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在提出了利用不同的参数来定量评价放射性异常的远景。这些参数有:测到的γ放射性的极大值,晕的含矿性和放射性异常的延拓。在所有的情况下,评价的可靠性取决于在代表性层面上进行的普查工作的可靠性。确定代表性层位埋深的一个因素是疏松沉积层的厚度。在山区森林的分水岭和山坡地区,疏松层的厚度一般为0.5至5.0米。由于所研究的各种山区森林的地形占有的面积为总面积的30—70%,所以评价疏松沉积物的厚度对用放射性测量γ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介绍减少降雨派生的渗漏和流入的努力有效评估方法及目前的一些修复项目的结果。方法的解释是为那些准备和考虑对于修复结果的流量数据进行评估的人作为一个引物。方法的讨论范围从基本的线综述到风暴数据的评估及控件的使用。成为修复计划或是考虑实际工程的应用及他们的并发症。结果来源于被呈现的降雨派生的渗漏和流入的峰值的缩减范围从14%到61%及降雨派生的渗漏和流入的体积缩减范围从42%到70%的7个修复项目和阶段。  相似文献   

3.
红外吸收光谱是各种化合物的最重要的特征。根据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研究各种物质的结构和成分,已是重要的现代方法之一。随着仪器的不断改进和样品制备技术的日益完善,红外光谱在矿物学研究的应用上日趋广泛。不同的矿物有着不同的红外吸收光谱。单个矿物红外光谱的唯一性是鉴定矿物的主要依据。在光谱的红外区域被矿物吸收的射线的波长与晶体中分子或原子间的振动有关。  相似文献   

4.
何细华 《岩矿测试》2004,23(3):文后I-文后I
在热催化高温燃烧TOC分析中,我们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避免气体流速的波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而影响气体的流速有下列因素:①由于高温燃烧,短时间所产生的气体的快速蒸发;②由于样品基体的不同,所产生的流速的变化;③由于管路上堵塞所引起的流速的变化;④催化剂形状的变化,所引起的流速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含不同半径孔洞的颗粒体模型的力学行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编程建立了非连续介质(颗粒体材料)模型,采用FLAC软件模拟了静水压力条件下不同半径的巷道围岩中的剪切应变增量、最小主应力及最大主应力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孔洞半径的增大,呈圆环形的剪切应变增量与最小主应力的高值区的圈数、呈辐射状的最大主应力的高值区的延伸范围及剪切应变增量的最大值都呈先慢后快的增长趋势。模型中最大的拉应力接近于在模型四周所施加的压应力,而最大的压应力约为所施加的压应力的5~10倍。模型内部的剪切应变增量、最小主应力及最大主应力的分布是高度不均匀的。具有较高的差应力的位置与具有较高的剪切应变增量的位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试论矿田断裂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造地球化学这株刚萌芽的幼苗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引起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重视.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壳运动规律的科学;地球化学则是研究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原子运动规律的科学.十分明显,这种宏观的岩块、地块的运动与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原子的微观世界的运动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看到,世上的超基性岩都沿深断裂带分布;火山岩都出现在地壳的某些活动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内生金属矿产大多和地壳一定的构造带息息相关,如智利、赞比亚和乌拉尔的铜矿带和我国南岭的稀有-有色金属矿带部是引人注目的例子.即使在一个矿床的形成过程中,不同的构造阶段亦常有不同的元素富集,而且这种构造-岩浆-矿液的发展演化往往具有十分明显的规律性.这些现象并非偶然的巧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地球科学视野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代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科学发展战略的角度 ,讨论了新技术、新方法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新世纪的地球科学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即观测范围的扩大与观测能力的增强 ,多学科观测的海量数据的积累与地球观测系统的整合 ,不断增强的挑战非线性复杂地球系统中的预测问题的能力。特别是 ,作为地球观测系统的整合的“数字地球”和作为地球过程的模拟工具的高效并行计算 ,将在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方法论的角度 ,文中特别指出 ,只有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人对新技术、新方法有正确的理解 ,并具有创新性的思维 ,新技术、新方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泥浆的流动特性是泥浆的重要性质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循环的压力和泵的功率消耗,岩屑的携带和井内的清洁,地层压力的平衡和控制,钻头水马力的有效利用,井径的扩大或缩小,进而导致井内的复杂化、周期的延长和成本的升高。正如其他流体一样,要对泥浆的水力学行为进行研究,也必须首先搞清其基础力学性质,即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流体是怎样发生变形和运动的。流体的这一应力与应变的关系,称为流变行为,而研究流体的流变行为的学科,称为流变学。不同的流体,可能  相似文献   

9.
信息价值论初探:关于矿产资源价值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信息价值论认为,凝结着人类劳动知识信息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是价值的有,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既不能创造物质,也不能消灭物质,只是生产和消费信息的有序性,产品的价值是由产品信息的有序性决定的。而不是由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量决定的。产品的价格是由买卖双方共同认定的信息的有序性来决定。市场中价格背离价值的现象是因买卖双方占有信息的不对称所造成的。生产要素价值的本质是收入分配,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之  相似文献   

10.
用于评价污染降解速率的内部示踪法与和降解无关的衰减效应有区别的,该方法是通过使用一种似抗体的内部示踪剂来使降解的污染浓度达到正常化。内部示踪剂与降解的污染物之间保持的衰减应归因于降解效应,并且通过一阶延时方程来评价降解速率的半衰期。平移一迁移方程的解析解被用于评价水流和运移状态。这一状态可能会导致对污染降解速率常数的不正确估价。水流运移特征导致的对降解速率的高估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因为常用于解释自然衰减作用的内部示踪法可以达到补救的目的。解析解也通常用于评价与某一示范站使用内部示踪剂相关的误差的量级,并且解释使用不同的延时速率常数的示踪剂的不同的降解速率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We examine the formation of the Michigan Basin in terms of elastic flexure of the lithosphere. The shape of the flexure accurately determines the flexural rigidity of the lithosphere and the lateral extent of the load responsible for the flexure. The amplitude of differential subsidence then gives the magnitude of the load. Gravity anomalies in the southern peninsula of Michigan further restrain the dimensions of the load. We propose a model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Michigan Basin involving mantle diapirs. We suggest that the first stage in its evolution was diapiric penetration of the lithosphere by hot asthenospheric mantle rock to the vicinity of the Moho. The heating of the lower crust by these hot rocks caus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wer crust, meta-stable gabbroic rocks to eclogite. Initially the lighter mantle rocks nearly balanced the heavier eclogite. As the mantle rocks cooled by conduction, the basin subsided under the load of the eclogite. The thermal contraction mechanism is supported by evidence that the flexural rigidity of the lithosphere increases with time. This is the effect of thickening of the elastic lithosphere as cooling progresses.  相似文献   

12.
河套盆地托克托台地湖相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外观察表明托克托台地的湖相层与上覆的黄土之间存在风化剥蚀面。文章选择了一个剖面点系统地采集了孢粉样品,同时在湖相层底部、顶部和黄土层底部采集了3个光释光样品;另外在一个观察点的不整合于上新统之上的河流相中采取了一个OSL样品。通过对这些数据结果的分析,并综合已有的地层年代、孢粉数据和水文工程地质钻孔资料,试图取得对托克托台地湖相层形成年代、环境及台地演变过程的合理认识。结果表明:1)湖相层相当于邻区的萨拉乌苏组,形成于12~10万年以前的晚更新世早期;黄土相当于邻区的城川组,形成于8万年之后的晚更新世晚期;形成于3万年左右的湖相层是晚更新世晚期同期沉积黄土相变的结果。2)古气候变化明显,晚更新世早期(12~10万年)气候温和湿润,水量充沛,推测最高湖水位介于海拔1050~1080m之间,在河套盆地形成了一个大湖泊———“河套古湖”,与“萨拉乌苏湖”是分开的;晚更新世晚期(10万年以后)气候干冷,湖水后退,同时意味着黄河开始外流,3万年时期的湖水位为海拔1020m左右。3)上新统地层遭受风化剥蚀使地表处于准平原化,在这一时期和林格尔断裂和鄂尔多斯北缘断裂发生明显位错;约12万年以后,和林格尔断裂停止位错,沉积了晚更新世早期的湖相层,约10万之后湖水向盆地中心退却,并在8万年开始沉积黄土,湖水再也未扩展到台地之上,在这期间鄂尔多斯北缘断裂继续位错直至晚更新晚期大约3万年左右停止,台地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3.
南海西南次海盆与东部次海盆地质与地球物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南海西南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南海东部次海盆的地球物理场异常和地质构造均呈EW向分布,而西南次海盆则表现为NE向分布。并利用插值切割法对南海深海盆的磁力异常场进行了分析处理,提出了其显示的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差异,并对南海西南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的演化史进行了探讨:东部次海盆是在晚渐新世-早中新世通过SN向的海底扩张形成的,而西南次海盆是在中始新世至早渐新世通过NE向的大陆边缘裂谷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北缘晚新生代的差异性隆起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钦忠  李吉均 《地学前缘》2003,10(4):590-598
在青藏高原的研究中,一个涉及高原隆升过程和机理的重要科学问题就是高原差异性隆升问题。文中初步研究了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北缘的这种差异性隆升特征。研究表明,高原北缘山系隆升变化的差异性是很明显的。自23.7 Ma以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平均剥蚀率分别有4次阶梯式、谷—峰—谷—峰—谷式和二次阶梯式的变化形式。在3.6 Ma BP以前,青藏高原北缘山系的差异性隆升总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地貌特征;在3.6~1.7 Ma青藏运动发生期间,高原北缘山系的差异性隆升特征是西强东弱;在0.6 Ma以来,高原北缘山系的隆升差异性呈现出西强—中弱—东次强的特征。自1.7 Ma以来青藏高原北缘西昆仑山褶皱带平均缩短应变为38%,阿尔金山褶皱带平均缩短应变为8%,祁连山褶皱带平均缩短应变为15%。这和它们的高度在此期间的差异特征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著名铜、铁多金属成矿带之一.本文根据长江中下游及邻近地区构造等特征,将该区构造单元自北向南划分为华北地块、大别造山带、长江中下游前陆构造带、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并进一步将长江中下游前陆构造带细分为保康-武汉-宿松-巢湖褶冲带、长江中下游中生代坳陷带、通山-瑞昌-石台-宁国褶冲带三个次级构造带.在燕山早期,长江以北的保康-武汉-宿松-巢湖褶冲带逆冲构造极性指向SE,而长江以南的通山-瑞昌-石台-宁国褶冲带逆冲构造极性指向NW.长江以南褶皱样式在岳阳-通山-瑞昌一线以南由隔挡式变为隔槽式,叠瓦式逆冲断裂更发育.在九岭-幕阜山隆起及南部的白垩纪红色盆地基底中逆冲断裂多为高角度,褶皱多为隔槽式,元古宇的浅变质岩卷入逆冲作用,为典型的厚皮构造.长江以北的紧闭同斜褶皱主体形成在印支期,随后被早燕山期的逆冲推覆作用改造.结合野外地质调查,通过对已有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深地震剖面重新解释,发现以长江为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侧深部、浅部构造处于耦合状态;而南侧深部、浅部构造已经脱藕,形成上下地壳的“鱼骨刺”结构,深部构造可能是是印支期扬子地块向华北地块下俯冲的残余结构.长江中下游地区浅部从北向南的逆冲作用应该与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挤出有关,而从东南向北西的逆冲推覆作用可能同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松潘-甘孜和西秦岭造山带地球物理特征以及基底构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松潘-甘孜地块与西秦岭造山带的基底性质相似,均具有扬子块体的构造属性。褶皱基底的分布范围为:西南部以二道沟-玉树-理塘为界;东至青川-都江堰,即龙门山断裂带;北部边界由西到东,沿昆仑南缘至花石峡,然后转向北东,沿兴海-夏河-西和展布。在深地震测深和高温、高压岩石密度研究结果的约束下对重力资料进行反演,得到该地区的基底起伏。反演结果表明:松潘-甘孜-西秦岭地区的基底深度为1.3~8.6km(以海平面起算)。阿坝-甘孜-道孚以及夏河-泽库-兰州一带为基底隆起区;若尔盖-唐克-红原、花石峡达日和-达日东南一带为基底凹陷区,其中红原附近基底深度达8.6km,为全区基底深度最大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锚杆能够显著增强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基于顺层边坡结构效应,应用锚杆加固顺层边坡的力学模型,根据结构力学理论和变形协调关系,建立拉剪作用下全长粘结型锚杆加固顺层边坡抗剪计算的理论分析方法.与相关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顺层边坡锚固抗力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一致,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讨论了锚杆倾角、锚杆直径、灌浆体强度、结构面内摩擦角、剪胀角等对加锚顺层岩体抗剪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锚杆锚固抗力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锚杆轴力及横向剪切力对顺层岩质边坡的抗剪作用.锚杆倾角越大,锚杆总的抗力呈减小趋势,而锚杆抗力随剪胀角增大而增加;当锚杆倾角等于内摩擦角时,锚杆抗力达到最大;锚杆抗力随锚杆直径增加而增大;当锚杆直径不变时,锚杆抗力随灌浆体抗压强度增大而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8.
秦岭中更新世以来抬升的新资料及认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秦岭北坡的陕西省洛南县南洛河北岸发育高度不同的6层溶蚀洞穴,其中5层溶蚀洞穴中发现沉积物和古生物化石。对这些洞穴进行了考察和发掘,并研究了洞穴内沉积物的化石。另外对洞穴外的河流阶地进行了高程测量和对比分析,用选频光释光法测定各洞穴底部沉积物和洞穴外河流阶地沉积物的年龄,确定了各洞穴大致的形成时代,并首次得到秦岭中更新世以来的抬升资料。其抬升过程中速度不均一性、时代越新抬升速率越强的总趋势等状况与青藏高原相似  相似文献   

19.
豫陕中-晚元古代沉积盆地(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汝阳群、洛峪群及其相当地层,除本区西南部外,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这些陆源碎屑沉积均不含任何可资确定沉积环境的化石。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和相干属性分析,发现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三维区中新统三亚组、梅山组、黄流组发育大量多边形断层。梅山组顶面发育呈近EW向展布的长条形丘和丘间底流水道,其上方分别发育近EW向(多边形)断层密集带和近SN向横截水道(多边形)断层。北部泥岩区,丘规模越大,断层密集带越宽,断层密集带主要分布在黄流组下部和梅山组上段地层中,横截底流水道断层向上延伸较短,向下延伸至梅山组或三亚组,而梅山组至三亚组多边形断层逐渐呈现多边形形态。西南部砂岩区,黄流组底部断层密集带和横截水道断层比北部规模小,延伸短,梅山组下段发育近NE向横截浊积水道砂岩断层和近NW向平行浊积水道边界断层,其规模更小。重力扩展可以很好地解释黄流组断层密集带和横截底流水道断层的形成,梅山组和三亚组的多边形断层是超压水力破裂的结果,同时大颗粒砂岩抑制多边形断层的形成。在我国首次发现断层密集带和横截水道断层,该类断层对油气运移、识别强振幅地质体和丘形反射成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