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告青岛市长门岩岛植物群落中的山茶现状。指出在我国分布最北边缘的常绿阔叶植物天然山茶,因人为破坏已濒临绝境。建议成立山茶自然保护区,并提出恢复山茶植物群落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马儿岛位于36°14′04″N,120°49′50″E。面积0.244km~2,最高点海拔59.4m,形似耳状。 岛上岩性为花岗岩与变质岩(主要为石英岩、云母片岩、灰绿岩)。 构造节理发育,岛上构造线主要为EW,SW和SE向。岛的南部有一组近EW向的断层,将海岛分成两部分。其南部基岩裸露,只在岩缝中生长稀疏杂草。其岩石  相似文献   

3.
李晓敏  马毅  张杰  吕喜玺 《海洋通报》2020,39(6):717-729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已成为有效监测海岛动态变化的主要手段。本文以西沙群岛社区驻地海岛、领海基点所在海岛和自然保护区所在海岛为研究对象,利用 2005 年以来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分析了各类海岛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社区驻地海岛变化普遍较大,特别是永兴岛、赵述岛、筐仔沙洲和银屿,主要都是由于吹沙填岛和岛上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多造成的,变化主要发生在 2012 年三沙市成立之后;领海基点所在海岛和自然保护区所在海岛相对较稳定,岛上地形、地貌及植被等基本保持原有的自然状态,变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各个海岛的端头,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导致的。海滩岩对海岛起到了极大的保护作用,海滩岩发育好的海岛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而没有海滩岩发育或海滩岩被破坏的海岛则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4.
海岛独特的自然环境制约了植物的生长,但同时也自然筛选了一批适应能力较强的海岛植物种类。文章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平潭岛群中的塘屿、东庠岛、大练岛等海岛临海荒坡山地植被进行实地调查。通过了解平潭周边典型海岛的植被种类、分布及群落结构,分析平潭典型海岛的植被特征,指出风、干旱、盐害及土壤等环境因子是影响平潭周边典型海岛植被生长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几个制约因素,结合调查结果从植物品种筛选、植被配置、修复技术等方面提出困难立地条件的海岛植被修复对策,为相近区位的植被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大连圆岛生态建设实验基地建设工作,对我国小型基岩海岛的特点、功能以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进行系统论述,提出对其适用的生态岛礁建设策略,并在大连圆岛开展实践应用,可为解决我国北方小型基岩海岛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升其对海洋发展的服务功能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表明,小型基岩海岛主要存在生态问题突出、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亟须采取明确海岛主体功能、做好生态资源详细调查、保护海岛典型生态资源、加强建设过程监管等策略,强化小型基岩海岛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6.
钓鱼岛列岛是我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从台湾岛的东端至钓鱼岛,大约180多公里。该列岛共有大小8个岛屿,其中最大的是钓鱼岛,面积约5平方公里。黄尾屿面积1080平方米,算是列岛中第二大岛。赤尾屿在列岛的最东端,地理位置重要,但面积仅154平方米。另外,还有南小岛(463平方米)、北小岛(302平方米)、冲南岩、冲北岩、飞濑小屿等5个岛屿。岛上盛产山茶、棕榈、海芙蓉、仙人掌和各种  相似文献   

7.
南亚热带海岛周边海域富营养化评价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亚热带海岛生态特征及其地理分布,选取九个具有代表性的海岛,采用反映营养盐限制特征的海水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评价了南亚热带海岛海水富营养化水平;通过与历史资料对比,分析了富营养化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南亚热带海岛海域浮游植物生长普遍受磷含量的限制,其中紫泥岛、内伶仃岛、桂山岛、厦门岛和特呈岛海域处于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水平,南澳岛和上川岛处于磷限制中度营养水平,而湄洲岛和涠洲岛则尚处于贫营养水平;南亚热带海岛海域富营养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南亚热带海岛海域富营养化水平上升主要是由流域污染、城市污水和海水养殖污染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海岛是一块四周被海水环绕,即使在高潮时也能露出水面的陆地,它包括岛陆、岛滩、岛基和环岛浅海4个部分。岛屿小的只是露出海面的小岩礁,大的面积可达数千平方千米。世界上的岛屿数以万计,其总面积为97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海岛分布极广,以太平洋地区为最多,单就中国沿海而言,数量就超过了6500个。世界上最大的岛是大西洋的格陵兰岛,面积为217.56万平方千米,其次要数太平洋地区的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和加里曼丹岛。海岛可以分成3类,即大陆岛、海洋岛和冲积岛,其中海洋岛型又有火山…  相似文献   

9.
滦河口外泥沙岛是我国重要的泥沙岛群,开展准确的泥沙岛的动态变化监测,对海岛开发与保护、海岛管理有着重要作用。遥感监测是开展大范围泥沙岛动态变化监测的有效手段。文章利用2008-2013年6个不同时相环境卫星影像开展了滦河口外泥沙岛动态变化遥感监测。对不同时相的滦河口外泥沙岛的数量、面积和岸线长度进行了统计,并开展了变化分析。发现该区域6年间,8个泥沙岛岛体因围填海消失;打网岗、石臼坨两海岛由于受基于岛体开展的围填海工程影响,海岛面积明显增大;4个海岛岛体因围填海,面积明显减少;9个海岛岛体虽然受水动力影响,但面积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滦河口外泥沙岛是我国重要的泥沙岛群,开展准确的泥沙岛的动态变化监测,对海岛开发与保护、海岛管理有着重要作用。遥感监测是开展大范围泥沙岛动态变化监测的有效手段。文章利用2008—2013年6个不同时相环境卫星影像开展了滦河口外泥沙岛动态变化遥感监测。对不同时相的滦河口外泥沙岛的数量、面积和岸线长度进行了统计,并开展了变化分析。发现该区域6年间,8个泥沙岛岛体因围填海消失;打网岗、石臼坨两海岛由于受基于岛体开展的围填海工程影响,海岛面积明显增大;4个海岛岛体因围填海,面积明显减少;9个海岛岛体虽然受水动力影响,但面积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以胶东半岛海岛旅游资源系统野外调查成果为基础,运用李悦铮等建立的海岛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选取烟台地区长岛(南长岛和北长岛)、养马岛、崆峒岛,威海地区刘公岛、镆铘岛,青岛地区田横岛6个具有代表性的海岛,对海岛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长岛、养马岛和刘公岛3个海岛综合得分分别为34.426、33.347和33.191,排名分别列1、2、3位,属于二级海岛旅游区;镆铘岛、崆峒岛和田横岛综合得分分别为25.668、24.272和23.500,排名分别列第4、5、6位,属于三级海岛旅游区,旅游资源条件、区域条件一般,其受自然环境限制较大。基于对6个海岛的评价综合层和评价项目层得分分析,得出胶东半岛海岛旅游资源存在着天然的缺陷,但也具备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的结论。从而在海岛旅游开发和旅游产品结构上提出了相应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2.
保护海岛资源科学开发和利用海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岛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很特殊的区域。一般地,把陆域面积大于500m^2的称之为岛,小于500m^2的称之为礁。我国是世界上海岛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在我国6500余个海岛中(未含海南岛、台湾岛及台湾省224个海岛、香港183个海岛和澳门的3个海岛),绝大部分无人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对青岛市27个面积大于500m2功能定位为旅游娱乐用岛的无居民海岛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资源和环境等特征,采用AHP和Delphi评估方法,构建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估模型,确定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分级。研究结果表明:小青岛、小麦岛、驴岛等6个无居民海岛属于非常适宜开发;马龙岛、里连岛、即墨牛岛等9个无居民海岛属于较适宜开发;试刀石,高沙顶、涨岛等12个无居民海岛属于适宜开发。最后提出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建议,为青岛市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康婧  李方  王娜  齐玥  李晴  包吉明  吴楠  林雪萍 《海洋通报》2020,39(3):300-308
对申请海岛使用权的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活动进行分类,是制定无居民海岛使用金最低标准定价的基础。2010年《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中的海岛分类体系存在与国家和地方分类体系衔接不够、用岛类型与用岛方式概念混杂、对生态用岛引导作用不明显等问题。本文对无居民海岛各类分类体系现状及关联性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继承《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关于适度开发利用海岛的主导用途分类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资源有价、生态有价的原则,将原有的10类无居民用岛类型通过合并、新增、保留,调整为9类。根据用岛活动对海岛自然岸线、表面积、岛体和植被等的改变程度,将无居民海岛用岛方式划分为6种。初步构建了基于用岛类型和用岛方式的无居民海岛使用分类体系,为无居民海岛使用金最低价标准调整、分类施策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温州市海岛保护规划进行分类研究。将温州市海岛保护分为优化开发类岛群、重点开发类岛群、一般保护类岛群和特殊保护类岛群4种类型,根据分类结果可以统筹海岛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以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自然资源,实施海岛分类管理,突出海岛分区特色,安排海岛保护重点工程布局,建立健全海岛规范化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规划在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7—2019 年青岛8 个海岛站和 22 个岸基站的观测数据,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以及2015—2019 年青岛市气象台发布的大风预警信息,统计分析了青岛沿海地区的大风特征,检验评估了大风预警发布的命中率并由此提出了实况预警参考站点的建议。分析结果表明,青岛沿海地区60. 3%的大风日出现在冬、春季,82. 9%的大风出现在海岛站,青岛环胶州湾地区全年不易受到大风的影响;造成青岛大风的环流型主要由冷高压型、低压槽型、温带气旋型和台风型组成,其中冷高压型是以冬季大风为主,低压槽型以春季大风为主,温带气旋型以春、夏季大风为主;2015—2019 年青岛海岛站大风平均预警准确率为81. 0%,沿海地区大风预警发布提前量平均为12. 1 h,解除预警滞后 20. 8 h;海岛站中的田横岛、长门岩、朝连岛、灵山岛以及岸基站中的胶州营海、红岛休闲渔村、罗家营、奥帆基地和大涧山可作为大风实况参考站点,用以开展青岛沿海地区大风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实施前,全国大约有3 000多个已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也称历史遗留用岛。研究发现,历史遗留用岛产生的原因集中在3个方面,制度不健全影响了历史遗留用岛管理的规范化;监管不到位助长了历史遗留用岛行为的盲目化;"管理意志"加剧了历史遗留用岛问题的复杂化。文章通过剖析历史遗留用岛问题的发展背景,梳理和总结历史遗留用岛问题的内涵和产生原因,分析历史遗留用岛问题所带来的所有者权益、海岛生态保护、海岛开发利用规范管理等各方面影响,从而确定一个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分类、分步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分析其海岛的开发利用现状和重大战略使命,并提出海岛功能总体布局、功能分类导向和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岛大多数以岛群形式集中分布,目前有居民海岛和部分无居民海岛被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且存在发展差异大、保护力度不够、综合效益较低和战略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宁波舟山一体化建设、浙沪自贸区建设、国际油气全产业链建设、海上花园城市建设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窗口建设等重大战略使命,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岛功能总体布局为“一城、两翼,两区”的发展新格局,同时分别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岛、港口物流服务岛、临港工业制造岛、对外开放合作岛、海洋旅游服务岛、海洋绿色渔业岛和海洋生态保护岛;在主要海岛功能布局的基础上,未来舟山群岛新区应依法管控海岛开发、优化海岛空间规划、完善海岛生态保护、健全岛际交通链接、升级海岛防灾减灾和增强海岛整体智控。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处理人-地关系、实现海岛保护与发展的平衡是重要的海岛研究课题。《全国海岛保护规划》明确提出在2020年形成以海岛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为主的海岛经济协调发展格局。在生态与产业的融合过程中,出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2种需求。对于生态资源优越的海岛而言,生态产业化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海岛生态旅游就是海岛地区生态产业化的重要路径。文章考察鸟岛、克里特岛、海龟岛和博基萨岛等海岛生态旅游的国际范本,以我国三大国际旅游岛之一的平潭国际旅游岛为例,说明其生态旅游“工笔画”仍有待临描;以鸟类生态旅游点选划为示例,阐明平潭国际旅游岛观鸟点的选划方案;最后建议推动海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并建立国际知名海岛生态旅游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20.
台湾海峡西侧自闽江口至东山岛之间的近岸海域,分布着众多规模、大小不等的岛连岛,其中的平潭岛、东山岛和金门岛为大型岛连岛,均在全国十大海岛之列。此类岛连岛为全国沿海岛屿仅有,亦为台湾海峡西侧所特有。其成因属于陆海复合型——大陆岛与岛间波影区沉积复合型岛屿。但目前岛屿的传统分类,尚不能充分表达其特征和存在。需开展该类岛屿成因类型研究,完善岛屿分类,反映各类成因的岛屿特征。当前台湾海峡西岸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开发的海岛,许多属于岛连岛,如平潭岛、东山岛等,研究其成因对该类海岛的保护管理和科学开发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