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波谱分析法在油气地球化学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空间地球化学数据波谱分析技术,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以便从多个层面认识研究区的地球化学特征,从而能把握各种信息中所包含的与油气相关的实质性内容,较为准确地提取油气异常信息,客观地预测油气远景区.研究表明,波谱分析的低频分析结果通常给出地球化学场的主特征轮廓,中频滤波结果与油气田有较好的吻合性.高频滤波结果反映的是难以认识的浅表效应和噪声信息.很好地利用低频和中频滤波结果,结合不同频率域的滤波结果,能较为准确地提取油气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2.
硅酸盐岩石分析50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凌进中 《岩矿测试》2002,21(2):129-142
评述了硅酸盐岩石分析在过去的50年中的主要进展。其中包括化学快速分析、仪器分析、痕量元素分析、微区分析和硅酸盐标准物质研制。  相似文献   

3.
流动注射分极及其在地质样品痕量元素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其特点,介绍了流动注射在线分析技术,包括流动注射-原子光谱法、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电化学分析法等联用技术在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电子探针分析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和矿床研究中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成分分析测试与表面形貌观察手段,它把矿物光性观察结果同微观化学成分变化联系起来,使地质研究工作更加深入。电子探针分折的主要特点是可在光片或薄片上直接测定几立方微米区域内的化学组成,可探测元素范围从B~U;能进行点、线、面分析,以了解组成的变化;可观察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X射线和Y调制等多种图像,放大倍数从几十到十万倍;分析速度快,且一般不损伤试样。分析的灵敏度除了仪器性能外,还与实验条件、试样组成和所要测的元素有关。微区分  相似文献   

5.
王伟  董小辉 《地下水》2009,31(3):146-147
依据白城市农业发展项目办的要求,与通榆县边昭镇中低产田的实际情况,分别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水资源评价与供需平衡、工程设计内容、效益分析和项目组织管理等几个方面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马惠昌 《岩矿测试》1991,10(2):131-135
一、前言传统的湿化学分析方法同烧杯、试管、比色计、滴定管以及实验人员的手工操作等分不开。传统的容量分析和比色分析方法有许多沿用至今。尽管它存在操作手续繁琐,耗时费力,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也过多地依赖工作人员的素质等缺点,但它仍是分析化学的基础。特别是在标准参考物质的定值工作、标定操作以及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工作等方面,都还离不开化学分析。但是到了七十年  相似文献   

7.
小波细菌的微分特征及其在重力场断裂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小波细节的微分特征对重力场进行断裂分析。理论分析和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小波细节具有水平一阶导数的特征,利用该特征对地质体边界的重力场进行小波变换,并结合频谱分析方法估算重力场小波的场源深度,由此可获得不同深度上断裂的空间位场及特征。与传统的向上延拓和求水平一阶导数来分析断裂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克服了向上延拓异常特征模糊化,使重力场的断裂分析更加准确和可靠。应用该方法分析了东秦岭地区的断裂分布。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合多年分析经验,运用现代分析手段,简述PD-1/2型特种自控吸液仪和微机数据处理在冰碛物颗粒分析中的应用,认为此仪器在各类沉积物的颗粒分析上,能提高工效和质量。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并使用新的计算方法,能提高数据的分析精度。公式的修正和分析方法的改进能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9.
除了继续发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装置在主、次量元素分析上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固有特点之外,进一步提高灵敏度,使分析范围扩展到痕量分析;开拓微区面分布的元素成像分析;进一步对传统分析因难的轻元素和中、重金属元素的探讨,开发新的高级次谱线分析方法;适应新材料特别是纳米材料的分析要求,对薄膜分析的开拓等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介绍商品化的分析装置方面的发展状况的同时,对无标样分析的基本参数法目前发展状况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高殿生 《地质实验室》1992,8(4):235-236
关于痕量分析的污染问题已有许多文献作为全面阐述,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在分析测试和方法研究中遇到的一些现象与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冻土钻孔内温度分布的相关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冻土钻孔内温度分布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主要讨论了冲洗介质的质量流量、钻杆杆壁的导热系数、岩石同冲洗介质的热交换强度系数与不稳定热交换系数,以及孔底冲洗介质温度升高值的确定.结合实例分析了边界条件常数、钻杆导热系数与钻杆内和环状间隙中的传热系数对孔内温度分布的影响.孔底温度的上升主要与冲洗介质的质量流量、其初始温度及热容量、孔底碎岩消耗的功率以及钻头结构与物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红坡  梅国雄  肖涛  陈征 《岩土力学》2020,41(5):1560-1566
在软基处理工程中,经常出现竖井打设变密而地基固结效率降低的现象。鉴于此,建立了重叠涂抹区内土体水平向渗透系数的分布函数,给出了涂抹区重叠时竖井地基超静孔压和平均固结度的解析解。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竖井地基固结度随竖井间距的变化情况,探究了竖井间距减小而地基固结效率不增反减的成因。最后,探讨了涂抹作用和井阻作用对竖井最小临界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相邻竖井涂抹区重叠是竖井地基中出现竖井最小临界间距的根本原因。涂抹作用越大,则竖井最小临界间距越大;具体表现为当地基扰动程度增大时或涂抹区半径增大时,竖井最小临界间距随之增大。井阻作用越大,则竖井最小临界间距越小;具体表现为当竖井渗透系数减小时、竖井长度增大时或竖井半径减小时,竖井最小临界间距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3.
考虑主应力轴旋转的基坑开挖应力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宏伟  李晶  谢新宇  朱凯  周建 《岩土力学》2012,33(4):1013-1017
首先对应力路径的概念进行丰富和扩展,提出考虑主应力轴旋转的三维应力路径,然后采用数值方法,对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应力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基坑内外各种应力路径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开挖过程中无论横向还是竖向,应力路径都表现出卸荷特性,且坑内卸荷量大于坑外卸荷量,使得坑内应力变化及主应力轴旋转较坑外大;随着离基坑中心距离的增大,坑内应力变化减小,主应力轴旋转趋缓;开挖过程对坑外应力变化及主应力轴旋转的影响随离围护墙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坑内应力路径总体表现为平均压应力p减小,广义剪应力q减小,主应力轴偏转角? 增大;坑外应力路径总体表现为p减小,q增大,? 增大。最后归纳出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内与坑外的典型应力路径,以指导基坑工程实践设计分析和室内试验模拟。  相似文献   

14.
湖南郴州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理论对湖南郴州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复杂性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以成矿作用与时空结构是一切矿产资源的本质与核心的自然哲学理念为根本立足点 ,从一种新的视角 ,就矿床的动力学属性、矿床的物质成分与结构、矿床的地质学场和成矿系统的演化四大相互联系的范畴 ,对矿产资源进行再认识 ,提出了矿床的新定义 ,并较深刻地揭示了矿床的动力学属性、成矿物质高度多样化和复杂性及其超常规模集成、矿田成矿分带的内部结构、矿床地质学场的时空分形结构、成矿系统时间演化的长期性和成矿过程的多期多阶段性以及成矿作用的发生和矿床形成的分形生长机制等方面的复杂性与动力学本质。项目成果将矿床学的研究提高到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的层次 ,提供了如何应用这种理论和方法对矿床的成矿复杂性进行研究的实例 ,也是第一作者所提出的关于成矿系统复杂性的新成矿理论与方法论“成矿动力系统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的具体化及其进一步深化。沿着这一研究方向的不断开拓将可使传统矿床学向精确科学跨越。  相似文献   

15.
坡体内不同部位结构面间岩桥断裂扩展导致了反倾层状岩坡的破坏。为研究坡体内非贯通性裂缝断裂扩展对坡体演化的控制作用,以苗尾水电站右坝肩倾倒变形体为地质原型,开展含多组非贯通性裂缝的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离心模型试验,分析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内非贯通性裂缝变形特性。结果表明:(1)坡体内含非贯通性裂缝的岩层断裂最终呈现为裂缝间岩桥贯通、缓倾裂缝与上岩层贯通、陡倾裂缝与下岩层贯通、陡倾裂缝与缓倾裂缝端口处贯通及非裂缝处岩层发生断裂等5类裂缝断裂模式,并以裂缝间岩桥贯通为主要断裂模式;(2)基于断裂力学并结合裂缝断裂叠加原理,主折断面处岩层的不稳定系数在坡高1/3处最小,并向坡脚和坡顶两侧逐渐变大,而应力强度因子由坡高1/3处向坡脚和坡顶处逐渐变小;(3)裂缝的断裂扩展控制着坡体演化,并受裂纹率及裂缝周围的尖端应力场影响较大。在坡体演化初期,以坡体后缘压缩沉降和局部岩层裂缝压剪破坏为主,岩层倾角发生较大变化,呈现由坡体上部往下逐级变大的趋势;演化中期,坡体后缘裂缝扩展形成主折断面,坡体中上部岩层角度变化较大,裂缝断裂数目的继续增加;演化末期,裂缝断裂数目保持平稳,主要以断裂岩层的位置重分布为主要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6.
泥石流流体性质不仅决定了泥石流的类型,而且是研究泥石流动力学特征、泥石流治理、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等方面的基础。通过分析泥石流堆积物颗粒粒度特征和一系列的定量指标可以分析泥石流流体性质。由于后期洪水作用下泥石流堆积物颗粒粒度特征发生了变化,再加上颗粒粒度分析中取样等因素影响使泥石流堆积物颗粒粒度分析结果难以反映泥石流流体性质。因此,泥石流流体性质不能仅仅依据泥石流堆积物颗粒粒度特征来确定,而应采用综合分析研究方法来确定泥石流流体性质。本文以关家川沟为例,采用堆积物颗粒粒度分析与相关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研究了关家川沟泥石流流体的性质。该分析研究方法对研究泥石流流体性质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梅冥相 《地质学报》2014,88(10):1944-1969
发生在中、晚三叠世之交的印支运动,在中国南方表现为以下构造事件:1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形成与隆升,记录了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的对接碰撞;2中国南方东南部1300km宽的陆内造山带的强烈作用,以及由此造成的前陆褶皱逆冲带的北西向迁移。在上述构造事件的结果,结束了扬子地台自埃迪卡拉纪以来以作为一个稳定的古地理单元而且大多数时间发育浅水碳酸盐岩的沉积历史。在扬子地台消亡之后形成一个特别的上扬子前陆盆地(或四川前陆盆地),其中堆积了以河流沉积为特征的须家河组及其相关地层。以河流沉积为特征的须家河组及其相关地层,在川西地区覆盖在马鞍塘组台地碳酸盐岩和小塘子组陆棚至滨岸相砂页岩地层之上,向东、向南逐渐超覆尖灭,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上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这个特殊的层序地层格架记录了扬子地台的消亡和上扬子前陆盆地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就像黔西南地区在中三叠世台地边缘再生的晚三叠世前陆盆地以及该盆地中填充的特别的上三叠统一样,上扬子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尤其是河流沉积为特征的须家河组特别的沉积趋势(从相对集中发育煤层的高可容纳空间低能河流沉积、演变到河道砂岩聚合作用为特征的低可容纳空间高能河流沉积的序列,所组成的沉积层序)所组成的冲积构架,以及逐渐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的逐渐超覆尖灭的空间分布,不但是了解扬子地台消亡和上扬子前陆盆地形成的重要物质记录,而且代表了前陆盆地充填序列中一种较为特别的河流相层序地层序列。  相似文献   

18.
We examine the formation of the Michigan Basin in terms of elastic flexure of the lithosphere. The shape of the flexure accurately determines the flexural rigidity of the lithosphere and the lateral extent of the load responsible for the flexure. The amplitude of differential subsidence then gives the magnitude of the load. Gravity anomalies in the southern peninsula of Michigan further restrain the dimensions of the load. We propose a model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Michigan Basin involving mantle diapirs. We suggest that the first stage in its evolution was diapiric penetration of the lithosphere by hot asthenospheric mantle rock to the vicinity of the Moho. The heating of the lower crust by these hot rocks caus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wer crust, meta-stable gabbroic rocks to eclogite. Initially the lighter mantle rocks nearly balanced the heavier eclogite. As the mantle rocks cooled by conduction, the basin subsided under the load of the eclogite. The thermal contraction mechanism is supported by evidence that the flexural rigidity of the lithosphere increases with time. This is the effect of thickening of the elastic lithosphere as cooling progresses.  相似文献   

19.
付广  梁木桂 《地质学报》2022,96(2):691-698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受断裂控制油气分布规律,在断裂输导向遮挡油气转换时期及其与油气运聚成藏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断裂在盖层内填充物排替压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和盖层之下储层岩石排替压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取二者相等时所对应时期,建立了一套断裂输导向遮挡油气转换时期的厘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老爷庙构...  相似文献   

20.
Assuming that the observed periodic variations of pulsar emission are due to the free precession of the spin axis, we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the rotation of a two-layer neutron star using the Hamiltonian method of Getino. We model the dyna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rotating neutron star using the observed variations of the emission of seven pulsars. We estimate the dependence of the period of the Chandler wobble, the period of precession of the spin axis, and the dynamical ellipticity of a neutron star on the model used to describe the super-dense neutron matter and the mass of the st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