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肥东地区造山带的韧性剪切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肥东地区识别出一条与造山带有关的韧性剪切带(烟头山韧性剪切带),不同于郯庐断裂带韧性活动产生的呈带状产出的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带),岩相学上表现为矿物的重结晶作用,并有新生的矿物形成,变质程度已达低角闪岩相.构造学上表现为强烈的塑性变形、动态恢复及重结晶作用,以及较活动组分的流失等特征,导致岩石体积的缩减和矿物优选方位的增强. 相似文献
2.
3.
韧性剪切带的地球化学变异研究:以胶南造山带北缘剪切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南造山带北缘剪切带,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强,其构造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异;在总结成分变异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分变异与体积变化,渗流流体作用的关系,确定了体积变化是造成构造岩成分变异的主要原因;同时存在大量的渗流流体作用,造成一些组分的迁移。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查明北山造山带北缘三架山韧性剪切带的构造运动学特征及控矿意义,在充分收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基本查明了韧性剪切构造带的空间分布、物质组成、力学性质,在充分分析研究典型构造现象的宏观及显微构造变形特征基础上结合韧性剪切带内卷入地层变质特征和剪切带内岩石组合特征,认为三架山韧性剪切带属中浅部构造相,总体上反应出逆冲—左行走滑的特征。结合带内已发现的产于前寒武系变质基底的铅锌矿和韧性剪切带内的金矿赋矿特征,认为该韧性剪切带对前寒武系变质结晶基底的活化、古生代火山—沉积盖层的改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导矿、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五台山早前寒武纪碰撞造山带中存在两种类型韧性剪切带,即逆冲型和伸展型剪切带。除变质程度不同外,南部和北部构造片体中的角闪岩相逆冲型韧性剪切带与中部构造片体中的绿片岩相逆冲型韧性剪切带具有相同的变形特征,它们形成于同一变形过程中,是造山作用早期地壳拼合阶段的产物。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在整个造山带都有分布,与造山作用晚期显著增厚的地壳发生大规模纵向伸展作用相联系 相似文献
6.
东天山-北山造山带中大型韧性剪切带属性及形成演化时限与过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塔里木盆地北缘的东天山-北山造山带中发育多条近E-W走向的大型韧性剪切带,它们构成了造山带中不同地体单元的主要边界,是碰撞造山及造山后的产物。本文在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微观/宏观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年代学相结合的研究、厘定了东天山北山造山带中的7条大型韧性剪切带,阐述了剪切带的延伸、规模、剪切变形特征、变形条件以及形成与演化时限。并讨论了这7条不同类型韧性剪切带的形成过程以及东天山和北山古生代造山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豫西秦岭造山带核部韧性剪切带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岭造山带核部在加里东—印支期韧性、脆韧性再造阶段,形成了一系列推覆型和走滑型韧性剪切带及有关的韧性剪切变质岩石,包括构造混杂岩及糜棱岩等。对它们的岩相学、成分变异特点及形成条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秦岭造山带核部的变质变形史,进而探讨其演化过程中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蒲河地区地处龙岗地块北缘活动带内,发育四条规模较大的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总体呈北西向平行带状展布,分别形成于不同时期,发育在不同的地质体中。其运动学特征以左旋斜滑为主,兼有左旋斜冲和右旋斜冲特征,均为地壳中部层次绿片岩相条件下动力变质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早前寒武纪碰撞造山带中的韧性剪切带及其大地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五台山早前寒武纪碰撞造山带中存在的两种类型韧性剪切带,即逆冲型和伸展型剪切带。除变质程度不同外,南部和北部构造片体中的角闪岩相逆冲型韧性剪切带与中部构造片体中的绿片岩相逆冲型韧性剪切带具有相同的变形特征,它们形成于同一变形过程,是造山作用早期地壳拼合阶段的产物。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在整个造山带都有分布,与造山作用晚期显著增厚的地壳发生大规模纵向伸展作用相联系。 相似文献
11.
郯庐断裂带肥东韧性剪切带的变形规律同位素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郯庐断裂带肥东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形态为一正花状左行平移断裂带,目前出露的为该韧性剪切带的根部,具有典型的深层次左行走滑变形特征,肥东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超糜棱岩测得的^40Ar/^39Ar全岩年龄分别为120.48Ma和118.75Ma,说明郯庐断裂带的大规模左行平移时代为早白垩世,对该带构造变形和构造叠加的研究表明,肥东浮槎山一带是被郯庐断裂带截切,牵引,叠加,改造的印支期大别一胶南造山带的残块,郯庐断裂带与大别-胶南造山带是不同时期,不同构造系统的产物,前者属于滨太平洋构造系统,后者属于特提斯构造系统。 相似文献
12.
辽南庄河地区夹河山韧性剪切带构造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辽南庄河地区的夹河山韧性剪切带发育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岩体中,通过对其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质量平衡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后认为,该剪切带为自NWW向SEE运动的近水平伸展型正剪切带,形成于早燕山期,与Izanagi板块向中国东部挤压过程中因应力松弛导致的后造山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韧性剪切变形对岩石地球化学行为的制约一直是地质学家们关注的问题。安徽桐城挂车河镇(挂镇)地区是大别造山带东缘和郯庐断裂带交汇位置,两个构造体系的韧性剪切带均发育,为开展对比分析研究提供了条件。不同构造体系及构造期次的长英质韧性剪切带在糜棱岩化过程中体积变化和元素迁移规律均相似,随着变形强度的增加。体积亏损和元素迁移越明显,体积亏损可达32.18%,元素迁移表现为SiO2、K2O、Na2O的迁出和Fe2O3、CaO、MgO的迁入;镁铁质脆一韧剪切带在糜棱岩化过程中体积变化和元素迁移规律与长英质剪切带的恰恰相反,体积增加21.63%~186.60%.元素迁移的显著特征是SiO2大量迁入及Fe2O3和CaO迁出。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通过对秦岭造山带核部,河南西峡寨根地区角闪岩中角闪石组构及其与韧性剪切带关系的研究,得出几点认识:(1)角闪石的优选方位受控于韧性剪切带,随着韧性剪切作用的加强,L构造岩愈趋典型;(2)分析角闪石中光率体轴Ng与结晶C轴的关系,Ng轴偏于一个方向,表明受剪应力所致;(3)通过角闪石C轴与剪切带边界关系的研究,确定剪切带为左旋剪切性质;(4)据角闪石组构及韧性剪切带与其它构造相互关系,恢复秦岭造山带的历史,至少经历了区域动热变质变形阶段、韧性再造阶段和脆性改造阶段。 相似文献
16.
龙泉关韧性剪切带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泉关韧性剪切带五台山花岗岩-绿岩地体与阜平高级变质地体的接触部位,它不仅改造了“阜平群”而且也改造了“五台群”宏观构造,显微组构和矿物组合研究表明,龙泉关韧性剪切带经历了两期变形作用,早期发生于恒山古陆块-车厂弧地质体-阜平古陆块碰撞过程中,形成低角度逆冲型韧性剪切带,使地壳显著增厚,晚期发生于增厚同的纵向伸展过程中,使地壳得以均衡发展,形成低角度伸展型韧性剪切带,龙泉关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反映 相似文献
17.
滇西地区的哀牢山、点苍山、崇山及高黎贡山等变质带,都具有韧性剪切带的岩石特征,即以糜棱岩为主、不同类型的韧性变形岩石。本文仅就这些变质带发育的塑性流变及剪切应变特征和变形岩石的大量存在,说明这些变质带都是韧性剪切带。韧性变形岩石除糜棱岩类外,还有千糜岩类和构造片岩类。 相似文献
18.
克拉通和古生代造山带中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金矿成矿条件与成矿环境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文章总结了产在克拉通和古生代造山带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比这两类金矿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作用发生的大地构造背景,探讨形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环境与成矿机制。大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一般就位于剪切带的脆一韧性转换位置,成矿作用一般不受围岩性质和变质程度的控制。剪切带既是成矿流体的通道,又是金的沉淀场所。克拉通中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模式有两类:同构造成矿和构造期后成矿,前者认为变质流体沿韧性剪切带迁移,最终在剪切带中沉淀形成矿床;后者则强调发生在韧性剪切带形成之后的地质过程如岩浆活动等对成矿作用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华南武功山地区韧性剪切带的纳米尺度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华南加里东造山带中段区域构造调查和中法合作研究的基础上, 对武功山地区从新元古代到中生代的韧性板劈理带、逆冲断层带、挤压片理带和拉伸构造带等多种构造类型的变形带, 就其超微观纳米粒子结构和动力薄膜进行了扫描电镜(SEM) 测量和新的探讨。 上述4类韧性剪切带的表层高应变域ab、ac组构面上均发现纳米粒子, 颗粒直径一般为50~90nm, 并因研磨滚动而形成磨粒(grinding grains)。 由纳米粒、纳米线和纳米层构成一套纳米微线理、面理和组构系统, 与宏观的线理和面理平行一致, 还可见到完好的超微SC面理和优选方位的纳米级应力矿物。 韧性剪切的所谓静态摩擦, 实际上是纳米界限层以微弱摩擦力推进滑移量(slippage)形成的平滑运动, 这种平滑运动是纳米级单体和复体磨粒滚动滑移所致。 本文从上述几方面揭示了韧性剪切带中纳米粒子存在的普遍性; 纳米结构与显微构造的可比性; 韧性剪切滑移机理的特殊性。 最后, 以区内韧性剪切带在地壳浅构造位异常发育的特点, 从一个方面讨论华南加里东构造带在系统动力学行为上的时间滞后性。 相似文献
20.
野外地南调查表明,在内蒙古阿里河地区前石炭系变质岩系及早华力西期侵入体中发育一系列大型韧性剪切带。呈NE-NNE向延展,倾向南东。变形岩石显微构造及矿物组合特征表明,韧性剪切带具有二个世代发育历史;早期韧性变形作用属低角闪岩相环境;晚期伴随古生代在陆边缘俯冲磁撞造山作用的经历了绿片岩相剪切变形。剪切带中不同尺度运动学标志,表明韧性剪切方向均为由SE往NW的逆冲型。燕山早期推覆构造改造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