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二十年来积累的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二叠纪孢粉组合序列资料 ,结合其他动植物化石证据 ,初步做了两地二叠纪孢粉生物地层对比 ,并讨论了植物区系性质 ,指出准噶尔盆地在晚石炭世早期已属亚安加拉区 ,塔里木盆地在早二叠世虽总体上属欧美区 ,但已混生若干安加拉—亚安加拉成分 ,中、晚二叠世基本上已属亚安加拉区。孢粉证据支持准噶尔板块在早石炭世已与哈萨克斯坦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对接、塔里木板块在早二叠世与准噶尔板块对接的假说。二叠纪时 ,两地处于亚热带—暖温带 (4 0°N以南 ) ,气候总体上为半干旱气候 ,但干旱程度并不严酷 ,局部地区或层位偶尔还形成薄煤层或煤线 ,准噶尔盆地还有干湿的周期性变化和年度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2.
新疆柯坪二叠纪层状玄武岩的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实地测量和遥感影像识别,并对不同剖面的发育状况进行了对比。新疆柯坪地区发育的二叠纪玄武岩共可分为8层,包括库普库兹曼组2层和开派兹雷克组6层。多层玄武岩是多期喷发作用的结果,每次喷发可以来自不同的岩浆房或火山通道,但岩浆源区基本一致。每期喷发作用都具有一定的序列,先是稳定的熔岩流,发育柱状节理,往上则为致密块状玄武岩,在喷发末期发育火山角砾岩或凝灰岩。多期玄武岩浆喷发作用,指示了该区二叠纪玄武岩的岩浆房经历了"积聚—喷发—再积聚—再喷发"的过程,而熔融岩浆的源区则经历了不断"部分熔融"和"岩浆抽提"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辽宁北部秀水盆地秀D1井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孢粉化石采自辽宁省北部秀水盆地的秀D1井,分析、鉴定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来自秀D1井井深62.1~1089.7m的孢粉化石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下部孢粉组合(井深703.85~1089.7m)以Osmundacidites-Klukisporites-Podocarpidites为代表,地质时代为晚侏罗世堤塘期(Tithonian),中部孢粉组合(井深381.5~699.3m)以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Piceaepollenites为代表,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贝里阿斯期(Berriassian),上部孢粉组合(井深62.1~339m)以Cicatricosisporites-Impardecispora-Pinuspollenites为代表,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欧特里夫期(Valanginian-Hauterivian)。秀D1井钻遇地层所含孢粉组合特征在区域上可以与冀北地区大北沟组,辽宁西部地区下白垩统义县组、九佛堂组,松辽盆地东南缘下白垩统火石岭组、沙河子组所产的孢粉组合对比。含孢粉组合地层时代的确定解决了井柱地层的划分,以及与区域地层的对比关系,同时为区域地层古生物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县达布太尔地区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结合部的西昆仑造山带,是研究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质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由于西昆仑地区处于中亚腹地的高寒缺氧地带,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十分困难,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达布太尔地区沉积地层中一直没有获得可靠微体化石证据。经笔者的室内、外地质调查与研究,在达布太尔地区发现了内点囊三缝孢Endosporites punctatus Gao,雅致韦氏粉 Wilsonites delicatus (Kosanke) Kosanke,多孔柯达粉 Cordaitina spongiosa (Luber ) Samolovich,马什阿里粉 Alisporites mathalensis Clarke,卵形侧囊粉 Sulcatisporites ovatus (Balme and Hennelly) Balme,以及光面和点状孢子Leiotriletes 和Punctatisporites 等二叠纪孢子花粉化石。从上述化石组合特征看,这些孢子花粉化石基本属于华夏植物地理区类型。结合前人对该区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笔者认为塔什库尔干县达布太尔地区原划为二叠纪的碎屑岩沉积地层可能为包含了志留纪、二叠纪及其它时代岩层的混杂地层体。  相似文献   

5.
尹凤娟  刘洪福  张子福 《地层学杂志》2002,26(4):259-263,271,T002
哈密坳陷早三叠世古生物记录甚少。从哈参 2井 80 1.5 m- 16 39.5 m井段的泥岩中发现了较为丰富的孢粉化石 ,并可划分为两个组合 :L imatulasporites- Cyclogranisporites- Alisporites组合和 L imatulasporites- L undbladis-pora- Taeniaesporites组合。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比 ,两组合的地质时代应属早三叠世 ,这为哈密坳陷确立下三叠统的存在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6.
尹凤娟  张子福 《中国区域地质》2001,20(4):377-383,T002
哈密拗陷北部下侏罗统按其岩性、化石组合和地震波组等特征自下而上分为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根据两组所产的孢粉化石,建立了两个孢粉组合:Osmundacidites-Apiculatisporis-Cycadopites组合和Cyathidites-Pinuspollenites-Cycadopites组合。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比,探讨了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北部三叠纪孢粉植物群及层序地层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钰林  杨国栋 《现代地质》1996,10(4):437-447
依据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库车河剖面及沙11井和沙32井三叠纪地层和孢粉学的研究,将本区三叠纪孢粉划分为8个孢粉组合。其中,早三叠世2个组合,中三叠世3个组合,晚三叠世3个组合。三叠纪地层除产有丰富的孢子花粉外,在不同层位还有不同丰度和分异度的疑源类、轮藻、介形虫及植物化石等。依据不同层位中各类生物的不同丰度,建立了11个生物埋藏群落,它们反映了不同的生态和埋藏环境。按照这些生物埋藏群落在剖面纵向上的演变,将塔里木盆地北部三叠纪地层划分为9个三级地层层序,恢复了三叠纪塔里木盆地北部古湖盆湖平面的升降历史  相似文献   

8.
华北煤田是我国煤炭重要生产基地,有多层可采煤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害时有发生,为研究煤水关系、岩水关系,地下水与矿坑水关系,通过对山西新阳矿区典型岩石(硬石膏、角砾状灰岩)进行了孢粉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角砾状灰岩与硬石膏层的孢粉特征存在着差异性,硬石膏孢粉组合表现为木本花粉占优势,主要为桦木粉属(A liollenites)、榆粉属(Ulmipollenites),依据孢粉组合所揭示的时代特征判断,角砾状灰岩的时代比硬石膏的要早,硬石膏应是晚期充填到奥陶系灰岩溶洞中的,角砾状灰岩是风化或岩溶塌陷等其他作用形成的.该结论对于重新认识华北型煤田岩溶水系统的岩溶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别山北缘的安参1井是合肥盆地最深的一口参数井,钻遇前侏罗纪基底地层达千米以上,为一套不含煤层(线)或灰岩以泥岩为主的地层,与周缘华北陆块和大别造山带等构造单元的地层对比困难。因缺少宏观化石记录和明确的定年依据,其时代归属一直存在争议,制约了对这一套特殊地层所反映的地质信息的进一步挖掘。为进一步明确该套特殊地层的地质时代,本项研究对安参1井4160~5152m井段大量岩心和岩屑样品进行了微古化石分析,在其中5块样品中发现了保存良好的孢粉化石647粒,共计23属51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对孢粉化石的类型、属种和含量的分析,将其自下而上划分为两个孢粉化石组合:Ⅰ.Densosporites reynoldburgensisLaevigatosporites perminutus;Ⅱ.Triquitrites-Macrotorispora media。孢粉组合Ⅰ中蕨类植物孢子以平均含量87.67%占绝对优势,代表分子有Laevigatosporites perminutus,Lycospora rotunda,Patellisporites meishanesis等,裸子植物花粉均为单囊粉属Florinites;孢粉组合Ⅱ中,蕨类植物孢子平均含量降低至53.78%,其中蕨类孢子Lycospora rotunda消失,Leiotriletes adnatus,Triquitrites,Crassipora等含量下降,并有特征分子大一头沉孢属Macrotorispora出现,裸子植物花粉含量和丰富度明显增加,以柯达粉属Cordaitina为主。经过与华北其他地区孢粉组合特征的对比分析,上述两个孢粉组合分别与华北陆块晚古生代二叠系太原组和上石盒子组具有明确的相似性,与早期和中晚期华夏植物群面貌相一致,反映了裸子植物逐渐繁盛、属种越来越丰富的过程,孢粉组合Ⅰ和Ⅱ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晚石炭世晚期至早二叠世早期和晚二叠世,为安参1井前侏罗纪基底存在石炭—二叠系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合肥盆地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分析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北缘晚三叠世孢粉组合及三叠系-侏罗系界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兆生 《地层学杂志》1999,23(2):96-106,T002
Dictyophylidites-Aratrisporites-Parataeniaesporites组合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北缘上三叠统黄山街组和塔里奇克组内,上亚组合属于晚三叠世晚期。根据孢粉组合将塔里木盆地北缘三叠系-侏罗系的界线划在塔里奇克组与阿合组之间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正长岩的发现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杨树锋  贾承造 《地球化学》1996,25(2):121-128
二叠纪是塔里木盆地演化的一个很重要阶段。在研究塔里木盆地内部岩浆作用的过程中首次发现盆地内部正长岩岩体,其39Ar-40Ar年龄为277.7±1.3ma,属于早二叠世。该正长岩为形成于板块内部的碱性正长岩,它与盆地内部的二叠纪玄武岩、辉绿岩岩墙一起构成了一套发育于裂谷性盆地的岩浆岩组合,说明二叠纪时塔里木盆地处于裂谷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二叠纪基性岩带的确定及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通过野外地质、钻井地质、地球物理和同位素地质的综合调查研究,确定了盆地内部存在一条三叠纪基性岩带。该基性岩带包含有玄武岩、辉绿岩和其他基性侵入岩;它们的同位素年代为(259±09)Ma-(292。0±0.5)Ma。玄武岩、辉绿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表现出典型的板内基性岩的特征。结合盆地内部晚古生代的沉积学特征和周边的大地构造特征,认为该基性岩带是二叠纪裂谷作用的产物。在二叠纪,塔里木盆地处于克拉通内部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浅变质岩的时代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发现的晚泥盆世标准化石,把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原归属于元古界、志留系—中泥盆统、上寒武统—中奥陶统的一套浅变质岩的原岩时代重新确定为晚泥盆世。浅变质岩的物质组成、空间分布和区域地质特征表明,其原岩在沉积之后不久就受到低温动力变质作用改造,动力变质作用与北昆仑造山带在志留纪—泥盆纪期间的碰撞造山作用相关。上泥盆统浅变质岩的确定为北昆仑碰撞造山作用提供了新的时代约束。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深层次推覆-滑脱构造表现为前震旦系基底岩系中的韧性剪切带;中层次表现为古生界逆冲推覆、滑脱褶皱和牵引背斜;浅层次以中—新生界褶皱-冲断层带为特征。塔里木盆地大型隆起带的形成与中、深层次推覆-滑脱作用有关,它们是寻找大型油气田的主要油气聚集带。山前坳陷中发育浅层次推覆-滑脱构造,是寻找中、小型油气田的有利构造带。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东部塔东 2井岩心中新发现了一些奥陶系笔石化石 ,这些笔石标本呈炭质薄膜状 ,保存在该井4 5 5 0 .2 m至 4 5 5 5 .3m的灰黑色泥岩之中。经研究 ,笔石动物群的时代属于玉山晚期至达瑞威尔早期 ,含笔石化石层顶部层位可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却尔却克山剖面中奥陶统却尔却克组底部 Pseudamplexograptus confertus笔石带相对比  相似文献   

16.
阿坝盆地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0万区域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是量结果显示,队坝盆地40种元素簇群特征明显,按其相关性可划分为三大组合,明显富集Si、Zr、Ca、Na、Sr、La,贫化Fe、Cr、Ti、K、Al。元素组合及分布均表现为风化残积的表生地球化学特点,表明盆地区现今仍以沉积为主,侵蚀作用居次要地位。阿坝盆地是一个发育在断裂 下降盘并逐渐向南西迁移的不对称箕状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库尔干出露一套中生代含煤磨拉石建造,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底部砾岩中的硅岩砾石中发现大量放射虫化石,包括Albaillella paradoxa Deflandre,Albaillella sp.cf. Albaillella paradoxa Deflandre,Albaillella sp.,Latentifistula sp.,Latentifistulidae gen.et sp.indet.,Follicucullus sp.aff.Follicucullus bipartitus Caridroitet De Wever,Follicucullus sp.和Spumellaria gen.et sp.indet.等。其中至少可以划分出两个化石组合:一个是以Albaillella paradoxa和Albaillella sp.cf. Albaillella paradoxa为代表的早石炭世早期放射虫组合,另一个是以Follicucullus sp.和Follicucullus sp.aff.Follicucullus bipartitus为代表的中 晚二叠世放射虫化石组合。这说明库尔干地区的三叠系沉积有早石炭世早期和中 晚二叠世的硅岩物源,它们可能来自南天山碰撞造山带的蛇绿混杂岩。  相似文献   

18.
论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系统总结了关于近年来塔里木盆地重要储油层——“东河砂岩”年代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 ,包括 1)“东河砂岩”中发现晚泥盆世孢子和胴甲鱼化石 ;  2 )含砾砂岩段发现晚泥盆世盾皮鱼化石 ;  3)下泥岩段下部发现晚泥盆世孢子 ;  4 )下泥岩段上部和生屑灰岩段分别发现石炭纪初期第一、二孢子组合带 ;  5 )生屑灰岩段发现石炭纪初期的牙形刺 ;  6 )化学 -生物地层学研究结果指示 ,泥盆系 -石炭系界线应在“东河砂岩”顶面之上。据此 ,“东河砂岩”的时代应为泥盆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