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由于受裂隙发育和不均匀风化的影响,导致中等(微)风化基岩面起伏大,软弱夹层和球状孤石普遍存在,嵌岩桩入岩界面的准确判定成为关键,而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判定标准和方法。以深圳市花岗岩地区地层特点为背景,依托某高层建筑嵌岩桩工程实例,从勘察与施工角度对嵌岩桩入岩界面判断进行工程经验总结。结合低应变法与现场载荷试验,对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单桩承载力效果进行了评价。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受检桩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Ⅰ类,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值皆达到载荷试验要求最大荷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高层建筑嵌岩桩施工的分析,提出利用贯入度来控制在高强度硬质岩地区嵌岩桩入岩深度的判定标准,进而通过现场试成桩和静载试验来验证此标准的适用性,解决了嵌岩桩施工过程中入岩深度的控制难题,为日后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现场经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对一般性的岩体风化程度划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以岩体结构控制论为指导,选用了针对嵌岩桩的且容易获得的量化指标,建立了量化表达式,给出了风化程度量化分带的数量限值。  相似文献   

4.
周安全 《地质与勘探》1992,28(11):57-61
对于高层建筑、要求单桩承载力大的工程,设计钻孔嵌岩桩是经济合理的。其嵌岩深度除取决于单桩承载力外,还应考虑到岩石性质、产状(倾角),以及其风化程度等因素。本文总结了在福州地区大直径钻孔嵌岩桩成孔的整个工艺过程,并在理论上作了某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风化软岩填筑路基可行性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郑明新  方焘  刁心宏  颜文 《岩土力学》2005,26(Z1):53-56
针对武广客运铁路专线沿线遇到的大量软质千枚状板岩和泥质粉砂岩,在分析风化软岩基本矿物成分、耐崩解性的基础上,结合风化软岩岩块力学强度和击实试验结果,初步判定了风化软岩填筑路基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软岩填筑路基可行性的初步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福州市龙泉大厦(新都会花园广场)地基覆盖层厚、岩土种类多、下伏基岩火成岩(花岗岩、花岗斑岩)风化岩面起伏大,其基础型式设计为钻孔灌注桩(嵌岩桩),针对复杂地层中超深钻孔桩(设计平均桩长大于50m)施工的技术难点及采用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今后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长春下伏白垩纪泥岩,属极软岩或软岩,具有软化崩解的特性。目前,长春一些建筑工程需要以深层泥岩做为基桩持力层。此类岩石,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认为可不进行风化程度的划分,这种观点与长春工程建设需要及工程经验相悖。吉林省地标《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暂行规定》采用标准贯人试验划分泥岩风化状态,给出了全风化至中等风化泥岩判定标准,但标准贯人试验影响因素多,此方法不适用于深层泥岩。运用剪切波速试验的方法,提出了长春泥岩风化程度的划分标准,解决了长春泥岩特别是深层泥岩风化程度划分难题,经工程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磁法最广泛地应用于探测金伯利岩,金伯利岩常常含有作为副矿物的磁铁矿。未风化的金伯利岩通常产生明显的磁异常。但风化的金伯利岩则不同,根据风化程度,风化的金伯利岩大大失去了磁性,实际上变为无磁性。风化似乎阻碍了用磁性探测,但这样的金伯利岩当风化程度和范围相当大时,在磁性围岩中成为磁法探测的极好目标。风化的金伯利岩和围岩之间的磁化反差变成负的。这样的风化金伯利岩在磁场图上表现的图像与正的磁化反差的正常图  相似文献   

9.
柳州中等风化白云岩嵌岩灌注桩承载力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分析,柳州中等风化硬质白云承载力标准值可比GBJ7-89规范规定的标准值提高一个等级,达4000kPa,嵌岩桩与桩周土(岩)之间的侧摩阻力可得到较大的发挥;而桩端持力层受力将不会达到承载力的设计值;建议应当改变嵌岩桩承力勘测设计存在双保守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在坚硬岩体中施工大直径抗滑桩非常困难,需要安全有效的结构设计和合理施工方法的选择。以某基坑支护工程实践为例,大胆创新支护桩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在坚硬岩段采用微型钢管群桩代替大桩方案的变更设计,改进了施工工艺,有效地克服了在坚硬岩体中施工大口径桩嵌岩困难的问题,满足了原设计中的嵌岩深度,达到了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西康铁路沿线软质岩带在秦岭以南分布较广.在软质岩带集中出露的地段,地质情况复杂,隧道围岩稳定性差,其工程地质特性随着岩层矿物质成分、产状、风化程度、地下水赋存特征的不同有很大差异.本文介绍了西康铁路南段软岩和极软岩带的设计指导思想,并结合西康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软岩极软岩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对该类地层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提出几点建议,作为今后工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水平荷载作用下长桩的合理截面形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庆瑶  王成 《岩土力学》2008,29(Z1):650-654
利用计算推力桩的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选择合理参数,计算出钢筋混凝土空心桩、实心桩和矩形桩以及钢管混凝土桩这4种不同截面形式的推力桩在砂土、黏土和风化岩3种不同地质条件中相同水平推力作用下地面处的转角、位移及其最大弯矩,并验算混凝土桩的裂缝宽度以及钢管混凝土桩的强度,分析比较不同土质中的不同截面类型长桩在相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为大型建筑结构的桩基础的合理截面形式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认为,砂土和黏土中使用空心桩较好,风化岩使用钢管混凝土桩较好。  相似文献   

13.
岳大昌  李明  郑体  刘丹 《探矿工程》2014,41(8):50-52
嵌岩扩底桩是一种端承型基桩,桩底沉渣的厚度直接影响基桩的承载力。某工程设计为嵌岩扩底桩,采用了旋挖机械清渣施工方法。实践证明,机械清渣能减少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桩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杭州杭徽绕城高速公路留下至汪家埠段高架桥钻孔嵌岩桩,设计单桩竖向容许承载力为5 000KN,容许沉降量5mm。本文根据初勘、详勘和施工勘察成果,对绕城高速公路区的岩溶发育条件及分布规律和嵌岩桩工程地质问题及施工措施作了阐述。勘探孔按一桩一孔或一墩一孔布置,孔深一般35~40m,最深54m,穿透岩溶洞穴进入弱风化完整灰岩...  相似文献   

15.
林福林 《福建地质》2006,25(4):204-208
通过钻(冲)孔嵌岩灌注桩工程施工的实例,介绍在施工过程中对持力层岩面判断与嵌入岩层深度的控制方法,以及清除孔底沉渣工艺流程,并分析嵌岩桩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质量问题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于具有一定埋藏深度的基岩,在风化作用和构造作用下,大多数基岩的顶面都呈一定角度的倾斜,这必然会对各种工程基桩造成不良影响。解释了风化作用和构造作用是造成基岩面倾斜的主要原因,定性地分析了岩面倾斜对锤击桩、静压式预制桩、钻(冲)孔灌注桩和人工控也桩施工和受力的影响;通过实验说明了灰岩岩面倾斜对锤击桩施工及成桩的影响以及人工挖孔桩底岩面各种倾斜形状和处理措施,同时阐明了岩面倾斜对基桩的施工和受力具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直径钢管斜桩多束锚杆桩在上海洋山深水港工程的应用,介绍了斜桩锚岩的工艺流程、施工质量措施、孔内常见事故处理,斜桩锚岩在海域码头基础施工领域的成功运用证明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段风化岩在天然和泡水两种状态下进行常规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揭示了在不同条件下风化岩遇水后的强度变化规律。风化岩遇水后强度会有显著降低,表现出明显的遇水软化特性;在其他条件一定时,采用偏应力固结的试样剪切强度较等向固结时降低更为明显;随着围压、偏应力的增大,风化岩的应变软化现象逐渐减弱,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逐渐趋同;将岩体在峰值强度前的弹性模量看作恒量,以内摩擦角和黏聚力达到残余值时的塑性内变量为变量,给出了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塑性内变量的拟合函数关系表达式,改进了考虑风化岩遇水后应变软化的本构模型;通过回归验证,模型的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该模型可描述风化岩遇水软化的变形特性。根据此模型得到了风化岩的软化模量,并提出了软化系数作为风化岩遇水后强度和刚度折减的参考,可为深中通道等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旋挖钻机在大口径硬岩地层嵌岩桩施工困难的问题,采用旋挖钻机配套集束式潜孔锤的解决方案,设计了JSQ-Z正循环及JSQ-F反循环2种类型集束式潜孔锤,并提出了3种施工方法及钻具配套方案,使旋挖大口径硬岩施工更加快速、高效、经济。  相似文献   

20.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CO2,使得全球地表温度快速上升,为应对全球变暖,人类有必要大规模应用负排放技术。增强硅酸盐岩风化是一种基于地球化学原理的负排放技术,该技术旨在通过向农田或森林中添加硅酸盐岩粉末,加速硅酸盐岩的化学风化过程,以在较短时间内固定更多的大气CO2。中国玄武岩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并有大量未利用的矿山尾矿和碱性硅酸盐废料,因此通过增强硅酸盐岩风化去除大气CO2的潜力很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每年可通过增强硅酸盐岩风化去除0.13~0.80 Gt CO2,有助于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但目前增强硅酸盐岩风化仍面临诸多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增强硅酸盐岩风化主要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对我国应用增强硅酸盐岩风化的潜力进行了分析,并从技术、经济、安全、社会和政策5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应用增强硅酸盐岩风化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研究的热点与不足,对增强硅酸盐岩风化固碳量的计算及其应用的潜在危害性等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