1997年秋播期北疆偏晚,南疆偏早,入冬期全疆偏早,但由于秋季气温明显偏高,使冬前生长积温充足,全疆绝大部冬麦区冬前>ot积温在300-620t·d之间,冬前苗情长势好于前一年同期。全召大部地区冬小麦越冬期间积雪和气温有利于冬麦安全越冬,冬麦返青良好。冬麦功抗分化期间气温偏低,降水异常们多,幼德分化期长,有利于形成大穗及多成稳,使亩有效茎数、叶面积系数、单株小稳…  相似文献   

7.
1冬小麦1996年度全疆大部冬小麦播期正常偏晚,冬前≥O℃的积温北疆较为充足,南疆略显不足,越冬开始期苗情差于前一年。冬麦越冬情况较好,无大面积冻害发生。全疆冬麦返青推迟,返青前后个别地区雨雪过多,出现了冬麦雪害与渍害。功德分化期间,气温偏低,降水及灌溉用水充足,幼穗分化期长,有利于形成大穗。灌浆期,北疆虽气温正常略高,但无干热风危害源疆多雨气温偏低,灌浆期较长,有利于冬麦充分灌浆,增加千粒重。综观1996年度,冬麦生长期农气条件对冬麦生长利多弊少,良好的气象条件保证7冬麦获得空前大丰收,单产创历史最高记…  相似文献   

8.
1冬小麦1994年度冬小麦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较好,利大于弊。在播种和出苗期间,大部地区气温正常或偏高,墒情适宜,多晴好天气。冬前热量条件充足,苗情长势较好,多为一、二类苗。冬季积雪偏早,且丰厚,后冬气温偏高,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去冬今春积雪偏厚,北疆部分地区雪腐病比往年重,加之初春雨雪低温天气影响,返青后苗情长势较差,二、三类苗比例增加,发育期推迟。技节至抽穗后期,不担气温回升正常偏高,而且全疆总的水情正常偏多,北疆麦区每隔石~10天有一场连雨,对冬麦苗情转化及幼穗分化和发育期加快都有利。灌装后期,…  相似文献   

9.
1 冬小麦1999年度全疆大部地区播期偏晚。冬前≥ 0℃积温为 310~ 6 10℃·d ,基本达到壮苗所需积温。越冬开始期北疆苗情差于前一年 ,好于常年 ,南疆好于前一年。冬麦越冬条件大部麦区良好 ,伊犁地区雪腐 (霉 )病严重。幼穗分化期 ,全疆大部麦区气温高于常年 ,南疆明显偏高 ,使冬麦穗分化时间缩短 ,小穗数减少。灌浆期间 ,南疆麦区气温略高于小麦灌浆最适温度 ,使冬麦灌浆时间缩短 ,对冬麦粒重增加不利。而北疆麦区则气温低于常年 ,使小麦避免了干热风危害 ,灌浆时间延长 ,有利于冬麦干物质积累。综观 1999年度 ,冬麦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区早稻(中、迟熟品种)的幼穗分化至孕穗期桂南在5月份;桂中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桂北在6月份。此期间常出现日平均气温≤22℃连续两天或以上的低温天气,有时伴有阴雨、寡照,群众称之“五月寒”,并反映对早稻产量有影响。为探讨其影响程度,我站从1980年开始对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用人工气候箱模拟,结果认为早稻幼穗分化至孕穗期间的低温天气对幼穗生  相似文献   

11.
1995-1996年度我省冬小麦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总的来看是利大于弊;播前伏雨多,底墒足;冬前降温缓慢,光照充足,越冬正常;返青至抽穗期间,前期受抵温干旱的影响,使小麦各发育期普遍推迟,小麦进入生殖生长降价阶段降水量有所增加,降水适时集中,对中部,东南部麦区穗粒数的增加及大穗的形成有利,但南部主产麦区因前期干旱严重对穗粒数有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1995~2005年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冬小麦叶、鞘、茎、穗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比率和增长分配规律:冬前干物质增长分配率,叶、鞘增长分配率呈波浪状变化;茎呈弧线状变化;穗呈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1995~2005年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冬小麦叶、鞘、茎、穗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比率和增长分配规律冬前干物质增长分配率,叶、鞘增长分配率呈波浪状变化;茎呈弧线状变化;穗呈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14.
华北及莎车膜下条播冬小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冬前及冬季膜内温度提高,土壤墒情较好,冬季麦苗不停止生长,各发育期提前,越冬成活率高,穗分化和灌浆期延长,亩穗数、穗粒数多,千粒重大,亩增产百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小麦叶龄、叶龄余数与幼穗分化进程的对应关系。指出,它们之间呈四次函数关系,并就其在小麦幼穗分化进程鉴定、苗情诊断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据巴彦淖尔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对全市900多个小麦样本进行实测,大部分地区小麦减产,其中,667m^2穗数有所增加,而穗粒数和千粒重普遍降低;市气象局实测小麦产量也有明显下降,其中,千粒重和穗粒数也有不同程度下降。通过对同期气象资料分析,影响小麦产量下降的气象条件主要是:1.潮塌严重,播种期推迟,根系受制,抗逆性减弱,全生育期缩短;2.幼穗分化期温度偏高,日照过长,缩短了幼穗分化期,减少了穗粒数;3.灌浆期蒸发较弱。光照不足.灌浆速度大幅度降低,减少了灌浆量,造成千粒重降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秩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对濮阳县气候与冬小麦产量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前的日照时数、越冬期的平均气温和大于O℃的积温、拔节~孕穗期的降水、孕穗期的日数和抽穗期的日数对亩穗数影响较大;返青至孕穗期的日数对穗粒数影响明显;千粒重则和开花期至成熟期间的平均日较差相关较好.  相似文献   

18.
程延年 《气象》1992,18(12):44-46
通过田间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温度和日照条件对北京郊区冬小麦粒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前积温和单棱到护颖分化期间的天数、温度、日照时数与冬小麦粒数密切相关,穗分化前期是决定粒数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9.
低温对于日本北部的水稻栽培是一个重要的气候因子。整个营养生长期的连续低温会使抽穗延迟,结果产量会大大地减少。然而出苗或移植短期低温的影响,也好像幼穗形成期到开花期一样,是值得注意的。如果移植后最初十天遭受低于13℃连续低温,水稻植株就会死亡。生长在洼地苗床中的稻秧移植后在温度高于16℃时开始发根。 在幼穗形成期至开花期之间,如果短期温度降低到17℃以下,就会出现明显的不实。这种减产型式跟延迟型不同。柿崎和木户(1938年)发现,这个时期的低温阻碍减数分裂阶段花粉母细胞的正常发育,因此造成不实。他们的结果后来被田中(1940,1941年),木户  相似文献   

20.
分别对单位面积上的冬小麦茎蘖动态,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形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影响单位面积茎蘖动态变化的因子主要是分蘖期温度和时间,对有效穗粒贡献最大的是基本苗和冬前分蘖数;决定每穗粒数的主要因子是四分体形成期至建粒期期间的气温和日照时数以及单位面积上茎蘖数最多时的苗数;决定千粒重大小的重要气象因子是灌浆期间的温度和太阳辅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