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生物制剂浸金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浸金制剂对氧化型金矿金的浸出率大于95%,对经过细菌预氧化的难浸金精矿金的浸出度与氰化法相同。  相似文献   

2.
金龙山金矿床矿源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龙山金矿床产于秦岭元古宙-晚古生代海槽特殊有限洋盆之中,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该层位金丰度度,认为赋矿层位为矿源层。通过对矿源层沉积区域地质环境,地层岩石组合,岩相结合,沉积地球化学诸特征分析,以揭示矿源层是在动荡海盆环境下喷流沉积作用的结果,构造,火山热液活动是金矿源层形成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新疆尉犁金云母和金云母—蛭石的成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个金云母和10个金云母-蛭石间层矿物样品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并对分析进行了研究。所获分析数据可靠、相对误差小;金云母较金云母-蛭石样品含较高的K2O、FeO、Al2O3、TiO2,而含较低的SiO2、Fe2O3、MgO、H2O^+。结合离子占位特点,讨论了金云母-蛭石在成分上与金云母的区别及由金云母变化成金云母-蛭石过程中,元素的带入、带出规律。  相似文献   

4.
金窝子岩体的地质特征及找金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窝子矿区内产有石英脉型金窝子金矿和构造蚀变岩型210金矿两座中型金矿床及许多金矿(化)点。金窝子岩体是金窝子金矿床的直接围岩,在金矿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金窝子岩体的成因、地质特征及含矿性较全面的分析、对比及总结,探讨了矿区及区域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狗头金成因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金矿体中存在大块金金狗大头金与原生金矿体关系密切和表生条件下金的增生程度十分有限以及表生成因说无法解释的一系列疑点为基础,对狗头金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存在于表生环境中的狗头金是原生块金在表生条件下经改造并发生有限增生的结果,狗头金发育地区应存在或曾存在原生金矿体。  相似文献   

6.
吸附金的重结晶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世柏  吴大清 《矿物学报》1996,16(4):377-381,T001
黄铁矿表面和方铅矿表面对金的硫氢络合方法的吸附特点不同,前者更易于将表面络合态金Au(I)还原成单质金Au(0),且吸附能力一些,经重结重晶实验以后,天然黄铁矿和合成黄铁有面的吸附金均发生了明显的迁移,归并作用,但二者归并的程度不同,方铅矿表面的吸附金则扫并效果不明显,结合矿物表面特征,利用矿物表面缺陷模型和表面扩散模型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解释,并与矿石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及镜下研究,初步查明丁家林,太阳坪金矿区所含金矿物为自然,金金矿及含银自然金。丁家林金矿区包裹体金为主,太阳坪金矿区则以裂隙金为主。粒数及面积统计显示两矿区均以中、细粒金为主。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次为石英,偶见方铅矿,黄铜矿及闪锌矿。金的矿化与富集以富含黄铁矿,贫其他多金属硫化物为特征。矿石中常见明金为粗粒金,巨粒金及块状金。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本区自然金主要以显微金形式存在,明金甚少。金主要分布于各种硫化物中,其中则以黄铁矿为主,此外,还可产于石英和褐铁矿等矿物中。自然金与载体矿物之间的散布关系有3种,即包体金、晶隙金和裂隙金,且以后者为主,约占82.5%,这说明在成矿过程中,金的沉淀和就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电子探针分析表明,本区自然金平均含金84.44%,含银15.61%,成色为844。  相似文献   

9.
陕西左家庄金矿载金矿物黄铁矿研究权志高(核工业203研究所,咸阳712000)关键词黄铁矿,化学成分,热电系数,硫同位素1矿床基本概况左家庄金矿床位于陕西凤县以北约7km处,矿床赋存于印支期何家庄黑云母花岗岩体内接触带,岩体侵入于中石炭统草凉驿组粉砂...  相似文献   

10.
陕川丁家林-太阳坪金矿区金的赋存状态及主要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野外及镜下研究,初步查明了丁家林一太阳坪金矿区所含金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及含银自然金。丁家林金矿区以包裹体金为主,太阳坪金矿区则以裂隙金为主,粒数及面积统计显示两矿区均以中、细粒金为主。两矿区的矿石中常见明金,为粗粒金,巨粒金及块状金。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次为石英,偶见方铅矿、黄铜矿及闪锌矿,金的矿化与富集以富黄铁矿,贫多金属硫化物为特征。两矿区金的赋存状态既有共同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冀东一些金矿床金矿物特征及金成色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东青龙地区三家子、半壁山金矿床均产于古老变质岩系中,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黄铁矿,金的赋存状态有裂隙金、包裹体金、晶隙金。通过对比,认为Au成色与成矿时代、成矿温度、成矿深度有内在关系:成矿时代越早,Au成色越高;金矿物的形成温度与Au成色呈正相关关系;金矿床形成深度越大,自然金的成色亦越高。三家子金矿床成矿时代较晚,为中-中高温矿床,深部曾发生过多次成矿作用。半壁山金矿床成矿较早,为高中温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豫西金矿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西金矿矿床类型复杂,在前人的金矿床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根据豫西金矿床明显的野外地质特征,提出了豫西金矿类型划分方案,并对各金矿床类型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简述,同时,对它们之间的共性作了总结。指出:豫西各类金矿类型之间既存明显的区别又具有密切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成因联系,这一特点对用于拓宽该地区进一步的金矿找矿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智利安第斯山,经过70年代晚期至80年代早期的勘探工作,证明它是一个重要的金成矿省.共有18个重要的金矿床,每个矿床金储量均>10t,总储量>1000t。矿床类型主要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型.还有一个与深成岩有关的脉状矿床和一个稍远的接触交代矿床。至少有一半以上金矿属斑岩系列。在富金或贫金的斑岩型矿化周围,  相似文献   

14.
现代绿藻和蓝细菌富集金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现代绿藻、蓝细菌富集金的实验模拟表明:菌藻生物对金有强烈的富集作用,但不同的生物对金的富集作用的强弱不同,蓝细菌较绿藻对金的富集作用强烈。生物对金的富集作用不是表面吸附,而是参与生物生理活动的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的表生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的表生地球化学演化行为,表现为其成色提高,品位变富,金颗粒增大等明显的地质规律,次生矿物、如赤铁矿、针铁矿及粘土矿物等,对金具明显的表生吸附作用,特别是2M1型伊利石与金的表生富集作用关系密切,除腐殖酸以外,脂肪酸对金的表生富集显著;无机酸的作用与矿床氧化剖面中的Eh,pH环境共同制约着金的表生集散规律,干旱气候区矿床氧化带中金、银呈双峰富集,而在潮湿区呈单峰富集,金的物理特性是金的表生形态复杂  相似文献   

16.
表生块金与微生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从发现高温条件下块金的生长现象以来,对常温常压下块金生长做了各种不同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块金的生长不仅可以在以蒸馏水等无机环境条件中发生,它还可以在各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环境中生长,甚至生长速度更快。在微生物环境中块金的生长也与过氧化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位于山东烟台的金斗山金矿与金斗山-安吉村韧性剪切带的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对宏观及微观的矿物学表现的精细研究,在确定金斗山-安吉村韧性剪切带存在的同时,讨论了在韧性剪切带活动期间,矿物间的相互转变和元素的迁移变化,如黑云母转化为绢云母和石英,释放Mg,Fe等元素,钠长石,钙长石转化为绢云母和石英,释放Na,Ca等元素,直接(元素)和间接(矿物)地证明了金斗山-安吉村韧性剪切带所卷入地层是金斗山金矿形成的物质提供者。  相似文献   

18.
金的高温热液地球化学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温、强还原性流体中,金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差,金配合物很难成为金活化、迁移的主要形式。纳米微粒单质金的熔点相当低,纳米液态金则成为金活化、迁移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在西藏地区某金矿区金异常的追踪和评价工作中,联合应用X荧光法和快金分析法的效果,以X荧光法现场测定与金矿化密切相关亲铜元素(或亲铜元素组合),发现,追踪含金矿(化)脉(带),以快金分析法及时对矿(化)脉定性,实践表明,这是一种简捷,快速,经济和有效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堆浸生产中高锑样品金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东会 《陕西地质》2003,21(1):99-101
在堆浸提金生产中,应用高锑样品的湿法测金方法,用氯化铵和溴化氢挥发法除去锑对金测定的干扰,用氢醌容量法测定,快速、简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