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概述目前,自记雨量资料存在记录线划平顶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降水资料的使用。表现为达到虹吸管拐点处时,降水沿管壁滴出而不能及时虹吸,致使记录线达到10.0mm后呈水平线或有小的波浪状。产生平顶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虹吸管拐点处有脏污、曲度过小和直径过大等。在实际工作中,即使选用适当曲度和管径构虹吸管,并经常清洗,有时也免不了出现记录线划平顶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研制了自记雨量计虹吸  相似文献   

2.
虹吸井在用虹吸管连接组井集中取水时,事先必须使管内抽成真空,注满水体、才能利用压差,产生虹吸作用。目前多数地区都是用真空泵抽气,不但成本较高(或子井虹吸管集中排气,或一口子井配一台真空泵),而且管理不便,操作麻烦(每根虹吸  相似文献   

3.
虹吸排水联合堆载固结技术是软基处理中的一项新技术,在应用该技术时,虹吸管内土柱的淤堵问题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虹吸管内土柱的淤堵问题,采用颗粒沉降模型和水动力学相关理论,推导得到了土柱在虹吸水流作用下的临界高度表达式。根据所推求的表达式,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淤堵措施,使得虹吸排水能够顺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柱容易在虹吸管弯曲圆弧段形成淤堵;对于工程现场最常见的4 mm内径虹吸管,当虹吸管弯曲圆弧段半径大于40 cm或者虹吸管内土柱高度大于4 cm时,就有可能产生淤堵;实际工程中,可以采用减小虹吸管弯曲圆弧段半径、降低虹吸管出水口高度以及减小虹吸管长度的措施减小淤堵的可能,从而保证虹吸过程的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4.
坡体地下水位上升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实时排出地下水是防治边坡地质灾害的有效手段。虹吸排水具有免动力和流动过程由液位变化自动控制的物理特性,可满足实时排出坡体地下水的需要,但虹吸管中空气积累会导致虹吸过程中断,制约了边坡虹吸排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溶解于水的空气因虹吸管内压力降低而释出是形成气泡的物理基础。实验结果表明,虹吸进水口水面以上垂直高度3.5 m以上就会出现大量气泡,经过虹吸顶点后,气泡发生强烈的兼并形成大气泡。当虹吸管的进出水口的水头差较大时,气泡间的水弹容易推动气泡从出水口排出。当虹吸管直径大于5 mm时,缓慢的虹吸流动,会发生管内气泡的积累,最终破坏虹吸过程;虹吸管的直径小于4 mm时,可以形成基本稳定的弹状流。因此,为保持边坡虹吸过程长期有效,经常性降雨并且坡体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可选用直径为5 mm的虹吸管,非经常性降雨的地区应选择小于等于4 mm的虹吸管。  相似文献   

5.
在阿拉斯加的Anchorage,使用水平定向钻机(HDD)在房屋与公路主干道下面安装一根虹吸管直到湖的底部,利用虹吸作用来控制湖水的水位,完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湖泊水位控制和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阿拉斯加的Anchorage,使用水平定向钻机(HDD)在房屋与公路主干道下面安装一根虹吸管直到湖的底部,利用虹吸作用来控制湖水的水位,完成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湖泊水位控制和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7.
滑坡虹吸排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水是治理滑坡的有效方法。虹吸具有免动力实现水体的跨越输送和流动过程由液位变化自动调整等特性, 非常适合控制滑坡地下水位上升的需要。但最大虹吸扬程10m和间歇性排水可能产生虹吸管顶部空气积累, 制约了滑坡虹吸排水方法的推广应用。利用向下倾斜钻孔进入坡体深部, 保持地下水位控制点与孔口高差小于10m, 就可实现滑坡深层地下水的降排要求。通过控制虹吸排水管的直径, 使虹吸管内形成稳定弹状流就可以防止空气积累, 从而实现虹吸过程的持续有效。薄缝模型的能量法推导, 已经证明了虹吸管形成稳定弹状流的最大管径约为4mm, 长期静置模型验证了4mm直径的PA管完全可以形成完整的弹状流。虹吸排水工程实例证明, 选择4mm虹吸管, 可以实现滑坡深层排水且在间歇性虹吸过程中自动恢复虹吸。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尾矿坝加高工程的顺利实施,采用虹吸排渗系统来降低坝体内部的浸润线高度。以马兰庄铁矿尾矿库为例,对尾矿库工程中虹吸排渗系统的组成和尾矿砂中虹吸井的施工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虹吸井设置在初期坝上游附近,相对下游高差为8m。虹吸井深12~16m,直径550mm,相邻井点的间距均为6m。虹吸管为DN57型PVC软管。现场完成了14口虹吸井,并进行了13组双井抽水试验和一组单井抽水试验。其结果表明,采用清水冲击钻进方法施工的虹吸井成井质量较好。虹吸井的涌水量可达147m^3/d。虹吸系统在井内水深小于6.5m时可自动工作。监测结果表明,在虹吸系统投入使用后,坝体地下水位埋深普遍在坡面7m以下。虹吸系统自行启动性能较强,降水效果明显,完全可以适应加高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一、原理水压式悬移質采样器的原理,是用靜水压力(即虹吸作用)和流速水头作为动能来采取各測点水样,并用进口管咀与管徑的大小差別和水头高度来控制进口流速的原理而試制成功的。我們从水力学得知,要取得河中任何一点处的水样,只要將虹吸管出水口放在低于水面的地方,使之有水头差存在,則完全可以吸取河流中任何深度上一点的水样,这个道理是  相似文献   

10.
富水性斜坡易产生滑坡进而形成泥石流,斜坡排水是防止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虹吸排水具有实时性和免动力等优势,但因斜坡排水涉及高扬程,在虹吸管内的低压环境中流动液体会发生强烈的空化现象,从而产生气液两相流。在间歇性虹吸排水过程中,如果不及时将析离的气泡带走,气泡会积聚在虹吸管顶点附近,最终破坏虹吸过程。通过对管内两相流型分析,发现只有形成完整的弹状流,才能将气泡带走,保证虹吸的长期有效。采用流体数值计算软件FLUENT的VOF模型,分别对管径为4、5、6、8 mm的虹吸管内气液两相流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管径小于5 mm的条件下,表面张力起主要作用,形成完整弹状流;管径大于6 mm的条件下,形成附壁弹状流。该结论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也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1.
用虹吸管来进行排水,是极为简便经济的,既不需水泵等设备,又不需燃料或电能。其应用范围;是排水区域的附近,有比预定动水位还要低的低地,如峡谷、湖泊等。但以前人们对虹吸管的应用条件,又加上了一条限制:就是不能把水吸到10米以上,因此,利用它来排水时,矿坑不能深于10米。理由据说是虹吸管中水之所以会流动,是受了大气压力的作用,而一个大气  相似文献   

12.
南京水工仪器厂出品的自記雨量計其性能是很好的,但使用这个仪器时应注意虹吸橡皮管的过长毛病。1958年在一次較大暴雨我們使用这仪器时,大多出了毛病。經过檢查后得知毛病在一般人不注意的橡皮管上,因为这个仪器設有一个用以校核降雨总量的盛水筒,雨水通过虹吸橡皮管流入盛水筒中;当橡皮管  相似文献   

13.
《水文》1957,(3)
1.創制者:沙市总站泥沙室2.連通式虹吸管結構及說明(甲)用白铁制成口徑約3公分长约1~2公尺的圓管,和6~12根白铁虹吸管,圓管內具有一橡皮活塞和一根8号鉛絲制成的拉杆,应注意各虹吸管面積的总和应小于白铁圓筒的断面積,用以消除水流不暢的情形。(乙)操作时,事先把水样顺测线测点次序  相似文献   

14.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丰富的松散堆积物、足够的水源和有利的地形地貌3个基本条件,强降雨是形成泥石流的主要动力来源。针对重力流形式截排水技术的不足以及暴雨来临时快速排水的需要,采用具有自清淤能力的水石分离虹吸排水技术,可有效提高泥石流治理的效率和耐久性。拦污格栅孔径选取以及虹吸排水系统设计是影响分流池清淤能力的关键。首先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分流池在虹吸作用下的水力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建立泥沙启动和悬浮数学模型,利用分流池的水力特性分析泥沙的启动和悬浮,从而建立虹吸分流池清淤能力的评价指标,并对泥沙随水流排出池外的3个必要条件进行分析。表明实际工程安装虹吸管时其进出口水头差应该在5m以上,且拦污格栅孔径不超过10mm。工程上可以用此指导实际泥石流防治中的虹吸分流池设计。  相似文献   

15.
米晓霞 《水文》2000,20(1):59-61
在观测降水量时,使用自记雨量计可观测到各次降水的过程.但是,由于仪器老化和超期使用,经常涉及到虹吸故障.探讨了对于出现虹吸故障时资料的分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法是依据虹吸作用,在测定时,把蜡封矿石直接放在一个自由表面不大的盛有水的容器中,矿石所排开的等体积水即通过虹吸管全部转入另一个精确的量器.这时,从量器壁上的刻度读出该蜡封矿石的体积.此方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避免了很多繁杂的加减数字,质量也能满足要求.因该方法与水的密度无关,所以测定时可不考虑用水类型.  相似文献   

17.
《水文》1960,(4)
我站于1958年會使用过一段时期的“仿苏Ⅱ-Ⅰ自記雨量計”,由于缺乏經驗,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經常出毛病,不是記录中断就是虹吸作用不良(有时剛好到100格开始发生虹吸,有时在半腰中間就开始虹吸了),使自記資料很不完整,无法作出整理。为此,我們作出了认真地研究和檢查,結果找出如下的主要  相似文献   

18.
自记雨量计的虹吸管容易损坏,常因此出现故障。尤其是委托雨量站,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一旦损坏虹吸管(如无备分)就造成自记雨量缺测的严重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虹吸管系易损薄壁玻璃制品,牢牢地镶在浮子室上,尾部垂过架板以下,低于储水瓶口,稍有不慎就会与储水瓶相碰而被毁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地区鸡爪河雨量站霍国珍同志最早对虹吸管进行改制,其作法很简单。在虹吸管中间变径断面以上,用玻璃刀割下1厘米长的一段,再取4~5厘米医用乳胶管,把虹吸管两端严实的套紧连成一体,整个长度应与原长度相等,如图所示。若无玻璃刀也可用土办法。在虹吸管予定位置缠油纱,点燃加热,然后放入水中冷却,即可断开减少  相似文献   

19.
《水文》1965,(5)
一、每次使用前应检查仪器是否灵敏。检查时,将軸套尾端的保护套取下,右手拿住桨軸尾部,用嘴輕輕吹动桨叶,看轉动是否正常,如轉动灵敏,就說明仪器没有毛病,如果轉动不灵,則說明轉动部分有问題,須拆洗軸承。二、将旋桨軸从軸套內取出,检查弹子盘(又名  相似文献   

20.
穿透曲线反演管壁溶质通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口穿透曲线提供了一个便捷有效的方法来研究岩溶含水层中污染物的运移。在旱季,滞留在石灰岩中的污染物通 过岩壁释放入管道,与管道水相混合并运输到下游泉口,因此,泉口穿透曲线能够反演出污染物释放时的管壁溶质通量。 笔者利用一个基于运移稀释模型的解析解,由40条实验室测量的穿透曲线来反演出相应的管壁溶质通量。结果表明,其基 本形状与穿透曲线相似,管壁透水的非均匀性在穿透曲线上明显表现出来,而在管壁溶质通量上表现为强振荡。因此,管 壁溶质通量比泉口穿透曲线对管壁透水的非均匀性有更高的分辨率。该通量是一个连接泉口穿透曲线和污染物在岩石中早 期分布的中间量,本文提供了一种研究管壁污染物释放过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