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克樵 《岩矿测试》1983,(4):282-287
在吉林陨石熔壳的形态和组构特征的研究过程中,偶尔在吉林江密蜂地区采集到的一块陨石中发现了一种黑色的细脉。这种黑色细脉很象陨石体内经常可以见到的那种冲击玻璃。但通过双目镜下的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的形态和组构特征的研究,发现它是陨石表面的熔壳物质渗入表层的张裂隙后冷却所形成的。作者目前尚未见到有关这种细脉专门研究的报导,本文为了叙述方便,将这种黑色的细脉称为熔渗脉。熔渗脉与熔壳连接在一起的现象在标本中可以直接观察到(图版Ⅱ—1,2)。 若沿充填张裂隙的熔渗脉打开,在裂隙面上可以观察到两种不同类型的熔渗脉:一种为不完全充  相似文献   

2.
吉林陨石也和其它陨石一样,通常都发育着一层黑色熔壳。这一层熔壳,记录了陨石体陨落过程中经历了熔融、气化、烧蚀、熔浆流动、微粒堆积和熔浆冷却过程中的分异、重结晶等物理化学作用过程,以及这些作用过程在陨石表面不同部位所反映出来的差异性。吉林陨石熔壳从表面和剖面特征可分两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在1976年工作(1)的基础上,对吉林球粒陨石矿物学研究工作的小结。 吉林球粒陨石经化学全分析,属Urey及Craig分类中的H型球粒陨石,或为Prior-Mason分类中的橄榄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陨石中矿物种类较多,主要矿物常有多种变种,同一矿物晶出的形态变化多端,显示了吉林球粒陨石的矿物形成过程相当复  相似文献   

4.
吉林陨石也和其它陨石一样,通常都发育着一层黑色熔壳。这一层熔壳,记录了陨石体陨落过程中经历了熔融、气化、烧蚀、熔浆流动、微粒堆积和熔浆冷却过程中的分异、重结晶等物理化学作用过程,以及这些作用过程在陨石表面不同部位所反映出来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湖南郴州枞树板铅锌矿X光组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湖南郴州枞树板铅锌矿围岩及含矿构造带岩石的X光岩组分析,认为在构造变形过程中,原岩粒度越细,对变形的反映越敏感。在相同的变形条件下,较细的变质砂岩石的石英定向组构比较粗的变质砂岩内明显,板岩和粉砂质板岩的定向组构最明显。枞树板地区近EW向褶皱变形组构表现强烈,近SN向褶皱变形组构较弱。矿化热液的蚀变作用破坏了岩石中早期褶皱变形组构,但铅锌矿脉内的石英没有明显的生长组构,说明在矿化和含矿石英脉成生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张性充填结晶表现,而是一种以交代为主的矿化形式。这与从其它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取得的关于本  相似文献   

6.
《地球化学》1978,(3):197-201
大量石陨石的K-Ar年龄测定表明其年龄值一般要低于陨石母体的形成年龄,它反映了陨石的气体保留年龄。因此根据K—Ar年龄可以研究陨石母体与陨石的受热历史。陨石中Ar^38含量的测定可以提供陨石受宇宙射线辐射的时间标度。吉林陨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球粒陨石,因而通过对气体保留年龄和宇宙射线暴露年龄研究将为进一步了解球粒陨石的成因与演化史提供重要的资料。本文除对吉林陨石雨的Ⅴ号、Ⅱ号、Ⅰ号陨石进行测定研究外,还对其他三块在我国降落的球粒陨石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球粒陨石的有关资料,我们对吉林陨石的受热历史和母体环境作了分析,并讨论了宇宙空间球粒陨石的形成与消失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宁强碳质球粒陨石的熔壳进行初步的观察,着重对熔壳表面的微观形态特征和熔壳剖面上的组构特征,进行初步的研究,以提供一些有关陨落过程中的信息。一、熔壳的表面特征宁强碳质球粒陨石的整个熔壳表面呈褐黑色,厚度约0.1 mm 至0.7mm,较松易碎,易污手,微气孔发育,有粗糙感。陨落在不同地点的陨石熔壳,表面特征不一,其中安家山的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五日,吉林陨石降落后,中国科学院组织全国有关力量,对吉林陨石进行多学科现场综合考察和系统的深入研究。吉林陨石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有关太阳系起源,行星演化,行星际与银河系空间宇宙线与磁场,以及生命前期化学演化的宝贵信息,引起了各国学者极大兴趣与关注。十年来,吉林陨石的研究成果开创了我国陨石学与宇宙化学研究的新阶段,推动了世界陨石研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1997年降落在山东省鄄城县的陨石雨,是橄榄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该陨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铁纹石和陨硫铁,其次为镍纹石,金属矿物呈填隙状分布于以橄榄石和古铜辉石为主的硅酸盐矿物粒间及球粒周围。陨石中可见由铁纹石和镍纹石组成的显微蠕虫状连晶,是陨石中金属矿物在降温冷却过程中发生固溶体分离作用而成。陨石中金属矿物的分布特征表明,金属Fe-Ni和硫化物(FeS)应该是星云凝聚不同阶段的产物。陨石中金属矿物的成分和组构特征及陨石中出现的球粒结构、橄榄石的炉条结构等特征表明,该球粒陨石是星云物质快速冷却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透射电镜观察显示125/μm宽的Zigami火星陨石冲击熔融脉的硅酸盐玻璃基质中含有大量细针状斯石英、少量陨硫铁和辉石,并发现超斯石英产干熔融脉附近的斜长石玻璃中。根据熔融脉中的高压相组合,包括斯石英、辉石及其它曾报道过的高压相,可以界定熔融脉结晶压力和冲击压力小于25GPa。超斯石英的产状显示其为固相相交的产物。火星陨石是火星物质在高速)中击中被溅射加速至大干火星逃逸速度5km/s的高速,逃离火星引力范围,后期被地球捕获。5km/s的逃逸速度显示高压状态下的溅射机制需要65GPa的压力,此压力很难解释火星陨石普遍小于25GPa的冲击压力。现较为流行的崩裂溅射机制称其为低压高速溅射机制,但因其模拟计算算法的局限性,实质上也是高压下的溅射。携带机制——冲击成坑作用所产生的高速气流携带经受较低冲击压力的火星陨石从裂隙中喷出而逃离火星,可以较好地解释火星陨石的压力范围,但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