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众所周知:海中的沉船、礁石、点滩、.特殊深度、各种废弃桩柱、沉雷、沉弹.垃圾堆积物等海底突起物,都是威胁船航行安全的障碍物。其中那些“疑存”“疑位”“概位”等不明性质的障碍物,对舰船的活动影响更大。因此探清海区内的各处航行障碍物,详细地掌握它们的准确位置、高度(深度),确认它们的性质,了解它们的演变情况,提高航海图书资料的现势性,这对保障舰艇作战机动和战备训练等航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测量者在探测实践中如何准确、完善地探测出各处的航行障碍物,却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海洋工程测量中海底电缆的磁探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海底电缆的磁场模型,仿真计算了海底电缆产生的磁异常空间分布特性,讨论了海底电缆的磁探测和识别方法。仿真计算与实测磁异常曲线的一致性验证了海底电缆磁场模型的正确性。实验表明,采取合理的探测方法,可以对海底电缆进行探测和识别。  相似文献   

3.
史永忠  姜小俊  王宇东  张杰 《测绘通报》2013,(7):102-104,108
浅地层剖面系统在进行海底探测时,定位数据与声学剖面数据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延迟误差,该误差在进行海底精细探测时将会引起较大的海底目标定位误差。本文提出基于同一测线探测法的延迟校正方法,求取系统延迟值,能够大幅度提高海底目标探测的定位精度。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在水上动态环境中实现海底目标的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4.
在海底地形测量中,由于波束角效应导致探测的海底地形存在失真。为提高海底地形的测量精度,应消除或减弱波束角效应影响。而对未知海底的倾斜角求解问题是解决波束角效应的难点之一。为此,针对单波束测量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海底倾斜角差分算法。实例计算表明,差分算法更为有效、合理,适合于计算机处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geodatabase面向对象数据库模型存储海底探测数据的优势,提出了建立基于geodatabase的海底探测数据库对海底探测数据一体化管理的解决方案,以地球物理调查数据为例,对基于geodatabase的面向对象数据库模型建立流程进行了讨论,并将其成功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海底表层探测可以使用诸如水下摄像、侧扫声呐等水下特种设备实现,但海底内部形态和构造就无法直接获取,这可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一种名为浅地层剖面系统的设备应运而生,就像医学中的光学影像可以探测身体内部秘密一样,该设备可以探测海底内部秘密.  相似文献   

7.
风廓线雷达用于探测其上空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在自动化程度和探测时空分辨率等方面优势明显,已逐渐广泛应用于机场气象探测.本文以民用机场拟建风廓线雷达遮蔽角的测绘方法和实践为例,介绍如何测定并计算拟建风廓线雷达四周范围内障碍物的遮蔽角,并根据测算遮蔽角值判断障碍物是否对风廓线雷达信号发射造成影响,为申请风...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基于重力梯度测量对海底障碍地形探测的方法,并以一锥形海底地形为例计算其在各个方向上引力的大小,从目前重力梯度仪的测量精度来看完全满足探测的要求。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多源卫星测高资料确定海洋重力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胜军 《测绘学报》2017,46(8):1071-1071
正海洋重力场探测是人类认知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探测信息广泛应用于地球重力场模型构建、海底地形反演、油气资源勘探等领域。传统的海洋重力场探测手段依托于海底布设或舰船搭载的测量仪器,受限于测量成本高、周期长、数据稀疏、重复性差等缺点,无法实现快速获取全球尺度的海洋重力场信息。自20世纪70年  相似文献   

10.
仰角、斜距和距高比测量结果是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评估的重要内容。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建立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三维模型,以大范围、高精度、高清晰的方式全面感知复杂场景,直观反映障碍物外观、位置、高度等属性,可提高测绘效率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由稳定的低空飞行器、检定合格的数码相机、卫星导航定位模块以及三维模型处理软件组成的倾斜摄影测量系统,以气象观测站为中心,采用Smart3D软件进行空三加密和三维建模,并自动寻找最佳视角影像,根据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相关国家标准识别并量算探测环境区域内的障碍物几何参数,可实现自动化辅助评估。  相似文献   

11.
杨阳 《北京测绘》2023,(9):1223-1226
在复杂的海洋生态环境下,随着海底管道服役年限的增加,海底管道的裸露、悬空病害现象显著,严重威胁着海洋石油生产安全。为了准确评价海管悬空病害发育程度,指导治理工程施工作业。采用水下机器人(ROV)搭载多波束测深仪,开展近距离探测的方法。确定了海底管道准确的悬空段位置、悬空高度及悬空长度,引导了悬空抛石治理作业,评价了治理效果。结果表明:ROV搭载多波束测深仪能近距离贴近管道,完成精细化探测,避免海面波浪、潮涌对多波束探测的影响,较为准确地评价病害程度并指导治理施工。  相似文献   

12.
利用雷达图像探测浅海地形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利用雷达图像探测海底地形技术理论发展的综述,概括在该领域内目前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制订海洋测绘技术标准和全面开展海底地形基础测绘工作摸索经验,国家测绘局应国家海洋局邀请,于1987年5月份参加了海底地形测绘试验。广西、广东、福建、山东等测绘局以及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派出人员参加工作。主要作业项目有:水文点测验、海上定位、水深测量和地层、地貌探测以及测制1:10万地形图等,计划今年底将拿出全部成果并提供鉴定。  相似文献   

14.
精细的海底地形模型在海底板块构造运动、水下载体航行保障、海洋资源勘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回顾国内外海底地形探测技术和模型构建的发展,讨论当前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挑战,总结今后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的发展趋势,认为基于卫星测高技术的海洋重力场反演仍是未来全球海底地形精细建模的主要技术手段,并且新体制测高卫星如双星跟飞测高和SWOT(surface water ocean topography)二维海面高测量任务将为进一步提升海洋重力场以及海底地形模型精度提供数据源,结合地形复杂度优化海底地形反演理论方法有望带来理论创新,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海底地形精细建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孟俊霞 《测绘学报》2019,48(8):1070-1070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海底分布广、储量丰富、清洁高效等特点,具有极高的资源价值,一直是长期研究的热点。开发和利用天然气水合物首先需解决探测问题。气泡羽状流是天然气水合物泄漏在海水中形成的气柱,可表征和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新一代多波束具有记录水柱数据的能力,可获取换能器到海底间的声学信息,获得具有气泡羽状流的多波束水柱图像。目前的气泡羽状流探测主要基于简单阈值法+人工目视方法,存在人为干扰因素大,费时费力等不足,故本文开展基于多波束水柱数据的气泡羽状流探测方法研究,以期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提供一种自动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任少华  姜小俊 《测绘科学》2013,38(5):72-73,76
针对海底浅层声学探测中数据管理效率低、数据挖掘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和应用的数据融合方法:首先基于主题进行数据集成,然后对集成数据根据相关特征和应用进行数据融合,最终实现面向应用的数据高效管理和有效融合。在研究数据集成与融合模型的过程中,提出了相关模型评价方法。本研究表明,此方法能够在海底浅层声学探测中有效提高数据管理和信息挖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波束和浅剖的海底浅表层沉积物分类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林帮 《测绘学报》2016,45(12):1498-1498
正开发和利用海洋油气资源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而基于声学的沉积物结构探测则在该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基础保障作用。多波束和浅地层剖面仪(浅剖)均具备快速、大面积探测海底沉积物的能力,前者可探测海床表面沉积物,后者可探测浅表层数百米深度的沉积物。相对传统的钻孔取样方法,基于多波束和浅剖的声学沉积物探测方法提高了探测效  相似文献   

18.
利用Bayes估计进行多波束测深异常数据探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海底地形变化连续、平缓的假设条件下,基于Bayes估计理论提出了多波束测深异常数据探测方法,并与选权迭代加权平均滤波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解决测深异常值判断标准可靠性的问题,而且能合理、有效地探测出异常值。  相似文献   

19.
A*算法的规划路径全局最优,但存在拐点多、拐角大的缺点,而人工势场法的规划路径虽然平滑,却无法满足全局最优的要求。为达到机器人快速到达、安全避障的目的,分别对A*算法和人工势场法进行改进,并将两者相结合,提出一种兼顾全局与局部特性的机器人动态路径规划算法。全局路径规划采用剔除冗余节点的A*算法,生成局部目标节点序列;局部路径规划采用改进的人工势场法,提出5方向障碍物探测法替代原有斥力模型,大大减小运算量;设置最小引力场,引导机器人脱离局部最小点;采用扇形区域探测法,有效规避小型动态障碍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A*算法与人工势场法相比,该方法不仅生成全局最优平滑路径,而且还能够在顾及机器人移动控制的前提下,及时规避动态障碍物。  相似文献   

20.
遗传算法在海洋测深异常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海底地形变化连续、平缓的假设条件下,基于遗传算法理论提出了多波束测深异常数据探测新方法.为了说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将其与趋势面滤波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充分利用遗传算法的优化特性,对海洋测深异常值进行合理、有效地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