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底结构设施的电力供应是海洋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海底阴极保护系统、水下油气生产装置,以及大功率海底电缆的电气特征分析,探讨了这些海底用电结构对潜水员水下作业安全的影响及其防电击基本对策,以供制定有关“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水下用电安全历来是海洋水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对国外水下用电安全技术研究历史的回顾,介绍了美国,挪威、英国等西方工业国家在水下用电安全技术研究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技术管理现状,分析了现行典型水下用电安全技术法规的演绎,结构及主要特征,希望拙文能对我国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标准法规的研究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国家标准《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研究、编制过程,以及编者对该标准性质、适用范围、总体结构、电气安全数值取舍等的基本认识,并就该标准制定实施后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4.
张国光 《海洋工程》2006,24(3):113-118
从高压水射流技术在水下工程中应用及高压水射流的作用效应和伤害特征着手,分析影响水下高压水射流作业安全的因素,总结各国制订高压水射流作业的安全标准规程现状,提出制订我国水下高压水射流作业安全规程若干认识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国外新开发了一种柴油机装备的新型水下作业潜艇,它本身配备有自给式动力,既可为作业机械手提供无限的动力,又能运载多名可出潜式潜水员到海下作业。它能延长潜水员的作业时间,又不受天气或海况变化的影响。目前意大利米兰的海下石油服务公司,正在着手建造世界上第一艘装有闭路柴油机的小型作业潜艇。该公司曾建造过一艘“劳  相似文献   

6.
饱和潜水理论,最初是由美国海军于三十年前提出的,但作为一门造福于人类的科学技术被研究利用,则是近年来的事情。目前,欧美一些国家已把这门技术应用于海底大陆架的勘探和海底油田的开发;美、法、日等国的海军也已开始组建深海饱和潜水特种部队,专门从事固定于水中的声纳设备和通信器材的检修、水中训练用鱼雷的回收,以及海上救难和深海打捞等工作。迄今,潜水员在从事水下作业时,通常都是携带水下呼吸器,即装有压缩空气的筒状高压气体容器,但其最大限度也只能下潜40米深。若超过这一深度,受水压的影  相似文献   

7.
中美科学家运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的模拟海底实验室进行了一次联合潜水科学实验。4名身体健康、技术熟练的职业潜水员参加了此次实验。他们在25m的氮氧环境下饱和暴露了8昼夜,在此期间每天进行60m或80m的水舱巡潜作业,运用氦氮氧三元混合气,并从事中等强度的体力劳动。共完成了32人次的巡潜作业,每次平均2.2h。然后经过53h21min预减压和主减压,安全返回“海面”。在实验过程中,中美科学家对潜水  相似文献   

8.
交通部石油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最近成功地进行了300米氦氮氧饱和潜水科学实验,四名潜水员在300米水深压力下停留了七昼夜。实验是5月23日开始的,于6月12日安全出舱。实验包括了潜水生理医学、潜水呼吸器、热水服、水下工具、水下通讯等试验  相似文献   

9.
潜水呼吸器的生理学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潜水呼吸器性能的最好测试方法之一是有人试验。根据不同的潜水装具,目前有二种测试设备。通过对浸泡于水下从事不同劳动负荷潜水员的呼吸中,CO_2、O_2含量、通气量、呼吸阻力、外呼吸功、心电等生理和心理指标的测量,可在更接近水下作业的实际条件下,对潜水呼吸器作出评价和提出改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法国人是浪漫而绅士的。1797年,法国人制成了一件头部和腰部是金属、其它部位是皮革的怪异的潜水服装。裤筒和袖筒都只有腿和胳膊的一半长,因此,在水下腿、胳膊可以自由活动。潜水时,先把潜水员用一个大型木质的容器送入水中,再转动潜水塔的手柄,通过齿轮带动活塞压缩容器内的空气,以供给潜水员所需的空气。法国人创造这项极为复杂的活动的初衷之一,是让女性可以享受海水的乐趣,因为当时女性身体的大部分都不允许裸露在外面。人类是好奇、勇敢而智慧的。为了探知那未知的海底世界,一代又一代的人发明制造了越来越小巧,使用越…  相似文献   

11.
可靠的水下通讯对于潜水员来说是一个生命攸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轻便的自容式无线电话机,它不仅可用于潜水员的水下通话,而且可用于潜水员与其工作母船或潜器之间的通讯联络。该装置由一个发射机,一个接收机,一个声控开关和一个球型换能器(既可作为发射器又可作为水听器)组成。其工作频率为50KH_2,声发射功率分别为200mw(用于潜水员)和1w(用于船上)。试验表明:该装置的最大通讯距离大于200米,最大使用深度限制到60米。  相似文献   

12.
随着饱和潜水技术的问世,海底居住室应运而生。它为人类在海底生活提供了一个舒适而幽雅的人工环境,成为潜水员和海洋科学家在海底居住、工作和娱乐的场所,被人们称为潜水员的水下基地。世界上第一座水下居住室“海中人”号于1962年9月6日在法国的里维埃拉附近海域60米深处试验成功,一名潜水员在海底生活了26小时。9月14日,法国的“大陆架1”号海底居住室  相似文献   

13.
潜水     
水下工作室,看起来像个“宝瓶”,它允许研究人员一次在水下生活和工作一个多星期。压力舱可以让潜水员自由进入。  相似文献   

14.
潜水史话     
潜水活动,历史悠久,趣味盎然。原始的潜水活动,没有任何潜水装置,称为裸潜,即仅凭深吸一口气潜入海中,在水下停留的时间很短。这种裸潜方式至多只能下潜到水下40米,因而大大限制了人们水下活动的能力。1715年,英国人约翰·莱斯勃里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套常压潜水服。它的形状类似于一只木桶,桶内存贮着氧气,在气密的木桶上安装有两只“袖子”,人穿上这套潜水服,手可以伸出桶外作业,潜水员身着此潜水服曾下潜到水下18米深处,持续停留了30分钟。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潜水技术的进步,各种耐压、保温和作业灵活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和分析潜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了一套针对空气潜水的监控系统.系统利用计算机、视频监控、传感器技术,对潜水员的气源压力、供气压力、潜水深度、潜水时间及潜水过程中拍摄图像声音进行采集和记录.整个系统分为气源压力监测、潜水员深度监测和水下图像声音采集3个模块,可同时对4名潜水员进行实时监控,使水面人员可以准确地掌握...  相似文献   

16.
猎雷潜水员在现代反水雷作战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分析猎雷潜水员基本作战样式,筹划猎雷潜水作战小组职责分工,研究建立潜水员下潜、搜索、定位、处理等各个阶段的反水雷作战流程和行动要素,形成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作战方法和训练规范,是促进猎雷潜水员快速形成战斗能力的基础,对新型反水雷兵力作战能力生成和健全反水雷兵力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考船定点作业时会受到海洋风、涌、浪、流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原位测量精度下降,甚至影响作业安全。动力定位系统 (DP) 具有自动定位功能,能够抵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可实现科考船高精度定点控位。 单波束测深仪不仅可以测量水深,也可反映水下设备深度信息,可以起到辅助监控水下设备功能。本文在介绍定点作业施工现状与局限性的基础上,分析 DP 系统与单波束测深仪工作原理,以“向阳红 01”船为载体,在定点作业时开启 DP 系统与单波束测深仪,发现该方法可以提高科考船定点作业工作效率、原位测量精度并保障作业安全,可为其他科考船定点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饱和潜水技术能提高水下作业效率,还可藉巡回潜水来增加水下作业深度,因此从六十年代以来在世界潜水技术先进国家中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进行潜水作业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空气潜水中,脑功能的变化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高压氮会引起人体象酒精中毒样的麻醉症状,因此,一些水下生理和医学家们不但把脑电图作为潜水员选拔的体检指标,而且还用作潜水时健康检查和监护的重要手段.关于长期暴露于高气压环境下人体脑电图变化的研究尚属少见.本工作系统地记录了模拟36.5米氮氧饱和和潜水26昼夜各时期及进行不同深度空气巡潜时的脑电图,以探索长期暴露于高压氮氧环境对人体脑电图的影响以及适应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库斯奎初进水下洞窟,只觉它绝美无比,可没想到里面却是瑰丽的艺术天地……健壮的潜水员在地中海水下40 米处小心翼翼地潜入一个黑洞,洞口四周布满各类珊瑚。前面一片漆黑,连潜  相似文献   

20.
水下机器人作业机械手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水下作业机械手是水下机器人核心组成部分,研究第二、第三代水下机械手技术是水下机器人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水下作业机械手当前的发展状态,设计原则及智能化技术的研究,提出有关看法,仅供研究水下机械手课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