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牟阳古城景区旅游资源具有独特魅力。以突出自然资源特色、挖掘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与紧扣时代为原则,设计出以特色鲜明观光旅游产品、特殊内容生态旅游产品、特色专题旅游产品、科考教育旅游产品为主体的"生物宝库米仓旅,红叶之乡牟阳游"旅游产品整体形象,以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大雪峰景区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地性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同时以体验经济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大雪峰体验性旅游产品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徐胜兰 《中国岩溶》2004,23(2):133-136
喀斯特旅游是一种传统的大众观光旅游项目,由于喀斯特旅游产品共性大,个性小,替代性强等特征,导致目前的喀斯特旅游开发难度较大。本文结合四川兴文石海洞乡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实例,打破传统喀斯特资源导向型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运用消费者行为学中的方法— 目的链理论,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分析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感知关系,提出“游客导向型”喀斯特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可以提高旅游者对地球科学史的认识,对旅游者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教育,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加深了旅游的内涵,丰富了旅游的内容,提高了旅游的档次。但是,地质公园在建设和管理上都存在着缺乏规划、地质旅游的整体性差、对地质遗迹缺乏适当的保护措施以及从业导游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等共同问题。以中国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为例,通过分析该公园旅游发展现状,总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园的资源优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拥有6大类16类23亚类地质遗迹资源,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客源市场稳定,并体现出既层次较高、又雅俗共赏的特点。但随着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不断完善和全域旅游的发展,还需要再进一步开发地学旅游资源产品。通过昂普(RMP)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对策与措施,建议从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纪念品等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促进公园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公园科学价值与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燕  殷红梅 《中国岩溶》2009,28(1):95-102
针对当前地区级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的不足,从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支持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四大核心要素出发,建构出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按综合竞争力得分值大小对区内8个地州市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贵阳市综合竞争力分值最高,为369分,现状处于资本实力竞争阶段;其次是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遵义市,分别为120分、119分、116分、113分,处于产销竞争阶段;而黔西南州、铜仁地区、毕节地区的分值均低于100分,属于资源竞争阶段.为此,今后贵阳市在旅游人才培训、旅游产品创新、旅游组织管理等方面应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而遵义市、黔南州和安顺市应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六盘水市则应进一步发挥经济优势与其它区域合作;而分值低于100分的地区则注重塑造本身区域特色和旅游产品特色,开展与周边省份合作,以提升其旅游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贵州绥阳红果树景区地质遗迹特征及探险、洞穴养生旅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普及绥阳红果树景区旅游科普知识,为其它喀斯特旅游区提供探险、洞穴养生等旅游产品的科普示范,文章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并结合景区地质背景,阐述了贵州绥阳红果树景区地质遗迹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景区“飞拉达”攀登、SRT(单绳技术)升降、洞穴养生等旅游产品,及其产品开发方式。研究表明,绥阳红果树景区地质遗迹丰富、美观、有特色,具有较高的观赏、旅游及科普价值;开展探险、洞穴养生等旅游产品开发在红果树景区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其娱乐性、功能性强,发展潜力较大,绥阳红果树景区的探险、洞穴养生项目可作为其它喀斯特旅游区多元化开发之范本。   相似文献   

8.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循环经济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将循环经济的新理念引入到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中,可构建旅游循环经济的新型发展模式。在兴文旅游循环经济中形成三大循环:旅游小循环——四大景区内部的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旅游中循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循环,组织生态产业链联结不同的产业部门,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组合;旅游大循环——整个社会的循环,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完成"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再生资源"的闭合环路。这三种旅游循环模式的整合使整个兴文县经济、社会及环境相互协调,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岗青  芮旸  牛西平 《地下水》2011,33(3):174-176
延安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资源尚未转化成旅游产品优势,文章在对延安地区旅游资源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产品开发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延安市在"十二五"期间旅游产品开发具体策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晓霞  蒙歆媛  向旭 《中国岩溶》2019,38(1):139-147
安全是洞穴旅游的生命线,是洞穴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国内外多数洞穴旅游安全事故多起因于旅游从业者和游客自身安全认知欠缺。由于洞穴旅游从业者直接面对游客,是洞穴旅游安全事故的“第一道防火墙”,因此,从洞穴旅游从业者的角度对洞穴旅游安全认知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国17个旅游洞穴从业者的旅游安全认知开展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对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及其差异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洞穴旅游从业者的总体安全认知度较高;(2)我国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管理认知存在一定差异;(3)不同属性的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认知度存在一定差异;(4)不同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度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可采取如下措施提高洞穴旅游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提升洞穴旅游景区(点)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执行力度;建立健全洞穴旅游安全控制、预警和救援制度,切实保障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