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秦岭岩群和碧口岩群层序时代析重新厘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岭岩群和碧口岩群因构造复杂、化石贫乏,多年来对其层序和时代的意见极不统一。笔者通过地层清理,并结合前人所获得的成果,对这两个岩群的层序和时代进行重新厘定。秦岭岩群包括云母石英片岩、大理岩、片麻岩三套岩石组合,据同位素年龄和区域地层对比定为早元古代;从原秦岭岩群中分解出峡河岩群,据同位素年龄定为中晚元古代。碧口岩群包括变火山岩和变沉积碎屑岩两套岩石组合,据同位素年龄和微古植物化石定为中晚元古代;从  相似文献   

2.
西天山古元古代木札尔特岩群地质特征及时代厘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天山木札尔特岩群发育于塔里木原始古陆台内毗邻陆缘活动带,为一套角闪岩相中深变质岩系,主要岩石组合为变粒岩-浅粒岩-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等,局部受韧性变形改造形成各类糜棱岩系,原岩为中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夹碳酸盐岩建造.由于缺少古生物化石,其地层时代主要依据区域地层对比和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进行确定.笔者应用钐钕全岩等时线定年法,在该岩群斜长角闪岩中获得(1966±93)Ma的同位素年龄,这是迄今为止,西天山范围内该岩群内获得的最古老同位素年龄,代表了其成岩年龄.据国际地层表(2000)关于古元古界造山系2 050~1 800 Ma的划分方案,笔者最终将西天山木札尔特岩群成岩时代厘定为古元古代造山纪.  相似文献   

3.
中祁连山东段皋兰岩群地质时代的微古植物新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厘定中祁连地块褶皱基底的时代,对探讨中祁连地块构造属性以及研究祁连造山带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化石依据,加上同位素年龄测定受该区岩浆事件扰动的影响,中祁连东段褶皱基底皋兰岩群地质时代厘定始终悬而未决,本次1:25万兰州市幅区域地质调查,采获大量蓟县纪微古植物化石,并获得Sm—Nd等时线年龄1180Ma。作者根据皋兰岩群岩石组合、同位素年龄、微古植物化石等方面的特征,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将皋兰岩群地层时代厘定为中元古代。  相似文献   

4.
鲁西前寒武纪岩石地层清理意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鲁西前寒武纪地层清理意见。其一,鲁西前寒武系厘定为中太古代沂水岩群、晚太古代泰山岩群、早元古代济宁岩群及晚元古代土门群四个群级岩石地层单位;其二,晚太古代泰山岩群雁翎关组之下建立孟家屯岩组;其三,将晚元古代土门群浮莱山组厘定为砂岩夹页岩组合,石旺庄组厘定为含砂质灰岩、灰岩、白云岩组合。  相似文献   

5.
柞水北部秦岭群中丹凤岩群和龙潭子序列的确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柞水地区北部秦岭群分布区进行1:.5万区调填图,从前人划分的古元古代秦岭群中解体出丹凤岩群和一套中酸性侵入体,并从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同位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在丹凤岩群中获得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444±29Ma,在中酸性侵入岩体中获得错石U-Pb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407±19Ma。为研究丹凤岩群时代归属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藏东类乌齐地区吉塘岩群的构造地层解析及主要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塘岩群沿藏东他念他翁—紫曲—吉塘一线分布,主要由片岩、片麻岩和糜棱岩组成构造岩片集合体,变形强烈,同位素年龄自古元古代—晚古生代,有必要进行解体。通过近年来的填图、测制剖面和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并参考前人的资料及综合对比研究,对吉塘岩群(现藏东他念他翁变质杂岩体)进行了解体,将其分解为前奥陶纪—中三叠世类乌齐片麻岩套和前石炭纪吉塘岩群(>340 Ma)2套地质体。然后将类乌齐片麻岩套划分为5个构造岩石地层单元:前奥陶纪查秋赛岩组(438.2±3.6)~700.0 Ma、早二叠世都拉扎片麻岩单元(282.1±0.91)Ma、晚二叠世加压玛片麻岩单元(254.0±8.0)Ma、早三叠纪世加隆片麻岩单元(246.3±0.8)Ma、中三叠世宁达片麻岩单元(227.0±0.6)Ma。吉塘岩群的解体是该区地层研究的重要进展,有助于藏东基础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7.
东秦岭商丹断裂带南侧的“武关岩群”是从原泥盆系刘岭群北侧解体出来的变质沉积—火山岩系。已获得该构造岩石地层单位中斜长角闪岩(变质基性火山岩)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82±30)Ma,钕同位素初始比值INd=0.511186±1(2σ),εNd(T)=+6.51。表明武关岩群”变质岩系主体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这一结果必将导致人们重新认识秦岭造山带的构造发展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通化市北部光华乡一带,发育有一套由变质基性席状岩墙、变质气孔状玄武岩、黑云变粒岩、大理岩、含榴二云片岩、变质流纹岩为组合的中一浅变质岩系。该套岩系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均有别于龙岗古陆内的太古宙上壳岩。具有陆内裂谷环境下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建造特征。依据区域地层对比,岩石组合特征、同位素年龄资料,与周围侵入岩的相互关系,结合本地区地壳演化历史综合分析认为,其形成时代当属早元古宙,建立光华岩群。  相似文献   

9.
龙岗古陆南缘光华岩群地质特征及时代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吉林省通化市北部光华乡一带,发育有一套由变质基性席状岩墙、变质气孔状玄武岩、黑云变粒岩、大理岩、含榴二云片岩、变质流纹岩为组合的中-浅变质岩系.该套岩系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均有别于龙岗古陆内的太古宙上壳岩.具有陆内裂谷环境下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建造特征.依据区域地层对比、岩石组合特征、同位素年龄资料,与周围侵入岩的相互关系,结合本地区地壳演化历史综合分析认为,其形成时代当属早元古宙,建立光华岩群.  相似文献   

10.
西藏察隅地区出露一套由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及大理岩等组成的中深变质岩系。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及原岩建造的研究,并采用构造—岩层—事件方法的分析与对比,新建立了墨色同岩组和蛇躲岩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统称为德玛拉岩群。依据SmNd法年龄2145~2264Ma将其时代确定为古元古代。该岩群与印度马德拉斯和斯里兰卡形成于2300~2100Ma的孔达岩系十分相似,可能是冈瓦纳古陆核北缘的一套浅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11.
鲁东前寒武纪岩石地层清理意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厘定后的鲁东前寒武纪地层分区以王台-五莲为界,分为胶北地层小区和胶南地层小区。胶北地层小区层(岩)序为:晚太古代胶东岩群、早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芝罘群,震旦纪蓬莱群。胶南地层小区层(岩)序为:晚太古代大山沟岩组,早元古代胶南岩群,震旦系朋河石组。对原胶南群作了重新厘定:原甄家沟组因其岩石属变形变质的二长花岗岩而被废弃;大山沟组绝大部分为变形变质二长花岗岩体,而仅将原划大山沟组一段的部分斜长角闪岩和黑云变粒岩厘定为大山沟岩组,隶属晚太古代;原划邱官庄组底部变质含砾砂岩新建为朋河石组;邱官庄岩组和于家岭岩组合称为新义的胶南岩群,荆山群与粉子山群和胶南岩群可能属同时异相沉积变质产物。五莲群与粉子山群为同物异名因而废弃。  相似文献   

12.
郭宪璞  王乃文  丁孝忠  王大宁  赵民 《地质通报》2007,26(12):1611-1619
东昆仑造山带万宝沟岩群是一套混杂堆积地层,有外来岩块和基质地层之分,以往根据岩块中的化石将该套地层的时代划为前寒武纪的蓟县纪—青白口纪。根据野外调查和研究结果,曾于2005年首次报道了在昆仑桥南剖面该岩群基质地层中发现古近纪晚始新世至中—早渐新世的孢粉50属12种;同年还报道了在该岩群命名地点万宝沟剖面发现古近纪渐新世的孢粉22属15种。本次报道的是在昆仑桥北剖面该岩群基质地层中发现的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的孢粉化石43属19种(比较种)。白垩纪和古近纪孢粉化石的发现对进一步厘定该岩群的地质时代、分析其古环境及东昆仑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藏察隅地区古元古代德玛拉岩群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察隅地区出露一套由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及大理岩等组成的中深变质岩系。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及原岩建造的研究,并采用构造-岩层-事件方法的分析与对比,新建立了墨色同岩组和蛇躲岩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统称为德玛拉岩群。依据SmNd法年龄2145-2264Ma将其时代确定为古元古代。该 群与印度马德拉斯和斯里兰卡形成于2300-2100Ma的孔达岩系十分相似,可能是冈瓦纳古  相似文献   

14.
原秦岭岩群和丹凤岩群西段并非由变质地层组成,而是由各种变形的侵入岩组成,呈一条连续长达260km的侵入岩带。岩石类型有辉长岩、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和各种花岗岩,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岩浆演化系列,具活动陆缘型岩石组合。构造演化序列包括:韧性变形阶段、静态重结晶阶段和带状褶劈理阶段  相似文献   

15.
甘肃北山窑洞努如地区分布着一套浅变质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石英岩的组合,前人1:25万马鬃山幅区调报告中命名为窑洞努如岩片,是一个非正式地层单位,时代确定为中晚奥陶世。本文在浅析该岩片的岩石组合、沉积层序及沉积环境的基础上,经同位素测年、微古植物化石等年代学研究,将其时代厘定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这对研究北山地区早古生代地层及构造演化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6.
闫臻  王宗起  陈隽璐  闫全人  王涛  张英利 《地质学报》2009,83(11):1633-1646
本文运用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对分布于丹凤县武关地区的丹凤群斜长角闪岩进行了相对系统研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岩石为岛弧钙碱性玄武岩,不具备蛇绿岩单元组成特性.锆石SHRIMP测年结果表明,该套岩石中包含有古元古代~晚泥盆世(2489~360Ma)多个时期的锆石;锆石CL图像以及锆石形状研究以及区域同位素年代学、古生物化石资料共同显示,丹凤群中可能包含有泥盆纪岩石组合.分析前人对丹凤群的区域研究资料,我们认为丹凤群并非一套具有单一地层时代以及相同构造环境的岩石地层单位,而是一套由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的岩石组合构成的俯冲-增生杂岩.区域上,丹凤群与其南侧的武关岩群、罗汉寺岩群以及部分刘岭群共同构成华北板块南缘俯冲-增生体系,其中分布有大量与俯冲作用相关的泥盆纪钙碱性侵入体,这些事实进一步证明华北板块南缘洋盆消亡时间上限至少可以持续到晚泥盆世末期.  相似文献   

17.
秦岭造山带主要疑难地层时代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区域与剖面地质调查, 结合古生物学、同位素年代学和构造地质学等方法研究, 在秦岭主要疑难地层中发现了众多化石, 并获得一批同位素年代数据, 重新厘定了地层时代。在变质哑地层: 1)宽坪群中发现了奥陶纪化石; 2)耀岭河群和郧西群中发现石炭纪化石, 并测得相应同位素年龄; 3)三花石群中发现泥盆纪化石。在有争议地层碧口群中发现泥盆纪化石, 厘定其主体时代为泥盆纪; 在原划寒武-奥陶系洞河群中发现晚古生代化石, 更正了北大巴山腹地没有上古生界的普遍认识; 将南秦岭原志留系及相伴的下古生界厘定为于二叠纪末或三叠纪最终形成的增生杂岩带, 否定其为被动陆缘沉积地层。  相似文献   

18.
秦岭岩群被认为是出露于北秦岭地体内最古老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石,记录了北秦岭造山带的地壳形成和演化历史。本文报道丹凤-西峡地区五件秦岭岩群片麻岩锆石U-Pb年龄结果,限定其形成和变质时代,探讨北秦岭地体的构造归属。定年结果表明,岩浆成因锆石颗粒的年龄集中在1400~1600Ma左右和850~950Ma左右,记录两期主要岩浆活动。6粒锆石具有变质成因特征,低Th/U比值(0.03),206Pb/238U年龄变化在510~465Ma之间,加权平均值477±18Ma。这一古生代变质叠加时代与北秦岭地体南北缘高压变质作用时代基本一致,说明秦岭岩群遭受到北秦岭造山带俯冲-碰撞造山过程的变质作用。秦岭岩群主要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期,基底岩石缺乏早元古代和太古代岩浆活动的记录。在岩浆作用时代上,北秦岭地体与广泛发育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作用的扬子陆块北缘有差别,也不同于晚太古代-早元古代的华北陆块南缘,可能是中-新元古代形成的独立微陆块。  相似文献   

19.
通化光华一带出露有一套变质玄武岩-含榴黑云变粒岩-石榴二云片岩的岩石组合,被称之为光华岩群,经笔者重新厘定,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双庙岩组、同心岩组,前者为一套变质气孔状玄武岩(斜长角闪岩),后者为黑云变粒岩及石榴二云片岩、砂岩,为一套杂砂岩及泥岩建造,其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早期,与集安岩群时代相当,分别属古元古代早期裂谷盆地的边缘相和盆地边缘相沉积.  相似文献   

20.
胶南地区原划胶南群被肢解为三个地层系列:其一,下部晚太古代大山沟岩组、为黑云变粒岩、浅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岩石组合;其二,中部早元古代胶南岩群,包括下部变粒岩为特征的邱官庄岩组和上部片岩、变粒岩夹长石石英岩、大理岩为特征的于家岭岩组;其三,上部震旦纪朋河石组,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变质长石砂岩夹石英岩、变质砾岩和千枚岩等浅变质岩岩石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