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资源》2003,(9):40-40
国务院日前发出《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共分六部分,分别为: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完善供应政策,调整供应结构;改革住房制度,健全市场体系;发展住房信贷,强化管理服务;改进规划管理,调控土地供应;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市场秩序。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完善住房供应政策,加强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管理,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控制高档商品房建设。在改革住房制度方面,通知要求各地继续推进现有公房出售,完善住房补贴制度,同时搞活住房二级市场,规范发展市场服务。在规范住房信贷方面,通知强调要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和贷款发放力度,完善个人住房贷款担保机制,加强房地产贷款监管。此外,通知还在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和预警预报体系、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方面作了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中国土地市场急剧降温,全国土地出让总收入9600多亿元人民币。相~2007年全国近13万亿元的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近日说,2008年,国土资源部门积极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提高保障性住房用地比例,促进房地产市场结构调整,完善资源市场配置机制,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的初步意见,严格落实工业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出让招拍挂制度。  相似文献   

3.
1月16日晚,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公布了《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从今年2月1日起,对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项目进行清算,正式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征收30%-60%不等的土地增值税,取代现行的以“预征”为主的土地增值税缴纳法。土地增值税清算。作为国家2007年出台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第一个政策措施,对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影响,笔者在实际测算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了2007年的高潮、2008年的回落后,2009年我省土地市场整体呈回暖趋势,但房地产用地供应量和出让均价的持续走低、工矿仓储用地供应量和出让均价的持续低迷,依然昭示着我省土地市场还没有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从这一系列变化可以看出,"调整"是2009年我省土地市场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二、三级市场的关系 我国房地产市场呈三级模式。一级市场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体现的是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土地流转的基本形式是上地使用权出让,具有国家垄断性质。二级市场表现为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行为,是上地转让市场和房地产增量市场,具有经  相似文献   

6.
针对2009年一季度供应总量较之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价格逐季下降的情况,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土地处于盘整时期所致,而导致土地市场徘徊不前的直接原因就是作为土地用地“大鳄”房地产市场低迷,这些都是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房地产市场日趋活跃,以土地抵:或房地产抵:贷款,逐渐增多,司法机关将土地资产作为土地使用权人的财产,通过中介机构拍卖和折抵债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由于我国有关这方面的法规不健全,政策不完善,使得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司法机关经常各执一词,造成案件难以执行,或即使执行了也遗留了许多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相关政策精神,为保证人民法院判决、裁决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的及时执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管理土地有形市场,促进土地使用权的规范交易,就依法处置土地资产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力要素,具有资源和资产双重属性。土地与金融、财税等共同构成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土地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土地市场,对推进城市土地资产经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快增长的房价已对普通百姓形“挤出”效应,成为国内扩大消费需求的最大障碍。而土地市场的发育状况对房价又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不仅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整个房地产市场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1土地市场现状1.1土地市场建设卓有成效(1)法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鼓励住房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房地产投资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居民住房消费得到有效启动,呈现供求两旺的发展势头.宁波的房地产市场,自1999年开始启动,当年10月房地产投资走出负增长区以来,一直保持着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商品房价格涨幅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2001-2003年),商品房房源紧张,市民普遍反映商品房难买、价格过高.2003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包括央行"121"文件,控制房地产贷款规模,提高贷款门槛以及国土资源部"经营性土地一律市场出让"等,给全国房地产市场,包括宁波市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房地产市场低迷,各地土地出让纷纷流拍的情况下,许昌市土地市场却依旧红红火火,土地出让成交直线上升。2008年,该市共出让土地20宗,总面积650亩,出让金额7.5亿元。2009年第一季度,该市成功出让土地7宗,面积385.64亩,成交金额2.66亿元。  相似文献   

11.
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用地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有偿交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日趋活跃,划拨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的行为日益增多。下面就如何搞好划拨土地使用权评估,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谈一下看法。  相似文献   

12.
某市木材检查站未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于2000年12月28日,将位于市城区界山口路段临街楼房中占地83.22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及一层房屋,以12万元价格转让给居民李某作为摩托车行的经营场地。房产已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市国土资源局在整顿土地市场过程中得知木材检查站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实情后,于2003年4月29日向李某下达了《限期补办土地变更登记手续通  相似文献   

13.
.市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轴,谁不研究市场,谁将陷入严重被动。.中国入世成功,大大缩短了我国市场建设的准备期,市场建设时不我待。.市场建设不能只是一般强调,应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土地市场提速关键在于规范运作完善功能,矿业权市场提速关键在于迅速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土地神话”幻灭留给我们的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与金融的土地本位制度、汇率改革以及土地税收制度的不合理有直接关系。在泡沫形成之后,日本政府对土地制度和土地税收制度作出了重大改革,有效阻止了房地产泡沫的进一步膨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20年前的日本有很多类似之处,我们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强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0月28日,央行突然曝出加息政策,而与此同时,一个同样将深刻影响房地产市场的电视电话会议也正在北京举行。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重要讲话,要求继续加强和改进土地管理,促进节约用地,强调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我国国情、严格科学有效的土地管理制度。这两项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很大,回想起一年来,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的土地市场分为两个层面,从实体的方面看,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略虽显偏紧,但没有太大起伏,比较平稳。从政策层面看,土地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其力道之大,为1990年国务院55号令以来所罕见,非常的波澜壮阔,隐喻着2006年将成为土地市场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拐点。土地市场运行环境趋紧2006年我国土地市场运行环境总体偏紧。从大的宏观背景看,在“十一五”期间,全国要求保有耕地18亿亩,这个任务非常艰巨。这一宏观局势不仅决定了2006年土地市场新增的供给要受到更加严格的约束,而且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土地市场的供给要受到越…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的土地市场分为两个层面,从实体的方面看,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略虽显偏紧,但没有太大起伏,比较平稳.从政策层面看,土地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其力道之大,为1990年国务院55号令以来所罕见,非常的波澜壮阔,隐喻着2006年将成为土地市场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拐点.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在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中,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引人注目。它被形象地概括为“三个一”,即一个渠道进水(政府统一征用、收购和回收土地),一个池子蓄水(政府统一储备土地),一个龙头放水(政府统一供地)。加大土地储备力度,拓展土地储备范围,真正做到垄断一级土地市场,盘活存量土地,培育房地产市场,所有这些工作都有效调控了城市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关于中国楼市崩盘的文章炒红网络,文章中作者将近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过程与日本房地产市场大泡沫时期(1985~1991年)进行了比较,表面上看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文章的结论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在2011年彻  相似文献   

20.
土地储备机构作为调控土地市场的有力工具,当前在各地纷纷建立,而土地储备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巨额资金的支持,为此,各地政府纷纷与当地商业银行建立密切的联系。由于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是经政府批准成立的,并且有大量土地这一稳定而可靠的抵押物,因而,各商业银行认为:土地储备机构作为政府的特殊单位,不同于一般企业,具有较大的稳定性,金融风险相对较低,各家银行争相来分食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