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南高原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型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3—2016年甘南州181个区域站及自动站小时雨量观测资料,提取出53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卫星云图、雷达观测资料以及历史天气资料。结果表明:甘南地区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出现在雨季,7、8月出现频次较高,其天气形势主要分为:西风槽型、副热带高压边缘型、低涡切变型、两高之间切变型、高压内部切变型5种类型,且以西风槽型为主。各类型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预报侧重点有所不同,西风槽型大到暴雨预报主要侧重于天气尺度环境场分析,其降水时间长,强度较弱(15 mm·h-1以下),副热带高压边缘型、低涡切变型、两高之间切变型大到暴雨天气的预报主要归结为对高原上短时强降水的预报,短时强降水的实时观测可为这三种类型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30年欧洲中心数值产品格点资料500hPa分析场和51年山东省雨情等资料,采用统计学、天气学方法,研究了山东省雨季结束的标准。详细分析了山东省雨季结束的西风带环流特征、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及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指出了山东省雨季结束时的最后一场大范围降水过程的影响天气系统和冷空气路径。总结出山东省雨季结束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利用1980—2011年西藏高原汛期5—9月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此期间高原大到暴雨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大到暴雨次数的空间分布、季节差异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到暴雨日数最多的地区是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和怒江流域;大到暴雨日数年变化呈单峰分布,7月大到暴雨最多;近32 a来,大到暴雨日数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1998年前以2.6站次/(10 a)趋势增加,之后以12站次/(10 a)减少。通过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用合成分析法分析32 a来88个高原区域性大到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其环流形势主要可分为4种类型:副热带高压型、印度低压型、南北支槽型和高原低涡/切变型,分别占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36%、17%、21%和26%,其中副热带高压型又可以根据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分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型、伊朗高压东伸型和两高夹一低型。  相似文献   

4.
梅汛期(6月1日~7月10日)是我市大到暴雨的集中时段,往往引起严重的洪涝灾害。研究指出:切变线在梅汛期是造成我省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据我们统计,切变线(涡切、暖切、冷切)亦是造成我区梅汛期大到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切变线北侧的冷性高压和南侧的副热带高压的辐合往往引起动力性和热力性不稳定,而500hPa的华西槽东移又促使垂直运动的发展,如700hPa、850hPa配合有低涡东传并配有西南急流,则中低层辐合进一步加强,并有利于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这些都是形或我区大到暴雨的必要条件。县站用物理意义明确的总温度和气团参数等作判别指标,使大到暴雨落区更具体,这样二者结合是提高大到暴雨预报能力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省气象台为丰满水库汛期现场服务今年入汛以来,我省连续出现了六场大到暴雨天气,致使江湖水位猛涨,8月15日至16日我省出现了一场大到暴雨天气,主要降水落区在丰满流域,暴雨冲毁了水库上游的小塘坝,使丰满水库的水位猛涨,8月20日08时水位达到262.68...  相似文献   

6.
1995年8月6—8日我省东南部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胡中明1引言受副高后部水汽和高空槽共同影响,8月6—8日我省东南部普降大到暴雨,雨区分布呈东北一西南向,中心在通化市、白山市一线,为大暴雨,为今年主汛期的最后一场大范围区域性暴雨过程。2环流背影及形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资料、FY-2E气象卫星云图及各物理量场产品,对都兰两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归纳两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中的环流形势及一些物理量分布特点,结合环流演变和影响系统特征分析,探讨两次过程形成的可能原因,为今后都兰地区出现大到暴雨的监测、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掌握雨季结束日期,对于做好水库蓄水、抗旱夺丰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1951—1976年的气象资料,对湘中雨季结束日期及其长期趋势予报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湘中雨季结束日概况 根据《湖南省天气气候若干标准暂行规定》,雨季结  相似文献   

9.
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及中尺度分析马延标(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1995年7月24日08时至25日08时,我省关中、陕南普降大到暴雨,使长期干旱得到缓解。这次降水有两个强中心,即关中东部黄土高原南侧的旱源地区和商洛地区。关中东部的暴雨主...  相似文献   

10.
李海红  戴升 《气象》2000,26(10):53-55
对1980 ̄1999年造成青藏高原东部17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演变特征及1999年9月9 ̄10日出现的大到暴雨过程形成的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形成暴雨云带的影响系统模型和物理量场变化规律,对预报高原暴雨天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黔南6—8月大到暴雨预报指标(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克艺 《贵州气象》1996,20(1):47-48
本文以都匀站及州内其余两站以上日降水量≥25mm,定为我州的一次大到暴雨过程的标准。通过对6~8月139次大到暴雨过程的天气影响系统及都匀站的温湿条件的分析,得出我州的大到暴雨预报3个方面的着眼点。第一,当我州处于副高西侧,这时偏南气流  相似文献   

12.
李海红  戴升  史津梅  裴少阳 《气象》2000,26(10):53-55
对 1 98 0~ 1 999年造成青藏高原东部 1 7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演变特征及 1 999年 9月 9~ 1 0日出现的大到暴雨过程形成的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形成暴雨云带的影响系统模型和物理量场变化规律 ,对预报高原暴雨天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青海省都兰县一次大到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北槽南涡是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环流形式,高原低槽的发展加深,在柴达木盆地至海西东部形成572低涡,辐合明显,一方面构成青海典型的强降水环流形势,另一方面有利于西南和东南两支水汽的输送,为都兰大雨的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加之北部横槽分裂的小槽影响,造成都兰大到暴雨天气。对流层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高湿度区以及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的维持是产生这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梅雨中期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用天气环流分型、数理统计等方法,探索梅雨“开始期”和“梅雨期内大到暴雨”的中期预报。 经普查和分析研究发现,每年雨季来临早迟与500mb上125°—140°E间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的季节性向北位移有很大关系,入梅该候500mb上125°—140°E间的副高平均脊线基本上是要稳定在19°—24°N纬度带内,而出梅候或次一候,副高脊线基本上要达到26°N以北。 对于早梅雨的预报应偏重于副高活动和变化,正常或迟梅雨的预报应偏重于西风带短波槽脊的调整和活动。 最后指出,上海地区梅雨期内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是与这个季节中冷暖空气活动的地域和其强度变化特点有着一定的联系,同时也与本站要素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每年雨季结束后,我省便进入少雨的盛夏季节,气温逐渐增高,由于我省所处的地理位置,盛夏天气特别睛热,7~8月平均气温均在29.6℃左右,极端最高气温经常可达38~39℃,有的年份可达40℃以上.炎热的高温天气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对盛夏高温天气作进一步分析,寻找成因,研究相应的预报方法是很有社会、经济效益的.1 南昌市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盛夏江西省经常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南昌地处鄱阳湖盆地距海较远又处于武夷山和南岭的背风地位,接受太阳辐射多,热量不易与外界交换,所以盛夏天气特别睛热.由于南昌市酷热时段在7、8月,下面对7、8月进行气候特征分析.1.1 极端最高气温从1951~1995年极端最高气温曲线图(图1)可以看出,南昌7~8月极端最高气温最低在36.4℃以上,平均达38.2℃以上,1961年最高达40.6℃.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61-200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ERSST-v3海温资料,研究了湘中雨季结束日期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前期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近49 a湘中雨季结束日期具有较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呈2.6天/10a的较显著变晚趋势.湘中雨季结束偏早(晚)年在大气环流上的前兆信号表现为前期冬春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鄂霍茨克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强度弱(强),东亚大槽较浅(深),冷空气活动偏弱(强).前期冬春季中东赤道及以北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异常是湘中雨季结束的重要短期气候预测信号,前期冬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印度洋区域海温偏低(高),北太平洋区域海温偏高(低),湘中雨季结束日期偏早(晚).  相似文献   

17.
伴随韩国雨季开始和结束早晚的关联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与韩国雨季开始和结束的年际变化相关联的一些要素场发生的变化。分别对雨季开始和结束早晚的个例进行了合成分析。6月月平均资料用来分析与雨季开始早晚相关联的要素场变化,而在分析与雨季结束早晚相关联的要素场变化时则利用7月月平均资料。结果表明,对应雨季开始(或结束)早晚,大气环流和表面温度等要素不仅在东亚地区、而且在远离东亚的地方具有显著的差异。在东亚地区的显著差异主要是高空急流和西太平佯副热带高压。远离东亚的显著差异主要是印度季风和ENSO现象。印度季风与韩国雨季开始和结束均有关联,但ENSO现象只与雨季开始显著相关、而与结束并没有显著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2016年4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陶亦为  张芳华  刘涛 《气象》2016,42(7):898-904
2016年4月大气环流特征为,极涡呈偶极型分布,主体强度较常年偏弱;中高纬环流呈4波型分布,北半球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强度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界维持在20°N附近,中纬度多短波槽活动。4月我国平均气温为12.6℃,较常年同期偏高1.6℃,为历史同期第二高值。我国平均降水量为62.2 mm,较常年同期偏多39.1%。月内我国共有3次主要冷空气过程,北方地区出现4次沙尘天气过程。我国南方降水过程频繁,共出现10次大到暴雨降水过程,江南、华南等地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太阳总辐射计算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省在2006年雨季(7~8月)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干旱,导致了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和农业灾害.尤其是在常年降水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没有出现一场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在历史上实属罕见.该文通过对500 hPa环流场、副热带高压特征量等资料的分析.揭示了山西2006年雨季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冷空气的活动偏弱、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北,中低纬度天气系统的配合不到位、ENSO的形成及其影响等.  相似文献   

20.
陇东是指34-36°N、104一108°E范围以内的地区。它受青藏高原和秦岭山脉影响,气候特点明显别于其周围地区。研究该地区降水特性及其产生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多年统计资料和实践经验,侧重研究陇东地区雨季(5-9月)出现大到暴雨天气规律及其环流形势表现、水汽输送特点,以便实际工作时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