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西盆地位于黑龙江东北前中生代佳木斯地块之上,介于依舒断裂和敦密断裂之间。鸡西盆地是黑龙江东部重要的含煤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封闭于晚白垩世早期。在纵向上表现为2个大的演化阶段,早白垩世凡兰吟-阿尔布中期沉积了鸡西群含煤岩系,阿尔布晚期-赛诺曼期沉积了具红层特征的桦山群。  相似文献   

2.
该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北东向敦密大断裂与南北向牡丹江断裂的交汇处南侧,是延吉-汪清金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北延部分。  相似文献   

3.
四道河子金矿位于延吉一汪清金多金属成矿带的北段,北东向敦密断裂与南北向牡丹江断裂的交汇处南侧,出露地层有上元古界张广才岭群新兴组,呈北东向带状展布。主要岩性有片岩、变粒岩、石英角岩、变质石英砂岩,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本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张广才岭边缘隆起带的中北部,宁安盆地西边缘,南邻敦一密深大断裂带。区域内地层简单、岩浆活动强烈、构造发育,尤其是受北东向规模巨大的敦一密断裂带影响,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和近东西向韧性剪切糜棱岩带构成本区最基本、最重要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5.
一、金银库钛铁矿砂矿地质条件。金银库矿区位于太平岭优地槽褶皱带的北延部分,密—敦断裂的北段东侧。  相似文献   

6.
阿尔金山的构造归属及其构造运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阿尔金山各边界断裂性质和阿尔金南缘断裂构造活动特点的系统分析,结合阿尔金山与南塔里木地块岩石建造组合特征进行比较,认为阿尔金山原属于南塔里木地块的组成部分,长城纪以后逐渐转化为南塔里木地块边缘活动带.其3条边界断裂分属于不同的断裂系统,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成和演化历史.阿尔金南缘断裂活动的力学性质、运动方向具有多级周期性反复的特点,较好地揭示了阿尔金地块地壳波浪状构造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鸡西与勃利盆地是黑龙江省东部重要的含煤沉积盆地,受敦密断裂控制,盆地走向均呈近东西向。盆地主要由鸡西群含煤沉积岩系组成,晚期叠加了一套河流相沉积岩系,伴有零星火山作用。  相似文献   

8.
提取巴颜喀拉地块东部边界鲜水河断裂、龙门山断裂及边界附近西秦岭构造区跨断层灰色关联度指标曲线,根据1999~2007年、2009~2015年及2015~2017年GPS速度场数据计算所得的鲜水河断裂、龙门山断裂及塔藏断裂剖面变化,通过对比分析寻找地块边界断裂活动的共性特征。结果表明,2009年巴颜喀拉地块东部出现显著的SE向加速运动,之后数年一直维持这种高速特性,汶川8级地震的发生调整了该地区的应力状态,有利于芦山7级地震及九寨沟7级地震的发生;2015~2017年巴颜喀拉地块东部在维持高速运动和高应力状态基础上继续增速变化,地块边界鲜水河断裂2016~2017-07跨断层观测数据显示的显著拉张加速变化与九寨沟地震有一定关联,具中期背景性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9.
伊宁地块是西天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广泛出露晚古生代火山岩浆岩和沉积建造,对剖析该地块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伊宁地块以中部近EW向展布的乌孙山—塔勒得断裂为界可划分为南、北两大构造带,两者在基底建造、岩浆岩的组成与时代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盆地形成和构造演化等方面均呈现显著不同。其中,南构造带由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大哈拉—喀勒峻岛弧带和阿腾套弧后伸展盆地构成,推测海沟位于岛弧带之南(那拉提南缘断裂附近);北构造带由早石炭世中晚期阿吾拉勒叠加岛弧带、特克斯—新源弧前盆地和清水河—苏布台弧后盆地-扇三角洲构成。在重新梳理并详细总结伊宁地块的最新划分依据及方案基础上,首次提出伊宁地块形成与演化的南、北构造带两拼接和演化三阶段新认识:①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南构造带初始弧-盆构造体系形成;②早石炭世中晚期,北构造带的沟-弧-盆构造体系形成并增生;③早—晚石炭世,初始的南构造带与增生的北构造带拼贴缝合,完成地块拼贴与增生,最终形成统一的伊宁地块。  相似文献   

10.
敦一密火山喷发带以北东向大面积的新近纪至第四纪玄武岩带状分布为突出特征,尤其是船底山期火山活动最为频繁、剧烈。各期喷发的玄武岩均明显受敦密断裂带控制,由吉林敦化延人黑龙江省,总体呈北东向展布。  相似文献   

11.
一、地质环境分析榆树川东沟叉一带属张广才岭一太平岭边缘隆起带过渡带,敦一密断裂的东侧。区内地层为上二迭统开山屯组和上三叠统托盘沟组,两个岩组内,中酸性火山岩均很发育,侵入岩为三叠纪闪长岩及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另外,脉岩见有花岗斑岩、斜长花岗斑岩及闪长玢岩脉。岩浆活动为本区成矿富集提供了热源,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收集前人资料和野外地质调查及地球化学分析,对中国东部发育红、蓝宝石矿的不同地区进行了对比研究,进而从寄主岩类型、寄主岩形成时代和火山机构四周发育的第四系沉积物特征角度,提出了吉林省应将伊舒带、敦密带、东宁-宽甸带作为首选的红、蓝宝石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高家坳金矿床位于白马山-龙山EW向构造带中部、桃江-城步NE向基底断裂与邵阳-郴州NW向基底断裂挟持的大乘山穹隆SW倾伏端,含金蚀变带赋存于中泥盆统半山组碎屑岩中,金矿体呈似层状顺层产出或呈透镜状、脉状产于断裂破碎带中.基底断裂沟通矿源层,形成矿液运移通道;穹隆倾伏端和基底断裂提供了储矿空间;次级NW、NE向断裂是矿区主要容矿构造;基底断裂挟持的上升地块中不同级别、不同方向断裂的交汇处,是该类金矿床成生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4.
汶川震后龙门山周边活动地块构造变形及断裂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9~2013陆态网络观测资料,计算汶川地震前后龙门山地区周边活动地块应变率场分布及欧拉旋转矢量,基于Okada矩形位错模型,反演块体边界主要断层活动性状,分析研究区域现今构造变形和应变分配,并讨论汶川地震对上述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巴颜喀拉东部、川西北、滇中等活动地块向南东向运移的同时自身作顺时针旋转;由于龙门山断裂、丽江-小金河断裂等逆冲带对地壳应变的吸收与调整,研究区域地壳变形由西向东逐渐减弱,区域地壳变形以连续渐变为主要特征;汶川地震使巴颜喀拉块体、川西北块体的南东向运移加速,并增强了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左旋走滑运动和丽江-小金河断裂的逆冲运动。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是个套合的“毋”字型构造。在“毋”字型地块翘起的部位有油气的储集。 盆地地块内,褶皱断裂构成波浪构造。波浪构造在运动中迁移着。时而作北东向,时而作北西向的迁移,而以北西为主。通过这样不同方向的迁移而形成编织构造。塔里木盆地的斜方形及其内部所有的斜方地块,都是这种编织的一部分。此外,由于编织组成的波浪镶嵌构造,使得盆地内部出现许多叠谷型构造。  相似文献   

16.
伊犁地块可按昭苏-特克斯、婆罗科努南坡-尼勒克、婆罗科努北坡及博尔塔拉-伊林哈比尔尕等断裂,划分为三个构造单元,由南西向北东展布有:伊宁波疏带、婆罗科努波密带和温泉-赛里木波疏带,其构造演化过程是,温泉斯-赛里木、伊犁地块在元古代时期,镶嵌在塔里木地块的西北缘,后来,经历了寒武一中奥陶世早期边缘海盆演化.中奥陶世晚期,温泉-赛里木与伊犁地块裂陷.志留纪末,两地块镶嵌拼贴.晚古生代是断陷-拗陷活动时期.中石炭世是准噶尔地块西南缘伊林哈比尔尕波峰带与温泉-赛里木及婆罗科努构造带镶嵌的主要时期.研究区还划分出三个成矿区带.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河流阶地、溶洞及断裂地震活动的研究,认为南宁市自新生代第四纪以来,一直处于持续抬升状态,而交替出现较短的稳定期.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抬升速度减缓,稳定时间增长,而且在总体抬升的背景上,出现了沉降运动.由于该区处于区域性大断裂包围之中,属较稳定地块,断裂和地震活动虽较频繁,但强度较小,近期内不会造成较大的破坏性.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岩体位于完达山优地槽褶皱带的东部,敦密深断裂的北侧,饶河复背斜是区内主要褶皱构造,近南北向延伸,呈向西凸出的弧形展布。大顶子山堆积岩(T2d)和坨窑山枕状熔岩(T2dy)构成复背斜的核部,两翼为大岭桥组(T3-J1dl)地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讨论"离石大断裂"的基本含义及主要表现形式来研究它的北延问题。对比"离石大断裂"南延问题的解决方案,认为北部应由离石向北经黑茶山,绕过界河口,经苛岚、五寨,终经大同进入内蒙。为进一步划分山西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这两个Ⅱ级构造单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格尔木市窑洞山地区巴拉大才曲逆冲-推覆构造处于昆南断裂的南侧附近,空间上该构造带由一系列近东西向压扭性逆冲断裂、张性正断裂组成,山前并有主干断裂所赋存的反冲断裂。产于早中三叠世巴颜喀拉群昌马河组中,推覆构造中的应力状态在横、纵向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该推覆构造带经历了先压后张、先推后滑的过程。通过钻孔深部钻探取得的推覆面上取得光释光样品的年龄值为获得晚更新世冰水堆积物OSL38.59ka,从其它相关地质体特征分析推覆时限可能晚于晚三叠世。该逆冲-推覆构造证明巴颜喀拉前陆盆地是柴达木地块与松潘-甘孜地块碰撞、东昆仑造山带核部向南逆掩的背景下形成,造山带前陆的大规模逆掩推覆与盆地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