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新世纪的第一年是以地震开始的。1月份印度地震至今造成近2万人死亡,15万人受伤;2月份北美板块的震动使美国、加拿大和萨尔瓦多都遭受了重创。下一次地震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偷袭我们?不久前,俄国科学家声称,地球表面中子的爆裂能够预示地震来临,这是地震预报科学中的最新发现。但即使如此,全球范围内相当一批科学家仍坚信地震无法预测。果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领土面积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6.7%;领土上发生的地震约占全球陆地地震的33%,为什么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却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近60%?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渺小和大自然力量的巨大。1835年3月4日,26岁的达尔文来到刚刚发生过强烈地震的智利康塞浦西翁市,看到了满目疮痍的城市,不由得感慨:"人类用了无数时间与辛勤劳动建立起来的城市与文明,只在1分钟时间内就被彻底地毁灭。"达尔文的这句话或许道出了很多中国人对汶川大地震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一、两省灾情严重,应对工作积极有效 据统计,截至5月22日,“5·12”地震已经造成陕西省92个县、1022个乡镇、349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3亿元;因灾死亡115人,受伤3300人;农村倒塌房屋10万多间,城镇居民倒塌房屋3264户;倒塌校舍、医疗单位2736间。甘肃省10个市(州)、67个县(区)、545万人受灾,经济损失350亿元;因灾死亡365人,受伤7865人;倒塌房屋60多万间,倒塌校舍约35万平方米;15万头(只)牲畜死亡,34处不可移动文物、563件收藏文物受损。两省交通、电力、通信、市政设施受损严重,耕地大量损毁,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震孕育过程伴随物质迁移、能量释放与信息交换。通过遥感手段获取地表、大气及电离层变化信息,进行地震异常分析与前兆识别,已成为遥感与地震科学交叉研究热点。本文收集整理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国内外发表的该地震潜在遥感异常研究论文;回顾了盖层、大气层、电离层的20个遥感参量异常显现的个体特征,分析了其时空关联性,揭示了总体时空特征。研究表明:(1)汶川地震遥感异常显现是逐渐增多、增强和聚拢的,地震短临前兆突出;(2)震前3个月开始,短—临遥感异常由盖层、大气层往电离层渐次显现,与岩石圈—盖层—大气层—电离层 (LCAI) 耦合范式吻合;(3)短—临遥感异常显现位置与发震断层相关性较强,主要集中于龙门山断裂带(LMSFs)及其周边区域;(4)多种短—临遥感异常区覆盖震中,且多个条带状异常区与LMSFs走向一致,体现了孕震后期LCAI耦合的局地效应。本研究有益于内陆大地震孕育后期的遥感监测分析,也可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于83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武昌召开了有二十多个单位的三十多名代表参加的鉴定会,对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编制的“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FORTRAN语言程序”进行了鉴定。与会代表经过充分讨论认为,地震研究所为研究用空中三角测量方法计算地壳形变而编制的程序对  相似文献   

6.
被动微波遥感卫星具有多波段多极化观测能力,其全天候、高灵敏度特性契合了地壳活动及地震的监测分析需求。近年来,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热异常遥感监测与分析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从星载被动微波传感器发展和地震被动微波遥感应用两方面,梳理了多波段多极化被动微波卫星遥感用于地震监测与异常识别的研究现状,剖析了微波数据选择、异常分析方法、观测粗差剔除和信息机理认知等方面的进展与不足。总结了近年微波遥感地震应用的研究进展,阐明了多波段多极化被动微波卫星遥感用于地震异常识别的科学逻辑与复合链条。提出了地震遥感的两个前沿探索方向,即地震微波异常的可靠识别、地应力场变化微波遥感的信息物理。指出了遥感-岩石力学基础试验研究和地震遥感综合分析层面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而呼吁,多学科联合、交叉乃至融合是地震遥感科学与技术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多地球物理场探测是研究地震孕育机理的关键,而卫星遥感探测为此提供了技术支撑。利用区域GPS应变场、基于汶川震源模型的应力触发效应等,全面综合地震学、重力场、地球化学、红外、电离层等多种参量研究结果,针对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前多地球物理场参量进行整合分析,勾画了玉树地震多参数异常时间序列发展框图,确立了玉树地震独立孕育发生的特性,其中遥感探测技术显示了在地基测站稀疏区域的独特监测优势。结果发现,根据多地球物理探测参量的异常响应,玉树地震可分为3个不同的孕育阶段,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岩石激发不同的地球物理场异常信息,长期监测GPS应力应变变化比较显著,而临震阶段以空间电磁扰动为主,多地球物理场之间的耦合关联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带,政府面对突发性地震表现出来的应急能力决定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系数,因此建设地震灾害应急系统迫在眉睫。本文从地震应急的角度出发,提出地震应急救灾模式,运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设计出基于政府GIS的地震灾害应急系统的总体框架。研究方法在雅安地震中得到应用,并开发了芦山地震救援系统。该系统汇集多部门数据,实现了影像对比、空间检索、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及时为政府部门提供信息服务,为各部门协调统一进行抗灾救助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9.
国家地震局于1986年4月在西安召开了大地形变测量清理工作总结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所属各地震科研单位、地震测量队,各省地震局、队和有关部门多年来搞形变测量科研工作的专家、教授等110余人。我国开展大地形变测量工作始于1963年。1966年邢台地震后,为了预测预报地震,在我国一些主要地震活动区内开始了大规模的大地形变测量工作,并组建了一批专业队伍。近二十年来,通过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把大地形变测量的理论和实践向前推进了一步,这些进展主要有:根据需要和可能,在地震活动区内布设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地震会引起大气中甲烷气体异常,本研究选取川滇固定区域,以2021年9月四川泸县地震为例,基于美国对地观测卫星AQUA/EOS上搭载的高光谱传感器大气红外探测仪(AIRS)获取的甲烷气体产品,采用成熟的RST算法开展地震前后甲烷异常信息提取,并对2008年以来区域内6级以上地震开展甲烷异常指数时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异常与地震有一定对应关系,主要表现为甲烷打破区域历史时空特征分布规律,随孕震过程总体呈现出起始增强—异常加强—高峰—衰减—平静的变化特征。异常幅度与震级无明显的关系,但是异常持续时间可能与震级有关,即地震引起的甲烷异常并不是偶发的,具备一定异常持续时间。异常可能对应一定区域内的地震,后续需综合分析区域内构造地质情况、震级、不同研究区域半径,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川滇局部区域基于遥感手段开展甲烷气体地震异常监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与该区域本身富含大量烃类气体有关,地震的发生会促使地下海量烃类气体沿岩石裂隙、断裂带、不整合面等薄弱地带快速运移、扩散释放至大气中。本研究区域以外不具备油气藏条件、构造地质差异大等情况是否可开展甲烷地震监测,监测效能等尚需通过大量工作开展深入分...  相似文献   

11.
在地震灾区重建规划用图测绘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充分利用已有基础测绘资源及灾前灾后影像资料,采用航测遥感技术对多源遥感影像的处理及多源数据快速整合的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可靠、及时、高效率制作地震灾区影像地图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ZZ1500掌上型袖珍计算机众所周知,PC-1500袖珍机进入我国已有十多个春秋,粗略估计全国有40万台左右,广泛应用于地质、气象、地震、勘探、水利、测绘等部门,为大家熟悉。目前,由于各种原因PC-1500已处于淘汰之中。因此,需要有一种机型来替代,...  相似文献   

13.
荆凤  崔月菊  孙珂  熊攀 《遥感学报》2018,22(S1):181-191
研究与孕震过程相关的多种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参量的变化特征,可为进一步理解孕震过程中不同圈层多参数的耦合机理提供依据。基于NOAA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2008年乌恰M6.7级地震前后长波辐射异常变化,根据异常时空特征与地震时空窗的对应关系检测到震前的长波辐射异常信息。结合卫星观测获得的地气系统地表温度、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大气压力、一氧化碳含量等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参量,基于DTS(Deviation-Time-Space)准则开展了多参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长波辐射异常点位上的地表温度、大气温度及大气相对湿度在地震前存在耦合关系,而检测到的一氧化碳异常出现在震后4 d,这可能与本次地震的断层特性及震后余震频发有关。此外,震前5—10 d出现的大气压力突变也可能对地震发生起到触发作用。因此,建议将地气系统中长波辐射的异常变化看作与地震活动相关的重要参量,其他地气系统参量作为辅助参量,在未来的地震监测研究中应重视多参量间的耦合及关联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新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构成、数据处理和建库及数据库在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中发挥的作用等。解决了多源数据的处理和整合、多种数据库之间的协同和关联、海量数据的集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测绘学会召开的首次空间大地测量学术讨论会于五月中在武昌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测绘、石油、地质、地震及科学院和军事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出版及管理工作的五十多位代表。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地震烈度评估方法依靠人为实地调查,易造成部分地区数据缺失,导致等烈度线丢失细节信息。本文以实地调查的等烈度线分布为基准,结合保存的唐山地震震后航片资料、卫星图像和其他资料,从宏观上更细致地开展了唐山地震的等烈度线图判定研究。首先,利用地震后的航空照片和地震前美国锁眼(KH)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判读典型震害建构筑物目标、喷砂冒水等,总结影像判读标准,采用面向对象分类变化检测的方法确定极震区和重点破坏区分布;然后,利用地震前后的航片、KH卫星、美国陆地资源卫星Mss图像,选取2495个建筑区样本点,基于图像纹理信息熵的相关性分析对重点村镇目标进行变化检测处理,确定各村镇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及其趋势;最后,综合分析历史航片、余震等资料,分析地震发震断层等多源遥感资料,基于反距离加权插值的方法对样本点进行插值获取地震烈度分布区域,综合多源遥感资料实现了唐山地震的地震烈度区的判读,与前人实地调查结果对比,综合多源遥感图像判定的地震烈度区与实地调查结果形态相近,证明该方法可用于地震烈度评估。  相似文献   

17.
介绍新丰江开展精密大地测量30年及其精度情况,利用30年来取得的地壳形变资料,进行“真值”与地震关系研究;从定量分析、精度评价、绝对位移探讨等角度,建立一套以“真值”研究为基础,用统一、连续、定量可比尺度表示的稳定状态分析系统。结果表明,总结位称与地震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反映了水库诱发地震的典型特征,获得一组具有预报意义瓣定量辨识指标,得到多起地震的实践检验,确立该网具有监测5级地震的能力。该网长跨  相似文献   

18.
刘耀辉 《测绘学报》2022,51(9):1977-1977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区域尺度地震风险评估,既有助于相关部门制定城市规划和应急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也可提高人民群众对潜在灾害的风险意识。承灾体、建(构)筑物数据是进行地震风险评估的基础数据之一。然而,当前存在建筑物数据获取难、更新速度慢等局限,无法满足区域尺度地震风险评估中建筑物数据准确性高、获取方便、更新及时等要求。同时,也缺乏结合社会脆弱性因素构建情景地震的应用案例。论文针对上述不足,以基于多源异构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快速、准确获取建筑物信息及其地震风险评估为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测绘技术在日本阪神地震救灾中的作用丁军,王丹,刘艳芳(建设部城市综合遥感与制图中心)1995年1月17日凌晨5时46分,日本关西地区大阪—神户一带发生了7.2级浅源直下型地震。因为地震发生在现代化大都市,所以损失极为惨重。地震发生后,日本国土地理院于...  相似文献   

20.
喜马拉雅块体现今运动学特征的地震矩张量反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地震矩张量反演计算了喜马拉雅块体地震主应变率,应变率主方向以及变形速率,探讨了喜马拉雅块体现了形变特征,并与GPS形变监测结果以及地震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地震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喜马拉雅块体不仅有南北向的压缩变形,而且有显著的东西向拉张运动,其变形量级与GPS形变监测结果,地质资料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与珠峰地区GPS计算结果获得的该地区的应变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