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1901年开始,“诺贝尔奖”伴随着20世纪重大的科学的发展,即将走过1OO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百年诺贝尔,为何如此魅力四射?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时刻:百年中国科技,为何竟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戴上这顶科学皇冠?这是一个出谋划策的时刻:在下个百年,中国离“诺贝尔奖”究竟还有多远?中国本土科学家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诺贝尔奖在国际科学界的威信正在急剧下降.究其原因一是奖励的是些陈旧的发明二是不该奖励的人却得到了奖励.  相似文献   

3.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奖颁给了X光发现者伦琴,他的发现让人类医学在20世纪发生重大变革。2001年,诺贝尔将走过一个世纪。曾两次参与诺贝尔颁奖活动的中科院赵忠贤院士说:100年来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名录,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是20世纪科学发展历程的缩影。在诺贝尔奖第100次颁奖到来之前,发现图形科普杂志与北京青年报联合推出“IBM诺贝尔奖百年记者全球行”活动——即日起派出记者分赴世界各地采访50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文章将于7月陆续刊出。每一个诺贝尔奖背后,都将是科学家探索和发现的精彩故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竟然关心起人们的家庭生活来,目前已有两次获奖内容与人的性和性生活有关,这就是1998年和2000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而且获奖内容相互之间还有极大的联系。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与人类性和性生活有关的内容反过来又证明了性与性生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实生活中.想当领导的人很多,但能当好领导的人却不多;想从事管理的人不少,但懂得管理艺术的人却很少。可谓想着简单,干着复杂,于是眼高手低、碌碌无为,甚至胆大蛮干的“庸官”、“昏官”大有人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测绘》2002,(6):36-37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原国民政府曾请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美国“飞虎队”在中国搞过一些航拍,但绝大多数资料早已散失,今天能见到的属凤毛麟角。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美国在五六十年代拍摄的有关中国的航空照片、影像资料,虽其出发点充满敌意,但照片本身却成为当代科学家解开自然环境变化、追寻  相似文献   

7.
在2005年8月于美丽的乌鲁木齐举行的中国测量行业盛事———“第二届测绘仪器发展高端论坛”上,中国测绘界的重要战略成员———欧亚测量系统在已经多次捐赠的基础上,再次向夏坚白院士测绘事业创业奖励基金捐赠人民币35万元。在“弘扬先驱精神,开创测绘未来”的主题横幅下,欧亚集团蔡志光总裁与夏坚白院士测绘事业创业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李建成院长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见此情景,全体与会人员万分激动,纷纷起立鼓掌,为中国测绘的明天祝福,为中国顶尖测量企业能够担负行业发展的使命喝彩,同时也祝愿被誉为中国测绘学界“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8.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感到很高兴,对他们的获奖没有任何的异议。我觉得这个奖迟早是要给他们的。在天体物理方面,他们在“探测中微子”或“发现宇宙x射线源”领域都做出了先驱性的贡献,尤其是戴维斯和贾可尼。  相似文献   

9.
《地图》2008,(6):14-14
不久前揭晓的2008年诺贝尔奖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与此同时,由美国科技杂志《不可能的研究纪录》评出的“IG诺贝尔奖”也在哈佛大学颁出。该刊专门记载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看上去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研究,新奇搞怪的研究课题让人们“笑,而后思考”。例如,本届“IG诺贝尔”生物奖的得主是3名法国科学家,他们研究出寄居在狗身上的跳蚤比猫身上的跳得高,  相似文献   

10.
吉尔曼得了个“反诺贝尔奖” 赴美国采访之前的一周时间,我都在联系一件事,就是找到一位在吉尔曼教授所在的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药学系做研究的中国学做我的翻译,但没有找到。当我在到达后的第二天来到西南医学中心时,却发现几乎每一层楼的楼道和实验室里都能发现中国学或留学生的身影。在刚刚到此读博士的中国学生高华和他的中国师姐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11.
GPS卫星星座近期几乎全都排满了,从--32号所有的位置上只有12号和32号位上是空缺的,其它位置都有卫星在其之上,整整有30颗卫星在轨工作,可谓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12.
一般的自行车装上小型的电动装置,就可以做成电动自行车。这样用电量来驱动,人就会省力是多。锂离子学电池是一种新兴的蓄电池,比起传统的铅酸电池,这经可谓是优点多多。我把这两项技术揉到一起,制作了一辆锂电池电动自行车。  相似文献   

13.
2D 2.5D 3D以及4D之间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人提议,一名研究地理学的地质学家也应该是一名化学家,其实,许多地质学家和化学家具有共同的特征:也就是他们都对自己的标本的化学组成感兴趣.地质学家尤其对他们的样本所在的位置感兴趣,样本之间的空间关系时常为地球学家确定和评价矿产资源、石油资源或污染状况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的历史上,如果要问什么疾病在一次流行中对人危害最大,也许会有很多人选错答案,因为在一次流行病中夺人性命最多的既不是天花、鼠疫、霍乱这样的烈性传染病,也不是今天的“慢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病和艾滋病,而是让人最不起眼的流行性感冒。今天闹头腾得最凶的SARS(非典型肺炎)与流感相比,甚至还谈不上是“小巫”。  相似文献   

15.
位于赤道上空与地球同步的通信卫星,它所发射的圆锥体状波束在地表的覆盖范围可以从地图上获得表象。采用双重方位投影编制地图,使用图解法能简捷地作出圆形波束区的图形。本文讨论了投影条件:第一次描写的视点位于辅助球的中心;第二次描写的视点位于球面。列举了投影公式和变形特征,分析比较了切、割、横轴及斜轴投影。经过计算作图,说明图解法只适用于投影中心与卫星星下点相符合的方位投影。最后提出在任一种地图上皆能描绘波束区的计算作图法及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是自1991年以来的第十五次。其间,会议名称发生了几次变化。从15年来的15次座谈会的变迁,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央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上的认识的深化。从现阶段中国实际看,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谓非常准确地抓住了问题之关键,找对了解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切入点和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7.
见过瑰丽奇景,我觉得世界上的事情,都微不足道。返回地球之后,我的确比过去更能心平气和地看事情,不会像过去一般和别人争。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家有时能够根据仔细观察老的东西来了解新的东西,或者根据观察微观的东西来了解宏观的东西。通过在微观尺度上测量地质物质的地球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新手段,我们对地球的了解正在取得很大的进步。 对来自西澳大利亚Yilgarn克拉通变  相似文献   

19.
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1月31日,中国与新加坡两国共同组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天津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生态城指标体系,成为天津生态城未来蓝图。  相似文献   

20.
地图杂记     
《地图》1994,(2)
地图杂记止敬现在的地图是用纸张印刷的,而历史上的第一张地图却是用泥土塑造的,是4000多年以前埃及人所制。地球是圆的,较大的距离难以测量准确。公元前276年,希腊人伊拉多参尼斯测量了地球的圆周长度,从此,地理上南北距离就能正确地计算出来了。地图并不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