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应用于五大连池地区的碳酸矿泉水勘查,以Occam(奥克姆)方法进行数据反演,揭示了研究区域深部电性特征,结果与地质资料的解释一致。研究区内实测三个AMT剖面的反演结果均显示,该区域深部存在多条明显的断裂带,其深度超过-2.5 km,走向北西,规模不一。这些深部断裂可能是CO2气体向上运移的通道,由此可以推断CO2储气层,并为最终圈定碳酸矿泉水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德坤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4,9(4):461-464
沁水孔必轩矿泉水位于沁水盆地西部沁河二级阶地上。1993年12月经山西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组审查鉴定,符合GB8537-87的国标要求,属低钠、低矿化度锶矿泉水。建厂开采的资源量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3.
4.
5.
李荣生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4,9(4):405-410
沁县七星泉(后泉)饮用天然矿泉水是山西发现最早的天然矿泉水之一。1987年11月经国家级鉴定为低钠、低矿化度、锶重碳酸-钙镁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可作为瓶装天然矿泉水及矿泉饮料用水予以开发。 相似文献
6.
7.
李占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3,(4)
本文介绍适用于饮用天然矿泉水的3种趋势评价方法,即矿泉水再生量法、黑箱法和统计法。重点介绍前两种方法。同时对3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和实用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9.
马国栋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4,9(4):453-455
沁水柿庄饮用天然矿泉水出露于柿在村北端氏小河的一级阶地上。二叠系上石盒子组砂页岩是其主要含水段。经系统监测及理化检验,水位、水量、水质动态稳定,属低钠、低矿化度锶矿泉水。泉区自然环境良好,无工业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及矿泉水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西老鸦峪饮用天然矿泉水,赋存于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灰岩中,为深成承压岩溶裂隙水,水量丰富。经省、部两级鉴定,确认为低钠、低矿化度含锡的重碳酸钙·镁型饮用天然矿泉水。现已开发利用,生产瓶装天然矿泉水。 相似文献
11.
12.
在工程勘察钻探中,为获得有代表性的地质样品,对取土管的结构尺寸和管靴刃口形式、角度及对各岩层的选择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解决砂土层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们承担了综合整治长江口、黄浦江的水上钻探,在比较复杂的水域条件下,完成了长江口大坝选址初勘工程及黄浦江整治工程的部份钻孔14个,工程质量完全满足要求。同时,我们结合工作实践,对水上钻探施工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一些认识。现就钻探船的选择、船舶的定位与抛锚以及水文条件、钻探工艺方法等问题,简介如下。一、钻探船的选择合理选择、使用钻探船舶设备,是保证水上钻探作业安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我国的水上钻探施工有较长历史,至今在地质勘探和水利电力工程勘察等方面,有钻探船舶多种多样,包括不同类型、规格 相似文献
14.
15.
杨国礼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4,(4)
定襄七郎山矿泉水井,位于定襄无畏庄七郎山山脚下。含水层为滹沱群东冶亚群瑶池村组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为具有深循环远源补给的岩溶裂隙水。通过理化检测,天然水质优良,属锶(1.72mg/L),偏硅酸(25mg/L)天然矿泉水,开发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产自黑龙江省新生代玄武岩中矿泉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其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区域地质背景控制并与玄武岩化学成分和火山活动后期作用有密切联系,最终形成不同特色的硅质矿泉水。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水中碳酸平衡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探讨了0~100℃范围内不同温度下的碳酸平衡问题,分析了H2CO3*、HCO3-和CO32-三种碳酸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的水中所占比例及分布规律。认为0~100℃范围内pH0在8.60~8.22之间变化,变化范围较小;三种碳酸在不同温度下随pH变化过程中所占比例存在差异,但差异也不大;在0~100℃范围内不管温度高低,均表现出酸性水中H2CO3*占优势,碱性水中CO32-占优势,偏酸、偏碱及中性水中HCO3-占优势;在较低pH下由于水中CO32-含量很少,因此用常规方法一般是难以检测到的。 相似文献
18.
19.
1999年4月5~10日,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科学顾问组和执委会会议在夏威夷召开,会议的日程之一是参观正在施工的、设计孔深4500m的夏威夷科学钻孔的钻探现场。由于我国正在准备实施5000m科学钻探工程,因此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的科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作者在导师中共广西自治区党委常委、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振潜教授和中南工业大学徐祖宽副教授指导下所写的硕士论文“钻进方法优化组合的研究”的节要,主要观点是“钻探技术的发展应以合理选择、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方法为方向,朝着综合钻探技术目标努力”。李振潜同志在1988年即已提出这一观点,本文可供探矿理论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